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現代科學對大乘佛法幫了很大的忙,像這些我們原本都把它當作神話,現在被科學一證明,它有可能,是我們的見不到處,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見識。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又菩薩以一佛土衆生」,一佛土衆生就是叁千大千世界的衆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他把大千世界一佛土的衆生放在右掌上,飛到十方世界。遍示,給大家看。而不動本處,這大千世界的衆生沒有感覺,依然好像在本處一樣,沒有感覺得有動蕩。這都是《維摩經》上說的。「極樂大衆,悉具如是不可思議威神功德,深顯聖衆莊嚴,主伴功德均不可思議」。主是阿彌陀佛,伴是所有往生的這些菩薩,我們統稱爲極樂菩薩。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的,全都稱爲極樂菩薩。這裏舉例子是舉聲聞,方便有余土的。世尊再明顯舉個例子:
【我弟子中大目犍連。】
目犍連。
【神通第一。叁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衆生。】
是星宿裏面的衆生。
【于一晝夜。悉知其數。】
他有這個能力。注解裏頭說,「獨標目連功德,舉以爲喻。知星宿數,見漢吳譯」。《漢譯》的經文說,「摩诃目犍連,飛行四天下。一日一夜,遍數星知有幾枚也」。他一日一夜飛行四天下,這個四天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對于叁千大千世界裏有多少星宿,多少個星,數目字他全知道。這個地方『所有一切星宿衆生』,衆生沒解釋。一切星宿裏頭都有衆生。這是現在天文學家還沒有搞清楚,認爲衆生生存一定有光、有水、有土壤、有生物、有動植物,才能夠讓衆生生存。這是叁維空間,高維次的衆生可能不需要這些條件。我們今天的科學還沒有能夠進入四維、五維,更高維次當然更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不可以用叁維空間這一個維次來看所有的世界,那會産生很多誤會。現在科學家比較慎重,沒有真正發現的存疑,這個態度是正確的,慢慢再去發現。底下一段,「例顯數多」,這是舉大目犍連他的能力。
【假使十方衆生。悉成緣覺。】
『緣覺』比阿羅漢高。
【一一緣覺。壽萬億歲。】
這假設的。
【神通皆如大目犍連。】
這些人神通像目犍連一樣。
【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會中。聲聞之數。千萬分中不及一分。】
這是說極樂世界這裏頭會衆,只舉出聲聞,其他的不說。就是在極樂世界,真正的功夫相當于我們這個世界的聲聞衆,就是小乘四果,初果、二果、叁果、四果,這都叫聲聞衆,人天不算、緣覺不算,菩薩也不算,聲聞有多少?沒有人能算得出來。
我們看這個注解。「上」就是上面這個文字,說明「聲聞無數。目連神通第一,假令十方衆生同具目連之神通。以畢生之時間,竭盡其智力」,一起共同來推算極樂世界聖衆的數量,就是極樂世界聲聞聖衆的數量,「其所知者,未及彼土衆數千萬分之一」。他們推算算出來的,比實際上大概是千萬分之一,千萬分裏頭的一分。顯示極樂世界的衆生,這實際,從十方一切諸佛刹土,當然這些人都是有緣人,聽佛講經介紹,知道有極樂世界,知道有阿彌陀佛,真信、真願,念佛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數不曉得有多少。極樂世界怎麼能容納得下?你要記住,前面說過,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我們這個世界的星系、星球,居住的地方是阿賴耶的相分,它是假的,不是真的,阿賴耶的境界相。叁維空間裏面我們看到所有的宇宙,這些星球,都是阿賴耶的相分。極樂世界不是的,極樂世界是自性清淨心現的,所以它叫法性身,身是法性身,居住的土地是法性土。法性身沒有生滅,沒有空間維次,沒有大小。那個地方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沒有廣狹就是沒有空間,這個世界奇妙!所以再多它都能容,像數學裏面所說的無限大,極樂世界無限大。在哪裏?無處不在。
那我們要問,我們這個地球在不在極樂世界範圍之內?當然在。爲什麼?經上告訴我們,大概你也知道,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極樂世界是心現的,我們這個世界是識變的,識離不開心。識是妄心,極樂世界是真心,真心沒有限量,妄心有限量。妄心有邊際,真心沒有邊際、沒有限量,所以它容得下,一點沒有感到擁擠。維摩居士的方丈室不大,大概還沒有我們攝影棚這麼大,居然能夠容納一萬個師子座。師子座就是太師椅。很多人來看維摩居士,擺一萬個太師椅,不感覺到擁擠。這是神通。這個房子沒有大小,再多都容納得下,這是不思議的境界。下面一段用比喻來說,先「設喻」。我們看經文:
【譬如大海。深廣無邊。設取一毛。析爲百分。】
一根汗毛,把一根汗毛再分成一百分,那百分之一,這就很細。
【碎如微塵。以一毛塵。沾海一滴。】
在海水裏頭沾一滴。
【此毛塵水。比海孰多。】
這給我們比一下,我這一毛塵,這一毛還把它分成一百分,百分之一,這很細。毛,一根毛很細,再分成百分之一,用這百分之一的毛在海裏頭沾一滴水,是海水多還是我這一滴水多?佛用這個做比喻。微塵是極小的。下面解釋:
【阿難。彼目犍連等。】
這是前面比喻,所有的大衆神通都像『目犍連』,壽命一萬歲,盡其壽命來數,數極樂世界的大衆有多少人。
【所知數者。如毛塵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用這個比喻來說明極樂世界的人數之多,無法計算,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再看下面,「結成伴同主」,這叁個字重要,主是阿彌陀佛,伴是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每個往生的人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多少人小看了念佛人,以爲念佛有什麼稀奇,誰都會念,叁歲小孩都會念,哪個不會念?認爲念佛比不上持戒、修禅、研究經教,都比不上他們。殊不知那一句佛號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這還得了!修禅做不到,禅宗大徹大悟不行,教下大開圓解,密教叁密相應,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沒人知道。這個話,蕅益大師說的。印光大師對蕅益大師的贊歎,真的贊歎到極處!如果我們能相信蕅益大師的話,我相信你一定死心念佛,再也不懷疑,再也不會改變,你真的明白、真的覺悟了。我們看下面這段經文:
【彼佛壽量。及諸菩薩。聲聞。天人。壽量亦爾。】
這講壽命。
【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
我們跟阿彌陀佛一樣,哪些一樣?用一個例子,壽命,壽命跟阿彌陀佛一樣。然後告訴你,智慧也一樣,神通也一樣,道力也一樣,沒有一樣不相同。我們看注解,「末段結合主伴。教主壽命無量,國中一切大衆,亦皆如佛,壽命無量」。我們希望長壽,在他方世界得不到,他方世界只有修成法身菩薩才真正成無量壽;同居土的人天,十法界裏面的聲聞、緣覺、菩薩,包括十法界的佛,壽命都有量,沒有無量的。只有往生到極樂世界,同居土的人天,壽命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這是不可思議。「彌陀大恩大德,微妙難思」,這句話千真萬確,恩德之大父母不能比,老師不能比,諸佛如來都比不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真正清淨平等,用現在的話說熱愛一切衆生,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平等的愛護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刹土裏面的六道衆生,六道以上那就更不必說了。這個恩德太大了,也是不可思議。
「帶惑往生者」,這個惑就是業障,帶著煩惱、帶著罪業去往生的人,「一登彼土,便無退轉」,只要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永遠不會再退轉。在我們這個世界有退轉。這一生在人道,來生不小心變成畜生,就退了,人身就失掉了。更慘的是變成餓鬼、變成地獄,那就更糟。這些都叫做退轉。生到哪一個佛國土都沒有辦法保證你不退,只有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就保證你不退轉。你在極樂世界修行,進度有快慢,有人進步很快,有人進步很慢,但是決定沒有退轉。所以在學校念書沒有留級的,沒有降級的,退轉是降級。不但沒有降級的,也沒有留級的,永遠是往上提升,這使我們無限的向往。
「又複壽命無量,故于彼土皆可于一生之中補佛位而證極果」。這句話等于在此地給我們授記,授什麼記?授成佛之記,就是預先告訴你,你什麼時候會成佛。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你只要到極樂世界去,你決定在一生成佛,爲什麼?你無量壽。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身分是人,我們是人道去的,身分是人,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但是整個極樂世界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力把它改變了,將阿賴耶的境界相轉變成爲法性土、法性身。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把它轉變過來的,不是我們自己修行功夫,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阿彌陀佛的功德力,我們到那裏接受這個好處,自然就轉了。這一轉,我們的煩惱沒有了,煩惱轉掉了,我們的業障轉掉了。我們就憑這句佛號,這句佛號跟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圓滿相應。所以就我們來看,是佛號的功德轉的,實際上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無量劫修持的功德力轉過來的。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就得無量壽,智慧、神通、道力跟實報土法身大士沒有兩樣,不可思議!所以一生當中決定補佛位。補佛位是後補佛。我們這個世界後補佛現在是彌勒菩薩,將來彌勒菩薩會到這個世界上來示現成佛。先補佛位,然後再成佛而證極果。這個極果,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了,《華嚴經》上稱爲妙覺如來。妙覺如來住哪裏?住常寂光,也就是圓滿回歸自性。這真正不可思議!
「此土既多退緣,又以壽命不過百年,故末法中,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這話是勸我們,實話。此土指我們的地球,我們今天住在地球上退緣太多了,沒有幫助你精進的,都是幫助你後退。這個東西是煩惱習氣,現在所說的種種誘惑,幾個人能禁得住,不退轉?太少太少了!壽命又短,超過一百歲的很少。在釋迦牟尼佛末法之中,億萬人修行、修道,罕,罕是很稀罕,就是稀少,一個得道的。現在可以說,除了淨土往生之外,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可能找一…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