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間,是器具,是地方,是茶杯,是酒壇,是上海,是南京……那麼,爲什麼把這根本不涉及有情衆生的“地獄”作爲有情輪回的一個環節、一道的名字呢?人、鬼、畜可都是涉及到有情的呀~~
其實說穿了極其簡單,正因爲太簡單了,使得我們平常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現在猛一提出來,還使得你一炸一驚的,不必驚炸,我們平時只要多留心。有一本《爲什麼不問爲什麼》,中間盡是些看似極其簡單而我們又總是忽略過去的問題。 李鴻章又叫李合肥,爲什麼?因爲他是合肥人。柳宗元又稱柳柳州,爲什麼?因爲他做過柳州刺史;康有爲人稱康南海,爲什麼?因爲他是廣東南海人……合肥、柳州、南海這些地名在這裏指代人了。中國人既然有這習慣,所以我們說地獄,其實是說的地獄裏邊兒的有情衆生…… 插:這是不是太牽強了?曆史上的名人是因爲他們在某個領域作出了特殊貢獻,人們避尊者諱,尊敬他們,才以地名來指代他這個人的。 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視一切衆生平等,所以把中國只用在名人身上的習慣偏用到藉藉無名的衆生身上,受苦的衆生很多,都叫地獄。天也是的。這是六道輪回中的兩個極端,天是極樂的地方,享樂的衆生很多,統統都叫天…… 插問:比如人,一人一個名字,這樣就可以區別了,那麼多統統叫地獄怎麼分得清誰是誰? 這就是不讓你分別,人總愛分別,所以都叫地獄,讓你根本分別不清,知難而退,你就不分別了。比如現在淨空法師,講經時說大家都叫妙音,搞得好多居士給我們《甘露》捐助時,只寫妙音,你說我們怎麼處理~~就只能不刻意去分別誰是誰了。我這可是強詞奪理。 地藏經告訴我們,地獄在大鐵圍山中,大地獄有十八所(即十八界),小地獄不計其數。爲什麼會生到地獄呢?“叁業惡因之所招感……”這都是地藏經上說的,經裏還有受苦的情況等。在中國人的習俗中,中國的地獄與佛經中的地獄大同小異。當然不光地獄,天堂也是,中國人的天堂與佛經中的天堂不一樣。不說佛經,西方人的天堂、地獄與中國人的天堂、地獄又不一樣,換成另一種樣子了,中國的天兵天將穿中國式的盔甲,西方戰神是西方武士模樣。中國人心目中的天王,就是玉皇大帝,那是中國皇帝的穿戴,甚至名字也要隨中國人,姓張,叫張玉皇。西方的那完全不一樣,中國民俗中的地獄,裏邊有孟婆亭、望鄉臺、奈何橋等,還有十殿閻君,很具中國人的心理模式。佛經中的天堂、地獄,實際上反映的是古印度人的心理模式。
下邊兒就說世親菩薩他用地獄這個例子怎麼解釋以上的四個問題。
先說時間。
比如我剛曉死後墮入了地獄受苦報,那麼那些牛頭、馬面、火蛇、鐵牛等等,這些東西就是我們說的獄卒。這些獄卒要打我、咬我,使我痛苦不堪,更有種種的湯火冰石等,使我熱極又使我冷極……這種種的依報正報,我可是一會兒也不想多呆,但業力使之,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因爲是墮地獄,則說明業是很重的,我在這兒一斷氣,刹那間就到地獄受苦去了。那麼,這時間就確定了,從我死的那一刹那開始,我才到地獄中去,才有火蛇來逼迫我,別說早一分鍾,早一秒鍾也不行。這是進地獄的時間是確定的。那麼出地獄的時間呢?同樣絕對!假如說根據我的業力,要受叁大阿僧祗劫地獄之苦,叁大阿僧祗劫這個數字雖然是很大的,但它是有限的。佛經中常說的恒河沙數,當然很多了,但也不是無限的。我要出地獄了,你讓我晚出一分鍾也是不可能的,我一出地獄,火蛇想咬也不能夠了。地獄中的那些衆生太苦了,根本沒有再去造新業的機會,在裏邊兒只有受報。地藏經中說: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這句話中所含的秘密大家明白嗎?現在就不說它了,對于地獄衆生墮地獄受苦的時間,我們來劃一條數軸簡單示意。我們按公元紀年來標原點,方向表示時間流淌方向,這個時間流淌方向指在常規狀態下,即時間箭頭永不改變,你要說相對論,那麼鍾慢盡縮、空間彎曲什麼的怎麼辦?這時候不管。單位是年或千年甚至劫也可以,因爲佛教的時間觀念是動不動就多少多少劫,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在這條數軸上確切地表示出我剛曉在地獄的時間。
再說地點、處所。假如說我墮的是火蛇地獄,你到鐵丸地獄中就找不到我,你到飛刀地獄中也是找不到我的。這鐵丸地獄、飛刀地獄等是依報體,大家注意。這處所也是可以確定的。
那麼相續不決定性呢?同樣是可以確定的,那些牛頭馬面、鐵狗火蛇不是我剛曉一個可見,而是所有與我墮入同一個地獄裏的衆生都可以看見的,因爲我們既然都墮入了火蛇地獄,那我們大家都是同一個戰壕裏的戰友,我們是難兄難弟。我們看是火蛇,但地藏菩薩看呢?火焰化紅蓮……
作用性就更不用提了,我只要墮入火蛇地獄,那麼就一定受火蛇的逼迫,逼迫我使我受苦那就是火蛇的作用。
插問:法師剛才說到依正二報,把這個說一下。
我不給大家背概念,只要大家理解就行了。比如我剛曉現在站在這兒,那麼我剛曉這個人就是正報體,除了我以外的都算依報體,什麼桌椅板凳、樹木房屋、山河大地都算。剛才說我墮了地獄,那麼地獄裏的剛曉是正報體,牛頭馬面、火蛇鐵狗、湯火冰石等都算依報體。再比如說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我是正報體,那些唱歌的鳥、說法的樹、七寶宮殿、蓮花池等都是依報體。不過極樂世界是依報、正報都很莊嚴,而我現在以及我在地獄時的依正二報都很差勁兒。 插問:我第一次聽佛教,滿好玩兒的,但你總說天堂、地獄,你怎麼能證明天堂一定是真的。
我沒辦法,但我想請你拿出能夠證明天堂、地獄一定是假的的有力證據,你也拿不出來的!在理論上來說,你的問題與我的問題二者具有同等的力度,我不能夠證明天堂、地獄是真的,你也不能夠證明天堂、地獄是僞的,哲學上對于這樣的問題是這麼處理的──假如一個問題既不能被證真,又不能被證僞,則這個問題不作爲一個問題,把它丟入垃圾堆裏去,這個問題毫無價值。你們年輕人稍微了解點兒哲學會好一些兒,哲學是聰明學,它可以使你變聰明,你可以不主攻它,但了解點兒還是必要的。至于佛教中一直說天堂、地獄,這裏有一個宗教悲情因素在裏邊兒。 問:不管怎麼著,那總是障礙吧,能否舉其他的東西,也照樣時間、地點什麼的都確定。
若單要說時間、地點、相續不確定性、作用這四樣都絕對,那例子太多了。比如說秦始皇,他存在于世的時間就是絕對的,公元前二五九年出生,公元前二百一十年死。不說公元前五百年,即使公元前二六0年也沒有嬴政這個人呀~~公元前二百一十年他已經死了,你去公元前二百0九年找也就見不到他了。若你現在去找秦始皇,那一定是犯神經了。不過我看過一部武俠小說,說一個人通過什麼高科技手段回到了秦朝,因爲這個科學實驗出了故障,他就留在了戰國末回不到現代社會了,于是他就開始了艱難的跋涉,尋找秦始皇,我記得這部小說大概就叫《尋找秦始皇》,好象是黃易的小說——這部小說是《尋秦記》。處所也是,雖然說他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但實際的控製範圍是有限的,沒有清朝的實際控製範圍大。至于相續不決定性,當然了,雖然我剛曉沒見過秦始皇這個人,但呂不韋見過,李斯見過,趙高見過,扶蘇、胡亥都見過。那秦始皇的作用呢,人家在曆史上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但他連年用兵,北擊匈奴,南定百越,嚴刑苛法,專製酷暴,焚書坑儒……這裏我有個想法,焚書坑儒的“坑”,一般都解釋爲活埋,我總感覺不象,中原不是有這麼個習俗麼~~假如說你騙了我,使我上當受騙,並且受了損失,我會說你“坑”了我。這“坑”呢,就是陷害,使之上當的意思。而當時秦始皇焚書坑儒不就在骊山嗎?雖然現在是屬陝西省,陝西劃歸西北,但古代的中原是指西安到洛陽一帶,那麼坑儒大概不是活埋了,可能是先幹掉他們然後埋了,甚至只是設了計策控製了他們而已。一般工具書上解釋“坑”作活埋時常舉的幾個例子是《史記》中的幾句。比如“于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新安城南”,“羽坑秦卒叁十萬”,秦國的大將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坑趙卒四十萬”,這“坑”都解釋爲活埋。這都是大戰役場面,我總覺得這“坑秦卒二十余萬”“坑秦卒叁十萬”“坑趙卒四十萬”大概是打過仗以後打掃戰場,把那些戰死的武士的屍體埋一下,一場大戰過後死傷幾十萬人也有可能,我以爲這“坑”是打掃戰場,把屍體埋一下,絕不是活埋,甚至可能是俘虜——設計策使對方上當受騙。當然,學術界有孤證不成立之說,哪怕不成立,畢竟是一證,假如說後人發現了同類證據呢?
對于秦始皇來說,這四個要素都是絕對的,我們不妨把世親的這個頌文改換一下頭臉,“如同秦王朝,同見王嬴政,能爲暴政苦,故四義皆成。” 自然,如此一來顯得很蹩足,當然,任何的比喻都是蹩足的。我們都知道曆史上有個秦始皇,但對于一個幼孩來說,他會問秦始皇與植物園中那棵大槐樹是不是一回事兒?但我們也不能笑這幼孩,因爲他真不知道。就象日本學者說中國上古的堯帝其實是只大香爐一樣,對于日本學者來說,他就說堯帝是虛假的;對于幼孩來說,秦始皇這個人也是虛假的。你說的四個要素確定,確定也不行,它照樣虛幻。
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名言”在環境上有意義,離之則不可界定。這句話就是說我們看任何問題,都不能離開時代背景。在當時的文化背景就是天堂、地獄,世親絕不可能去給人講量子力學、相對論。即使現在,比如毛主席《鳥兒問答》中有句“不須放屁”,若單拿這句話出來,這是詩嗎?詩是文藝作品,是藝術品,藝術…
《述說唯識二十頌(剛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