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康,不要用藥物,藥物不好,藥物有反作用、有副作用。不要用藥物,也不必找醫生,你就修清淨心、修慈悲心。你修清淨心,自己就有抗體,能夠抗拒一切病毒。慈悲心,縱然接受病毒了,可以化解病毒。【須彌華光執金剛神。】這是金剛神衆裏面的第叁位,列名的第叁位。這是菩薩見到佛的身光,光明能夠映蔽一切,所以將它形容爲須彌。佛的智慧神通威德猶如大海,又如高山,如花的開敷一樣,所以名號稱之爲須彌華光執金剛神。我們讀這一句名號,要知道效法。“花”是代表菩薩的因行,在本經就是普賢菩薩的十願,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這是把菩薩行的總綱領標示出來。“光”是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就很麻煩,不要說是修積功德你很難,就是修人天福報也不容易。所以福德還是要有福的人才能修得,沒有福的人想修一點福都相當不容易,這是事實,佛在大小乘經裏面常常爲我們開示。爲什麽說沒有智慧就沒法子修福?前面跟諸位講過福田,有智慧的人能夠辨別、能夠認識什麽是福田,福田裏面種福,他才能夠獲得福報。如果把福田種錯了,樣子好像是福田,其實這個福田決定不能生福,你在這裏面種福田就種錯了。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楞嚴經》上說得好,“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楞嚴》末後有一卷半的經文,這相當長,給我們說明五十種陰魔,這是相當具體的說明。這些如果我們粗心大意去觀察、去接觸,你都以爲是福田,都以爲是佛法,哪裏曉得魔變現的?所以在這個時代,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薩,也搭上袈裟,也講經說法、建築道場,那不是佛道場,裏面雖然供奉的是佛菩薩的形像,佛菩薩卻不在那個地方,你要在那裏種福田就種錯了。所以一定要有相當智慧去觀察:如不如法?其實如不如法的標准並不困難,稍稍涉獵一些經論就明白。首先這個道場,他是修學哪一個法門?你仔細去觀察,學風是什麽?道風是什麽?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是天臺的道場一定修學《法華》叁大部,這是它主要的課程,它有它獨特的學風。他們修行一定是修學止觀,止觀是屬於禅定。初學學小止觀,深入學摩诃止觀,到最後他也念佛求生淨土,智者大師就是念佛求生淨土。它一定有它的學風、有它的道風。如果標榜的是天臺道場,裏面沒有講經說法,沒有教學討論,也沒有認真修行,這個道場就有了問題。可見得修福不是容易事情,一定要有智慧。光是表智慧,花是表修行,你的智慧修行猶如須彌一樣,那麽樣的高、那麽樣的明顯;金剛神德號當中教導我們這些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不是說名號念一下就過去了,這個不行。我們合掌恭恭敬敬的念這個名號,念了不解義,只是口善而已,真實的利益得不到。真實利益要能得到,古大德教給我們一定是隨文入觀,隨著經文字字句句契入他的境界,這樣我們就得利益。所以他的名號提醒我們,要以智慧真實的修行,如菩薩一樣的高顯,取這個意思。第四:【清淨雲音執金剛神。】名號裏面,“清淨雲音”,就是大經裏面常講“佛以一音而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一音就是圓滿之音,此地稱爲清淨雲音。一音是圓滿音,一音是清淨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雲”這個字在佛經裏面用得最多、用得最廣,它的意思是表法,跟“妙”字的意思相同,雲就是表妙字。意思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顯示非有非無;雲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說它無,我們看到雲彩一朵一朵的;你說它是有,我們現在乘飛機飛到雲上沒有障礙,它是煙霧一樣的。所以它表非有非無,不可以說有,也不可以說無;也表相有體無,用有性無,表這個意思。讓你事上認真努力去修學,心上決定沒有一絲毫的執著,就清淨了。這一句裏面它所顯示出來的是說法,它有個音,音是說法。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特別是我們這個世間:娑婆世界,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給我們揀選圓通,實在講就是爲我們這個世間衆生選擇法門,哪一個法門適合我們修學,契合我們的根基?文殊菩薩所選的是觀世音菩薩耳根的法門,“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說明娑婆世界衆生的根性,六根哪個根最利?耳根最利。佛菩薩要度這一切衆生,就得用音聲做佛事。衆生耳根利,你現相給他看,他看不清楚、他看不明白;你說給他聽,他會聽得清楚、聽得明白。從聽聞裏面開悟占絕大多數,從色相裏面開悟少數,不能說沒有,有,少數;絕大多數的人,我們要從多數來說,多數人耳根利。我們在經上看到世尊告訴我們,香積國中的人他舌根利,舌嘗味。他耳根也不利,你說法他聽不懂,很困難;你示現色相他也看不懂,也很困難。佛在那個地方弘法利生,天天請大家吃飯,這一吃他就開悟了,很妙!所以十方衆生根性並不完全相同。我們這個世間耳根最利,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在我們中國,孔老夫子示現的教學也是音聲爲佛事,沒有兩樣。世尊當年教學沒有課本、沒有教科書,也沒有講義;孔老夫子當年教學也是沒有教科書,也沒有講義,幾乎都完全相同。多半是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跟他研究討論,爲他解答。世尊滅度之後,這些學生就記憶當中還能記得住的,大家在一起開會來集結經藏,就是把個人所記得的報告出來、寫出來,記錄下來,這樣流傳稱之爲經典。這些經典佛沒有看過,這個記載靠得住嗎?記載的時候非常謹慎,由記憶力最強的阿難尊者作爲集結經藏的主席,通過他的覆講,通過五百阿羅漢的印證,給他作證明,證明他講的沒有錯,確實是世尊當年所說的這個話,這才記錄下來。孔子還有一些著作,釋迦牟尼佛沒有著作。現在諸位所熟悉的《論語》,《論語》就不是孔子作的,是孔子學生在孔子過世之後,也就像佛門集結經藏的樣子,同學們大家在一起就老師平常教誨,隨著個人記憶記錄下來,編成書稱爲《論語》,記載夫子一生的言行教誨。所以都是以音聲爲佛事,一直到我們現前,我們現前依舊是耳根比眼根要利。音裏面最重要的是清淨音,清淨音從哪裏來?從清淨心來。你的心清淨,你的說法就清淨;心不清淨,你的言語就不清淨。爲什麽?有顧忌,說話不敢直說,怕得罪人。譬如我們這裏開個道場,尤其是現代的道場,跟古時候不一樣,古時候道場可以不靠別人,自己經濟可以獨立。多半都是他有山、有田地,山林田地租給農夫去耕種,每一年收租,收的租這些稻米糧食足可以養活這個道場,所以他在經濟上不至於斷絕來源,他能維持得下去,不依靠信徒。佛家常講“*輪未轉,食輪先”,*輪沒轉,生活要能過得去。如果生活都過不去了,說法問題就來了,哪還有心思說法?哪還有心思修行?這就所謂是“貧窮學道難”。叁餐不繼你叫他來學道,他沒有這個心情,一定生活要能過得去,清苦一點不怕,能夠平平安安的度苦。現在道場不一樣了,現在隨著工業時代來臨,道場一定要靠信徒,沒有信徒經常的供養捐獻,道場就不能維持下去。所以現在見到信徒,怎麽能不巴結?這一巴結信徒,盼望你常常來,盼望你常常送供養來,那說話就要看信徒臉色講話;你看心不清淨了,所以言語也不清淨,這都是事實。只有真正明白佛理的人,在這種情況之下依舊可以講真話,那是什麽?靠叁寶。真修行,誰來護法?諸佛菩薩護法,龍天善神護法,不靠人,對人還是講真話。如果說真話把這些人都得罪了,不來了,當然不來的人有,不是沒有,真的有;喜歡聽真話的還是不少,他來,這個道場還是可以維持下去。這個世間可見得不是各個人都喜歡聽假話,還有聽真話的人;換句話說,我們用清淨心說法不會餓死,這個要知道。清淨心說法,如理如法的修行,如果這個道場維持不下去,餓死了,護法神就要受處分。護法神,頭一個韋馱菩薩,豈不要撤職查辦?這真的,不是假的。問題就是你信不信?真正相信,諸佛護念、護法神護持,你就什麽都不在乎了。下一餐沒得吃,你心還是清淨的,一絲毫憂慮妄想都沒有,決定不會想到下一餐到哪裏著落?明天怎麽辦?不會想這個事情,還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若無其事,這個心才清淨。清淨心說法,隨類說法,應當說什麽法門,就宣說什麽法門,這是清淨雲音。雖說法,叁輪體空,雲就是表叁輪體空。這是我們從清淨雲音執金剛神名號裏面,應當要知道學習的。第五尊:【諸根美妙執金剛神。】“根”是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六根。六根美妙,我們常講的端正莊嚴,端正莊嚴好相。世尊所顯示的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是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如果是在華藏世界、極樂世界,相好光明說之不盡,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相好。相好不妙。妙是什麽?妙是能令一切衆生見到相好,他就覺悟,那就妙了。不能令衆生覺悟,相雖好,不妙。假如相好,不但不能叫人覺悟,還叫人迷惑,那麻煩大了。那個相是令人生起貪愛、生起欲望,這種相妖魔之相,不是佛菩薩了。佛菩薩的相令人覺悟,相貌清淨莊嚴,決不是妖冶,妖冶的相是令人墮落,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妙這個字非常非常重要。六根,意根是心,說明身心都妙。妙是身心真誠、清淨、慈悲,又充滿了智慧,這就妙了。第六位:【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可愛。“樂”是愛好、樂好;“光明”是智慧。這一位金剛神所示現的是令人歡喜智慧光明的德相,見到那個相就感到他充滿智慧,令人非常喜歡。身相,我們常講是演法,言語是說法。說到音是說法,說也有表演,表演裏面也有說法。不過前面清淨雲音是以言說爲主,這個地方可愛樂光明是以示現爲主。我們從金剛神的名號當中,細細的去思惟觀想,這一位金剛神一定是非常和藹可親,令一切衆生接觸到他都能夠生愛慕之心,同時又生畏懼之心。經裏面告訴我們,這麽多的神衆只有金剛神是現的丈夫相,男身,向後這些神衆統統是女身,女身比男身多得多。現在在末法時期,我們看女子學佛比男子學佛多得太多了,這難…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