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作出的卓越貢獻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如今濁世末期中,能大刀闊斧地創建佛學院,在這神山聖地建立道場,培養僧才,實在可喜可賀,我衷心地希望佛學院不斷發展壯大,名揚天下。"
一九八七年四月,上師攜數以萬計的眷屬朝禮大名山之一五臺山,途經首都北京時,兩位大師再次會晤,二位大尊者見面後十分高興,他們愉快地暢談。班禅大師對上師重新振興佛法高舉佛教法幢,整頓僧團內部的弊端……予以高度的贊歎,並誠摯地說:"您真無愧爲藏地雪域的明日,完全扭轉了天昏地暗的局面,使藏族人民重新沐浴在佛法的雨露中……。"四月十五日,二位尊者滿面春風地來到們于北京的佛牙塔,舉行隆重的開光儀式,衆人共誦興盛佛教廣弘佛法的吉祥願文。
一九八九年,班禅大師親自來函誠摯地邀請上師赴京,到他親自創辦的中央藏語系高級佛學院講經說法。上師也欣然前往了。
抵京後,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以超凡的智慧、卓絕的口才爲甯瑪各大教派的高僧大德的傳授了《定解寶燈論》爲主的法要,並且爲他們賜予甚深灌頂修要及竅訣。使所有的聽受者均感到受益非澆,都爲能聆聽到他的傳法而深感榮幸。班禅大師更是再叁表達他的欽佩之意與感激之情,頻頻贊歎上師的智慧深邃,不可比擬。之後特意約上師一同前赴拉薩的著名寺院紮什倫布寺兩位大尊者攜手同抵該寺,受到寺院所有僧衆的熱烈歡迎。在那裏他們爲五世至九世班禅大師的靈塔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
第二天,在荟翠各派精英的座談會上,其他教派的高僧大德都發表了言講,這時班禅大師請法王如意寶代表甯瑪派作一簡單開示發言呢?上師以諸多教證理證講述各各教派究竟關點互不相違。受到各派高僧大德的高度贊揚。
在此期間,也與其它各派的大德們進行了佛法上的研討,互通有無。
親睹文殊菩薩
爲了在漢地弘揚佛法,攝受有緣弟子,一九八七年藏曆四月六日,五明佛學院似乎與以往不同,僧人們很早就起床了,大家都爲這次遠行作最後的准備……春光明媚,太陽也早早地挂在無雲的碧空中,好象比往日更燦爛,更耀眼。
隨行眷屬有一萬多藏人,景從雲集,聲勢浩大。一部分人提前已出發,坐卡車途經塔爾寺……前往五臺山了。上師與一部分弟子先抵成都,朝禮了峨眉山樂山等著名聖地,然後乘機達至首都北京。
次日,上師一行人到達座落在山西省太原境內的佛教聖地五臺山,四月的五臺山春色滿園,柳枝泛綠,氣候和暖,和風淡蕩,處處透露著春天到來的信息。此時,來自四川、青海、西藏等各省的藏族弟子信徒隨踵而至。身著紅色僧衣的僧人幾乎已遍滿了整個五臺山,給這座舉世聞名的聖地增添了前所未有的風彩,藏族同胞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實在令人羨慕不已,而且那種隨遇而安,自大灑脫的豪放性格也委實令人感到欽佩。大部分都是幕天、度地、縱意所如。內地各省、市、地區的善男信女慕名而來紛紛從四面八方聚集此處,觀者如雲,蔚爲大觀。各方面的緣起均十分吉祥,瑞相隨處可見。上師對漢、蒙爲主的信士傳授了《菩提道次第攝頌》《佛子行》等法要,在佛舍利塔前,爲度化一切衆生,與隨行眷衆一起念誦《普賢行願品》聲音回蕩在連綿起伏的山巒間。並且發願:凡是與我結緣的衆生都往生極樂世界。尤其爲了使甯瑪巴教法得以普遍弘揚,在五臺山的五十多所寺院中塑造了甯瑪派教主邬金第二佛蓮花生大士像此外,還修建了文殊寶殿、宗喀巴大師殿等佛堂。自此便正式廣泛攝受漢族爲主的眷屬。
本來上師到五臺山後一直住在菩薩頂上,一天,爲成千上萬的人傳法,到了下午時分,毫無准備地搬到了善財洞。到後不久,突然不知從何處來了七個孩童。他們在上師前恭敬聆聽了佛法,之後忽然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大家對此甚感奇妙……
隨後嚴格地閉關二十一天。在四月二十九日,清淨的境現中,清晰了然地現見了叁世諸佛智慧的本體文殊菩薩。他身色金黃,頭帶五佛冠,一面一臂,左手執持書函,右手高舉寶劍,雙足金剛跏趺而座,圓滿報身裝束,寂靜姿態而住。上師歡喜不已,信心備增,隨即以金剛歌的形式寫道:我就象一個無依無靠的小孩渴望見到母親一樣,以猛烈的信心日日夜夜地到處尋找您的蹤影,可是在此之前,即根本不知您身在何方,今日我與數以萬計的弟衆不遠萬裏、不辭勞苦,從遙遠的藏地來到此地,這完全是爲了尋覓您……
並且在文殊菩薩面前發下誓願:生生世世度化沈溺于痛苦無邊的輪回中的一切苦難衆生,使他們擺脫業惑的枷鎖,趨入究竟的法界,獲得無上的安樂。在此期間,以從自然覺性中流露出的智慧,不吝筆墨撰著了開顯殊勝竅訣的《忠言心智明點》等諸多論典。
之後,前往《華嚴經》中明確授記文殊菩薩安住的羅岩窟山洞中閉關了十四天。上師親口說:"在此期間中日日夜夜都處于光明境界之中。"通過文殊菩薩智慧的加持,造了《文殊靜修大圓滿--手中持佛》等光前裕後的圓滿殊勝論典。與之同時,格薩爾王等護法神紛紛在上師前發誓願,竭盡全力護持幫助上師弘法利生。
在隨行弟衆也隨其緣份現量見到了文殊菩薩的手印、文字(心咒)、寶劍等《五臺山山志》中所說文殊菩薩色身的各種標志。更爲可喜的是有些利根者全然現見了自心了義的文殊怙主。
返回雪域
小時候,上師就對文殊菩薩具有無以言表的信心,對文殊菩薩所住的道場五臺山早已心馳神往,在這次朝拜五臺山之前,依靠光明夢修法已先後叁次以幻化身暢遊過。
一天,在善財童子洞裏對衆弟子說:"我曾經在夢中叁次漫遊過此聖地。有一次,我在中臺金剛寺附近的一棵樹下發現了一尊破損的文殊菩薩石像,現在你們去中臺尋找看是否有?"隨從侍者立即前往中臺,果然在該寺附近的一棵樹下有一尊破損的文殊像,發現後大家更加深信不移後來帶回學院,現今供奉在大鵬山的文殊殿中。
在五臺山難忘的一百多天裏,上師爲漢藏四衆弟子傳授了《七寶藏》等諸多顯密深法。並且爲了利益將來的衆生,將許多伏藏品交付與護法神以種種方式隱藏于此聖地,待未來時機成熟有緣者來開取,那時將繞益無邊漢地衆生。
上師准備返回藏地時,漢地成千上萬的信衆情真意切地祈請上師不要離開,並且說:"即使您現在一定要回藏地,那麼,請您盡快地返回五臺山,長久地住在這裏。"上師也滿懷深情地對他們說:"春暖花開的時節,我與布谷鳥一同來到了五臺山,它爲你們鳴唱動聽的歌曲,我爲你們廣傳殊勝的妙法,與你們共享法樂。如今枯黃的落葉、瑟瑟的冷風告訴我們秋天已經來臨了,此時,布谷鳥要回到蒙地,我也要返回雪域。聚際必散、生際必死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雖然你們未祈求布谷鳥,但它們明年還會來此爲你們鳴唱,盡管你們百般祈請,但因年邁體衰,我以後不一定有機會重遊此聖地,希望諸位行善斷惡,一心修持正法,若今生再沒有見面的機會。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必定會在極樂世界相逢。"
在衆人滿懷依依不舍之情中,上師一行人揮手告別了晨霧籠罩,猶如仙境般的五臺山。與來時不同的是上師的身後多了一支身著北傳佛教僧衣的漢族僧團隊伍他們隨同上師一同返回了藏地來到五明學院,開創了漢族僧團入藏的曆史先河。自此,五湖四海的漢僧接連不斷地走入喇榮這塊廣闊的天地裏,暢遊在佛法的大海中,盡情地享用法味甘露。並且不斷發展壯大,從最初的幾個人,逐漸增多。如今已成僧才濟濟擁有六百多四衆弟子的龐大僧團了。
最大的願望
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人不想享受幸福安樂,也無有一人不想遠離痛苦不幸的,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無一不希望離苦得樂。可是自從出生于這個人世間,卻屢遭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病、老、死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痛苦、如果有一個神聖的地方,那裏無絲毫痛苦,安樂無比。那麼,有誰不會向往呢?
引導無邊無際的苦難衆生往生極樂世界是上師一生中的最大心願,也是最主要的事業。他經常說:"雖然有東方現喜刹土,邬金銅色吉祥山刹土等許許多多清淨刹土,可是象極樂世界那樣功德圓滿,又極易往生的淨刹卻絕無僅有,而且往生後可以成就一切所願,無勤度化一切有情……"時常宣講極樂世界的功德,不僅自己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並且發願令與自己結緣的所有衆生全部往生西方極樂刹土。
曾經前去拉薩,朝拜釋迦牟尼佛親自加持過的覺沃佛像時,在威嚴赫立的覺沃佛像前,想到佛陀的大慈大悲,淚水情不自禁奪眶而出上師猛厲祈禱並默默發願弘法利生解脫沈溺在輪回中的無數衆生使他們往生淨土。隨即入定,在境界中,佛像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並且面帶微笑地說:"善男子,以後凡是與你結緣的衆生都能往生極樂世界。"得到如是授記。
此外羅珠上師,觀音上師都曾說過:"你在晚年時將廣泛弘揚淨土法門,依此可使無量衆生往生極樂世界。"根據這些授記,上師開始普遍弘揚淨土法門,勸誡衆人念誦阿彌陀佛名號,鼓勵人們說:"凡是能念誦100萬阿彌陀佛名號的人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此後,舉辦了數次規模宏大的極樂法會,爲使無數衆生與之結上法緣提供了殊勝的良機。其中盛況空前的有叁次,一次是在色達,一次在道孚,一次在新龍。每一次都是人山人海,數十萬之多,最爲隆重的一次參加法會者達到了近一百萬。發願念誦一億遍阿彌陀佛名號者不可勝數。從這一分功德來講,一般人不僅難以做到,甚至也很難以想象。前面已提到菩提金剛的授記中已明確寫道:凡是與上師結緣者均可往生極樂刹。
當你陷入痛苦的深淵中時,如果有一個人將你從中救出,帶你到一個安樂的聖境去,難道你會不立即隨之而去嗎?
菩提金剛授記:"單堅阿拉木天喇榮溝,邬金蓮師化身名晉美,菩薩眷屬有四衆弟子…
《法王晉美彭措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