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P13

  ..續本文上一頁門,將歸寢,聞臥室有聲甚巨。入視,則牆倒,正壓所臥床上,管簟俱成齑粉〖管簟,音館殿;齑,音祭平聲。(詩經)下管上簟。(注)管,蒲席也。竹筆曰簟。(盧思道檄文)運泰山而壓春卵,引渤海而濯秋螢,不足等其消滅,譬其齑粉。(按)齑粉,言如齑之糜爛,粉之細碎也。〗。因移臥他室。

  【譯文】書生回到客棧,心中依然挂著相士的話,睡不著。聽到已打叁更,心想時間到了。正在疑慮之時,聽到有人敲門求見。打開門,是那位婦人把錢交到官府,丈夫已獲釋,兩人特地前來叩謝。書生站起來,勸慰一番,把他們送出門外。正要轉身回去睡覺,聽到臥室裏有巨響聲,還很大。進去一看,一面牆倒塌下來,正砸在他的臥床上,床和席子等都壓成碎片。書生就到另一間房裏去睡。

  【正文】次日,見相者,嗤其妄。相者固未知隔夜事,審谛之〖谛,注詳萬彥齋篇。〗,笑曰:“君勿欺我,君昨晚必有所爲,滿面陰骘,陰德甚大。今不死,且得選拔,當連捷成進士。如謂余言謬者,昨已斃于岩牆下矣!〖(孟子注)岩牆,牆之將覆者。〗”生大歎服。是年果得拔貢,後入詞館。

  【譯文】第二天面見相士,書生笑他沒說准。相士當然不知前一晚上的事。把書生仔細審視一番,笑道:“你別騙我,昨夜你一定做了什麼事,滿面陰德之相,而且德相很大。現在不會死了,而且還得選拔,當連捷中進士。如果以爲我的話是胡說,昨天你早已死在塌牆之下了!”書生大加歎服。果然得拔貢,後入了翰林。

  【正文】坐花主人曰:“相者,神人也!一魚之微,何關于相二語,是其曲爲掩飾處。君子觀于巨蛇之毀盎,而知飲啄皆定命〖(古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非可強求。觀于岩牆之壓床,而知死生有定時,不能幸免。乃囊中金出,遽釋累囚〖累囚獄中所系犯人也。釋,放也。〗。門外人來,頓消奇禍。全人骨肉,即完我體膚。人鬼關頭〖猶言生死交關處。〗,窮通轉瞬〖轉瞬,謂窮變爲通在一轉眼間也。〗,何其捷于影響哉〖(大學注)上行下效,捷于影響。(按)捷,猶速也,謂如有形即有影,有聲即有響。〗!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豈不信乎?”

  【譯文】坐花主人說:“這位相士真是神人。“一魚之微,何關于相”,這二句話是他用來委婉掩飾之詞。正心之人,見到巨蛇毀盤,就知道一飲一啄都是定命,不可強求;看到危牆壓床,就知道死生有定時,不能幸免。慷慨解囊,救出獄中苦囚,門外來人,奇禍不覺頓消;成全人家骨肉,也就是保全自己的身命。人與鬼,窮與通之變,只在一瞬之間,真是迅速快捷如聲響!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難道還不信嗎!”

  十二、湯封翁

  封翁樂善兒敦品 領解非從關節來

  不赴禮闱仍上達 方知宰相異凡材

  【正文】湯敦甫,協揆之封翁〖協揆,宰相之稱。〗。嘗載貨往來南北,雖慧于商賈,而輕財好義,有古俠士風〖俠,音狹,句出元史任速哥傳。(按)俠士,猶義士也。〗。偶自都門歸,止于荏平之逆旅〖荏,音忍。荏平,縣名。(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逆旅,注詳前篇。〗。聞鄰房有少婦泣聲,詢之寓主。則有老翁攜少女入都,至逆旅而病。病久喪其資斧〖句出易經旅卦,(按)猶言無旅費也。〗,將賣女以行。女不忍離其父,故哭。翁恻然憫之,命寓主喚之來。詢其邦族,則亦蕭山人,將攜女入都,依其親之爲部吏者。複詢其何以賣女,泣告曰:“久病負店主錢數十千,窮途無計,不得已爲此下策。”翁因解囊予以百金,曰:“若攜此去償寓主,余作行資,女可勿賣也。”老者驚喜過望,亟呼其女來,曰:“蒙湯恩人予我多金,汝從之去,彼此皆鄉裏,不似此間舉目無親也。”女趨入叩拜,視之則二八佳麗也。翁正色曰:“吾此舉特不忍汝父女分離,豈欲汝女耶?汝攜女至都,當爲擇嘉耦,勿再賣也!”父女皆叩謝感泣,詳詢翁之家世而去。

  【譯文】湯敦甫,是一位宰相的老太爺。當年湯翁來往于南方和北方販運貨物,雖然精于賺錢之道,生性卻輕財好義,有古代俠士之風。一次,從京都返歸途中,偶然來到荏平縣,住在客棧裏。聽到隔壁房裏,傳來女人的哭聲。他向店主打聽,說是一位老翁帶著一位少女去京城,到了這裏,病倒了。時間一長,路費全部用完了。准備賣掉女兒作路費,女兒舍不得離開父親,所以哭泣不止。湯翁深感同情,請店主把他父女叫過來,詢問他們家在何處,也是蕭山人,父親帶著女兒進京城,去投靠京城某部作部吏的一位親戚。湯翁問他爲什麼賣女?老翁流著淚說:“我病了很久,欠了店主錢達數十千,窮途無計,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湯翁就拿出一百兩銀子給他,說:“你拿去還店主的帳,剩下的作旅費,別賣女兒了!”老人驚喜過望,立即把女兒叫過來,說:“幸蒙湯大恩人給我們這麼多錢,你就跟他去吧,好歹咱們和他都是同鄉,總比流落在這裏,舉目無親的好!”女兒進門來叩拜。湯翁一看,是一位十六、七歲的美麗姑娘。湯翁嚴肅地說:“我這樣做,就是爲了不忍心你們父女離散,哪裏想要你的女兒!你把她帶到京城,應該爲她找個好女婿,不要再賣了!”父女叩謝感泣,問得湯翁家居情況,就走了。

  【正文】時協揆已補弟子員,應秋試矣!甲寅場前,協揆應試至杭。忽學師傳去,密授以關節〖(唐穆宗紀),國家設文學之科,本求實才,近日浮薄之士,扇爲朋黨,謂之關節,幹援主司。〗,曰:“監臨傳主考命也。”協揆置不視,曰:“此當誤,生與主考無一日之雅〖五字出漢書谷永傳。(按)猶言素不相識也。〗,安得有此?且生亦不願以關節中。”學師固與之,堅不受。試畢即歸,榜發竟領解。報者至,邑令亦至,傳主考命,促赴宴。不得已,至省谒座師〖谒,音業,請見也。舉人稱本科主考,則曰座師。〗。時主考爲南彙吳宗伯,見即謂之曰:“子和相國囑也,速入都。叁元可得。”協揆艴然曰〖艴然,注詳十金易命篇。〗:“生鄉曲下士,何由見知相國?且以夤緣進身〖夤,音寅。(方語)因賄幹進曰夤緣。〗,義勿敢。”宗伯默然。及出,監臨複召之去。詢曰:“尊公于荏平道中,曾救一窮途父女否?”曰:“不知也。”撫軍曰:“歸詢尊公當自知。是女入都,複爲其父賣入和相邸〖邸,音底。(前漢書注)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按)相邸,猶言相府也。〗,寵專房〖(晉書胡貴嫔傳)最蒙愛幸,殆有專房寵貴。〗,以尊公大恩告相國,而言子之當秋試也。故相國以囑主考,場中偏覓子卷不得。填榜時,至遍拆落卷彌封不得,則複尋至中卷,始知已中榜首。此中自有天命,然相國于子,固拳拳也〖(中庸注)拳拳,奉持之貌。(按)拳拳,不忘也。〗。子宜速入都,勿逆其意。協揆婉辭而出,歸詢封翁,始知其事,然竟不赴禮部試。及和相敗之明年己未,始入都。是年中進士,入詞館。

  【譯文】與此同時,湯翁的兒子已經被選拔爲“補弟子員”,要去參加甲寅年秋季科考,來到杭州。忽然被學師傳去,秘密地把考試要點告訴他,並說:“這是監考傳達主考的意思。”湯翁兒子置之不理,說:“傳錯人了吧!學生我與主考官素未相識,連一天的交情都沒有,怎麼會這樣呢!況且學生我也不願用這種辦法考中!”學師堅持給他,他堅決不受。考試一完,馬上回家。考榜一公布,竟然考中了解元。送喜報的來了,縣長也來了,向他傳達主考大人的話,催促他去赴宴。不得已去省城杭州,拜見座師(舉人稱本科主考官爲座師)。這位主考是南彙縣的學臺吳大人,見了湯生就告訴他:“你的事,是和相國親自囑咐的,你應立即進京,可叁元高中。”湯生急紅了臉,說:“學生是鄉間小民,怎麼會當朝相國都知道我呢!而且用這種門路進身當官,道義上我不敢做!”學臺大人也無話可說。等到他出來,監考官又把他召去,詢問他:“你的父尊,在荏平縣途中,是否曾經救過一家窮途父女?”答說:“不知道。”撫軍說:“你回去問一下你父親就知道了。這個, 姑娘進京以後,又被他父親賣進了和相國的府第,受到相國寵愛。她就把尊父的大恩告訴了相國,並說你馬上就要參加秋試。所以相國親自囑咐主考。大家在考場中,到處找你的考卷,都找不到。填榜時,又把所有落榜卷封拆開,一一尋找,也不見。又翻檢中卷,才知道你中了第一名。這當中自有天命安排。但是相國對你,真可說拳拳之心不忘啊!你應盡快進京,不要違逆他的好意!”湯生婉言謝絕而出。回到家裏,詢問了父親,才知道這件事的詳情。他竟然沒有去參加禮部的考試。等到和相國倒臺的第二年,已是己未年才進京,當年就中了進士,入了翰林。

  【正文】坐花主人曰:“如封翁之高義,其有後也固宜。至和相當國時,炎炎之勢,炙手可熱〖句出唐書崔铉傳,(按)謂其勢盛炎炎也。〗。凡士大夫之希榮慕寵者,孰不恃爲終南捷徑〖(唐書盧藏用傳)盧藏用始隱終南,既乃徇權利。司馬承祯,嘗召至阙下,將還山,藏用指終南山曰:此中大有嘉處。承祯徐曰:以仆視之,仕宦之捷徑也。藏用大慚。〗?而協揆以一諸生,獨不爲之屈,其立品之高如此。數十年正色立朝,夷險一節,爲海內所宗仰。夫惟大雅,卓爾不群〖二句出前漢書,河間獻王傳。(按)大雅,君子之稱。卓爾不群,猶言絕不與人同也。〗,協揆之謂矣!即彼一女子,能亟亟于大恩之必報,視世之冠紳而負義者,賢否何如哉?”

  【譯文】坐花主人說:“象湯翁的高義,有出類拔萃的後人,自然是應該的!到和相國當政之時,氣勢炎炎,炙手可熱,凡是希求榮耀和羨慕爭寵的人,都把攀附相國當作登高捷徑。而湯生身爲一介秀才,卻獨不爲此屈從,他品質之高,就可見了!後來他作相國數十年,正綱理政,渡過重重險關,受到國人宗仰。真是“大雅君子,卓而不群”,用之于他,確是恰當的!至于那位女子,能一心要報大恩,也屬難能!看到…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