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來果禅師開示錄▪P17

  ..續本文上一頁苦親切的參,真實不虛的工夫,還要開悟做甚麼?我說不悟也可以。何以呢?你有這樣耐苦親切的參,真實不虛的做,怕甚麼叁災、八難?怕甚麼四生、六道,生死輪回?一切都不怕!這樣不是不開悟也可以嗎?你的工夫用到了家,那有不悟的理?譬如:到鎮江瓜州一條路,出山門一直向南跑,把眼一閉,放開腳來跑;路上有人我也不問,到與不到,也不問,跑了一天就會到了。既到瓜州,還能說不是瓜州嗎?或者,教你一直向南跑,你跑就是了;但,你才上了路,東張一下子,西望一下子,找一個人說說、談談,坐下來吃杯茶,問問:「到沒有到?還有多遠?」你們這樣,還能到嗎?用功亦如跑路一樣,教你「念佛是誰」一直參去,得力也參,不得力也參;開悟,我也不問;不開悟,我也不問;終歸我行到那裏,不要開悟也不由我;你的工夫沒有行到,想開悟也不由你。猶如跑路一樣,到了瓜州,你說不是瓜州,不由你!未到瓜州,你說是瓜州,也不由你!你們有好多人,教你一直用功,你是不肯用;就如那跑路的人一樣,東張張、西望望,這就是妄想、昏沈;問問此地是瓜州不是,差不多是的!你用功也是這樣:「我已經悟了嗎?」見神,見鬼,妄自穿鑿,空自蔔度、思量、分別,自己誤自己,怪那個?你以爲騙騙人就罷了,騙人可以;騙自己,到了那受報的時候,你叫苦也是無用!因爲你的因地不真,當然要受報。所以教你們不要求悟,你把求悟的心□來用功多麼好呢!「念佛是誰」這一句話,你不用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的地方,要想有點受用,是靠不住的。不是叁天、五天,叁月、五月,就能到家的;要你不問日、月,把一個「念佛是誰」一直參下去,二、叁十年還沒有悟,我要教你歇下來。我問你:「念佛是誰?」念佛是那一個?你們沒有一個有口開。天下人都被這一關關住,你們那一個說:「天下人關在裏頭,可以;我不被它關在裏頭!」還有嗎?那麼,你叁十年的工夫用下來,我問到你「念佛是誰」,你必有話了;我一問,你隨時就有得答。你們想想看:天下人都被它關住,不能出口氣,就因爲念佛是那個,不能答話。到了那個時候,我問你,你就有得答。還有,你們的工夫還沒有用上,禅又不會參,開起口來要假面子:「我悟了,我知道了,我領會了!」你這樣子做光影門頭的門外漢!徒托空言的掠虛漢!有甚麼好處?你騙人家可以,你騙你自己,可是苦惱之甚!從今天起,向後請開示,無論到我那裏,或班首師傅寮房,不許講別的話;一去就道「念佛是誰」。從前請開示,是你問我;今天我要改規矩,不許你開口;你一到,我就問你:念佛是那個?你就道;道不出,我就是一頓香板。或者,你不敢開口,心想不去;我查到了那一個人不去,我就進堂催香,起碼叁、五塊香板。因爲工夫非逼不可,不逼,不能進步。但是,我問你,你如果一定要答,假若答錯了,不是的,我告訴你:我的香板打下來你吃不消;倘若自己沒有把握,不開口,吃兩個香板還好;開口亂道,我不答應你的。各人發起心來──參!

  十一月二十五日開示(六七第五日)

  宗門下的人,不亂開一個口;假使說錯一句話,就要喪身、失命。你的身喪了,命失了,還算小事。如何是大事呢?妄答一字,就要墮阿鼻地獄。你看這個事還小嗎?何以有這麼厲害?不是我講,佛的金口說:「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未明謂明,未悟謂悟,大妄語成阿鼻地獄。」此是佛說的,不能說錯的,謂證的是甚麼?沒有證到初、二、叁、四果,己說已證。謂得者,沒有得到叁明、六通、八解脫者,自己言得。謂明者,沒有天耳明、天眼明,己說已明;念佛是那個不知道,就是未明;能答一句,就是已明;本來不能答,隨口答一句,就是己說已明。謂悟者,對于十方諸佛的百千叁昧,一切祖師的無量妙義,一點未悟,己言已悟。「念佛是誰」悟過來,塵說、刹說無窮無盡;此一句未悟,口也沒得開;如要信口答一句,就是己說。依你來說,是不是答錯一句就要下阿鼻地獄?大叫喚,小叫喚,都有你的份;又如秤砣落水,一直到底。你這一位今天信吹,隨便答了這麼一句,你不在意;因爲你不曉得這一種因最厲害,我把你一看太可憐!可憐!這一句話不是說了就了事的!古人答錯一句話,墮五百世的狐身──前百丈與後百丈公案一則。你們真把「念佛是誰」參通,安然有得口開,並不是老沒口開;你行到那個時候,不但口能講話,耳朵也能講,鼻子也可以講;古人不是說:「盡大地都是我的口。」比虛空還要大?我再問你:「虛空,你一口吞下去還可以嗎?」你當然答:「我已吞下去了!」我再問你:「把虛空吞下去,身放在甚麼地方?」要屙出來罷!你再答我一句,不能沒得口開!──參!

  十一月二十六日開示(六七第六日)

  參禅人工夫用到深入,自然會身、心俱失,動、靜全忘。所以教你們動中如是用,靜中亦如是用。靜中的工夫是怎麼做法?動中的工夫是怎麼用法?分動、分靜,實在是對你們初用功的人不得已而講。本來只要一個「念佛是誰」提起來不明白,認真的把住,不教它有絲毫的間斷;你真能這樣真實不虛的用,你打開眼睛來望望,心安在甚麼地方?當然心不可得;既然心不可得,身亦當然不可得。何以呢?心因住身,身由心有;有心就有身,有身亦複有心,身與心是跟到來的。今天,工夫恰當,心不可得,身亦不可得,這個不是身、心俱失工夫。動要身去動,靜亦要心去靜,身、心上有動、有靜,必要分別才知。你的工夫身、心不可得,□甚麼分別?有了分別,不是有了心嗎?心既有,一切皆有,說甚麼工夫?有工夫無這樣的心。既沒有心,決定沒有分別;既無分別,動、靜的相更不可得,故此動、靜全忘。因爲你們五、六個七打下來,工夫還沒用到這裏;你的工夫若不用到這個田地,這個七期裏要想得點消息,想得一知、半解,沒有你的份!再說了生、脫死,更沒你的份。照這樣,不是白吃了一番辛苦?或千山、萬水,或一年到頭,全望七期裏了生、脫死,桶底脫落的。我見你們一個人也辦不到,故此要助你們一下子,把你擺在堂裏,要你們真用功,不准有一點放逸;若有一點懈怠,馬上就要催香;這個香催下來,你的命就靠不住了!教你去寮房,要你道,道不出來,就是一頓亂香板。怎麼叫亂香板?打香板的規矩:二、五、八,叁、六、九,這是上規矩的;亂香板就是盡我的力量打,不問十個、八個,這就叫亂香板。要曉得:這個亂香板打下來,是丟面子的;打了亂香板,面子是不好看的!你們還有人不在乎甚麼亂香板,丟面子也不問,只要混過這一時就罷了。你心裏又說:「催香的香板太重了!不如到寮房去一下子,打一頓香板就沒事了。只要混過就算了,其他還有甚麼?」你們的用心都在這些地方。或者,「還有某班首師傅寮房沒有到,不對,要去罷!應酬一下子;不去,恐怕他不高興。」你們都在這裏地方用功。還有沒有一個說:「不對!到寮房挨一頓亂香板,太無味道!天下人被打可以,我不肯爲這麼一個人。我要去,不但不打,還要說說家常話,還要恭敬我。那裏不是人做到的?」要你們道,不是騙你們好聽的,沒得口開,是你工夫沒有到這裏;你的工夫用到了,自然會道的。我在金山的時候,並沒有住好久,只住一年多。但是「念佛是誰」早已相信;在家的時候,就用這一法,但沒有深入;及至金山住了一年,粗妄歇了;二十天,細妄歇了;七、八天下來,那一種的境界仍是一樣,並不算奇特。何以呢?此是工夫上應有的境界;你們的工夫用到那裏,也會有的;十方諸佛、曆代祖師,也從這條路上走過去的,所以不算奇特。粗妄歇下來是甚麼樣,細妄歇下來是甚麼境界,我自己見到,說給你們聽也是惘然!徒增你們的妄想。你們只要真實懇切,抱定一個「念佛是誰」,死也不放松的用,你行到這裏,自己會見到。我那個時間,粗妄、細妄歇下來將近一個月,那天正是光緒叁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夜晚六枝香,一下●子打下來,好像半虛空裏翻筋鬥,地下翻到空中,空中翻到地下,有這麼一回事。自此以後,舉止、動靜與平常不同;對于悟,有沒有悟,我不敢講。但是,在這一●子打下來的時候,似覺到要歎兩口冷氣,爲甚麼呢?這件事不隔毫□,爲甚麼還要我吃這一番苦呢?一點不隔,爲甚麼把我埋到今天?真是冤枉!冤枉!還又好笑!笑個甚麼?其他也沒有甚麼好處,將來說生天,我高興生,我就去;不高興,就不去。假使下地獄,我願意去,我就去;不願意,就不去;這個我可以做得到。對于悟,是沒有悟。由那次向後,有一位首座和尚,這位老人家本份事是很好的,他看見我的行止不同,他把我叫到去,就問我:「念佛是誰?」教我道,他這麼一問,我心裏明白,你問到我家裏來了!譬如:你問我禅堂裏的事,我還不曉得嗎?兩張廣單,一個佛龛,後面有維摩龛,當然是現成事;家裏有甚麼?破布爛草鞋,壞伽籃褂子。他教道,破草鞋一手就丟出去;再問,伽藍褂子也抛出去,這都是現成事。假使沒有進過山門,有人問你禅堂內的事,你那裏曉得?也許你聽到人家說門向南,再問裏面還有甚麼東西,一定不曉得。彼此一問一答,他說:「你悟了!」我說:「沒有悟。」他說:「沒有悟,是學來的?」我說:「學也沒有學。」那時,由這麼一來,轟動了大家,他們都贊歎不止。當時我覺得不對,搭衣、持具去請他不要如此,我說:「我還沒有深入堂奧,請你們諸位老人家原諒到還好!」後來,有一位西堂師傅慈本老人,這位老人本份事也很好,他歡喜以活句子接後人。活,就是機鋒轉語;我一向不願意用活句,因爲,今時的人根性不同古人;教他抱住這一句「念佛是誰」死參,尚且死不下來;再用活句子,更死不下來,所以不願意。偏偏這位西堂師傅,他要與我談談。有一天,他正要洗臉,將手巾提起來問我:「這是甚麼?」我說:…

《來果禅師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