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落成了。
喇荣山谷座落在色达县洛若乡境内,距县城约二十五公里,海拔三千多米、属于典型的高原气候。整个地形别具一格,颇有特色。当你顺着蜿蜒的山路走进学院里,不禁会被这里的一切吸引得心醉神迷,顿时忘记一切烦恼不快,心情豁然开朗,感到爽心悦目,惬意非常,不禁会怀疑自己真地已置身于净土了。站在一适宜方位,四周环视,就会发现,周围的跌宕起伏的山峰恰似一朵绽开的六瓣莲花。再细观瞧,有主要五大山峰。我们通常称为"五台",所以这里也算是一座"小五台山"。
一百多年前,名扬遐尔一世敦法王在此处建立起密宗道场,有一百余座修行茅棚,三十十三位弟子最获虹身成就。后来这里逐渐成了人迹罕至。自此,上师法王如意宝正式树起了佛教之胜幢,开始了蒸蒸日上的宏伟事业.
十三年前,上师为嘎多堪布等极少数弟子赐《大幻化网》灌顶时,对他说:"再过十三年,我准备在喇荣地方创办一所大佛学院,那时学院的阴阳两面山上将修起错落有序,鳞次栉比的宿舍。到那个时候,你是做个闻思者还是修行者呢?"当时已运筹帷幄勾画出今日学院的宏伟蓝图。……
对此也有授记,尼敦秋杰宁玛活佛在《莲花深藏》中写道:"怀业山沟莲花开,洛若金鹰空中翔,宏亮声音传十方,飞禽皆集彼羽下。"其中的怀业山沟莲花盛开是代表如盛开的莲花形状的自在怀业喇荣;洛若寺的金色大鹏鸟代表上师(属相)。空中飞禽代表他的眷属。此外,大持明者具力金刚的授记中说:"色达地方法鼓之声震天动地,悦耳动听的妙音引来四面八方的蜜蜂。云集此外。"古人云:"天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正象授记中所说的那样,从上师建立学院时起,弟子便犹如潮水般"势不可挡",纷纷涌至。
上师创立学院、培养僧才,为他们传受显宗的五部大论,密宗甚深修部以及顶乘大圆满窍诀续部注疏,广转显密*轮。深广功德已明彰显著,一次文殊会供的过程中,他伸手在空中得到一精致空箧。在场的弟众目睹此情此景信心大增。……
上了五十岁时,藏地许多地方,成千上万的人们罹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在这缺医少药经济穷困的雪域,许许多多的人因此而离开人世,患者们苦不堪言。上师悲悯这些可怜的众生,代他们受业而身染重疾,他的心脏病虽经世界各国各地医学专家诊治以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也无能为力。伏藏大师离垢金刚曾预言:尊者风心病发作时,要修空乐金刚风疗治与之结缘的瑜伽士可获得解脱。"当时大成就者华炯嘉措为彻底遣除他的寿障,祈祷众生依怙法王如意宝:愿您长久住世弘法利生,寿等无量光(长寿佛),从此因缘上师犹如皓月摆脱罗睺罗的遮蔽般地病愈,(遣除了寿障)此事在伏藏品中也曾有授记:尊者五十岁时,五方空行迎接前往清净刹土,若作十万会供,依广大方便,缘起具足可将住世六十余年,成办莲师诸事业,得马塔拉清净刹土,真希奇!
面见三大文殊
在藏地人们共称有三大文殊,即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根嘎嘉村,宁玛派的全知无垢光尊者。这三者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上师以他那不可言说的修持力一一面见三位文殊化身的尊颜,并在他们面前聆听法要传承,获得灌顶加持。
当年在石渠求学时在初学因明《量理宝藏论》时,对其中有些深奥的因明密语略微觉得难懂,就一缘专注猛励祈祷上师本尊。一天晚上光明梦境中,萨迦班智达显现,为他传授了一遍《真实名经》并赐与殊胜加持。醒来以后,对显密一切法要无所不知,尤其是因明的所有问题全部都迎刃而解了。一直睡了两三天。醒来后,他异常兴奋,喃喃地说:"我病了。"
火虎年七月二十日,上师安闲地坐在床榻上,突然间眼前略过一道剌眼的白光,接着一位头带黄色班智达长耳帽、身著三衣、面如冠玉的大士降临在面前。他马上认出这位尊者是宗喀巴大师,于是上前见礼。大师为他传授了一遍《三主要道论》后微笑着说:"我现在至尊弥勒菩萨座下名为文殊藏,如今你的弟子中如若有人背诵我的《三主要道论》法要,受持八关斋戒,以法性力的加持,暂时一定可以转生到兜率天享受法乐,将来我成佛为师子吼如来时,成为我的首座眷属。"说罢化光而逝。上师将此次面见宗喀巴大师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弟众们。从此后,道孚、卢霍等地格鲁派的大格西僧人们纷纷前来他座下求法。背诵《三主要道论》、守持净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木鸡年的冬季,在为学院数以千计的弟子传授《大幻化网》密续期间。也是屡次出现吉兆瑞相,一日,上师在寝室中闭目沉思,蓦然间,睁开双目,只见五彩斑阑的光芒中间全知无垢光尊者与佛母益西措嘉。他们飘然降落,赐予他《大幻化网》甚深灌顶,完毕后腾空而起,不多时便杳无踪影了。上师欣喜之余立即将刚才的灌顶仪轨全部记录下来。现收集于他的作品中。如今上师为海内外弟众赐此灌顶所用的均是此仪轨
因为上师曾亲自面见了格鲁派、萨迦派的教主,致使如今藏传佛教中鼎足而立的格鲁、萨迦、宁玛等各大教派互通有无,十分融洽。
整顿佛教的弊端
由于近二十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佛教被蹂躏得体无完肤,整个佛教内部一片混乱,不成体统,上师从那时起开始着重弘传律藏,让许多僧人受沙弥戒比丘戒,建议几个规模较大的僧团重整旗鼓,修复、重建寺院,僧人们披袈裟、著僧衣,在寺院中广泛开展闻思修。
木牛年,上师为三千多僧人传授《教藏集》大灌顶,并且认为对于僧团内部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整顿事在必行。他当机立断召集藏地各大寺院的住持,知名度、威望颇高的大德们共商此事,他们一致赞同上师的建议,都感到这一整顿是当务之急。随后发布了一份《公函》,主要内容是:除了宛如群星围绕的明月般的个别密咒师以外,寺院里僧人全部出家人必须受持清净的别解脱戒律。按照经续要求,戒律不清净和破密宗誓言之人一律不准与僧众共住,作为僧人应认真闻思修放弃一切世间琐事,具备作为应供的条件。此《公函》在四川、青海、甘肃为主的大小寺庙中好似起死回生的妙药,使奄奄一息的佛教重新有了生命力。
尽管在此次整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始所未料的违缘障碍,可以说困难重重,但上师临危不俱,排除万难,终于取得了胜利。他老人家略带伤感地说:"在我没有进行这次整顿之前,在家人、出家人中无一不对我恭敬拥戴,自从整顿后,许多人对我恨之入骨,无端诽谤,但我想佛教已如夕阳西下一般,如果佛教内部不整顿,任其自然,那么将危在旦夕。为了延续佛法慧命,我宁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不会怯而退步……"
如今从藏地雪域寺院为主海内外的僧团能够净持戒律,井然有序,完全是上师当年激浊扬清、兴利除弊、妙手回春的结果,这也是佛教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可是,真正有感恩图报之心的人却寥寥无几。正如佛经中所说:本来衣服上能够染上颜色也是佛陀的加持所致,但是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可想而知,如果不是上师披肝沥胆进行整顿,藏地各个寺院的僧团将会变成什么样!
清净的心愿
清理整顿僧团的《公函》发出后,自然而然传遍了藏地每个地方,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因击中清净戒律者的要害,反对派聚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开始制造种种违缘,他们绞尽脑法,千方百计对此处处设障,百般阻挠,各方的阻力铺天盖地,风驰电掣般地接踵而至,令人防不胜防。犹如千斤顶般的压力落到了上师身上。上师心想:我可以生命担保,上师三宝以及自己清净的心作证,我完全是怀着对佛法如意宝的一片赤胆忠心来整顿摇摇欲坠的佛教,没有掺杂自私自利的染污之心,为什么竟然遇到如此的艰难险阻,重重困难。心中蒙上了淡淡的一层阴影。
上师处这种心态时,火虎年三月十八日晚上,在光明梦境中,殊胜的本尊出现在五彩缤纷的光芒中间,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善男子,你不要灰心,你必定能够有负起受持佛教之重任,佛陀在《文殊根本续》中已明确地授记了。你将来的弘法利生事业定然。"说完就不见了。翌日,上师叫来丹增洛吾堪布等让他们去查寻大藏经。果然,《文殊根本续》中清晰明显地写着" 名为啊字大德者,受持佛陀之正法,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六月四日,上师在千余名僧人中满怀激情地说:"今天,我立下誓愿,发殊胜菩提心:最好能够引导整个南瞻部洲的众生趋入解脱,做不到这样中等尽力救度央央大国的众生,最起码也要将藏地雪域的人民安置于解脱道中。
毒蛇能害人吗
一次,上师家的帐蓬迁到了亚青地方。洛若村一位名叫则洛的老妇女在附近的山坡上放马。中午的时候,她来到上师家里,他们一家人正在用餐,也热情地招待她。上师一边吃饭一边与她闲谈,问她:"你家里有麝香吗?""有,装在一个牛皮袋里。""你知道毒蛇咬在脚上用什么办法才能避勉中毒吗?"则洛略感诧异地说:"不知道。""如果被蛇咬了,必须将麝香泡在水里,过一会涂在被咬的部位上,这样可解毒。"吃过饭后,则洛起身告辞。上师又再三叮嘱她一定要切记这一方法。
她走出帐篷,牵着马匹往回返。到了雅穹一带,她坐下来休息。一条黑黝黝的毒蛇在她的右脚上狠狠地咬了一口,之后蹿到洞里去了。
她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回到家中,家人一个也不在。她想:这该怎么办呢?毒气一散发开来,命就难保了。她猛然想起了上师的话。立即找麝香,按照上师所说的方法做了,结果幸免于难。她对上师生起了极大的信心,逢人便讲上师如意宝未卜先知,实在不可思议。如今她仍健在。
又有一次,一位叫名根洛的喇嘛,晚上熟睡之时,一条毒蛇钻进了他的被窝里,在他的脚…
《法王晋美彭措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