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參禅日記 一(金滿慈夫人)▪P8

  ..續本文上一頁同了,所謂生者寄也,在這世界上哪兒又是我的家呢?寄居哪兒不是一樣!這些都是心理作用。其實所有經曆,都是人生的過程。當人緣聚會的時候,卻也是有,但散後不留點痕迹。真是:

  人生蹤迹知何是?應似飛鴻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爪迹,鴻飛哪複記東西。

  (懷師批示:對!好極了!)

  十一點,讀經,打坐。

  十一月十叁日 陰

  晨六時打坐。心空如一團氣體,(懷師批示:心息合一之先象。)我不懂,這算不算空?(懷師批示:不算空,但是極好境。)其實我從來就沒有過空空洞洞的感覺,至少空中還有一點知覺之性,明明了了的東西存在。

  因爲小妞喜歡玩伴,她看到街上過路的孩子,她就大叫娃娃,人家一走,她就追上去大哭,街上行人都站住,問娃娃是什麼,她用英文翻給他們聽。人們都愛逗她玩,所以她父母怕她寂寞,又怕她將來上學不會處人,決定從這星期起,每周二、叁、四,叁天早上送她去托兒所。今天是第一天,十一點半才回來。她不在家,我先把午餐准備好,等她回來一起吃。可是她不吃醬油,又不吃蔬菜,只吃白水面,白飯或酸奶拌飯。她媽媽是專講營養,不管好不好吃。我認爲一棵嫩苗,經不起太多的肥料。有一段時間,弄得她什麼都吃不下。然而,理論不同,一代不管二代事,所以她吃的東西,全由她父母的意思准備,我沒有主見。據說美國女孩子最怕胖,從小母親就不願她們多吃,說太胖了不好看。我奇怪,好看要緊,還是健康重要!除非太肥,那是病,普通人不會胖得可怕的。(懷師批示:怕胖症,恐癌症,都是此時時代病。)

  晚飯後,女兒帶小妞來我屋裏。我們雖然住在一起,能閑話的時間並不多,大半是在飯桌上,或有特殊事故,互相找著談談。否則一個比一個忙,沒有機會話家常的。今夜是她來告訴我說,同事們的太太,希望我示範中國菜,這種事在波士頓時是常常做的。據某某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的系主任說,有一次他旅行在船上,船上的旅客來自世界各國,談起各國的菜來,大家一致公認中國菜是世界第一,法國第二。經他這一宣揚,我在中心常常應約示範中國菜。居然有去過臺灣的美國小姐說,她在臺灣的館子裏也吃不到這種口味。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明天晚上,我已答應一位印度太太爲她示範一道中國炒飯。

  十一點了,讀經,打坐。

  十一月十四日 陰後晴

  晨六時打坐,很靜。

  小妞不在家。我先把午餐准備好,我爲她下了一碗面。雖然她不吃肉,又不吃菜,我仍然希望她喝一點湯。十一點半她才回來,據說她在學校哭了,因爲她不習慣離開家人,美國教師不贊成嬌慣孩子,兩歲半的小人,就教她自立,又叫父母不要抱她。所以孩子們一上了學,回來什麼事都要自己做,弄得亂七八糟。可是這個學校還擠得很呢!報名之後,還得侯缺才補得進去。原因是這個學校不打孩子,小朋友也不准互相打罵。(而在普通學校,年齡小的常被年長的欺。教師說,他打你你就打回去,打不回去的就白挨。)這就是該校的特色了。據說這種不打人的學校並不多,此地居然有一所,是幸運了。因爲孩子太小,這種學校比較放心。

  夜間八點,他們開車,陪同前往一個高級中學,去應那印度太太的約。不料走錯了路,走進一所初級中學,在裏面轉了好久,才知道錯了。急忙出來,到達該校已近九點。原來是印度太太借用該校的廚房。人並不多,除主持人外,都是美國人。因爲沒有接洽好,鍋竈都不順手,要什麼都沒有,用美國材料,中國的做法,真是四不像。他們倒吃得很開心。我卻不太自在,因爲我在波士頓時,每當應約,必在一周以前就和主持人接頭,去中國城該買的就買好,然後寫好食譜,由女兒翻成英文,參加者每人發一份。雖然不接受報酬,但很結了不少人緣。一直到現在,那些熟人,不論是通信,或是見面,都沒忘記這個媽媽。像今天這樣亂七八糟,我就後悔不該來。臨行時,大家向我致謝。此時街上月朗星稀寒意侵人。我擔心小妞受涼。到家十一點了。

  十一點二十分讀經,在打坐時,我又警覺到,我的好勝心沒改,可見習氣之難除,還得努力!(懷師批示:該有此反省,才是真修。)

  十一月十五日 晴後陰

  晨六時起床打坐。坐中如身在虛空中,下面是海,並不害怕,因爲我在海上玩過,似乎很有把握,掉下去也不會沈,其實我平日過橋都會害怕的。

  今天是星期叁,小妞早回來半個鍾頭,因爲十一點半,她爸媽都有課,不能去接她。她的老師說,她愛哭,不肯合作。同事們的太太說,孩子由老人帶會慣壞的,至于孩子上學,媽媽要心硬一點才成。她們的孩子上學,都要哭上幾個月呢。小妞的父母是入鄉隨俗,人家怎麼辦,他們就怎麼辦的。一方面也是怕她將來不能隨和。當然,無可否認的,我對小妞是太將就了一點,那是因爲她太小,我認爲她的苦樂都操在大人手裏,我們可以爲她造成天堂,爲什麼不盡情地多給她一點快樂呢?等到四歲以後讀幼稚園,而小學而中學......她年齡愈大,環境愈複雜,那時她有她自己的世界,有許多事情,你要管也管不著了。你再想讓她盡情地快樂,就沒那麼容易。總之見仁見智,各人的看法不同,畢竟是隔代人,不多管了。(懷師批示:得放手處便放手,赤條條來去無牽挂。)

  晚上我看《定慧初修》,封面有門人,又有及門,我搞不清楚,我想門人就是門下弟子。及門就是還不到入室傳法弟子的資格,還在門牆之外的意思吧。(懷師批示:兩種稱呼都可用,是同一意義。)

  我看看筆記,看到老師的兩首詩:

  

  (一)

  故我依然帶發僧,不期北秀與南能。

  漫天桃李春無限,萬象光中續慧燈。

  第二句的期字我不會講。(懷師批示:“期”字是希望之意。)至于北秀與南能,我想是當時分南北兩派,北派是神秀爲首。南派是六祖惠能。(懷師批示:對!)

  (二)

  浮雲世事一身輕,成佛登仙亦外行。

  紙上談兵原夢語,不然何計遣今生。

  老師的詩表面上看起來,是那麼輕描淡寫,似乎輕輕松松的。其實意義深長哩!(懷師批示:可博一笑。)

  十二點了,讀經,打坐。

  (懷師批示:明代有一道士名鄧青陽,他有詩說:“人生天地原爲客,何獨家園是故鄉,爭似區區隨所遇,年年處處看梅花。”錄此並爲閑中遣興之助。“區區”乃古人自我謙稱之意,等于現代小說所說的“在下”一樣。)

  (又:日記很好,以後即照此辦。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九日傍晚閱。)

  十一月十六日 陰

  晨起六時差十分打坐。很清淨。

  小妞不在家,我先煮好蛋,下好面。她十一點半回來了,怕她哭,先給一塊糖,然後喝了很多果汁。看了一陣電視,知道她餓了,就給她吃東西。這是要恰到好處才行,早了她不吃,或者吃一半就丟了浪費。可是晚了她又會吵,因爲人小餓了不懂說要吃飯,只要吃零食。如果真能恰到好處地哄她吃,她也能吃不少,而且很乖。帶孩子不要什麼本事,但極需要耐性!電視上常有親生父母打死嬰兒的事。據說有個母親剛給嬰兒洗過澡,尿布又弄濕了,她就一氣之下,把嬰兒丟在澡盆裏,放上熱水,然後她又看報,等她看完報,嬰兒被燙死了,鄰居告她以殺人罪起訴。天下竟有這樣母親,真是聞所未聞!(懷師批示:會有的,尤其人文文化基礎不深的地方。)

  晚飯後,女兒給她從臺灣剛到美國的小學同學通了一次電話,她用客廳的電話,我就用廚房的電話聽她們講話。楊惠明的聲音從電話筒裏傳來,很有中年婦人的味道了。記得二十多年前,她是一個胖娃娃,很逗人喜歡。她家就住在某某子弟小學的前面,來我們家有去學校叁倍以上的路,可是她每天總是來約女兒一起走。她們從小學起,到高中畢業止,十二年的同學,可謂老同學了。聽到她的聲音,這一刹那,似乎我又回到臺灣故居裏了,那兒人情味之濃,絕非美國人所能想象。打完電話,小妞也睡了。我看《楞嚴大義》,寫日記。(懷師批示:故國之思,鄉愁牽引,未證道果者,皆在所不免。)

  十一點,讀經,打坐。

  十一月十七日 陰

  晨五點醒來,我就起來打坐,雖然眼睛還睜不開,怕的是再睡一覺就會晚了。坐中境靜,心淨!(懷師批示:此所以叁乘佛法,皆以禅坐爲基也。)

  今天星期五,小妞不去托兒所,我帶她看電視。當節目不合她看的時候,我就給她穿上外衣,帶她在大門外的走廊上玩玩。她要我陪她唱歌,我說回家再唱,她不肯,我又不忍拂她的高興,可是我們這房子臨街,對門汽車行裏的人就站在馬路上,這邊也不時有行人經過,我只好乘過路車輛多的時候,車聲隆隆的聲中,我就和她唱一首中國兒歌,當然也是我教她的。有個小妞也好,一天和她玩玩忘了自己有多大。(懷師批示:童真不泯,容易入道。)

  夜間,女兒告訴我說,他們學校系主任的媽媽因爲跌斷了腿,正住醫院。我奇怪,美國人的腿,大致來說都不好,至少都有一點硬。記得兩年前在波士頓,我和女兒上街去買東西。剛從某某校園出來,兩人一面談一面走,沒留心,我從一個五寸高的石級跌下來,整個身子坐在一只腳上。女兒呆了,我自己也怔了一下。起來一看,那只被壓的腳,有一點紅,也有一點癢。站起來走走看,沒什麼不對,我們仍然走個來回。夜間睡前再看,紅退了,還有一點癢。第二天早晨紅癢全消,等于沒這回事。(懷師批示:業力不同,色身的果報與心理的思想都不同。)

  我看了一下筆記,然後寫日記。十點半,讀經,打坐。

  十一月十八日 晴

  晨六時起床打坐。很清淨。

  今天是周六,他們照例十二點後帶小妞出去玩玩。據說去附近一個鎮,我本來的習慣是睡前洗澡,但周六我總喜歡在白天洗澡,順便把衣服洗出來了事。然後煮好飯,做兩個菜,以免他們回來再忙。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來,那就是:近來我從心裏發出一種莫名其妙的好笑,在想笑的時候,最大的特…

《參禅日記 一(金滿慈夫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