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述說唯識二十頌(剛曉法師)▪P26

  ..續本文上一頁錄象帶《達摩祖師》中,達摩化爲一只小兔,去度化神光,這就是典型的達摩意念力幹擾神光的神識。

     愣小子這時可不愣:你世親可別瞎編些兒不著邊際的故事來騙人。故事大都是講一個道理而已。厚黑教主李宗吾說,我總是先立一個論點,然後去史書上找可以支持我的論點的事兒,假如說找不到,那麼我就幹脆編一個。

     世親心裏拗拗的,很不自在,心想,你把我世親看成什麼人了,但因爲心裏對這小夥子産生了好感,也不去計較了,笑道,大概是怒極反笑吧,或者是尴尬的笑:好好好,臭小子,這樣吧,咱說佛經上的事兒,這是聖言量,你總該不會起疑心了吧~~

     在《中阿含》上,有個摩诃迦旃延的故事。以前,眉稀羅國有個國王,叫娑羅那王,長得特別英俊,那真是“人樣子”,假如說他生在文藝複興時的意大利,一定達芬奇要把他作爲模特兒樣板了。娑羅那王自己也爲自己的容貌而自豪,感激他的爹媽。當一個人有了值得驕傲的資本時,就要驕傲,娑羅那王呢,就想,我大概是世上最漂亮的人了吧。以後他聽說王舍城有個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無比”,娑羅那王聽說後,就不服氣,說我一定要給他比比,于是就派人接來了大迦旃延。娑羅那王一見,才知道原來真的世上還有比我更俊的小夥子,這才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娑羅那王問大迦旃延,你爲什麼這麼漂亮?而且比我還漂亮~~娑羅那王鼻子酸溜溜的,平生最值得誇口的地方竟然輸人一頭。可人家大迦旃延也不是抹了這個蜜那個粉的,是天生的漂亮。娑羅那王畢竟也是國王,不如人就是不如人,雖酸溜溜但也勇敢地承認了現實。大迦旃延說:“往昔世我是個出家人,當時呢,你娑羅那王是一個乞丐。有一次,我正在掃地時你來討飯,我沒有直接給你吃飯,而是讓你去除糞,你把糞除完之後我才讓你吃飯。這就等于你工作了,我給你報酬,你吃飯是你幹活所應得的酬勞,你是工作人,而不是只給你吃飯,若那樣的話,我是把你看得低人一等。這樣你也就有了尊嚴。就因爲這個緣故,所以我現在得到“容貌端正”報,生得漂亮。而你也因爲有了“我是幹活的人,並不是低人一等”的念頭,有了信心,所以現在你成了國王。”這個方法很好。有一個討飯者,每天在街角蹲著等人來施舍,他的面前放著一桶鉛筆。有一天,石油大王路過這兒,丟下零錢後,抽他了幾支鉛筆,說:你也是個商人,咱倆是同行,不過作的生意不同而已,所以,我給了你錢,就必須拿你的鉛筆。這幾句話對這個乞討者震動很大:原來我也是個商人,是有尊嚴的,並不是個低人一等的討飯乞丐。後來,這個乞討者成了著名的鉛筆大王。所以,給人信心是最好的施舍,給人尊嚴是最大的施舍。大迦旃延就是給了娑羅那王尊嚴、信心。娑羅那王聽大迦旃延這麼說,就跟大迦旃延出家了。他們就住在阿盤地國的山中修道。一天阿盤地國的缽樹多王呢,帶領著宮娥婇女入山遊玩。宮娥婇女們看見修道的婆羅那王那麼的英俊,小白臉當然吸引人了,于是那些宮娥婇女們丟下缽樹多王,來圍住娑羅那王攀談。男人不都是這麼個酸樣兒嗎,缽樹多王心裏就特別有氣,但他是國王,不能丟了架子,強壓住酸氣,問娑羅那王:你證得了四果阿羅漢位了沒有?娑羅那王說:我還沒有證四果阿羅漢位。缽樹多王又問:那你該證得叁果阿那含位了吧?娑羅那王說:沒有,我沒有證得叁果阿那含位。缽樹多王酸氣越來越發,又問:那麼你總該證得二果斯陀含位了吧。娑羅那王說:沒有,我並沒有證得二果斯陀含位。缽樹多王問:初果須陀洹位你總該證得了吧!娑羅那王說:沒有,我是個業障太重的人,連初果須陀洹位也還沒有證得。缽樹多王這下終于發怒了,說:“你這家夥,本來我還認爲你是證果的聖者,在給說法,誰知你竟然是個還沒有離欲的凡夫,那你一定是在調戲我的宮娥婇女!”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缽樹多王拔出皮鞭,把娑羅那王一通臭揍的,打了個稀爛,昏死過去了。到夜裏師父大迦旃延及同修們發現了昏死過去的娑羅那王,才救活了他,要是沒發現,娑羅那王就翹辮子了。娑羅那王人家原本是眉稀羅國的國王,哪兒受過這汙沫子氣,于是決定不修行了:我修個什麼道~~不修道還沒有人敢打我,這修道來了,果位也沒有證得,卻捱了一頓臭揍~~娑羅那王發誓要回國率軍隊討伐缽樹多王。娑羅那王確實是年輕,沒嘗過人走茶晾的滋味,你想,你已經退位了,不是國王了,即使人家看你曾是前國王的面子,但還能把軍權交給你嗎?你假如說領兵造反怎麼辦?毛主席說,槍杆子裏面出政權,看起來得讓娑羅那王好好學學毛澤東思想。娑羅那王說:等我殺了缽樹多王之後再回來修道。大迦旃延答應了讓娑羅那王回去,說:我留得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你要回就回吧,但是,現在天還黑著,你就先歇一歇,睡一覺兒,天亮了再動身也不遲。在娑羅那王睡著以後,大迦旃延以神通意念力,使得娑羅那王做了個夢:娑羅那王率領大軍攻打阿盤地國,與缽樹多王作生死之戰,結果呢,卻被缽樹多王打敗了,連娑羅那王自己也成了缽樹多王軍隊的俘虜,缽樹多王一聲令下,要把娑羅那王開刀問斬。娑羅那王被嚇醒了:看起來打仗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于是,娑羅那王打消了率軍複仇的念頭,不再向師父大迦旃延要求回家了。精進修行,後來終于證得了“阿羅漢果”。

     這是《中阿含經》上的故事,這個故事可以證明神通意念力作“增上緣”,可以使其他有情能夠成就異夢諸事。

     世親說了一個故事,還怕愣小子不信,接著又說了一個阿練若仙人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出自《中阿含經》。阿練若,就是離住人的村子或城池不遠的曠野、野外。阿練若仙人就是在曠野處修行的人。以前,有七百個人在阿練若住著修道,人們稱之爲阿練若仙人。天帝釋有一次也來到這個地方,天帝釋當然是很莊嚴了,而且天帝釋很謙虛,來坐在七百仙人的下風頭。諸仙人看見天帝釋,對天帝釋很尊敬。這時,有一個阿修羅王,叫吠摩質旦利,他見仙人對天帝釋很恭敬,就也變現爲天人,很是莊嚴,也來到阿練若仙人這裏,而且老實不客氣地坐在了上風頭。東施效颦,當然不美了。七百仙人見這個天人怪得很,不理這碴兒。阿修羅王就發脾氣了,說:你們看天帝釋漂亮,就恭敬他,我也是這麼漂亮,你們爲什麼不理我~~鞥?這就顯出素養、氣質了,阿修羅王以爲是天帝釋漂亮,仙人才尊敬的。修羅王因之起了加害仙人的心念。七百仙人都不願多事兒,就向阿修羅王忏悔,但阿修羅王心眼兒小,不依不饒。其實也是,因爲七百仙人是不願多事兒而向阿修羅王忏悔的,這本是敷衍阿修羅王的,難道阿修羅王是笨蛋,看不出來~~當然不接受了。比如說甲乙兩個人吵架,甲不願再廢口舌了,說:好好好,我錯了~~你這明明是推脫,是敷衍,口服心不服,當然乙不接受了。我們看仙人這時的態度,七百仙人呢,見阿修羅王還在糾纏不休,就運用神通意念力,令阿修羅王一下子變成了一個老頭子,雞皮褐發的,本來阿修羅王是變現的天人,漂漂亮亮的,這時一下子成了一個老人,又老又醜的,一下子就沒臉見人了。現在的小姐們,別說意外破相那麼大的變故,即使臉上出些小豆豆什麼的還拼命地搽呀抹呀的。阿修羅王也是,一見自己刹那間變醜了,就趕緊向諸仙人告罪,阿練若仙人又以神通意念力,使阿修羅王回複了本來的面貌。

     通過以上這兩個例子,可以知道,只要有自識的意念力作爲增上緣,而不必有實外境作親所緣緣,就能使其他有情在心識中産生各種怪異的現象。同樣的道理,由自心識起殺害的心念作增上緣,就可以令被殺者牛羊等死亡。因爲死亡是心識違害于自己命根,是“衆同分由識變異相續斷滅”。“違害命根”與“舍衆同分”都是死亡的同義詞。“衆同分”是指衆生隨著叁界,叁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還有九地,九地是欲界的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共居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還有四生,四生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衆同分”就是指衆生隨著叁界、九地、四生等分別而各成一類。如咱們大家,當然也包括我剛曉在內,就是以“欲界、人趣、胎生者”爲“衆同分”,而有別于“金魚”的以“欲界、畜生趣、卵生者”爲衆同分。所以《成唯識論》說: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別假立爲“衆同分”。那就是說:每一有情,當他未舍其“衆同分”——即“一期生的壽命”中——時,隨著“四生”中的何種生,“六趣”中的何種趣,其第八異熟識(即阿賴耶識)一類相續地變現其根身(即有五根的身體)及所生的器世界(即山河大地等),當遇上相違的增上緣時——相違的增上緣,就是指其他有情作出殺害他的心識活動,此活動雖然沒有實在外境,但可作爲增上緣,也就是鬧別扭——影響其第八異熟阿賴耶識,産生變異,前時相續變舊有的根身及器世間的活動便告終止,其余七識同樣,亦即“死亡”。在二十論中,原文是“由識變異相續斷滅”,所以所謂“被殺死亡”者,並不是非得有我們所執的實有有情,以及實在的刀具,取對方實有的生命;而都是在互作增上緣的基礎上,自他有情的心識活動變化的結果。所以,沒有識外實境,而殺害之事仍可成立。

     第十八頌就完了,我們下邊兒記幾句話:因爲先有殺生者的殺害心識(心念),轉變影響被殺者的心識,就成就了殺生的事業。這就象鬼怪、仙人、夜叉、天神,甚至一般有神通者,他們運用意念神通力,可以使對方做怪夢、發神經、失正念、甚至死亡是一樣的道理。

     方倫先生在講這個頌子時說了幾句話,他說:我認爲,被害或被殺者,若因之受苦或斃命,也是自身惡業種子成熟,…

《述說唯識二十頌(剛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