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宙是無邊界的”假設,則求證的結果也是對的。同樣,“人的認識是有限的(或無限的)”都可以成立。而在佛法中,“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類問題根本就不存在,雞就是蛋,蛋就是雞,雞同蛋根本就無區別!“主客二元”,“心物對立”的錯誤認識是許多哲學家跳不出自我製造的怪圈的根本原因!
蘇格拉底之所以被譽爲“西方叁聖”之一,是因爲他的哲學命題是:“這些家夥爲什麼會産生那麼多混帳想法?”十分難得,蘇氏已進入了禅宗的“參話頭”的境界了。他于未來世一定會是一位大菩薩!
佛教包含了哲學,但哲學不是佛教。哲學“理論”只是聰明巧辨的“戲論”,只是在“俗谛”上是一切自然科學的指導原則和檢驗標准。然而,哲學的詭辨常常給人類帶來巨大而持久的災難!這一事實無須多說。
“叁界唯心。萬法唯識”,“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由心造”。在人類曆史上,許多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在無法超越自我的時候,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法來尋求解脫,這是很可悲的。而另一些則縱身躍入佛法的海洋暢遊洗滌,終得自在,轉凡成聖,成爲人天師表!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的。
搞佛學理論研究的人還不一定是學佛的人。科學家研究佛學的代不乏人。但重要的是“學佛”而不是“佛學”。否則“到了臘月叁十,仍然手忙腳亂。滿肚子知解議論一點也幫不了你!”(虛雲老和尚語)。佛學理論家以一種冷凝的、審視的姿態考證,驗檢著佛法。對他們當中一些人來說,佛法是研討的學術而不是皈依之所。知識分子,文人墨客,甚至軍政要員都樂於附會佛法。無論是正信也好,附會風雅也好,沽名釣謄也好,甚至爲了討生活也好,都應該得到佛教的攝受。佛法不離衆生。佛教有天賦的責任和義務做衆生的不請之友。《愣嚴經》雲:“未法世間,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數。”許多知識分子帶著求學正法的初心卻隋入了邪道,甚至終身難以出離,這是很令人哀憐的。許多佛教界大德,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舍身忘死,在所不惜,衆生以何因緣趣向佛法,則以何方便度化之,接引之。人類在深層意識中尋求究竟解脫的欲望是本來就有的,這是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無論你願意承認與否,它都在你的自性中,且圓滿俱足,只是因爲蒙塵太厚而未能顯視而己。人類最終會趨向解脫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人生注定是涅磐”!只是遲早問題!諸佛世尊應世說法就是爲了讓我們早離火宅,速脫苦海。佛法的住世與否並不取決于科學家、政治家的態度,它從來就在每一個人的本性之中。沒有找到它,你是科學家。找到了它,你還是科學家。但卻是已經覺悟了的科學家!釋迦牟尼就是一位覺悟的科學家!
同基礎科學相比,應用科學給人類帶來的福報和亨樂真是眼花僚亂!但是它的負面影響則更爲明顯,大的如原子彈,小的如假冒僞劣産品。西方許多醜惡的社會現象更是因爲濫用電腦技術而引起。用佛法的因果律來觀察,科學的應用過程是非常有爲的,而一旦形成“科技成果”了就是無爲的,“結果”常常違背了科學家的“初衷”。例如一只杯子,在製造過程中要遵循複雜的工藝程序,是很有爲的,一旦成爲杯子,你就無法給它下一確切的第一義的定義,在爲它既可以用來裝水,也可以用來裝沙。你叫它杯子我叫它口盅。你說它不變了,掉在地下就成碴!《金剛經》雲:“佛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科學家的所有發現創造都是有“目的”的,但結果卻是“盲目”的。科學家的“偉大”之處莫過于研製出了核武器,而現在他們又忙于研究銷毀核武器的方法。諾貝爾的偉大之處是他發明了*,無可置疑地爲人類物質生活享受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但這是向大自然超額索取的方式得來的,人類正在吞食對環境破壞所帶來的苦果。何況二次大戰全球有近2000萬人死于*的濫用!“諾貝爾的另一個偉大之處是將賣*的錢留下來獎勵那些後來發明原子彈的人!”(印度哲人巴布巴語)
佛教並不排斥科學。更不會成爲科學進步的阻力,而是相反,佛教只是要求和規範人類的一切行爲(主要是精神行爲)符合“善業”反對任何“惡業”。而要做到這一點,根本前提就是必須破除一切“無明”!“無明”就是執萬法爲實有。最嚴重的“無明”就是“我執”。“我執”就是認爲實有一個“我”的存在,就是“有我所做”,在行爲上的表現就是“貪、嗔、癡、慢、疑、見”。這種迷妄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導致人類無窮無盡的災難和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當今世界,人類對賴以生存的地球進行瘋狂的掠奪和破壞,卻並未真正緩解普遍存在的饑荒、貧困和疾病問題,而臭氧層的破壞、厄爾尼諾現象以及核戰爭的危險逼迫著全人類。地球就象一艘在宇宙太空中漂泊凋零的漏船。無止境的貪欲和嗔恚帶來連綿不絕的戰爭災禍,道德的淪喪引發了愛滋病的流行和人口爆炸,金錢瘋狂的浪潮熏得人們利令智昏,精神變態,違法犯罪。由于正統道德文化的失落,使這個世界熱惱橫流,欲壑難填。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幾乎難以達到的要求。因爲人類靈魂的染汙速度大大超過了淨化的速度。一些神頭鬼面,機謀百出的人也以科學家、宗教家的面目出現愚惑衆生。佛說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人們甘願做財色名利的奴隸,在色聲犬馬中沈溺,於六道輪回中流轉生死!《法華經》雲:“叁界之中,猶如火宅”。人們在火宅中忘情嘻戲而不自覺,諸佛菩薩慈悲惜愍,空演了無上甚深微妙之法,欲令未法世間衆生趣向無上菩提。同歸正覺。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啊!但願一切善知識都能惜法、學法、宏法、護法!
佛法是出世間法,也是器世間法,人世界法。《愣嚴經》雲:“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禅宗六祖慧能大師雲:“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或一個理性的科學家,都不會遠離人世凡塵、生活在虛無缥渺之中。他們更能腳踏實地的奉獻人生,覺悟人生。佛教徒跟科學家一樣關注著人類和地球的命運,他們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和慈悲心。“若一衆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佛教家和科學家其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唯有地球才能養育人類,唯有人類才能拯救地球,唯有智慧才能拯救人類,唯有對真理的追求才會擁有智慧!
科學家和一切知識分子盡管還未能信解佛法,卻確已到了必須了解佛法的時候了!
願人們共同珍重!珍重!!
《漫談科學與佛教(劍平)》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