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參禅日記 叁(金滿慈夫人)▪P13

  ..續本文上一頁水特多,有時竟夢到口水順著口角濕了枕頭。坐中心一靜,口水更源源而來,似乎由舌下湧出,清得很。

  八月二十二日 晴

  見外面天氣晴朗,到走廊站了一下,回屋見小妞睡在我床上,她媽媽正用藥水灌入她的耳內,爲她洗耳朵。我在床邊坐著,不料她雙腳一踢,似抛個皮球一般,我就被她抛下床去。她怪我坐得不穩,事實是我的體重太輕,抛起來是很容易,跌在地上也不太重。後來做了全部瑜伽,覺頭頂有點重,我就滿頭一抓,也就好了。色身就是這麼回事,只要血液循環正常,就無問題。反正遲早是要報銷的東西,不過在此借假修真的階段,仍希望它能暫時保留,以免前功盡棄而已。

  八月二十叁日 晴

  由今天下午的廣播,知道臺北飛機失事,真是又不知傷亡的是何人!記得長輩們常說:“行船過渡叁分險。”後來有了汽車,誰人出了車禍,就認爲是祖上無德。哪想到飛機才是交通工具中危險性最大的。總之時代愈進步,人的生命愈不值價。

  八月二十四日 晴

  近來坐中有身心能分的感覺,但仍有牽累似的,又不能完全放下,我只聽其自然。我最討厭的是,一有變化總從色身開始。譬如不知從何時開始,右手無名指起了一個筋包,青青的、硬硬的、不痛不癢,又不知何時它又自動地消失了。來去無蹤迹,好怪!

  八月二十五日 晴

  晚間我看《論語別裁》,想到自己也是讀“叁百千千”(《叁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的出身,六歲由祖母發蒙,開始就讀這些,外加一本《女兒經》。但在“叁百千千”還沒讀完,又要准備讀洋學堂了。于是又讀了八冊《女子國文》,才入學校插班,因爲如果讀一年級,國文程度超過太多,但插班算術又趕不上。幸好祖母什麼都會,每天放學以後,都在燈下爲我補習,一直到趕上班上的進度爲止。我認爲打國文基礎,“叁百千千”是最好的教材。如《百家姓》只一百字,小孩順口一讀,猶如唱歌,再學學寫,所有的姓都知道了。在我讀過的書中,最討厭的是《女兒經》。開頭就是:“女兒經,仔細聽,早早起,出閨門——”有如《叁字經》,叁個字一句,從做女孩到出嫁,薄薄的一本小書,包括了叁從四德。那時我只七歲,讀起來都不好意思。在幼稚的心裏,就認爲這種書只可看,不可讀!其實,我頗喜歡舊禮教。譬如在尊長前侍坐或侍立,能做到“坐莫動膝,立莫搖裙”起碼的規矩,女孩子有女孩子的風度,一望而知,不是叁家村的出身就好。如果叫現在的女孩子看看《女兒經》,會把她們笑死。

  八月二十七日 晴

  晨六時打坐。坐中很靜,但這種靜和過去的靜有點不同,過去的靜是靜靜的什麼都沒有。現在是靜中確知有個什麼?又不知是什麼?現在最大的變化,就是過去受驚會跳得咚咚響的心失蹤了。現在是無論任何情形之下,累也好,驚也好,只是呼吸略重而已,又不知是何故?(懷師批示:只動浮氣而不動心也。)

  八月二十八日 雨

  晚間我看筆記。古詩雲:“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绮者,不是養蠶人。”由此我想到抗戰時躲警報住在鄉下的時候,見那些養雞生蛋的人,她們一籃一筐地提到市場去,自己何嘗舍得吃一個。那麼吃雞蛋的人,又何嘗是養雞生蛋的人呢?這也值得淚滿巾!作會計出納的人,手中經過銀錢千百萬,自己何嘗有一文。

  八月二十九日 陰

  晚間我看筆記。道家有身外身與身內身之別,不知如何別法?修法是否一樣?(懷師批示:後世道家之身外身,是指此肉身之外,另一化身而言。身內身,是指元[ ](上無下、、、、)凝聚之境。如以佛法言之,此二者都屬意生身之一。但非徹底證悟菩提之意生身也。)

  八月叁十日 陰雨

  看從圖書館送來的一本《海外學》,看到羅蘭女士的一篇資訊時代的小孩,大意是說:“新一代的幼兒,不再甘于跟著前人的腳印走,他們常識豐富,出乎你的想象。他們飽受現代科技文明的熏陶,過的是按鈕生涯。看電視、聽廣播、坐汽車、搭電梯,在他們看來,世界就是如此的天設地造,理所當然。叁歲娃娃並不在乎穿不穿新鞋,只熱心去開各式的電鈕。這樣的小孩,你把他當老師都來不及,他如何能跟著你走?”這段話確實如此。譬如這家裏找什麼東西,要看電視上哪個節目,什麼時間才能看以及有些新出商品的名稱及用法,都問小妞。難怪我講孫悟空的故事,她笑笑說:是假的。

  八月叁十一日 晴

  坐中忽覺心緒不甯,似乎一個袋子從底下向上翻,亂糟糟的,這是最近剛上坐時常有的情形,與過去恰恰相反。過去是先靜後動,現在是先動後靜,往往不理會,或做做運動,就靜下來了。我不懂這是何故?(懷師批示:先靜後動,因意境清淨而引發氣機。先動後靜,因氣脈尚未歸元而借靜止方進入禅觀之境。此二者雖似有顛倒之不同,實則統乃修心曆程之變相而已。)

  九月一日 陰

  這年頭人人都忙,固然“舉世都從忙裏過,幾人肯向死前休”。事實上死前還有一大段日子,不忙又如何消遣呢?我認爲能用忙來打發日子的人,是最聰明的。(懷師批示:如能享用閑裏光陰,了無日子須用打發排遣,方算得是了事的上等好角色。)

  九月二日 雨

  晚間我正看筆記,忽然一個東西往燈上一撲,原來是個飛蛾。我立刻打開門,請它出去,它只繞著燈轉,就不出去。爲什麼天生萬物都有特性,所以不能自拔的人,喻爲飛蛾撲火自燒身。唉!這也是業嗎?(懷師批示:然也。)

  九月四日 雨

  坐中我證到道家所謂氣機發動的過程,和我的經曆似乎完全符合。奇怪的是,我一開始學的就是禅宗,由觀心起修的,並非依身起修。何以氣機發動的過程會一樣呢?(懷師批示:無論佛之與道,顯之與密,人同此心,人同此身,身心同此一理,氣機亦同此一事。唯各自認同之有別,識知之各異。故造詣各自殊途。然皆不離“應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

  九月五日 陰

  門鈴響了,是小妞的同學。因爲幾個月前他的生日,小妞送了一個玩具汽車,他父母都拼不起,來找小妞的爸拼。這孩子,人家替他拼,他連看都不看一眼,似乎沒有興趣。小妞就看得起勁,問這問那的。無怪乎有人說,孩子是家庭的代表,由孩子能了解他的家庭。

  九月六日 陰

  坐中忽然腳心跳動得厲害,正坐得好,就知而不隨,不知何時就停止了。現在全身都會跳動,尤其頭頂,有時會跳,有時似被利刃劃過,有聲而不痛,但驚覺一下,就過去了。

  九月八日 陰雨

  晨六時打坐。坐中腳心有一股氣流通過,腳心很怪,時而硬,時而軟,有時還會跳,跳起來如同抽筋,但不痛也不癢。我現在實在不願再管色身的事,一切聽其自然。

  九月九日 陰

  我最近正在參究本來人,師谕:“善惡到頭都不著,方知此是本來人。望強記我此二語。”我認爲不思善、不思惡是空,其中的靈明一念,是有,善惡到頭都不著的是妙有。參的心似乎要掉出來似的,真說不出是何滋味。

  九月十日 晴

  坐中我參就本來人,起初我怕著相,是否即戒取見。其實,那個本來人隨著見聞覺知,都體會得到,但不清楚,我懷疑能清楚地見到嗎?據說參禅要在未求知一念前看去即可,那麼活一天就參一天,如果能在死前的一刹那參出來也好,總算沒有白費力氣。

  九月十一日 晴

  帶小妞去後院玩,但見爛梨滿地,松鼠和小鳥爭取啄食,太爛的誰也不要。一會兒貓兒也過來望望,隔壁修車行的鄰人也來打幾個吃。惹得隔著樹籬的狗兒亂叫,好一副活生生的畫面,小妞看呆了。小妞母女都愛貓狗,我卻嫌髒,正好這家男主人不愛小動物,所以就免養了。過去有一家鄰居在路上抱來一只小貓,後來發現是只病貓,于是又忙忙地棄之郊外,我頗不以爲然。我對這些東西不輕易收養,但既養了,就不忍棄。我不喜歡有始無終的事,所以遇事比較考慮。

  九月十叁日 晴

  今日星期,他們都出去了。我因眼病,不能看書,盡量打坐。近來我也比較更喜歡打坐,常利用零碎時間打坐。好在不怕打擾,這是一點小小的成績,似乎又有了新進境。(師示:六根、九竅,因氣質變化過程影響,都有偶爾發病現象。此時,極需藥物幫助,要收事半功倍之效。故修道者必學醫,菩薩須學五明也。五明即: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

  九月十六日 雨

  因眼病看了一次內科,也買了一瓶眼藥,還可以,眼病漸好,要多休息。晚間一直不能看書,奈何!後院隔籬狗叫,孩子們從破籬過來打梨。恰巧今天遇上這家男主人,一起攆走了。這樣也好,以免摔壞了人,又是麻煩。我不好意思攆他們,但如果摔壞了孩子,又將如何處理呢?人是很難做的!(懷師批示:處世處事與自修內觀,極難合一而知權變。)

  九月十七日 晴

  下午小妞放學回來,我問她新學校如何?她說:“不好。”我問:“你不喜歡?”她說:“他們不讓喝水。”她媽媽說:“這學校舊式,有上下課,如去廁所或喝水之類,都要下課的時間,上課不許動。”小妞過去的學校是最新式的,學生沒有固定的坐位,去廁所或喝水,隨時都可以,要吃飯的時候,各人的時間也不一定。教授法是因人施教。譬如小妞已能算加減法,讀書可以自己拼音,還學法語、西班牙語,而同齡同班的學生竟連英文字母都認不全。那個學校是誰行誰就往前跑,不行的就丟在後面慢慢來。小妞適合于最新的教學方式,缺點是學費太重,那學校一年的學費,可讀其他學校五六年。

  九月十八日 陰

  晨六時打坐。坐中聽到他們都走了,忽然身內一股氣從頭頂而出,一直上沖雲霄,隨雲飄蕩。但我知道自己在打坐,我想又出神了,就立刻回來,來去都是直上直下。稍後也不知如何自己竟在一只水晶瓶內,這只小巧玲珑的小瓶只手能握,滿注清水,自己卻是水中的一道白光,直立水中,上端從瓶口沖出,與雲銜接,成一直線。此時只感到自己就是清水中的那道白光…

《參禅日記 叁(金滿慈夫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提道次第略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