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一集▪P4

  ..續本文上一頁是怎麼個念法?他說我教人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人家問,你自己念佛是怎麼念法?我自己念「阿彌陀佛」。別人問他,爲什麼你教別人念南無,你自己不念南無?他跟人解釋,我自己真信、真願,這一生我決定求生淨土,死心塌地,所以我就念阿彌陀佛。因爲釋迦牟尼佛在經上教的,執持名號,名號就阿彌陀佛。南無那兩個字是客氣話,是恭敬的話。南無是梵語,翻成中國,有恭敬、禮敬、皈依、歸命,有這麼多意思在裏頭。這個我不要了,我直接念佛號,我就要生極樂世界。蓮池大師說得好!真正到極樂世界,客氣都不需要,一心執持名號,名號就四個字,四個字比六個字更簡單,愈簡單愈好。

  但持名號,你看不必用觀想,就不需要用一切方便法。古大德也提倡淨宗念佛有正修、有助修,以念佛爲正修,以斷惡修善爲助修。蓮池大師說得好,他說我是以持名爲正修,還以持名爲助修,我的正修、助修就是一句佛號。這個說他真的專一,專念阿彌陀佛,不要用其他的方法,死心塌地念到底。斷惡修善要不要做?這是日常生活,隨緣,那是做人的基本態度,當然要做,那個不算我修行。我的修行,心裏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修善是阿彌陀佛,作惡也是阿彌陀佛,統統都歸阿彌陀佛,沒有一個雜念,功夫純一,這個不可思議。

  第四,「一七爲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修別的法門時間長,修淨土法門七天。這個一七爲期,期是什麼?是往生。那蕅益大師的修行我們就知道了,我相信別人未必,他自己一定是這樣修的,就是七天往生。七天還沒有往生,好,第二個七天;第二個七天沒有往生,再第叁個七天。求往生的心多懇切,阿彌陀佛能不知道嗎?阿彌陀佛爲什麼不接引他往生?讓他表法,讓他接引去度有緣衆生,讓大家看到他,跟他學習。他度衆生的緣要滿了,佛就現前,來接引他走了。這種發心,真的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這是真正念佛人應該要向他學習的。所以,印光大師在一切祖師當中最佩服的就是蕅益大師。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這個後頭有,後頭說到了,那個注解注到絕頂,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它。這種贊歎,贊歎到極處!

  我記得好像是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這是老朋友,也是我們非常敬佩的一位法師。他請我吃飯,只有我一個人。他問我,他說淨空法師,你知不知道我今天爲什麼請你吃飯?我說我不知道,沒有神通。他說我有一個問題向你請教。我說不敢當,這都講經的法師。他說印光法師對《彌陀經要解》的贊歎,說即使古佛再來做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話是不是有一點說得過分了?問我這個問題。我回答他,我說印光大師的贊歎一點都不過分,他講得太好了,確確實實這個注解如印祖所說,我說我相信他。對于淨土要不能深入,真的會感覺到印祖的話好像是過分了,其實他說得恰如其分。這就是方法好。我們修行,在這個世間確實就要把我們的生死定作七天,我在這個世間只有七天,你肯定萬緣放下,你還想什麼?這個我覺得比印光大師教人把死字貼在額頭上,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這兩個人用的這個方法是同樣的。印光大師天天想著,我要死了;蕅益大師想到,我的壽命只有七天。這是高度的警覺,還想什麼?什麼都不想,真放下了,不放下也得放下,沒有一樣可以帶走。煩惱習氣放下,頭腦清楚了,活一天表一天法,表什麼法?正法久住。表阿彌陀佛大願度生,就用我行動來表法。我一切放得下是表法,我一心持名是表法,我求生淨土是表法,留給大家的往生瑞相是表法,真正的彌陀弟子。不要以爲還有好長好長時間,那就因循苟且,自己就會懈怠。這個方法妙絕了!

  第五,「持一佛名,即爲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一切諸佛之所稱贊,念這個名號你就得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護念。爲什麼今天我們念佛沒有得到諸佛菩薩護念?第一個我們的心散亂,第二個妄想、雜念太多。不是諸佛不護念,諸佛護念我們沒有感覺到。果真像蕅益大師所說的,你只把壽命定作七天,感應就現了,你就能體會到,佛菩薩確實在周圍,你什麼樣的障礙都沒有了。你是真幹,你是真修,不是搞玩的。李老師當年在世,批評蓮社很多學佛的同修,他說他們修什麼?他們是拿佛法消遣的。在家裏沒事情幹,到蓮社來聽聽經、來拜拜佛,消遣的。說得有道理。是非人我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佛號雖然天天念,不得力。所以在這個階段,經教是不能不學,不學,永遠功夫不得力,一面用功,一面學經教。如果把蕅益大師、印光大師這個話,你真的搞明白了,功夫沒有不得力的,念佛一定得到諸佛護念。

  「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這個導師是阿彌陀佛,上面講的五種不可思議,都是阿彌陀佛功德之所成就,阿彌陀佛的大願。「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是經裏頭這句話,經過兩位大師給我們講解發明,我們懂得了。「又曰」,這也是蕅益大師講的,「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這句話不得了!把阿彌陀佛的功德都變成自己的功德,這還得了嗎?阿彌陀佛無量劫的修持,我今天一念他,把他功德變成自己的,真的不是假的。一切諸佛如來修積功德最偉大的、最殊勝的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諸佛贊歎阿彌陀佛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爲彌陀弟子,這還得了嗎?彌陀弟子,哪一尊佛不尊重你?尊重阿彌陀佛,一定尊重阿彌陀佛的弟子,我們要做真弟子,不能做假弟子。這個話也只有蕅益大師能說得出來。「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我們能把這個利益變成自己利益。

  「《要解》所雲: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真是紅心裏面中紅心」,說絕了!「近代印光大師贊歎此書」,就是《要解》,《要解》不長,贊歎這個書曰,「理事各臻其極」,就是說理、說事都達到極處,究竟圓滿了。「爲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這印光大師說的。自從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以來,所有注解當中第一注,蕅益大師的注解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確是確實。「縱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一九九九年新加坡演培法師問我就這一句,他有疑惑,認爲印光大師講的話太過分。我給他老人家說,他大我十歲,我說確實一點不過分。我們是老朋友,他修彌勒淨土,我修彌陀淨土,我們兩個都修淨土,目標不一樣。他的目標是兜率天,去親近彌勒菩薩;我們的目標是極樂世界,是親近阿彌陀佛。我表演這些給他看的,他還沒有回頭,也很好,我對他也非常贊歎。

  「不思議光中,全攝阿彌陀如來不可思議功德。故名不思議光」。這個十二種不思議光就是阿彌陀佛圓滿的不可思議功德,這個功德是他的大願、是他的修持所成就的。我們在前面讀到五劫修行,考察,現在的話叫調研,調查研究,去學習,結得四十八願,總結成考察的結果,四十八願。所以五劫修行,四十八願,不可思議的功德,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成就到現在十劫,這十五劫了。這個十劫,阿彌陀佛利用極樂世界接引十方諸佛刹土裏面一切衆生,上面到等覺菩薩,下面到地獄衆生,只要信、願、肯念佛,都能到極樂世界去圓滿成佛,這個功德真正不可思議。我們會念佛的人,這一句佛號裏頭就具足了圓滿功德。十二光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一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