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王晋美彭措传▪P6

  ..续本文上一页》连续修了数日,就在第七天黎明的时候,进入了梦光明境界中,我来到了一座由各种珍宝组成的惬意宫殿的门前。这时,面前出现了一位十分可爱的妙龄少女,她面如桃李,眉如弯月,皓齿明眸。身上穿着紫红色的氆氇,佩带着藏族颇具特色的九眼天珠,珊瑚等玲珑饰品,完全是一幅康巴女子的打扮。她一见我就走过来高兴地拉着我的手,笑盈盈地说:"我亲密的挚友,你来到这里,我真是欢喜,我是尼穹,你认出来我了吗?我们一起到父亲丹玛那里去吧!"说完便牵着我的手向前走,一路上我们谈笑风声。

  尼穹讲起话来娓娓动听,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一个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前。走进去,室内宽敞明亮,正中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精神攫铄的老者,他双目灼灼有光,身穿黑面羔尔皮藏装。他拿起旁边放着的一把宝剑,从剑鞘中霍然抽出那把锋利的宝剑,崩射出火星,四处飞溅。我一见这位老者心中就感觉到他是丹玛大臣,我无比兴奋,把头埋在他的怀里,抑制不住泪水涌涌滚出。他抚摸着我的头慈祥地说:"我的爱子,现在我们一同前去三世诸佛总集之相--格萨尔王那里吧。"随后我们三人来到了另一处红水晶所成的无量宫殿,里面陈设着许许多多经函、佛像,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资具,令人应接不暇。格萨尔王坐在层层叠叠的柔软坐垫上,容光焕发,右手在空中挥舞着五彩飘带严饰的五股金刚杵。左手托着奕奕发光的蓝色如意宝珠,身著半月形披风,十分威严。(其他服饰我有些记不清了。)我生起了无比的信心,上前礼拜后,将头靠在他的膝盖上,恭敬地说:"大圣者,愿您身语意的一切功德全部融入我的心相续中,加持我完成广大的弘法利众事业。"格萨尔王点头应允。之后将金刚杵摇在空中,口诵七句祈祷文"吽,欧坚意吉努向参,巴玛改萨东波拉,雅参确革俄珠涅,巴玛炯内写思扎,科的卡卓忙白果,切吉借思达助吉,新吉拉起谢思所,格日巴玛思德吽。"诵完之后又接着说道:"您今光临此胜处,受与胜依四灌顶,赐予共不共悉地。"说罢把五股金刚放在我的头上。顿时间,我的一般庸俗分别念全部消融于法界中,现前了明空大光明。

  此时,丹玛大臣坐在一旁四方形的地毯上,危襟正坐,供品自然出现在面前。众人一起作会供。尼穹展开妙音歌喉,唱了一首悦耳动听的金刚歌,余音凫凫,绕梁三日。歌毕,她柔声地对我说:"我们走吧!"我俩准备回来。这时,我从梦中醒来了。 。

  尼穹空行母当时所唱的金刚歌,如今也完整地载在上师的著作中。

  大悲本色

  在那样的乱世凶年之中,人们不仅在精神上遭受了难以堪忍的严重摧残,而且生活上也是朝不保夕,十分窘迫。更为悲惨的是此起彼伏的饥荒接踵而至,频繁发生。百姓叫苦连天,活活饿死的现象随处可见,哀鸿遍野,凄凄楚楚、悲悲惨惨,整个藏地真地成了饿鬼世界一般。

  这时,有些佛教徒麻木不仁地杀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无形的生灵惨遭杀害的更是数不胜数。而上师却从没有害过任何一个众生,正如萨迦班智达曾说过一句话:"智者无论再计穷,绝不迈步愚者道,犹如燕子虽口渴,绝不吸饮落地水"。在当时,能保持高尚行为的人极为罕见,上师说过:"在那样的危难时期,我也从来没有作过杀生,偷盗这些非法行。如果有迫在眉睫的需要时,就修财神法,结果所需之物轻而易举自然获得;有时修摄生术,连续十几日不用进饮食。"当然,在天下太平的日子里,能够恪守准则、依法修行并不困难,但是能够在大风大浪中始终若一地慈爱有情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会不禁想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警句。

  他老人家教诫弟子应慈爱众生时说:"我从小到现在从未故意杀害过众生,但有两次也许是无意中造成了两个生命伤亡。那还是在很小的时候,一天,我躺在帐篷里睡觉,一只小羊羔非要和我一起睡,我顺手把它扔到了外面,没过几天它就死了,我为此非常伤心。另有一次,两只山羊争斗不休,为了制止它们的搏斗,我拿一根木棒将它们分开,不慎击伤了一只山羊,它后来也死了。这两次我怀疑伤害了众生。"此外,我一生中对众生是极为慈爱的,并且尽己所能进行放生。

  不用说亲手杀生,甚至眼见别人杀生也是心如刀狡,如割自身。一次,上师看见有人打狗,生起了强烈的悲悯之情,示现生病。

  你可曾看过猫和老鼠共同嬉戏的情景吗?真正具有慈悲仁爱之心可以令天地为之所动。就象无著菩萨的传记中所载一样。上师的身边生活着许多不共戴天水火不相融的动物,如毒蛇和黄鼠狼朝夕相处,狗和山兔促膝谈心,山羊和豺狼形影不离,还有那只可爱忠诚的小狗经常不顾死活拼命保护旱獭……完全是上师的大慈大悲感化了这些互为天敌的动物,才使它们能够这般相互慈爱,和睦共处。这也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道理吧。

  淤泥中的白莲花

  在近二十年期间,雪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天灾人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圣洁的佛教被践踏得七零八落。当时,哪怕仅仅念诵一句观音心咒也会落网入狱,遭受皮肉之苦,更何况说真实修持正法了?

  就是在这样形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上师运用襟囊妙计以及通过护法神的加持,始终坚持不懈地为部分有缘弟子赐灌顶、讲经续、传窍诀,并带大家实修。有时在山窟岩洞之中,有时又转移到苍松翠柏之间,也经常在深更半夜,万籁俱寂,借着皎皓的明月为弟众传法。例如:在哲清树林中为秋巴堪布等传授《大幻化网》;在某某山洞里为桑堪布等传《心性休息》;在觉义岩窟中为科堪布等传《入行论》。总之,在不定的山窟岩洞之中、苍松翠柏之间为根基各异的弟子传授不同的法要。在那样惊涛骇浪的岁月中能够连续不断讲经说法的人实在绝无仅有。

  当时所有的经典论著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被焚毁的噩运。瑜伽士达吉冒着生命危险把上师所著的《直指心性》等珍贵法宝及其它的经书一同隐藏在一处比较保险的山洞里。过了几年之后去取这些经典论疏时,发现只有上师所撰的论著完好无损,其余的经书几乎全被雨水淋坏了。

  在此期间,所有的出家人差不多都已被迫还俗,与在家人一起放牧、务农,过着凄惨的生活,自始至终受持清净戒律的人寥若晨星。人们的思想污浊不堪,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都把破戒当成光荣的事。再说,上师仪表堂堂的相貌、冰魄雪魂的气质使无数美女佳人为之倾心。许多稍有姿色的女人在他面前弄姿作态,花言巧语,企图引诱他。但是,他丝毫不为之所动,熟视无睹、聪而不闻。与上师形影不离的嘎多堪布也深有感慨地说:"不用说是违犯戒律,甚至他的钵盂、锡杖、三衣也从未离身过。你们年青人绝不知道当时那种处境下如是清净持戒有多么不容易啊!"在场的人听到这翻讲述后都感动不已。

  上师也曾意味深长地对僧众说:"当时如果舍戒还俗会受到上级表章嘉奖,似乎整个天下没有一个人支持守戒。但我想到人生委实难得,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所以尽管困难重重,我一直象护眼目一般守持净戒。如今你们持戒有很多顺缘……"在那样的年代能够连细微的戒律也未违犯,实属罕见,他那如冰雪般洁白无暇的品行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宛如污泥浊水中的一支白莲花一般,纤尘不染,挺然而立。

  佛法再弘的丰碑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藏族的珍贵文化遗产被糟蹋得千疮百孔。雄伟壮观的寺宇殿堂轻则顶毁壁损,重则成为一片废墟;精工细作的佛像佛塔有的残支断臂,有的支离破碎;大多数佛教典籍被毁之一炬;佛教徒受尽了酷刑拷打,轻的皮开肉绽,遍体鳞伤,重的屈死狱中,当时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僧团修持正法。昔日佛法兴盛的雪域净土完全变成了一个罗刹世界,到处是面目狰狞獠牙毕露的凶神恶煞、妖魔鬼怪兴风作浪。佛教完全陷入了瘫痪状态。在这决定沉浮的关键时刻,上师以非凡的魄力、惊人的毅力撑起了擎天之柱,重新振兴佛教之威,再度高举佛法之白幢。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当时那种局面下谈何容易,上师冒着生命危难,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万难,召集具足近圆戒为数不多的比丘在藏地的大鹏心宝山上共议大事。举行传戒仪戒,为数十位至数千位僧人传授沙弥比丘戒,僧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僧团,将已濒临隐没残缺不全的别解脱戒重新健全完善。为僧人们赐《文殊大圆满》灌顶等密法,传授显密深法,树立起了一座标志着佛法再弘时期的丰碑。

  此时,笼罩在雪域上空的层层乌云由厚到薄渐渐散去,明媚的旭日从青藏高原的东方山巅,慢慢露出笑脸,大地解冻,冰消雪融,人们终于重见天日了。正如莲师所说:"此时藏地微安乐"

  关于这一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预言,一世敦珠法王曾在他的《未来授记》中写道:"自此再过一百年,佛法仅成虚名已,尔后一段时间中,康区匝热神山处(大鹏山),降魔金刚化身者,重立佛法之胜幢,若能点燃宗派炬,前译教法更辉煌。"伏藏大师离垢金刚的伏藏品中说:"佛教暂时受挫折,一旦复兴于色达,名有阿字大德者,亦成此地之法王。"

  我们应当清楚:如今显密教法传承尤其是戒律传承能够一脉相续、源远不断完全是法王老人家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的结果。为了纪念佛法再弘佛教史上这光辉的一页,如今大鹏山主峰上建起了一座文殊殿,海内外的信士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朝谒礼拜。

  金鹰展翅腾飞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历经了沧海桑田,上师的壮志凌云丝毫未减。相反,经过了千锤百炼,更加义气丰发。此时佛教处于百废待兴之际。

  公元一九八O年(铁猴年),百稼丰茂,秋高气爽的十月十日,这一天风和日丽,天气格外地好,朵朵祥云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中,好似美丽的天女在轻歌漫舞。处处洋溢着吉祥的气氛,在这清水碧山、风景如画的喇荣山谷,五明佛学院…

《法王晋美彭措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