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孔老夫子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現在人把創造、發明擺在第一,孔子沒有,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孔子所學的我們就聯想到,他所學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傳給後世的,都不是自己的,古聖先賢、祖宗留下來的。他老人家態度是「信而好古」,這個難得,我們要學。對古聖先賢的東西一點都不懷疑,相信、喜歡,好是喜歡,全是古人的。中國世世代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智慧、理念、方法從哪來的?都從古人來的。爲什麼?古人累積的經驗取得了教訓。我們把古人的丟掉了,自己來搞一套,沒有通過曆史的檢驗,很多錯誤不知道,錯誤發生了無法解決,自找苦吃,現在不相信古人。
孔子是最相信古人,最尊重古人,肯定古人沒有過失。他要有過失,那些東西當然有,那傳不下來,誰傳它?好的東西、優秀的東西傳下來了,傳下來全是精華。現在人講古籍裏頭有糟粕,這是什麼?傲慢,用批評的態度看古人,古人東西你一點都得不到。古人東西從恭敬當中求,印光大師教我們,一分誠敬你就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什麼利益也得不到。今天古籍還保存下來,我是遇到印這些書這個書局,我有多余的錢我就買。買來幹什麼?送給每個學校圖書館,讓他們保存不至于丟掉。大災難肯定很多破壞,我到處都散,總有地方保留著。人家以前叫我刻在石頭上,刻在什麼金屬上,那個東西刻一套花一套錢,一個大地震來全都完了。所以現在要懂得到處散好!不可能全部毀掉,總有地方存在,這才是保存的方法,要懂這個道理。
中國東西這是乾隆皇帝有功德,把它整理出來,整理成一部《四庫全書》,一部《四庫荟要》。中國千萬年以前的曆代祖宗、曆代聖賢,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理念,他們的方法,他們的成就全在這裏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中華唯一的寶藏,不能丟掉。文言文是鑰匙,叁年時間,外國人叁年時間就學會了,他鑰匙就拿到了。我在美國大學問他們學生,他們讀中國古書,拿到中國古書寫博士論文,我問他學多久?叁年。到英國在倫敦,我問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這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學,排名第一的,他們學漢學,他有漢學系專攻中國儒釋道,我問他文言文學多久?叁年。外國人叁年都能學成,中國人二年就夠了,要比他省一年,真幹、真肯學。乾隆給我們造了寶庫,寶庫的鑰匙你得要有,你要沒有,寶給你,這寶庫打不開,你得不到受用,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有很多人告訴我,將來大災難,中國東北、西北災難最小,可以保全。指的地區從東,黑龍江大概沒有問題,吉林問題不大,遼甯大概有一半沒有問題,另外有一半有問題。內蒙沒有問題,甘肅沒有問題,在新疆大戈壁沙漠以北都沒有問題,這個地方可以藏寶。寶是什麼?寶是《四庫全書》,寶是《四庫荟要》。所以得要真正有心的人有這種認識、認知,有這個緣分找地方收藏。當然更希望辦個學校,簡簡單單的規模不要大,學生十個、二十個人就夠了,專攻,從文言文下手。十年之後這是中國傳統國學第一流的老師,有老師就會有人學,慢慢能複興起來。所以現在書局印這些東西,這是莫大的貢獻,我們了解,我們希望全世界好的學校、大學,我們都贈送,讓他們收藏。這就是中國列祖列宗無量無邊智慧光明,它能夠開啓我們的性德,能夠開啓自性裏面本具的智慧般若。佛經,特別是這部經,現在我們幾乎大量的在流通,流通到全世界。印刷還是重要,怕將來沒有電,沒有電書本就管用了。隨身聽是好,值得做,還有一天電的來源咱們就用一天,聽,真正聽,真誠恭敬心聽一定得好處。
不可以任意批評,我們無論在哪一方面跟古人比,比不上,不要說太古了,我們跟上一輩比,就比不上。我們上一輩老師,黃念祖、夏蓮居、李炳南、方東美,我們跟他比比不上,我們底下一代的學生又不如我們,這個麻煩,一代不如一代,這衰相!如何讓下一代超過我這一代,那就興旺,那得要那個學生真用功。真用功如果是爲名爲利就完了,這個念頭一動就沒有辦法,就毀掉了。《論語》孔老夫子有一句話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如是比喻,假如有一個人,這個人才華跟周公一樣。周公是聖人,是孔老夫子一生心目當中最佩服的一個聖人,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大聖。他說「使驕且吝,其余則不足觀也」,這個人好,很好,可是怎麼樣?傲慢,一傲慢就完了,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中國古人有一句諺語說,「學問深時意氣平」,愈是有學問的人、真學問的人愈謙虛,愈恭敬,哪有傲慢的!傲慢是假的,不是真的。孔老夫子一生,你看學生對他批評五個字,溫良恭儉讓,夫子之爲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禮讓,沒有傲慢,決定沒有心浮氣躁,我們得學這點。現在自己有一點成就,就很了不起,這怎麼行?這不可以。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跟古人比差很遠,怎麼能不學?
所以我們要鼓勵年輕人學習,還得要鼓勵年輕人要用真誠心學習,要敬祖宗,要愛祖宗,要敬聖賢,向聖賢學習。決定不能批評,你批評說它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說不定那個不對裏頭,是最高的東西在裏頭,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出來,你學上個二十年、叁十年再一看就明白了。你現在程度不夠,到那個時候看出來,那不後悔嗎?你看那個時候批評人、冤枉人,那個罪多重。古人教面面都想到了,遇到我們看不懂的地方,古人教什麼?存疑,打個問號,不要批評。這個地方我有懷疑,我再好好的努力,說不定過幾年這問題解決,明白了,這是正確的態度;一覺得不合適,馬上就批評,這個錯誤的。古人東西留下來兩千多年,多少人看過,如果有問題的早就挑剔去了,還等到我們?我們從這個地方信心就定下來。我們的德行不說別的,古人有貪瞋癡慢比我們淡薄,我們現在這個貪瞋癡慢到極點,這個東西是煩惱,說明古人煩惱比我們輕。煩惱比我們輕,他的智慧就比我們大,煩惱輕智慧長。我們煩惱重,我們智慧沒有,貢高我慢超過古人不曉得多少,這種心態學古人東西難,太難了。古時候人從小就教敬,教孝、教敬、教謙虛、教忍讓,現在人不教,從小教競爭,把人養成一種好勝傲慢,從小培養成這個,跟古人教的恰恰相反,這個事情麻煩。
我們把最後這一段念下去,至于無稱光既前合于解脫光,茲又合于不思議光,實亦無礙。這給我們解開,開合不一樣。蓋諸譯開合有別,錯綜不一,故顯差異。但其實質亦無二致。解脫乃涅槃叁德之一,正是不可思議也。這一段文還沒有結束,後面是總結,不思議就是不可思議,這個不可思議是真的,是什麼?你沒有辦法去想它,你沒有法子去說它,理太深、太廣了,事遍一切法界。我們一般人說的成語裏頭,「博大精深」,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好。我們用這四個字來看《四庫全書》博大精深,來看《四庫荟要》,甚至于看《群書治要》,看《國學治要》,都可以用這四個字來說,博大精深,我們這個尊敬的心就生出來。這個尊敬的心就是入門的心,沒有尊敬你就入不了門,孔子來教你,釋迦佛來教你,你都入不了門。爲什麼?你自己有障礙,業障太嚴重,業障消掉就看到你謙虛,看到你恭敬,自然就露出來了。
所以我常常回憶,當年見章嘉大師,第一次見面提出問題,他看著我,我看著他,半個鍾點不說話,我不知道原因。現在曉得了,年輕心浮氣躁,提出來是重要問題,老師看著你,一直看到你把那個浮躁的氣平靜下來了,才給你講話,這麼個道理。看了半個鍾點,說了一個字有,我問他有沒有方法?有。有我就豎起耳來馬上聽,又動了,他又不講話,停了六、七分鍾,總要叫我那個心平氣和,浮躁不能有,他才給你講,他不講廢話。那樣講的時候,你真聽進去了,真管用;浮躁不行,現在哪個年輕人不浮躁,那就很難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你要不懂,你一生不可能成就,怎麼用功都不會成就。一定謙虛、恭敬,孔老夫子五個字常常想著,努力把它做到,溫良恭儉讓,這樣的心態才能成就大學問。好,我們今天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0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