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科學論▪P8

  ..續本文上一頁的人類精神或是心靈的奧妙,即使是對當今最著名的那些科學家來說,也是如墮雲霧,難于明白其真相。

  在廣闊無邊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各種形形色色的現象無窮無盡,科學未知的事物數也數不清。即使在科學家們所熟悉的現象和研究領域內,雖然在當今科學昌明的時代,科學不能解釋的也非常多。比如在1980年5月19日,美國有個叫新銀歌蘭的地方,在上午10點的時候,天空突然完全變成黑暗,就像被烏雲整個籠罩一般暗無天日,直到第二天早上,但當時並未發生任何日食或其它什麼原因,物理學家們雖然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但仍迷惑不解。還有最近在印度中部有一個叫曼都那的地方,突然降下了很多珍珠雨,人們撿到這些珍珠後都戴在身上以作裝飾品,當時新聞媒體也報道過,震動了有關方面,一些國家的天文學家大氣物理學家等很多專門學科的專家都對這事作了詳細的觀察研究,但始終找不到一個令公衆滿意的結論。另外比較出名的世界上公認的也有好幾大謎,所以英國著名的物理化學家法拉第曾經也這樣說過:科學不能完全解決一切事物的本相。

  科學不能解釋的實在是太多太多,尤其是對于心靈的秘密就更是如盲如啞。因此在世界上的科學家通過比較研究也得出了佛教是非常了不起的結論,根據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叁千大千世界——關于佛教宇宙觀的對話》一書中所說,十六世紀的偉大科學家伽利略、經典力學的創始人牛頓、相對論的創始人愛因斯坦、著名動物學家阿加西斯等人都是虔誠信仰宗教的,在中國有物理學家黃念祖也是虔誠的佛教徒,電學家王季同笃信佛教,並著有《佛法與科學的比較研究》一書,另外有日本著名科學家松下真一,曾在德國漢堡國立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統一場論等研究工作達十余年,也著有《法華經與核子物理學》一書以盛贊佛教,又有西方著名物理學家卡普拉也著有關于《華嚴經》和現代物理學理論相比較研究方面的論著。

  第二節 生物進化論與生命流轉

  科學上的許多理論和學說都是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人們在考察地球上生存的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生命世界時,發現這些不同的生命雖然有千變萬化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但彼此間卻又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只不過複雜與精巧程度不同而已。于是人們爲了便于研究,就根據這種相似性而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種類屬相。後來人們在進一步思考這些千奇百怪的生物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它們之間彼此又有何聯系時,針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達爾文于十九世紀末提出了生物進化論,他主要根據不同物種間解剖學特征如前肢骨節的比較,假設“一個物種是從與其前肢骨節相近的另一物種進化而來”,並且物種遵循“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競爭原則,不斷地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發展演化。

  顯然,這種進化理論是僅局限于人的感官所能及的範圍內,即只是針對我們地球上人類所能耳聞目睹的生命類別,通過進行外部現象的表層觀察與歸納假設,所提出的一種十分不完善的理論。所以這種理論也象科學上的其它許多理論一樣,不斷地被後人修正和否定,比如近代由于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又根據不同物種中,具同一功能的基因其結構相近程度,提出了新的分子進化理論,否定了達爾文根據生物之間不同的解剖學特征所歸納出的物種進化順序。但這種新的進化理論同樣是不究竟的,它也僅觸及生命的表層現象,而沒有深入到生命最深層的本質,所以同樣會被以後的理論所推翻。

  生命問題是現代科學的重大課題,同樣,它也是佛教的關懷所在。釋迦牟尼佛因悲愍衆生而發願讓一切衆生離苦得樂,爲徹底明了生命的本質,通過往昔長劫勇猛地修習菩薩的六度萬行,最後證得了最圓滿的智慧。所以佛家的動機和起點就是相當高的,故佛陀無所不知的智慧眼裏能洞見十方無窮的世界,現見有情世界的種類不僅限于地球上的動物和人類,而是遍于虛空界的整個六道衆生,並且指出不單是每一個有情根據自己不同的善惡業而于六道中不斷地升進和沈淪,而且人類社會也是依據人們共同所造的善惡業而興盛發展或退墮衰敗。比如從佛經中描寫的人類曆史來看,當人們行善的時候,身高壽命皆普遍增長,人壽可增至八萬四千歲,其福德幾乎與天等同;而人們行惡時,則福德日減,災害漸多,內心煩惱痛苦也劇烈增盛,比如人壽減至只有十歲時,人類身高也僅爲一尺,社會上饑馑、瘟疫、戰爭等災害普遍流行,人的生活相當于動物一樣。並且佛陀更進一步指出,從本質上講,這一切外部現象與內心的苦樂諸種感受,皆是因爲衆生的無明我執的妄心所生,如佛經雲:“衆生從業生,心斷業非有。”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只是從生物的外表形態與結構出發,而沒有深入到有情世界內心的奧妙,于是得出生物和人類的進化是遵循著“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競爭原則。這一錯誤的結論,結果導向人類有意或無意中走向凶暴與自我毀滅的道路。比如,人與自然動物競爭的結果是自然界中的土地、大氣和水受到了嚴重的汙染,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重大的威脅,比如在歐洲,著名的河流萊茵河中已鑒別出近30余種的有害物質,河流中的魚蝦近乎絕迹。人與人競爭的結果,是個人和國家的安全感都在日益地減少,人類隨時都可能遭受全部毀滅。所以,在同自然和社會的適應過程中,科學雖然想給人類帶來福樂,但由于不知道內心世界的奧秘,最終還是適得其反,如佛教中著名論典《入菩薩行論》所說:“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雖避苦求樂,無義終飄泊。”

  科學由于自身的缺陷,給人類社會帶來了許多的弊端,現在許多有識之士越來越認識到這一點。而佛陀的智慧包含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時間和十方無盡空間,生命和宇宙的本質均無余現前,故有西方許多的科學信徒也都紛紛到佛教這塊聖地來尋求有關指明宇宙、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真谛。比如1999年5月至6月,包括有16個國家(其中美國最多,其次爲瑞士、德國、法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印度、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新西蘭、墨西哥、越南)的182位以歐美佛教徒爲主體的大型佛教訪華團來中國參訪學佛,他們說:西方人對物質的追求已有好幾個世紀了,但科技的發展並不能解決人們的很多問題,相反,造成人們對現實的迷茫、精神空虛,他們認識到東方文化尤其是佛教有著深邃而珍貴的精神財富,西方人僅在西方學佛還不夠,這次就是專門到中國來學習佛法的。

  第叁節 世界上最大的謎是什麼

  現在的科學在探索研究外部物質世界的同時,也發現了某些規律,解開了一部分自然之謎,但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科學家何時何日才能解開這一切所有的謎呢?!其實一旦把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謎底解開,這所有一切都自然迎刃而解了。這宇宙無窮無盡個謎中最大之謎就是“我是誰”這一人類自身之謎,可惜科學仍然涉及不多。在科學上,對于用來觀察外部物質世界的儀器的原理、性能、精確度等情況,一個研究人員若是毫無所知的話,那他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就是可想而知的一塌糊塗了。同樣地,科學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所能取得的所有一切成就,皆是因爲我,是一個個的科學家的自身的我發現了什麼現象,是我在思索,是我製造設計了某某儀器,是我總結出了某某規律,建立了種種的理論,但我究竟是什麼?科學對此問題的回答卻顯得是那樣地蒼白無力,這就相當地奇怪了,科學家們所發現的那些規律和理論也由此而顯得很成問題。

  現在我們很多人執著于外界的許多東西,去追逐外面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世界,但實際上真正去觀察自己內心的話,這個能感知的我又到底在什麼地方呢?用佛教觀察五蘊的方法即觀察自己的肉身、感受、思想等各個要素,會發現我的本質的存在性是非常地深奧。全部的身體還是身體的部分是我?如果全部身體是我,那我的一根頭發掉在地上的時候,我也就失去了一部分,這是不能承認的;如果部分是我,我執也就成了很多的了,但這顯然違背了我們平常的執著,因爲對于我是只執著一個,從來沒有執著很多個的。這樣還可以很深入地分析下去。所以經過詳細地觀察,會發現我是不存在的,所有的萬事萬物以“金剛屑因”和“一因多因”等來觀察的話,也全部都變成了虛空,沒有一點可靠。這些關于無我和空性的道理,是佛教裏最甚深的,一般對佛法不怎麼了解的人不一定會理解。當由此而誹謗會造下非常大的罪業,所以我也就不敢在這裏廣爲宣說了,只是稍略提一下。如果你們對佛法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以後我們也可以宣講這方面甚深的竅訣。

  佛教經論中不但指出了人的心識和外境的虛幻性假立存在,同時還描述了心識與外境之間的內在關系。進一步觀察時,心識由自己的功能變出了種種我們固執爲實有,然實則並不能獨立存在的外境萬事萬物,如身體、房子、山河大地等等。如印度月稱論師的傳世巨著——《入中論》中說:“世界外物都是自己心識的變現”。佛教中的唯識就是直接研究心識與外境的流派。唯識認爲不同的生命所見的外境不同,如以人所見的水爲例,地獄衆生見到的不是水,而是滾燙的鐵汁,餓鬼見的是膿血,天人和已基本獲得了生命自在的菩薩(菩薩以修證的高低分爲十地,此指一至七地)見到的是甘露,修證更深入的菩薩(此指八至十地)見到的是具無邊功德的佛母,而在已徹證宇宙與人生實相的佛陀看來,水又成了遠離形相言思的智慧。由此可見,從淺層觀察,外境和心識獨立存在,而從深層次觀察,外境的存在完全取決于心識的認識水平,換句話說,並沒一成不變的外境,甚至于並沒有外境這一客觀事物,一切全都是心識的變現。這心識有多層意義,在世俗上共有八種,一般意義上的哲學與科學僅理解到前六種,而對最超乎于八識之上,同時也是最深奧的勝義…

《佛教科學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密宗斷惑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