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跑都跑不掉。現在趕緊趁沒有冤家的時候,好好用點功,將來和冤家打交道,還有點本事。相反的,以女性來說,那就是“夫子眼前冤”,那不是孔夫子哦!走!放下眼前冤吧!
啪!(香板)什麼“田園身後事,妻子眼前冤”?說得太遠了。田園身後事,這句話還馬馬虎虎,暫時保留。妻子眼前冤,可要改了。怎麼改呢?情感放不下的人,就是“情感眼前冤”,名利心放不下的人,就是“名利眼前冤”。哼!眼前冤家多得很呢!滿眼都是,都是纏著你的。管你學什麼宗,就看你能不能把這些冤家擺下來。你說我出家了,沒有妻子兒女,也沒有什麼情感。嘿!有一個東西,“煩惱眼前冤”,心裏頭悶悶的,總是不太舒服,這就叫煩惱。煩惱並非只是痛苦,心裏總是有點事,不曉得爲什麼,莫名其妙。或者是悶悶不樂,或者情緒不適,這叫“情緒眼前冤”。要把這些放下,才叫出家,才叫學道。哎!說多了,我一個包子抵不住事的。上座!
铿!铿!铿!(引磬聲)什麼都不好,唯有這個磬聲最可愛。引磬一敲,就可下座。諸位菩薩啊!這一堂只坐二十分鍾,多占便宜!不然,我看蓮花一瓣一瓣要掉下來,蓮花寶座要垮下來了,所以,趕緊敲磬。你看!兩條腿都拿它沒辦法。此時最可愛者,其唯引磬之聲乎。(行香)
“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古人說:“來時歡喜去時悲。”孩子生下來,一家人高高興興,當然歡喜。到死的時候,統統哭了。“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向人間走一回。”沒有悟道以前,沒有參破生死之疑以前,都是“空向人間走一回”。我們這一次打七,從臺北像發了瘋似的,鬧了一兩個月,東搞西搞。到了這裏很高興,和尚還放鞭炮歡迎你們。如果七天下來,毫無成就下山,那就“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到此山走一回。”所以,要好好用功,隨時隨地照顧自己的念頭。
先不了生死了吧!先了心。先把自己的心念了了,擴而散之,就可以了生死。生死一了,擴而充之,就可以了宇宙的生命。就知道這個宇宙是怎麼開始,就知道這個生命怎樣起來的。那你才真正認識這是什麼東西。什麼唯心唯物,講它是物,早就錯了。講它是心,不是思維妄想之心。你說我學宗教哲學,這個理論我懂。那有個屁用!你受了自己的騙,你曉得哪個理論靠得住?哪個理論是從你的妄想來,你的妄想本身就是問題,你自己本身都做不了主,所以,佛法、禅宗不和你談理論,要你實証。身心皆空,你空一下看看!兩支腿熬不住的時候,你說四大皆空嘛!嘿!有兩大不空,左腿右腿不空。怎麼“四大皆空”啊!說理容易修證難。不是開玩笑的。所以,現在下命令啦!從這一刻開始,大家不准說話。吃飯的時候,也不准交談。除了辦事人員不在此限,其他的人不准說話。哪有那麼多的閑話?講了一輩子閑話,這幾天還要講閑話?沒有什麼好交談的,就當作自己已經死去了。不准說話哦!誰犯了這個清規的話,誰也不來管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到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尊前跪著。自己管理自己哦!走!(行香)
“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你說你懂了,那是你亂想的,自己以爲懂了。那是你的妄想。不是的。妄想也放不下,兩條腿也降伏不了。你看!看你有多大本事,連自己都對付不了。當然是有原因的啦!原因慢慢再告訴你。
不准說話並不難。當年我上峨眉山閉關,我寫封信給我的朋友,我說禁語,准備叁年不說話。結果,我那個朋友回我一封信,那才妙呢!他說恭喜恭喜!希望你能做到“心聲”都不響了。自己內心都不說話了。嘿!這就是禅宗的棒子,他寫這一封信就打我一棒。嘴巴不說話容易,自己心裏還在那裏說話。自己還找兩叁個人說話。有時自己還跟自己談起戀愛來呢!自己想著自己,另外還想個對象,兩個人怎麼談,又想到對方怎麼笑。“萬法本閑,唯人自鬧”啊!這是佛經上的話,怎麼樣去體會“萬法本閑,唯人自鬧”呢?我現在把我那個朋友送我的棒子再送給你。若做到“心聲”都甯靜了,那就差不多了,有點希望了。
結果,兩叁年不說話,我閉關出來一開口講話,沒有聲音,啞了。糟了,這下我完蛋了,變成啞巴了,只嘴巴動,講不出聲音。後來我才曉得,原來是聲帶不用的關系。也就算了,不理它,慢慢又恢複作用了。現在,聲音還大得很呢!另外有一度,我討厭自己那麼喜歡讀書搞文字,我就把書本丟了,文字也不用,把每個字每句話,以及佛經上的每句話,都忘得幹幹淨淨,硬是把它丟掉。丟了叁四年以後,結果,拿起筆來寫信,都是別字。我說完了,這不是又要重新讀書!我才懶得管。要用就用,要放下就放下。一提起來,什麼都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能空便空,能有就有,那才是本事,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我這些都不是理論!都是經驗中體驗來的。空話白講沒有用。也不是吹給你們聽!這是告訴你們這些經驗哦!
很多朋友都說我書讀得多,什麼都會搞。我常常告訴年輕同學,我說我是最懶、最不讀書、最調皮的一個人。但是,爲什麼我懂得比你們多?我的書不是讀來的。只要你懂了這個心地法門,那些沒有看過的書,我只要拿來一翻,唔!我好像看過的,前後一翻,這本書就看過去了。尤其是古書,只要書名一看,似曾相識,翻兩頁一看,不錯,我曉得啦!所以,這個心地法門,有如此大的妙用。只要你真能夠放得下,萬法俱在。所以,佛不是吹牛,經雲:“佛能通一切智,徹萬法源。”你說他怎麼會的?只要明白了這個東西就會了。你不要以爲讀書就會了,不要說讀一輩子,讀萬輩子,你試試看!“佛能通一切智,徹萬法源。”走哦!(行香)
啪!(香板)“萬法本閑,唯人自鬧。”上座!
我替你們祈禱祈禱,阿彌陀佛啊!幫幫忙啊!他們的腿啊!
殼!——殼!——殼!——(木魚聲,開始上座。)
铿!——铿!——铿!——(引磬聲,下座行香。)
啪!(香板)——(靜默許久)
動也是定。靜也是定。要體會這個道理。你看!阿彌陀佛的塑像,很少是坐著的,都是站著的。站也在定中。在定中,化身百千萬億;在定中,起般若智慧光,普度衆生。阿彌陀佛的像都是站著的,永遠站著。你看!我們對面的這一位老人家——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他也是站著的。大概也站了好幾年了吧!也沒有人給他敲引磬。所以,站著也在定,只不過換個姿勢而已。千萬不要下了座一走路,噫!心裏也走起來了,那還玩個屁!那不是空到此山走一回嗎?動也定,靜也定,坐也定,等一下吃過午飯午覺,睡也定!
這個上午過去了,告訴你——還沒有開始呢!上午只是逗著大家玩玩。上午啊!各位剛剛到山上來——心都還沒有收攏來,有些人身一山上來了,心還在山下呢!有些人身在山上,心早就跑到山下去了!所以,心都還沒有撿回來呢!等到午飯給你們吃飽了——覺也睡夠了,下午可有苦頭吃啦!准備哦!等一下飯吃飽哦!覺睡好哦!下午慢慢開始上路了,而且我們的七天很可憐,只有六天半——那半天就要趕回家去了,空向人間走一回去了。現在已經去了半天,剩下只有六天,連夜裏都算上去,只有六天了。好好用功哦!現在離吃飯時間還有二十分鍾,自己自由活動,但是,不准說話。下去休息。
好個謎語
上午等于我們這次打七的預備工作。可是,上午玩一下,下午睡過午睡起來一看,還坐得蠻像樣,蒙殿裏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加庇,都坐得不錯,好!有辦法!
上午所作的,是先糾正你們的外表——坐相、坐姿。外表有什麼重要呢?很重要。“行端表正”這是千字文上的話。外表端端正正,就影響內心,身心內外互相影響。這也是道家密宗所謂氣脈的關系,氣脈也是外表。不要把氣脈當成佛法,當成道。不要搞錯了。可是,“行端表正”不能說沒有關系,大有關系。所以,上午是做這種事。後來,你們不是要學禅嗎?聽到禅,就想到“參放頭”。這是毫不相幹的事。禅並不完全是參話頭,但是,也不離參話頭。參話頭也不見得就是禅。已經給了各位一個很大的話頭。假如真的參通了,不成個佛菩薩,也成個阿羅漢。恐怕不容易參通。什麼話頭?“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
什麼叫“參話頭”?大慧杲禅師的語錄,講參話頭講得最清楚,可以參看《指月錄》第四冊,他說“不用搏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手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領略處,不用掉在無事甲裏。”不准你用思想,爲什麼不准用思想?你用中國哲學西洋哲學的理論來作注解,沒有用的,跟生死不相幹,所以不准思量,不准忖度,就是不能夠猜猜看。不能用古人語句佛經來下注解。哦!生是這個樣子,死是那個樣子,這個哲學是怎麼講的,宗教又是怎麼講的,莊子是怎麼講的。結果,搞了半天都不相幹。也不要在心裏頭念,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生從……這是幹什麼的?這不是參話頭,變成了你心裏在唱歌。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這是唱歌。唱了半天,有屁用!參話頭就是心裏有這麼一件事,一件沒有了的事擺在心上。
真破了生死的疑團。什麼戒呀!定呀!慧呀!什麼九次第定呀!什麼十地菩薩的功夫,一起都到達了。成了佛,也不過是了生死。談何容易啊!一個凡夫衆生就想達到佛境地,就想了生死!但是,此事非了不可,不了的話,“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向人間走一回”。
現在,話頭已經給了大家,但是,怎麼上路呢?問題來了,這又是一個話頭。話頭裏鑽出一個話頭。我現在坐在這裏不好,心裏又亂,腿又痛,怎麼辦?你說麼辦?從何說起呢?我想想看!先走吧!走!
莫名其妙的禅
啪!——(靜默)
對,屹然不動。
——(靜默)
這就是禅宗嗎?“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一說了這八個字,已經不是禅。只有這一香板,其他都不說,蠻好!轉頭一看黑板,更不是禅,那是黑…
《習禅錄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