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打這麼重的香板?太厲害!你的規矩沒講到我聽;你若講過,我們聽過,知道規矩的厲害,當然要聽招呼,我就飛起來跑,不算甚麼事。」對罷!你們是要這樣子怪我。今天我交代過了,你們留心記好!爲甚麼要這樣呢?要曉得:你們一年到頭企望七期裏了生死。七期裏用功,全仗一個精進;精進、勇猛的,尚且不能了;懈懈、怠怠的,還能有用嗎?平常指望七期裏,七期裏這樣,還指望甚麼時候?我把你打死,還有罪嗎?但是,叫你飛跑,不是跑著玩的,還要步步不離工夫,念念不離工夫;若是空跑,到不如不跑!大家要留心記好!現在用功的人,都要考究一個純熟;猶如山中野牛一樣,要這野牛做事,必先把它教純熟,而後才可以用。你看:初初把它拴住的時候,東奔、西跳,一點不上軌道;今天也教,明天也打,漸漸的可以上路了。再久,就可以跟著你跑;純熟以後,不用拴繩,它還可以在你前走。用功亦是如此,初初的一個「念佛是誰」與野牛一樣,你要用功,它不隨你用,不是這裏打岔,就是那裏打岔。久久的,就好用了;再久,純熟了,只有一個「念佛是誰」向前用去。以前「念佛是誰」用不上,盡是打妄想;現在妄想打不起,盡是「念佛是誰」;白天、黑夜盡是工夫,想打一個妄想不可得,能這樣的用,就可以說純熟了。爲甚麼要這樣用?我們的工夫要想成團,必須要上這條路,從這條路走過去,才可得到成團的工夫;若不從這條路上走一下子,工夫不得成團。如何是工夫不成團?如何是工夫成團?這兩種路上的工夫,你們要徹底見到,用起功來才對。成團,並不是有個甚麼東西,是泥巴團子或木頭團子,若要這樣會,是弄錯了!是著相。這個團,是「念佛是誰」得力的時候,心是「念佛是誰」,打妄想也是「念佛是誰」,翻業障概是「念佛是誰」;身上是「念佛是誰」,腳下也是「念佛是誰」,手裏是的,眼、耳、鼻、舌等,均是的;站在這裏,站的地方也是「念佛是誰」;擡起頭來看天,天也是「念佛是誰」;如是心,如是身,如是虛空、世界,通通共成一個「念佛是誰」。就是這麼一團,並不是木頭、泥巴的團。「念佛是誰」這一個團子,滾到那裏也是這一團;你要想把它打破,用木頭、榔頭打它一下,木頭、榔頭也成了「念佛是誰」;用個石頭打它一下,石頭也成了「念佛是誰」。我這麼說,是一個譬喻,你們心裏要有點領會才對!這樣的工夫,就是成團的工夫。對于成片的工夫:「念佛是誰」提起來疑情得力,到了這時,疑情也是「念佛是誰」,「念佛是誰」也是疑情;山河、大地就是我自身,自身就是心,心亦是身,身亦是山河、大地,假如給磚頭、木頭打一下子,一點動靜也沒有。能可以如是用,成片的工夫就容易到家。我這麼講,你們的工夫用到這裏沒有?不要你們說,我曉得你們沒有;既然你們沒有用到,就不要講才對;要是不講,見到你們太苦惱,前途用功一點知識也沒有!你雖沒有用到,我在前慢慢的領到這裏,你們也可以跟到這裏;即是不能用到,也可以種一點道種。你們有志向的人,這個工夫也不難做到;只要認識二六時中不論行香、坐香、睡覺,都要把工夫照顧好,不許它一點落空;行起來,要認真行,步步不離「念佛是誰」;坐下來,孤迥迥的,疑情曆曆明明的;將來可以達到成團、成片的工夫。──參!
十一月二十叁日開示(六七第叁日)
用功的人,似乎靜中用功好用,坐下來用,工夫就現前。要說動中用功,不容易!工夫恰當的時候,似乎不能動,一動,工夫就沒有;還要說動中、靜中疑成一團,打成一片,真是不容易辦到。對罷!那麼,老實說一句:動中工夫不容易用。何以呢?「一動再動」,這一動還未了,那一動又來了,後頭節節跟上來,一向是這樣:「一動再動,再再動。」就如你們坐香,工夫好得很,遇著開靜,不是動了嗎?開靜後,就要放腿子;起過香,就要小圊;這許多事,可以說:開靜,放腿子,是一動再動;起香,小圊,是再再動。你們想想:這樣子念念不停的動,以及又沒有在動上用過心,今天要你們動中用功,一下手那裏會做到?現在我們五、六個七打下來,靜中的工夫大家當然已用好了。你們現在要做動中的工夫,不容易用,是甚麼道理?因爲你們一向沒有留心。你要曉得:靜中的工夫雖然得力,那小許有一點動作,馬上就丟了;倘若你在動中能把工夫用上,任是一切的動也不能動你的工夫;因爲你的工夫從動中得來的,那裏還怕動呢?你們以爲動中難,我說不難:第一,要你們有這一種知識,要了生死,必須要將工夫在動中用上;能可以把工夫用好,自然就可以動、靜一如。生死的長期,生死的厲害,生死苦惱,非要動、靜一如工夫不能了:這就是第一個知識。次則,要知道工夫是要用,無論動中、靜中,工夫是不能離開;要了生死,必須工夫用到成團、成片:這就是你們第二個知識。有這二個知識,立定志向,非辦到不可;若不把工夫辦好,我就不算一個人!任是行、住、坐、臥,不問動、靜,終歸把一個「念佛是誰」抱得牢牢的,死也不放松。你有這樣的一個決志,還怕辦不好嗎?但是,決志還要會巧,不會巧就弄成拙。怎麼是會巧呢?首先要知道:生死不是一天造下來的;今天要了生死,也不是急事。要怎樣呢?叁年、五載工夫用不到家,我總是用,叁十年、五十年,乃至此生;此生辦不好,來世再辦;來世辦不好,我亦不改初志,終歸以辦了爲期。久也好,快也好,快、久與我不關心,寬寬大大的,毫無一點疑意,這樣去做就是會巧。不會巧的人,叁天一用,沒有味道;或是靜中用,動中不要用;他看沒得味道,要用、不要用,還要緊嗎?這是不會巧。你們大多數的人,還有這一種知識嗎?現在的工夫,我問問你:「動、靜中的工夫如何?」你一定講:「早板香,靜中還可以;午板香,有昏沈;養息香,上半枝香還好。」恐怕你們衆口同音。這麼說來,靜中還沒有完全做好,那裏還說動中?沒有一個說:「我枝枝香把得住,就是動中老不得力。」還有這麼一個人嗎?再者,「靜中也有工夫用,動中也有工夫用,就是一個抽解●子一打,把我的工夫打掉了!」你們還有這一個人嗎?有這麼一個人,也是好的。你們不能做到的病在那裏?就是在一個面子上;一天到晚怕□人,怕礙人,對于做事不能訛錯一點;若錯一點,馬上就是香板,面子上不好看,難爲情!你們想想看:是不是,一天到晚,就在人、我上留心?因爲「我」要面子,不能犯人家規矩;這一關就把你關得牢牢的!還有那一個人說:「我不管規矩不規矩!規矩是第二,我的『念佛是誰』有絲毫不在,我就沒得命了;就是那裏訛錯,把我打一下子,哩啦一下子,我的工夫是不能打失!」你真有這一種工夫,香板打到你身上,不知疼痛;哩啦,我也不曉得難爲情;打、罵都不曉得,那裏還知道要面子?不是把這個難關安然過去?並不是說不要規矩,不要規矩,你到又放逸了;真實有工夫的人,工夫越恰當,規矩越守得好。你們以爲:「工夫最難處是:『念佛是誰』用到了極難的地方,怎麼得過去呢?」你真用到爲難處,要想把這難處過去,本來是不容易的事。譬如:「念佛是誰」用起來不能向前,又不能退後,左之、右之,都不可走,站在這裏又不對。等如:前頭一個人□一把刀,你向前,他就是一刀;後頭一個人□一根槍,你退後,他就是一槍;左面是大火,右面是大水;四圍都是險地,動步就是傷身失命!站到這裏不動,四面又逼來,亦複傷身失命。我問你們:從那裏走?這一關怎麼打得過去?大家靜下來領會一下子,這是譬喻,你們就把這是譬喻的意義擺在心裏體會一下子,把「念佛是誰」來證明一下子,看是怎麼樣的過去?這不是小事!大家心裏答我一句。若能答出這個前有刀、後有槍,左火、右水的地方過得去;任是劍樹、刀山亦過得去,镬湯、爐炭也過得去;不把這個地逃過去,一處也免不了!我到多多的與你們討論一下子:前面□刀的人很凶勇的跑來,刀離頭只兩寸,後面的槍就要刺到身上,左面烈火炎炎,右面萬馬奔騰的大水,到了這個時候,你的身命還要嗎?要,就要走過去才對。你們有甚麼辦法過去?心裏想一下子。你們若是沒有辦法,還能算一個用功了生死的人嗎?可憐!你們恐怕沒辦法,你們那個有這膽子說過得去?這一關我要替你們過一下子,不然你們總是不得過;這一關口過不去,用功了生死沒得你的份。你們各人把工夫提起來!我再問你:你正在這個不得過的時候,怕得不得了的時候;你再問:「念佛是誰」?究竟是誰?到底是甚麼人念的呢?這麼一問,我再問:你的身在甚麼處?心在甚麼處?你們研究一下子:這麼一問,當然身、心俱不在;身、心既不在,你還有個怕刀、怕槍在嗎?水、火的相貌還有沒有?任它再惡的境界,我把工夫一追究,當下不是就冰消、瓦解;滅迹、潛蹤嗎?這一關過得去,任何一切的境界都可以過去。這一關我替你們過去了,向後的事,就要你們自己去。譬如:南京到北京,再遠,中國與外國;不怕隔山、隔水,我今天乘飛機,一下子就過去了,可是極容易罷!發起心來──參!
●:
十一月二十四日開示(六七第四日)
「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幾句話,是說用功人一天到晚心行上的事。見得要你們動、靜一如,不分晝、夜,用功是要這樣的。爲甚麼要這樣?不可以歇歇嗎?要曉得:你有這樣真切的工夫,將來才有真切的悟處,如果你有一處沒做到,將來的悟處就有一處不到,真悟是一悟一切悟;若有一點未悟,就不能說真悟。所以要你們現在的行真,將來的悟一定會真。但是,這個悟,並不是求悟,亦不是想悟,也不是信口說悟。要得真悟,必要真行;行到,它自己會悟。可是,要你們抱定一個「念佛是誰」,行也參,坐也參,工夫恰當也參,不恰當也參,有妄想也參,有昏沈也參;你有這樣耐…
《來果禅師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