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問答(叁)析疑▪P12

  ..續本文上一頁濁動,月不能現,水若清止月現分明。但此二說,須精佛理者言,方得其正,否則似是而非,毫厘千裏矣。

  問:弟子因鮮與人言談,只有念頭的思索,但耳聾以後,念頭方有聲相,覺得多在頭腦裏,睡後仍然糊塗夢不息,而且有時清早醒來,余夢及念頭很明顯地在頭腦裏面,所以醫家主張,腦是主管知覺思索的,近來方覺得念頭實是腦的作用,亦是念頭之體,何尚有本性呢

  以性迷爲念頭。又雲迷悟雖殊其體不二。念頭即本性,念頭由本性迷後之用種種立言,因以致疑。乞指迷。(洪朝源)

  答:本性寂靜光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名之曰迷,迷則妄念不停矣。醫家所知,只是生理,心性之學,非彼所知也。念由于妄,妄由于迷,迷由無明,無明由不覺,不覺原于覺性。來問“念頭本性之用”一語,雖欠通達,觀上所解,義尚不遠。

  問:最近醫家們說:原子有分解融合之能,萬物有相生相克之理,准此,甚明佛家說的萬法緣生之言,是的頭腦是緣生,念頭亦是緣生,無非幻化故,不足生心,念頭斷了,明明曆曆,這莫非一念不生全體現乎

  可是若單如此未免太死板了,不能致用,蓋用即動念,動念即幻故,人不能一生常靜,不能永遠一念不生,欲得常守不失,大不可能,對否

  (洪朝源)

  答:此論半明白,半不明白,應知事理有真有幻,真者只一性也,幻者無量諸法也,諸法乃因緣幻生,性卻非因緣,性本寂而不變,諸法應而隨緣。寂而不變,即是一念不生,不生則不滅,故曰真常,應而隨緣,乃不起念而隨緣,不聞“不變隨緣”及“隨緣不變”兩語乎

  即隨緣何死板之有。居士所疑之多種不可能,是凡夫之境界,若到聖人,無所謂可不可,能不能,其心照而寂,寂而照,終日不變,終日隨緣,終日隨緣,終日不變矣。”

  問:今科學家,登陸月球在即,彼相信能在一九七○年以前完成,不斷對月測驗,發回的照片,發現處處都是火山岩石,不見草木生物。至若星球,嘗以金星四號儀器,向金星進行探討,發現金星上的溫度,高達二百余度(不知二百或四百因忘了),並說這樣高溫生物是不能生存的,萬一將來登上,證實沒有生物,則其他星球,想亦不能例外,以佛言國土無盡,恐也不通,莫非只有地球罷,若然何更有淨土乎

  則淨土事念實則太渺茫了,黃智海居士演述的彌陀經白話解釋內序雲:“噫,道本無言,非言不顯,且此經者,我佛不得已而言之也”。以將淨土是一種覺悟的方便法門之實意,隱約其中,而無事念也明矣。想必是佛權指一境,欲令人系心不散,以證如如本性,大德以爲如何

  (洪胡源)

  答:此論大謬矣,佛法雖有權實,爲便于演說,故分析說之,善巧運用,有立有廢,有開有顯,真則萬法一如,何有權實。但諸法如義,其理至深,叁言五語,不能了然,今以最淺者奉告,希除偏執!經言世界,其類有叁:一有情世間,凡夫身相是。二器世間,山河大地植物礦物是。叁正覺世間,佛性佛土是。月球者,器世間也,極樂者,正覺世間也。一個月球,千測萬探,僅見半面,尚且模糊迷離,何得以半球所測,遽例銀河多星,未免武斷矣。縱將星雲月球,全測無異,亦是器世間耳,不能依之而論正覺極樂。余言可從乎

  曰,亦可亦不可,對不明心法者,可如是言:對明心法者,則仍答以諸法如義!

  問:身體是幻化故,須賴營養維生,吃肉可以支持,吃素亦可以支持,但農村的鄉下人,都食些田園便菜,兼些肉類,若單食幾種園菜,恐不足所需養份,所以希望先進佛徒們,搜集資料,編一本素菜單,倘一菜有幾種名稱者均應注明,因人畏素食者,大都以無菜營養不足故,余體弱欲素食,家人是以不許。(洪朝源)

  答:肉食乃多生之習氣,營養實不及素食,中醫內經雲:東方濱海,其民食魚,使人熱中,其病癰瘍。西方民華食而脂肥,病生于內。西醫防血管硬化,忌食動物油。佛家素食,古今高僧,壽多八十至百齡,且六根不衰。中國黃河流域,鄉村農人,惟每年叁節,食肉一次,壽皆比城市吃肉者長,且健康少病。事實俱在,非空理想!至于研究植物中所含維他命之書,及素菜譜藥書,年來所出甚多,其如彼等不信何

  再西洋講衛生者有素食會,中國非佛教徒,亦多有如是組, 織。以上所舉,皆就養生言耳,若以慈悲言,倘不能戒口腹之欲,叁淨肉,五淨肉,足解饞吻矣。

  問:悉達多太子降生當時,地上湧出七朵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足踏蓮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有人

  問:雲何生下來就會走路,會說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什麼意義

  (顧鳳英)

  答:生而能言,史書多有,況世尊示生,象有異徵。唯我獨尊,從表視之,叁世導師,非尊而何

  自道觀之,真我性也,教衆生識得本性,真常不變,能生萬法,余皆虛妄,惟此獨尊。

  問:普門品中之偈頌有雲:“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如此作法是不是有傷了慈心,對方以毒藥來害,雖然我們念聖號得救,但此毒藥反害對方,如此不就太失慈悲之旨嗎

  (本如)

  答:宋蘇東坡曾有此疑,擅爲改易,已爲古德呵斥。蓋還著本人主義,並非受咒毒者報複,亦非觀音移加其身,乃如四十二章經雲:“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

  對曰,歸矣。”其意同也。

  問:張澄基教授著“什麼是佛法”一書中有言:“佛法中了義淨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東方,也可以即是這個世界。維摩诘經裏說:“心淨則國土淨”。你能自淨其心,此土即是淨土。”此與阿彌陀經所述有無沖突之處

  (陳大雄)

  答:淨土二字,泛言佛土之淨者也,各經所言淨土,性質各異,強歸納之,則有十數之多。所言西 方者,東方者,維摩經者,彌陀經者,尚有其他,義俱不同。所現其因不一,相用亦皆有異,既因相用各別,則無所謂沖突矣。如求詳明其義,叁藏浩浩,學校修業之時,不易校雠。可先揀袁中郎之西方合論,浏覽一遍,雖不能徹底照了,亦足能管窺一斑,庶不疑東疑西,茫無頭緒。

  問:人與畜生之分野有無一定之標准

  若其他星球有智慧較人爲高之動物,則屬六道中之哪一道。(陳大雄)

  答:以形論:頭上腳下,中爲臂手,立行,手司握,腳司走。皮滑光而衣,身陸居而室。以事論:有倫常,有組織,有事業文化,禮樂政刑,克製天地之自然,支配萬物之得所。如是者謂之人,異此者謂之畜,分野清晰,標准一定。身有胎卵濕化,心分有想無想,境或地水火風空,受則苦樂憂喜舍。察乎正報依報之事,六道歸類自明。智慧衆生一如。發展方面各偏,六道視乎正依二報,而不以智慧爲准。

  問:地藏菩薩的根本無明斷了也未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成佛以後,來度地獄衆生不是更快嗎

  (簡宗修)

  答:此尊菩薩,便是等覺,法身解脫,與佛無異,有佛全德,無佛之位而已。亦猶觀音菩薩,大悲心切,不入淨之淨土,而偏向界度衆也。

  問:若有人說:基督教與佛教各有其獨立之系統,不可將基督教所言之天堂與佛教諸天相比,如何回

  (答簡宗修)

  答:佛與言界,有體相用,有成住壞空,所言不遺空間所有,不遺時間所現。基督教之教義,雖有其獨立系統,其所言之天堂,似不能超出時間空間。爲互尊重計,不評優劣可矣,必將基督之天堂,置諸空時而外,似于理事,俱講不通。如基督教自言其天在空時外,則與佛典言天無關矣。

  問:一佛教化一佛土,爲甚麼釋迦佛只在此地球及少數之天說法

  一佛土有甚多之“地球”及天,難道佛降生在此地球之時,其他“地球”也有同樣同時降生。(簡宗修)

  答:佛具叁身,法身惟一,盡諸虛空,化身無量遍滿法界。一地球尚不止千釋迦,大千界誰雲無佛耶

  

  問:經藏多處強調“請佛住世”、“不久涅”,如阿彌陀佛在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大願,謂不得滿願誓不作佛;然則佛者覺也,乃斷惑破障終至于中道極境之果位也,欲求自度度他,覺行圓滿,非佛不行,若謂不入涅方能住世攝化群生,然則佛果豈是寂滅悲願,無爲變化之絕境也

  然則:無住“涅”又何謂也

  (遊祥洲)

  答:一種名詞,有正義別義之分,此二字譯法甚多,人普知者爲“滅”。滅之正義,爲解脫滅度等,言大患永滅,證果圓滿也。但命終神離,亦借稱“滅”。經中請佛不入涅者,留佛身命延續住世耳,非請佛不證果也。明此余義可知。

  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雲,若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大水災亦然)由是菩薩威神力故,假使菩薩威力那麼大何需消防隊,由本教徒可隨便消火(水)災了麼

  請指示經典意義何在

  (周怡君)

  答:世間諸端,固有天命,尚有人事,天命人事,互應爲緣,互有所勝,誦觀音名號聽天命也,設消隊隊盡人事也。至于誦觀音聖號,心不能誠,則無感應,必賴消防隊盡人事,消防隊有時亦生障緣,失其效能,尤賴真心忏求,誦禱觀音,讀書者,勿以文害義。孔子曾言:“死生有命”,既如是何必設醫院

  又曰:“富貴在天”,就應該坐家中不動,天上向下落鈔票

  再以近事言,各藥房皆有特效藥,又何必再設殡儀館

  

  問:“因緣”是否爲自然

  (尚銘功)

  答:此問未解居士會意。意如謂一切法是因緣自然合成,非有神爲創造,則所雲因緣自然,可以相通。

  問:某居士誤信一貫道是佛教,並經重誓“如違一貫,願遭雷斃”後經佛徒解釋以後,虔誠念佛、拜佛、誦經,亦能遭此厄運乎

  又只皈依,而不能或不念佛、拜佛、誦經者又如何呢

  (吳明安)

  答:彼發誓時,監誓爲誰

  司雷殛者,又系何人

  茲舉一事反問,鄉間小兒夜啼,其母诳曰,黑夜哭毛猴出,兒懼禁聲,此正似之矣。今某舍僞趨真,改邪歸正,猶慮兒戲誓言,幾等于初發誓入竊盜之群,以後析節讀書,身爲將相矣,而尚凜懼于盜誓欤

  昔日所爲,方之竊盜,今皈叁寶,比擬將相也。

  問: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則器世間和靈魂界應無二致,…

《佛學問答(叁)析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