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咬了兩口。他疼得從夢中驚醒,一下子坐了起來,蛇也被嚇跑了。
第二天早晨,上師得知此事後,立刻讓人吹海螺,集中所有的僧人爲他念誦二十一度母中救脫蛇難的儀軌。同時他也用了一些其它療法,卻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于是一籌莫展。上師慈愛地說:看看再有沒有別的辦法。"
次日,根洛喇嘛醒來後覺得腳一點兒也不痛了,他感到十分奇怪,這是不是回光反照啊,他坐起來打開看,腳上的傷全然消失,絲毫痕迹也沒有留下。他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了。可是,上師的右腳卻腫得很高,正是在喇嘛被蛇咬的位置上,並且也有毒蛇咬的痕迹,就這樣連續病了十五天。根洛喇嘛知道上師將自己的毒傷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代受痛苦。
發現古老的山洞
同年,上師又帶領衆多弟子朝美涅神山,當時住在涅朗寺院。一月十七日,朝陽剛剛露出地平線時,上師入定片刻,境界中自然顯現出空行文字,他立即對隨從說:"給我拿紙筆來!"侍從獻上紙筆後,讓人記下了這段文字:"自此右方東南之方向,紅色心寶叁分之一處,明鏡草坪中央樹林間,手印文字佛塔會供品,屬虎女孩哈達美灑等,若不錯過時間可尋得。"隨後召集了十個屬虎的女孩和十個男孩。對他們說:現在你們出發,向南方走尋找山洞,它的位置在一塊心髒形狀岩石的叁分之一處,這塊岩石位于一片如鏡面般平坦的草坪中央,岩石的四周以洞口都長有許多樹。"派這些孩子們去尋找修行山洞。上師一行人又來到了蓮師修持的山洞中,念誦儀軌作了開光。並在此洞中自然流淌下甘露來,外面的人明顯地聽到從洞裏傳出美妙的聲音,聞到散發出芬芳的妙香,接著,開始作文殊會供。這時去尋找修行山洞的人回來了。他們向上師詳細敘述山洞的大概方位及尋找的經過。上師聽後,十分高興,露帶笑容地說:"緣起十分吉祥圓滿。"又叫來幾個人,對他們說:"你們前去那裏,進入山右方的空行密秘山洞裏,細細查看,看是否有自然的佛像、諸空行母的手印、經典、佛塔、空行會供品。"結果都一一發現了。就這樣找到了布瑪莫紮修行的山洞和空行秘密山洞。這兩處神秘古老的山洞,曾經有許多大德按照以前的授記曆盡百般周折,前去尋找,但因緣起未成熟者未找到。此次上師是根據伏藏大師瑪德那的伏藏品中記載,順利地發現了這鮮爲人知的山洞。法王說:"如若在此山洞中修行,可獲得超勝絕倫的加持,在布瑪莫紮修行山洞中修持可斷除散亂,修七天即可得到布瑪莫紮尊者的親自攝受,獲得百種禅定法門。在空行密秘山洞中,如果具備生圓第的把握,作十萬次會供,則必定能夠不舍肉身往生清淨刹土。……"如今在此山洞裏修行者、朝拜者驿繹不絕。
弘法利生的緣起
如今上師已傳遍了藏地雪域謄滿寰宇,聲蓋天下,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菩薩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有著深遠的意義。近幾年,上師雖然法體欠佳,重患在身,卻爲了廣泛地與衆生結緣,不辭辛苦前赴世界各地……
高僧大德做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會象一般人那樣蒙生一個念頭便冒然行事,他們事前不但要反複斟酌,深思熟慮,而且詳細觀察緣起。上師的遠見卓識是我們凡夫人無法揣度的。
在涅郎寺期間,該寺院不僅爲上師的起居生活安排得盡善盡美,而且爲了表達敬意,供養了數量、價值頗爲可觀的物品、資具。上師聚集衆人說:"這些供品對我來說是不需要的。這所有的供物中我只接受兩件,一個是墊子,一個是辔頭。今天我要觀察緣起,現在僧衆們在佛像與叁寶所依前一起念誦緣起咒,看看這兩件物品哪一個被選中,假設選中了墊子,則說明是我要安住一處進行弘法利生的緣起;如果選中了辔頭,就是雲遊各方廣利有情、弘揚佛法的緣起。"之後,僧衆全部集中在極具加持力的叁寶所依前齊誦緣起咒。最後發現標簽正正當當地落在辔頭上。上師看後露出了會心的笑容,拿起辔頭。即然如此,我從現在開始要到各地弘揚佛法度化衆生,明年朝禮五臺山,以後依次周遊世界各國。
隨後來到了瓦雅紮嘎神山,在這裏獲得了一塊名爲"雲寶"的稀世之寶。一日在數千僧俗大衆中傳法時,上師對大家說:"在這個地方也許有一塊十分獨特的石頭,你們誰得到了請交付給我。對你們來說,它沒有任何用處。如果到了我的手中,就會對弘法利生事業起到相當大的作用。這塊石頭無論天氣冷熱,總是濕潤潤的,時爾會發出耀眼的黑光。"幾天以後,住在維路神山時,一位牧民把那塊石頭帶來了,上師十分高興地說:"我將來宏法的緣起依靠此珠寶。並且,給了那個人一條潔白的哈達。發現它沾染了許多汙垢,已毫無光澤了。那位牧民詳細地講述了石頭的由來……。一日,空中傳來好似雷嗚般的巨大聲響。他出門一看,發現一塊極其漂亮的石頭(形狀、直經約 厘米,)落到了帳篷附近,于是便拾起來。放在帳篷裏保存。他們家有一位吸鼻煙的老人,後來他經常將這塊石頭推磨鼻煙末,結果弄得汙濁不堪了,完全失去了本來具有的色澤光亮。……上師立即熏燒焦煙,反複清洗,念經加持,重新開光。漸漸地,這塊雲寶又變得潔淨明亮,光彩奪目了。
遙降一盜賊
有一個名叫秋巴的堪布。在他很小的時候,他與母親相依爲命,雖然稱不上富戶,但生活也算過得可以,也有少數祖輩傳下的珍寶。長大後出家,在上師面前得受堪布學位。
一次,他用了一天的時間來到上師面前求一修法。上師也滿了他的願。中午,請他一起用餐,他們一邊喝著酸奶吃著糌粑團一邊愉快地交談。突然間,上師愣住了。"不好,你家出事了。"說完拿出一把金剛橛遞給秋巴堪布,告訴他:"你立即到門外,用這個金剛橛指著你家的方向,大聲念誦金剛橛心咒。"他神色有些緊張,馬上起身到外面沖著自家方向高聲念咒。上師也危言正色口誦:"嗡格勒格勒雅吽拍得"聲如響雷,振懾千裏,威猛氣勢,咄咄逼人。如果圖謀不軌、倒行逆施的人耳聞或感覺到以後,定會嚇得毛骨悚然、魂不附體、倉皇逃竄。過了一會兒,上師停止念誦,對門外的秋巴堪布說;"好了,現在沒有事了。"他進來問:"我家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什麼吧。"吃完飯後秋巴堪布高高興興地返回家裏。到家之後他才明白,對上師的修證更加欽佩不已生起猛烈信心。
原來,當天,母親上山去放牧了,家中無人。這時,一個小偷鬼鬼祟祟地跑到他的家裏,到處翻索,將所有的珍貴物品全部裝在一個袋子裏,他欣喜若狂,正准備背起口袋逃走時,突然全身顫抖,神色慌張,匆匆放下袋子,驚慌失措地跑出門外……。
在甘孜洲道孚縣加麥地方,有一個年邁老人名叫雍宗。一天,他供養上師一尊別致精美的佛像並請求灌頂,上師一邊爲他摸頂一邊入定,過後悄悄問身旁的阿索喇嘛:"他是否與非人有矛盾?"本來這位老人經常私下挖取金礦。但阿索喇嘛說:"沒有吧!""我如果給他灌頂,將對他大有利益。可是非人一定會對我不高興。我再考慮一下。"第二天,雍宗離開之前,上師將他喚到面前單獨爲他灌頂。結果自己的臉高高腫起來了,幾天沒有消。
漢地弘法的開端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統計過,在擁有人口十二億的漢族之中,信仰佛教的人有多少,能否有千分之一呢,與全民信教的藏族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形式了鮮明的對比。對此,不能不引起具有無緣大悲的高僧大德們的慈憫。
時間的腳步邁入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陸各地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改變。尤其是,自從國門打開、改革開放以來,更是萬象更新。許多大城市換然一新,一座座摩天大廈拔地而起,縱橫交錯。跨國公司、巨資集團競相發展,尖端科學也已擠入世界先進行列之中。物質文明的發展實可令世人矚目了。
然而,從另一層面來看卻不樂觀。人們的道德水准正在滑坡,如果您稍加關注時事,就會知道:犯罪率、離婚率……日趨直上。或者當你步入繁華喧囂的都市街頭,走在芒芒的人海裏,從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們那呆滯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內心是何等地痛苦、何等地不安、何等地迷芒、何等地空虛……精神世界簡直成了一片荒漠。
特別是佛教衰敗到極點,盡管各地均有數量可觀的寺廟、寺院,而且也是玉樓金殿、環境幽雅實際上完全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真能稱得上名符其實弘揚佛法的道場實在少得可憐。甚至許多身著僧衣的出家人對佛教人的認識也是似是而非,更何況說一般的在家人,大多數人把燒香拜佛視爲佛教,根本不理解佛法的實義,難怪有人將信佛當成迷信來對待。
爲了度化漢地芸芸衆生,上師法王如意寶從八六年開始發心,將佛法的甘露雨灑向漢地,滋潤人們幹涸的心田。因爲漢地主要是文殊菩薩的所化刹土,所以准備先朝拜五臺山,關于這一緣起在八六年爲六千余名僧衆灌頂時已明顯表現出來了。……
一日上午,進行文殊幻化網的灌頂時,當誦到迎請天尊儀軌的時候,上師突然從法座上騰空而起,爾後又徐徐落到法座上,入定良久後,上師平靜地對大衆說:"剛才,在我感覺中,漢地五臺山的文殊菩薩、布瑪莫紮親自來此迎請我們明年到五臺山。我從現在開始與漢地衆生結緣,度化他們,以後我們學院會有許許多多的漢族弟子前來求法、修學。"
與班禅大師的會晤
衆所周知,曆代班禅大師,被公認爲阿彌陀佛的化身,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他是佛陀慈悲智慧的化現,因而尊崇爲至高無上的第二精神領袖。
一九八五年夏,十世班禅大師視察藏區時,來到色達會晤上師。于撐在綠草如蔭、鮮花綻放的喇榮大草原上銀白色的帳篷裏,兩位志同道合的大尊者,暢談著藏地佛教的興盛,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又當憶起了那段動亂年代佛教的悲慘遭遇時,他們面露沈重之情。班禅大師誠懇深切地說:"您在佛法再弘時期樹立起了再興佛法的豐碑,爲佛教所…
《法王晉美彭措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