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王晉美彭措傳▪P6

  ..續本文上一頁》連續修了數日,就在第七天黎明的時候,進入了夢光明境界中,我來到了一座由各種珍寶組成的惬意宮殿的門前。這時,面前出現了一位十分可愛的妙齡少女,她面如桃李,眉如彎月,皓齒明眸。身上穿著紫紅色的氆氇,佩帶著藏族頗具特色的九眼天珠,珊瑚等玲珑飾品,完全是一幅康巴女子的打扮。她一見我就走過來高興地拉著我的手,笑盈盈地說:"我親密的摯友,你來到這裏,我真是歡喜,我是尼穹,你認出來我了嗎?我們一起到父親丹瑪那裏去吧!"說完便牽著我的手向前走,一路上我們談笑風聲。

  尼穹講起話來娓娓動聽,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一個雄偉壯觀的建築物前。走進去,室內寬敞明亮,正中坐著一位鶴發童顔、精神攫铄的老者,他雙目灼灼有光,身穿黑面羔爾皮藏裝。他拿起旁邊放著的一把寶劍,從劍鞘中霍然抽出那把鋒利的寶劍,崩射出火星,四處飛濺。我一見這位老者心中就感覺到他是丹瑪大臣,我無比興奮,把頭埋在他的懷裏,抑製不住淚水湧湧滾出。他撫摸著我的頭慈祥地說:"我的愛子,現在我們一同前去叁世諸佛總集之相--格薩爾王那裏吧。"隨後我們叁人來到了另一處紅水晶所成的無量宮殿,裏面陳設著許許多多經函、佛像,並且有各種各樣的資具,令人應接不暇。格薩爾王坐在層層疊疊的柔軟坐墊上,容光煥發,右手在空中揮舞著五彩飄帶嚴飾的五股金剛杵。左手托著奕奕發光的藍色如意寶珠,身著半月形披風,十分威嚴。(其他服飾我有些記不清了。)我生起了無比的信心,上前禮拜後,將頭靠在他的膝蓋上,恭敬地說:"大聖者,願您身語意的一切功德全部融入我的心相續中,加持我完成廣大的弘法利衆事業。"格薩爾王點頭應允。之後將金剛杵搖在空中,口誦七句祈禱文"吽,歐堅意吉努向參,巴瑪改薩東波拉,雅參確革俄珠涅,巴瑪炯內寫思紮,科的卡卓忙白果,切吉借思達助吉,新吉拉起謝思所,格日巴瑪思德吽。"誦完之後又接著說道:"您今光臨此勝處,受與勝依四灌頂,賜予共不共悉地。"說罷把五股金剛放在我的頭上。頓時間,我的一般庸俗分別念全部消融于法界中,現前了明空大光明。

  此時,丹瑪大臣坐在一旁四方形的地毯上,危襟正坐,供品自然出現在面前。衆人一起作會供。尼穹展開妙音歌喉,唱了一首悅耳動聽的金剛歌,余音凫凫,繞梁叁日。歌畢,她柔聲地對我說:"我們走吧!"我倆准備回來。這時,我從夢中醒來了。 。

  尼穹空行母當時所唱的金剛歌,如今也完整地載在上師的著作中。

  大悲本色

  在那樣的亂世凶年之中,人們不僅在精神上遭受了難以堪忍的嚴重摧殘,而且生活上也是朝不保夕,十分窘迫。更爲悲慘的是此起彼伏的饑荒接踵而至,頻繁發生。百姓叫苦連天,活活餓死的現象隨處可見,哀鴻遍野,淒淒楚楚、悲悲慘慘,整個藏地真地成了餓鬼世界一般。

  這時,有些佛教徒麻木不仁地殺生了。在這種情況下無形的生靈慘遭殺害的更是數不勝數。而上師卻從沒有害過任何一個衆生,正如薩迦班智達曾說過一句話:"智者無論再計窮,絕不邁步愚者道,猶如燕子雖口渴,絕不吸飲落地水"。在當時,能保持高尚行爲的人極爲罕見,上師說過:"在那樣的危難時期,我也從來沒有作過殺生,偷盜這些非法行。如果有迫在眉睫的需要時,就修財神法,結果所需之物輕而易舉自然獲得;有時修攝生術,連續十幾日不用進飲食。"當然,在天下太平的日子裏,能夠恪守准則、依法修行並不困難,但是能夠在大風大浪中始終若一地慈愛有情實在難能可貴,我們會不禁想起"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警句。

  他老人家教誡弟子應慈愛衆生時說:"我從小到現在從未故意殺害過衆生,但有兩次也許是無意中造成了兩個生命傷亡。那還是在很小的時候,一天,我躺在帳篷裏睡覺,一只小羊羔非要和我一起睡,我順手把它扔到了外面,沒過幾天它就死了,我爲此非常傷心。另有一次,兩只山羊爭鬥不休,爲了製止它們的搏鬥,我拿一根木棒將它們分開,不慎擊傷了一只山羊,它後來也死了。這兩次我懷疑傷害了衆生。"此外,我一生中對衆生是極爲慈愛的,並且盡己所能進行放生。

  不用說親手殺生,甚至眼見別人殺生也是心如刀狡,如割自身。一次,上師看見有人打狗,生起了強烈的悲憫之情,示現生病。

  你可曾看過貓和老鼠共同嬉戲的情景嗎?真正具有慈悲仁愛之心可以令天地爲之所動。就象無著菩薩的傳記中所載一樣。上師的身邊生活著許多不共戴天水火不相融的動物,如毒蛇和黃鼠狼朝夕相處,狗和山兔促膝談心,山羊和豺狼形影不離,還有那只可愛忠誠的小狗經常不顧死活拼命保護旱獺……完全是上師的大慈大悲感化了這些互爲天敵的動物,才使它們能夠這般相互慈愛,和睦共處。這也是"精誠所致,金石爲開"的道理吧。

  淤泥中的白蓮花

  在近二十年期間,雪域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天災人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聖潔的佛教被踐踏得七零八落。當時,哪怕僅僅念誦一句觀音心咒也會落網入獄,遭受皮肉之苦,更何況說真實修持正法了?

  就是在這樣形勢極爲緊張的情況下,上師運用襟囊妙計以及通過護法神的加持,始終堅持不懈地爲部分有緣弟子賜灌頂、講經續、傳竅訣,並帶大家實修。有時在山窟岩洞之中,有時又轉移到蒼松翠柏之間,也經常在深更半夜,萬籁俱寂,借著皎皓的明月爲弟衆傳法。例如:在哲清樹林中爲秋巴堪布等傳授《大幻化網》;在某某山洞裏爲桑堪布等傳《心性休息》;在覺義岩窟中爲科堪布等傳《入行論》。總之,在不定的山窟岩洞之中、蒼松翠柏之間爲根基各異的弟子傳授不同的法要。在那樣驚濤駭浪的歲月中能夠連續不斷講經說法的人實在絕無僅有。

  當時所有的經典論著無時無刻不面臨著被焚毀的噩運。瑜伽士達吉冒著生命危險把上師所著的《直指心性》等珍貴法寶及其它的經書一同隱藏在一處比較保險的山洞裏。過了幾年之後去取這些經典論疏時,發現只有上師所撰的論著完好無損,其余的經書幾乎全被雨水淋壞了。

  在此期間,所有的出家人差不多都已被迫還俗,與在家人一起放牧、務農,過著淒慘的生活,自始至終受持清淨戒律的人寥若晨星。人們的思想汙濁不堪,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都把破戒當成光榮的事。再說,上師儀表堂堂的相貌、冰魄雪魂的氣質使無數美女佳人爲之傾心。許多稍有姿色的女人在他面前弄姿作態,花言巧語,企圖引誘他。但是,他絲毫不爲之所動,熟視無睹、聰而不聞。與上師形影不離的嘎多堪布也深有感慨地說:"不用說是違犯戒律,甚至他的缽盂、錫杖、叁衣也從未離身過。你們年青人絕不知道當時那種處境下如是清淨持戒有多麼不容易啊!"在場的人聽到這翻講述後都感動不已。

  上師也曾意味深長地對僧衆說:"當時如果舍戒還俗會受到上級表章嘉獎,似乎整個天下沒有一個人支持守戒。但我想到人生委實難得,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所以盡管困難重重,我一直象護眼目一般守持淨戒。如今你們持戒有很多順緣……"在那樣的年代能夠連細微的戒律也未違犯,實屬罕見,他那如冰雪般潔白無暇的品行不能不令人歎爲觀止,宛如汙泥濁水中的一支白蓮花一般,纖塵不染,挺然而立。

  佛法再弘的豐碑

  在這漫長的歲月裏,藏族的珍貴文化遺産被糟蹋得千瘡百孔。雄偉壯觀的寺宇殿堂輕則頂毀壁損,重則成爲一片廢墟;精工細作的佛像佛塔有的殘支斷臂,有的支離破碎;大多數佛教典籍被毀之一炬;佛教徒受盡了酷刑拷打,輕的皮開肉綻,遍體鱗傷,重的屈死獄中,當時根本沒有一個完整的僧團修持正法。昔日佛法興盛的雪域淨土完全變成了一個羅刹世界,到處是面目猙獰獠牙畢露的凶神惡煞、妖魔鬼怪興風作浪。佛教完全陷入了癱瘓狀態。在這決定沈浮的關鍵時刻,上師以非凡的魄力、驚人的毅力撐起了擎天之柱,重新振興佛教之威,再度高舉佛法之白幢。

  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在當時那種局面下談何容易,上師冒著生命危難,想盡一切辦法排除萬難,召集具足近圓戒爲數不多的比丘在藏地的大鵬心寶山上共議大事。舉行傳戒儀戒,爲數十位至數千位僧人傳授沙彌比丘戒,僧人的數量不斷增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僧團,將已瀕臨隱沒殘缺不全的別解脫戒重新健全完善。爲僧人們賜《文殊大圓滿》灌頂等密法,傳授顯密深法,樹立起了一座標志著佛法再弘時期的豐碑。

  此時,籠罩在雪域上空的層層烏雲由厚到薄漸漸散去,明媚的旭日從青藏高原的東方山巅,慢慢露出笑臉,大地解凍,冰消雪融,人們終于重見天日了。正如蓮師所說:"此時藏地微安樂"

  關于這一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預言,一世敦珠法王曾在他的《未來授記》中寫道:"自此再過一百年,佛法僅成虛名已,爾後一段時間中,康區匝熱神山處(大鵬山),降魔金剛化身者,重立佛法之勝幢,若能點燃宗派炬,前譯教法更輝煌。"伏藏大師離垢金剛的伏藏品中說:"佛教暫時受挫折,一旦複興于色達,名有阿字大德者,亦成此地之法王。"

  我們應當清楚:如今顯密教法傳承尤其是戒律傳承能夠一脈相續、源遠不斷完全是法王老人家在驚濤駭浪中力挽狂瀾的結果。爲了紀念佛法再弘佛教史上這光輝的一頁,如今大鵬山主峰上建起了一座文殊殿,海內外的信士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朝谒禮拜。

  金鷹展翅騰飛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曆經了滄海桑田,上師的壯志淩雲絲毫未減。相反,經過了千錘百煉,更加義氣豐發。此時佛教處于百廢待興之際。

  公元一九八O年(鐵猴年),百稼豐茂,秋高氣爽的十月十日,這一天風和日麗,天氣格外地好,朵朵祥雲鑲嵌在碧藍的天空中,好似美麗的天女在輕歌漫舞。處處洋溢著吉祥的氣氛,在這清水碧山、風景如畫的喇榮山谷,五明佛學院…

《法王晉美彭措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