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上)▪P52

  ..續本文上一頁、覺就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離開了清淨、平等、覺,所有一切法都不是佛法。佛在《華嚴經》上講“忘失菩提心”,你要是把菩提心忘掉、丟掉,所修一切善都叫魔業。這句話說的意思很深很深,《楞嚴經》上裏面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就是因地不真。因地就是清淨、平等、覺,你的心與清淨、平等、覺不相應,就是因地不真,你的修學就很難成就。佛的因真,果報殊勝。智周法界,就是周遍法界。自在教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沒有限量,隨意現身、現世界、現國土,現的這些事相也是圓滿十方。不但是在因地,果地上都不例外。諸佛菩薩跟衆生同時、同一個處所,互相參入,要用我們中國古人講的話“和光同塵”。跟我們一般凡夫大衆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聚會在一起,種種聚會的場所,菩薩在這些境界裏面修什麽?無量法門離不開定、慧,定、慧是總持法門。菩薩跟一切衆生,九法界衆生,跟這些衆生都要相處在一起,把自己無始劫分別、妄想、執著的習氣磨盡,這叫修行。你要離開這些大衆,你到那裏修?你要斷貪,你不在境界裏面,你怎麽知道你那個貪已經斷掉?貪的範圍廣得不得了。喜歡的,你想得到是貪;不喜歡的,你想把它攆走也是貪。順、逆境界都是這一個心,在順境裏面心清淨、平等,不起心、不動念,貪心斷掉;逆境裏面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貪的境界沒有了。每一法裏面都有順、逆兩個境界,現在所講相對的世界。最近科學家在探索物質,有物質,一定有個反物質,他要去找反物質。尖端的科學家在找反物質,因爲從相對講有這邊一定有那邊;有這個物質的世界,一定有個非物質的世界。任何一法都有兩邊,佛教給我們兩邊不住,中道不存,要在這上用功夫。什麽樣的境緣都可以接觸,在這個地方修定、修慧,定慧等持,這是真用功。這是高級的修行方法,不是凡夫。凡夫要學這個方法,怕的是學得不像反而墮落,反而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落在阿鼻地獄永劫不能翻身,那就大錯特錯。所以佛對於我們初學的人,我們是凡夫,佛知道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定功,給我們製訂了許許多多的戒條,這個可以做,那個不能做。《華嚴經》裏頭什麽不能做?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有一樣不能做,豈不是有障礙?那怎麽能入無障礙的法界?這是法身大士,他們行,他們在什麽場合當中都是修定、修慧,他們的功夫從來沒有間斷。佛對於沙彌、比丘,出家四衆,這裏面戒條裏頭有一條很重要,歌舞、戲劇是決定不可以觀聽;去看戲,聽個唱歌,不許可。佛爲什麽製這條戒?你常常去聽唱歌,常常去看戲,你的心都被它轉,你的心怎麽會清淨?你怎麽會定得下來?所以對於初學的人決定要禁止。可是佛給大乘菩薩講經說法,天女載歌載舞,釋迦牟尼佛一面講經,她就在旁邊表演。諸位如果到中國大陸去旅遊,看看敦煌裏面的壁畫,佛講經說法,空中天女奏樂、散花、歌舞,表示慶祝,佛也沒有拒絕她。當時與會的大衆欣不欣賞?也在同時欣賞,不礙事,他們在這個境界裏面修定、修慧。境界現前不起心、不動念是定,不分別、不執著是慧;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但是心地清淨,如如不動是定,他在這個裏面修定、修慧。不是我們,我們現在連電視,我常常看到有些看電視的人,一會兒哈哈大笑、一會兒愁眉苦臉,我在旁邊看到感觸很深,那是什麽?心隨相轉。那些人在變現相,就把他那個心在那裏跳動,起伏不定。那個相是什麽?那個相是魔,魔的棒在那裏揮舞,你的心就跟它跳舞跳起來,你永遠落在魔掌裏頭,你還能逃得出去。佛菩薩也在那裏看戲、也在那裏看電視,不一樣,他在那裏修定、修慧。他在那裏觀看,那個相清清楚楚,相是妄相,空是真空;看電視螢光幕空的,那是真的,相是幻相,相有生滅,螢光幕不生不滅,他在那裏是修行,那怎麽會一樣?所以真有功夫的人,唱歌、跳舞、看電視沒有妨礙,事事無礙;沒有功夫的人一到那裏去,看他笑,你也笑,他哭,你也哭,你就完了。我們懂得佛法的教學有初級、有中級、有高級,不一樣。我們自己修學,我們自己把佛法介紹給大衆,也要懂得這個原則,一定要知道善巧方便。度富貴人很難,經上常講“富貴學道難”,他有這些富貴的習氣,你要度他,開頭一定要隨順他的習氣,你不隨順他的習氣,你決定不能幫助他入佛門。貧窮也學道難,貧窮自卑感很重,你要怎麽樣去鼓勵他,讓他逐漸逐漸明白諸法是平等,沒有高下,慢慢喚起他自尊、自重、自愛之心,他才能入佛門。法沒有定法,要有智慧,沒有真實智慧,接引大衆非常非常困難。縱有善心,有的時候把事情做壞,這種情形也是比比皆是,我們看得很多。經上講報身滿叁千大千之刹,這個要注意,這句話是比喻,這句話的含義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刹土。佛現相,毗盧遮那佛的相好光明都是不可思議,不是像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示現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尤其是我們應當要學習,智入叁世,悉皆平等。叁世是過去、現在、未來,叁世裏面就包括十方,這個意思就是說明一定要以真實智慧隨順衆生,菩薩這樣的修學才能夠提升自己的定慧。九法界他都隨順,才能夠利益一切衆生,《無量壽經》上說“惠以真實之利”,他才做得到。我們要不肯隨順,你怎麽能做到?我初到臺中親近李炳老的時候,在這個之前我跟忏雲法師住山,住茅篷;我在山上住了五個半月,下山的時候親近李老師,跟他學教。忏雲法師在臺灣持戒精嚴,我們茅篷裏面每一個人都是持午,過中決定不食。過中之後喝一點果汁,已經把那個齋就破掉,只可以喝水;果汁會沈澱,凡是能沈澱,你這個齋都破掉。我那個時候齋戒很嚴。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日中一食幾十年,可是過了午人家請他吃飯,他吃不吃?照吃。在應酬的時候吃飯過了十二點鍾,實際上日中一食最好是在十一點半以前。每一天日中的時間都不一樣,所以真正要是持午,我們用什麽日曆?用天文日曆,知道每一天中午的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也挺麻煩!那個時候確實我用天文日曆,我在沒有學佛的時候就參加天文學會,年輕時候對這個很有興趣,所以天文臺年年寄日曆給我。李老師有一次就告訴我,他說:你這個樣子學講經不行;我說:怎麽了?他說:忏雲法師那是小乘,你度不了衆生。特別是有一些初發心的人,對於你很恭敬,想請你吃飯,供養你,向你討教;你要說是你持午,晚上不吃,中午過午也不吃。人家不懂你這一套,說你什麽?你這個出家人架子太大,傲慢,我們供養你瞧不起,反而引起對方退心、毀謗,造種種罪業。他爲什麽造這罪業?你給他這個緣。所以李老師示現的是大乘菩薩之法,自己戒律精嚴,入衆一切隨緣。他跟我們講戒條,條條戒都有開遮持犯,那是開戒,不是犯戒,我們才恍然大悟。以前雖然聽說開遮持犯,不曉得怎麽個作法,這才曉得這作法。決定令一切衆生得利益,令一切衆生生歡喜心,這個是對的,決不是死在戒條裏頭。我戒律很好、很精嚴,我自己得度,衆生苦,我不管他。像地藏菩薩,別人不願意入地獄,地藏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只要一切衆生得度,我破戒下地獄,甘心情願,這才叫大慈大悲。要懂得戒律裏頭有開緣,你要不懂得開遮持犯,不懂得在生活上靈活運用,那你這個戒律就沒法子持。所以李老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然後我再學他,我懂得他的意思,才不那麽拘謹。可是他飲食起居很著重衛生。他有一些應酬常常帶我一道去,我坐在他旁邊。有一次吃飯,豆腐變味道馊了,他碰碰我的肩膀,叫我不要吃。衛生很重要,你要吃東西不小心,生病了,還要人來照顧你,你不就找麻煩。不要給人家添麻煩,自己病苦無所謂,找別人麻煩,要別人侍候你,那就錯了。念念實在講他爲自己想,爲別人著想,不要找別人麻煩;最好自己不要生病,就不找人麻煩。所以這是真善知識,真實教誨,我們要善得其義。有一年我有一個同鄉,也是老朋友,他是個軍人,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是戴雲龍的部下,我們一般人講搞特工,對日本人作戰。做情報工作,被日本人發現,被日本憲兵隊發現,這種工作人員要是被抓去,不但是死,那死得很難過,他不叫你好死,用種種方法來折磨你死,這他們都非常清楚。他們叁個人同時被日本憲兵隊追捕,他就逃到一個寺廟,求老和尚幫助他。寺廟裏面正在念佛,這個老和尚很慈悲,他說:好,你們把衣服脫下來,馬上穿上出家衣服,跟到裏面去念佛。日本憲兵隊追到這個地方,怎麽找也找不到,就算了,回去了。老和尚救了他們叁個人的命,這個就是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臺那個寺廟,那個寺廟名字我記不得。抗戰勝利之後,他們對這個老和尚救命之恩念念不忘,非常感激老和尚那次救命,要沒有這老和尚,他們決定被日本憲兵隊抓去。回到南京之後感激老和尚,辦了一桌上好的酒席,請老和尚來應供,把老和尚請來了。請來之後,忽然發現這老和尚吃素,一桌都是雞、魚、鴨、肉,搞得非常尴尬,那裏曉得這個老和尚真正叫他佩服,一生都忘記不掉。老和尚講沒關系,坐下來;他就照樣就吃,他們都呆了。這是老和尚真實智慧接引這批衆生,大無畏,不執著這個相,照吃。所以這是屬於開緣,不是破戒,這是屬於開緣,令所有的人生歡喜心。因爲他知道,他不是開玩笑,發之於真誠,他們疏忽、忘記了出家人吃素,可以原諒。老和尚沒有跟他計較,終生感念,談到佛法,佛法偉大,和尚有智慧,高明。開緣!像這些地方我們要懂得、要學習。如果說你要是想吃肉,自己不好意思,诶!你們去請我一桌,那你就犯戒了,你就破戒,你就罪過無量無邊,這個地方確實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然後才知道佛法在生活當中原本是活活潑潑,經上常講得大自在、得大圓滿。我們在講席當中體會到這一點意思,常常勉勵大家,我們要做社會…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