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上)▪P28

  ..續本文上一頁怎麽辦?我說:歡迎拷貝。他說:那你賣錢不就賣不出去了?我說:我從來沒有賣過錢。他說:那你錢從那裏來?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念念當中想到我的錄像帶還要版權所有,還要去賣錢,諸位要知道,你有版權,你能夠賣多少錢?我沒有版權,我這個錢是盡虛空、遍法界。這一點要是不能夠通達,不能夠明了,我們這個佛就叫白學了。出家如是,在家也應該如是,你就得大自在,你與性德就相應了,性德裏面的智慧、德能、財寶,真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需要的時候,兩手空空,什麽都沒有;要的時候,不知道從那裏就來了,要多少就來多少,你說這個多自在,這個多快樂。必須要降伏魔外,我們才能相應,降伏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邪知邪見,這才能成功。第叁句裏面,“無邊菩薩道場衆會,鹹集其所。”李會長心量很大,他要把這個道場也莊嚴成華藏海會一樣,他有感,諸佛菩薩就有應。這是說無邊的菩薩,道場裏面的,道場外面的,道場外面的諸菩薩也在其中,這個很不可思議,正是顯示出來依中有正,依報裏面有正報。如來是果地,菩薩是在因地,果中有因,《華嚴》這一會確確實實就是這個樣子。《華嚴經》是世尊成道之後二七日中,定中所說。如來在定中,那是果地的境界。他在定中宣說大《華嚴經》,無量的菩薩參與佛定中這一會,豈不是果中有因嗎?這是古德所講“衆聖冥會”。“冥”這個意思是凡夫不能夠覺察,凡夫肉眼見不到;不但凡夫見不到,華嚴海會,二乘人都絕分,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知道。我們在本經裏面看到,他有許許多多的神衆,這些神衆都是法身大士,都是佛與大菩薩在九法界裏面教化衆生,示現的這些形相。所謂是“應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現什麽身”,參與華嚴海會,他也現這個身相。其實這裏面講的山神、樹神、晝神、夜神,法身大士隨類現身,若不是法身大士,怎麽能參加這個法會?我們今天有緣能參與這一會,雖然不是世尊親自主持,也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說、聽都得諸佛如來的加持。如果沒有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一會就很難成就。第四句經文比較長一點。“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爲其網。”著重在光、音、網這叁樁事情。音,說法;光、網表法。羅網,前面也給諸位介紹過。“網”是比喻、是形容,形容教網大張;網,它的作用是防止,高度的藝術品用羅網把它攔起來,防止這些小動物去破壞。所以這個“網”在佛法裏面就有防非止過的意思。對外,防止邪知邪見;對內,增長我們智慧、慈悲。所以佛的教法不僅僅是以言說,六塵都表法,六塵都放光,六塵都說法,我們六根所接觸無一不是“大方廣佛華嚴”,才顯示出如來教網確確實實是無量無邊。這個羅網是以寶成就的,所以能出如來智慧光明,圓音說法。經裏面講“不思議”,不可思議。不思議,古德給我們講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音聲不可思議”,“佛以一音而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這個確實我們無法想像。從前古人,我對於古人是非常佩服,古人看到這種經文,聽到這個說法,他能相信,真是善根深厚,聰明利根。我們現代人借著科學工具,體會到這個事情可能。你看現在國際會議上,講演的時候,聽衆來自許許多多國家地區的人,言語不相同,但是他能夠隨時聽,用機械自動的就把言語翻成其他的音。我又聽說,一些同修告訴我,將來電腦可以自動翻譯,可以能夠翻成各種不同的語言文字。這個電腦機械可以做得到,佛那有做不到的道理呢?我們是看到這些科學工具,聽說有這個可能,我們對這個經裏所講生起信心。這就說明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領悟的能力不如古人,古人在這一方面比我們高明。第二個意思是“所說難量”。所說的理深,所說的事繁;事太多太多了,理太深太深了。佛能夠以很少的言語文字,說出甚深之理、無量之事,這個不可思議。第叁個不可思議是“說即無說”,這個不可思議。無說而說,無聞而聞;說、聽都不可思議,這是真說。這個境界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我們凡夫沒有法子體會,我們也只是在公案因緣裏面聽說而已。禅宗裏面上根利智,他們采取這一種教學的方式,能夠契入甚深的境界。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希望慢慢也能夠接觸到這個境界,對我們修學決定有幫助。第四個意思就是經上講的“一具一切”,一法裏面含攝一切法。這個一是任一,不是獨一;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切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多不二。底下一句,“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這是正報的作用,爲我們說明依正圓融。前面是依報裏面有正報,當然正報裏頭也有依報。依中有正,正中有依;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參而不雜,依正分明,因果分明,所以它能夠出生。出生,是不是有心的呢?無心,無意。既無心,又無意,爲什麽能出生?佛給我們講,這裏頭有無量因緣,因緣聚會的時候它就起現行,這個起現相叫做出生。如來果地上事實真相如是,我們今天在凡夫地,實在說亦如是。所不一樣的,佛果地上境界的出現是佛的願力,是佛的神通德能。我們凡夫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叁十,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是無量境界出現,這種境界出現實在講全是業力。我們過去生中所造的這些業,惡業多、善業少,所以出現的這些境界,多半都是不如意的,世俗人常說,“不如意事常八九”,這個有道理。因不善,果那裏會如意呢?你看看佛在經上所說,他講六道衆生,起心動念都是虛妄,這個我們知道。他起的什麽心,動的什麽念?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二十六個,惡比善多得太多了,所以他起心動念都是惡的,他不是善的。惡的念頭有力量,這個力量強,善的力量薄弱,佛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所以起心動念,惡念多過善念,特別是在現前這個時代。在古時候,中國人自己常說“禮義之邦”,中國人懂禮,中國人講義,明禮、行義要靠教學。古代對於教育非常重視,特別重視兒童的教育,少成若天性。現代大家把教育疏忽掉了,現在這個教育表面上看是比古時候發達,學校多,有很好的教育製度,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但是教育的內容跟古時候就大大的不相同。古時候的教學,教育的目標是教你怎樣做人,所以教學的內容著重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人生活在這個世間不能離開大自然,然後再進一步,人與天地鬼神的關系。中國儒家、道家雖然不像一般宗教對天地鬼神的心態,但是也都講到,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所以現代的教育把這些東西舍棄了,向科技上發展、向工商業去發展,發展到最後在物質生活上富裕了,人文墮落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沒有了,今天在社會上不能講這些,講這些東西是你落伍了,你這個頭腦太舊,不管用了。那麽社會的現象,大亂的現象,雖然生活在這個物質文明當中,身心不安,生活在疑慮恐懼之中,人人都沒有一個安全感,你說這個多可怕,這個多麽恐怖。所以我們現的境界爲什麽跟諸佛如來現的境界不一樣,我們在這個地方要深思、要反省。他們的境界與“大方廣”相應,顯現出來的是“佛華嚴”;我們與性德完全相違背,顯示出來的是惡道,這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也正是佛所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末後這一句,“一切衆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這個是妙用裏面最後的一句。“衆生”是凡夫,凡夫心地是汙染的,這裏給我們說明“無染現染”。如來是清淨的,沒有汙染;如來境界裏頭也現衆生,衆生是正報;也現衆生生活的環境,他們居住的是他生活環境,生活環境也是汙染的。這個給我們說明,淨中有染,染中有淨。染、淨雖然交融,但是染跟淨那個界限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境界清淨,因爲自性清淨,他能夠順著性德,就現清淨的依報與正報。凡夫違背了自性,所現出來染汙的境界,依正都染。我們今天身心不清淨,我們居住的環境也不清淨。不但我們居住這個地球不清淨,接近地球的這些外太空也不清淨,然後才能夠體會到那個影響力有多大。不讀《華嚴》,不是華嚴會上,我們很難講,通常我們也不願意講。爲什麽?難懂。今天我們在這一會,應當要講。諸位千萬不要以爲,我們自己起心動念算不了什麽,你要這樣想,錯了。你動一個善念,極其微弱的一個善念,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都知道、都歡喜、都贊歎;你起一個惡念,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衆生都會受到影響。真的是這個樣子嗎?真的,一點都不假。爲什麽?這部經給我們講得清楚、講得明白,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個是在華嚴會上才說出事實真相。這個不是方便說,這是真實說,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虛空法界,我們知道這個裏面,現在科學發達,用這些技術、儀器偵測出波動,實在說無明就是波動。現代的科學家他們也明了,知道所有物質現象不是真的。這些現象從那裏來的?現象就是波動,比原子、粒子更進了一步。波動的現象,現在我們比較上清楚一點,我們知道光波、音波,這個波動的現象非常複雜,我們叫它長波、短波、磁波、電磁。所有一切種種不同的這些波動,它的根源是什麽?根源是心波,起心動念那才是根源。而心波動的速度絕對不是光波、音波、磁波能夠相比的,都比不上。電波的速度現在科學家計算得很准確,一秒鍾叁十萬公裏。可是心波,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這個生滅非常短暫,可是它在這個刹那之間,實在講那個刹那真正是刹那的萬分之一、二,已經到達盡虛空、遍法界。叁十萬波動的速度怎麽能相比?於是我們恍然大悟,爲什麽經上常說“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衆生果報現前害怕,害怕來不及了,你必須要承受。菩薩不怕果報,菩薩怕造因;果來了,怕也沒用處。如果不願意接受不善之果,那我們決定不能夠造不善之因。不但不善的事不能造,不善的念不能起…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