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上集)▪P20

  ..續本文上一頁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毗缽舍那。依據于正思惟和內心得定的叁摩地的境界,觀察自己,把心空掉、舍掉。

  這時不能說沒有思想,還有一個影像在哦。「善思惟法內叁摩地」不是講身體,而是講你內心的那個境界。「觀察勝解」,仔細的觀察,更求進步。所謂勝解是不用心意識,不用思想,一切都是自然的,舍離心相,不用心了。到了這個空的境界還會有岔路有偏見哦!所以還要「正思擇」,還要靜靜的思考、選擇,「最極思擇」就是到了極點的思擇。還要「周徧尋思」,到處找啊,找清楚。還要「周徧伺察」。尋思與伺察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不同。尋思就好像拿著手電筒在黑暗裏找東西,伺察就好像等在那裏看住,像貓看住老鼠一樣,老鼠連跑都不敢跑。這時,身上快感起來了,智慧也打開了,見地也懂了,也能觀察得很清楚了,這才叫毗缽舍那修觀。

  慈氏菩薩複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爲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彌勒菩薩接著問:那些初學菩薩們,在內心上用功夫,還是正思惟,可是他還沒有在身體上求證到輕安。心也沒有得到輕安,這又叫做甚麼呢?佛回答說:這個還不算是定,但也不錯了,算是往求定的路上走了。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于如所思,所有諸法內叁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毗缽舍那作意,是隨順毗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彌勒菩薩接著問:有些人身心未得輕安,可是他在用思想,在觀察內在作功夫,這個叫甚麼呢?佛說:這個不算是正修觀,但算是向修觀的這條路上走了。

  這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很仔細,很邏輯,但是有點羅嗦。如果是鸠摩羅什翻譯,那就不同了。下面還有很多,你們自己回去研究。接著我們看本經的第五十五頁,第二行起。

  

  七種真如

  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 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佛告訴彌勒菩薩,我們現在是「雜染清淨法中」,我們凡夫的內心是雜的,汙染的,不幹淨的。但是我們凡夫心中就沒有幹淨的一面嗎?其實也是有的,我們本來就是佛嘛!要「盡所有性」,就是要把道理都通透了,比如五蘊是甚麼,六根六塵是甚麼等等。要「如所有性」,就是要合于本體道理,所以唯識建立了真如,也就是本性的意思。阿賴耶識轉成佛的境界叫真如,一共有七種真如。

  真如是佛學的名稱,就是佛,如來藏,在禅宗也叫明心見性的那個本性、本體。所以佛法是真正破除迷信的,沒有佛也沒有菩薩,那個東西叫真如,其實真如也是假立。真如這個詞,佛學翻譯的真是很高明,把真如反過來就是如真,好像有那麼個真東西一樣,其實並沒有個東西,而是空的。「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一切萬法都是真如起的作用,都是真如本體的功能。

  此複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叁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惟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谛。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谛。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谛。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谛。

  我現在把秘密都給你們講開了。甚麼叫「流轉真如」呢?一切生命生了死,死了生,或者輪回六道,造了業下地獄,變畜牲,然後修行又跳出地獄畜牲道,重新變人,或者升天。這個過程就像這個轉盤一樣,一直在那裏轉動、流轉,這就是流轉真如。一切的行爲沒有先後,自性輪回就像這個圓盤一樣,起點就是終點,終點就是起點,是圓滿的。一切衆生的生命就在流轉之中,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但那個能生死的是真如本性的功能,叫流轉真如。

  第二是「相真如」。一切佛法,一切現象始終無我,像我們這個人的肉體,你說是我嗎?不是我,它會老會死,會變掉;腦筋是我嗎?思想是我嗎?都不是我。「補特伽羅無我性」,就是人無我。最後法也無我,也沒有個佛可成,也沒有個衆生可度,一切法皆是空的,這是「相真如」,現象的真如。

  第叁是「了別真如」。本體是空的,但是它甚麼都知道,甚麼都能了別。之所以能夠知道是心識起的作用。這叁種真如最重要。

  第四是「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谛」,這裏其實是講教育方法了,等于叫你們出家、受戒、修四禅八定,證得阿羅漢果,叫菩薩修布施持戒等六度萬行。

  第五是「邪行真如」。好比說剛才有同學報告說,在西安有人念准提咒,說靈得很,多少年的病,一念咒子就沒有了。那些人就抓住這個了,這就叫苦集滅道,集苦爲樂。但是念咒有沒有這個作用呢?有!但這是邪行真如,偏了、歪了。邪就是歪了,但還是在這盤子裏頭,不過擺歪了而已,還是真如,是邪門真如。

  第六是「清淨真如」。就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苦集滅道的滅谛。

  第七是「正行真如」。就是證道。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一切有情衆生都在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當中,所以,上至天人、帝王,下至凡夫、地獄,沒有一個人逃得過這個範圍,所以一切衆生平等。

  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

  相真如講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直到自己曉得一切無我,一切都放下了,還有甚麼呢?了別真如講自己有個智慧,自然清楚的。一切諸法平等,你就曉得一切法皆是空。

  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平等平等。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滅了,那麼就得道成功, 了。一切小乘羅漢、獨覺、大乘菩薩都要知道清淨真如平等平等,最後都歸于成佛成道。

  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毗缽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修正行真如,萬緣放下,當下即是,不要想別的,就是正行真如。這一篇要好好研究,大乘佛法的定慧都在裏面了。

  

  附錄

  說明

  講課期間,根據平常的習慣,課余我們還經常就課堂上不清楚的問題繼續請教懷師,有時包卓立同學甚至還用他半生不熟的中國話,直接與老師溝通,說出幾個關鍵詞,用身體做一個動作,然後問老師:「是不是這樣?」「是不是這個意思?」有時候,我們旁邊的人不是很明白他在說甚麼,但老師會笑著告訴他對或者不對。那種情形也真是十分的有趣,當然,這種溝通方式也可能導致了一些理解上的偏差。

  老師課余的開示只是點到爲止,沒有長篇系統的論述,而且也沒有錄音。我們根據這些課余開示,以及我們自己平時修持的心得,就上下冊分別整理出兩篇

  

  附錄,希望對廣大讀者能有所裨益。文字內容多是拾老師牙慧,並非完全自己的發明。但如有不准確的地方,咎在我等,敬請各位先進不吝賜正爲感。

  包卓立

  趙海英(佩瑜)

  二00 叁年九月四日晚于北京

  

  

  普通人修持案例小結

  首先需要給大家交代的是,一般人以爲這些就是拙火發動的現象,其實,這些人都還沒有達到真正修氣的階段,更枉談修脈、修拙火。這些現象都不是真正的叁摩地境界,大部分都是身心稍微甯靜以後,風大在經脈中移動所自然産生的現象。真正氣脈成就的人,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會感到充實、溫暖、祥和,遠超過性交的快感。要想達到這種成就,你需要經常靜坐,不放縱欲望,積累功德。

  第二,如何看待這些身心轉化的現象呢?我們特別向大家推薦懷師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這本書是修行者必備的參考書,對靜坐的原則有詳細的說明,前面案例中講的每一種情況,都能從中找到答案和解釋。舉例來說,案例二、叁、四、六、七、九、十一、十二都提到,左腳拇指會有疼痛、腫脹或抽筋的感覺。我們生命的能量與腿腳密切相關。比如說,嬰兒躺在襁褓裏,他隨時都在玩自己的雙腿,慢慢長大了,開始到處爬,甚至到處跑,一刻也不願意停,那是因爲生命的能量和氣機很充實,他們有使不完的勁。但年紀大了就不同了,人老首先就是從腿開始,腿沒有力量了,走不動了。通過靜坐,可以打通腿部氣脈,讓你更健康長壽。腿內側一直到腳指頭的氣脈最難打通,一些重要的氣脈末梢就在腳指頭部位。僅僅是打通腿的氣脈這一點,就需要整整一章,甚至整整一本書來說明。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指出:「人的根源在于頭頂,頭頂以上的虛空,就好比是植物的大地,而人的雙腿雙足,等于是植物枝葉的顛末。修習靜坐作工夫,如果氣機沒有到達兩腿雙足而暢通四肢的神經末稍,等于一株枝葉枯落的枯木,雖然幹身尚未腐朽,那也只是“不亡以待盡”而已,畢竟未能恢複生機。」初學靜坐者,很容易感覺氣在腳拇指和大腿內側間移動,「(這種現象,)實在是氣機開始發生了反應的作用。因爲氣機在筋脈血管肌肉之間,不能暢通流行,所以有了脹痛麻木的反應感覺。換言之,這便證明了在生理上陰蹻、陽蹻的氣脈上,已經有了後天的障礙。反過來講,當腿麻到不能過份忍受時,只須輕松的放開兩腿,慢慢地讓它自然舒暢之後,便會感覺到由于經過這一段短暫時間的壓迫,而換得新奇的舒服和快感。事實上,當靜坐功夫到達某種適當的階段時,無論盤腿或不盤腿,這種新奇而舒服的快感,是長期永恒地存在。此時,雖然長期盤腿而坐,不但沒有妨礙,這種舒服和快感,反而愈來愈盛。」(《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第八十六頁)。

  佛在幾千年前就指出了腳對修行的重要性,譬如在不淨觀及白骨觀中,都叫大家從左腳大拇指開始觀起。長生不老的仙人修法也強調要做到氣通足底,道家則說「至人之恩以踵」(《莊子》)。所以說腳、腳拇指很重…

《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上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