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有衆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是佛事。這個注子裏頭是念老注的,增長有情殊勝善根,令人得忍,證入無生,忍是定跟慧,定中有慧。下面一段「功歸彌陀」:
【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這個裏頭有省略,『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我們這樣念,意思就完全顯示出來了。請看注解,「其因端在彼佛果德威神之力」,這是講極樂世界無比殊勝真正的因是什麼,爲什麼這麼殊勝?端在阿彌陀佛果德威神之力,道理在此地。這一句是總,法藏比丘修行成佛,就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他怎麼成佛?本願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從一個願引發出來的,這一個願是什麼?是究竟圓滿的大悲心。憐憫六道輪回裏頭苦難衆生,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什麼時候才能出頭?說實實在在的話沒指望。從這個悲心裏面發出了救護的大願,我怎樣幫助他、怎樣救他,而且幫助他幫到究竟,就是幫到底,幫助他成佛。這個大願太殊勝,一切諸佛都沒想到。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教他,你要想滿足這個願最好你去做調查,參訪、考察十方一切諸佛刹土,取長舍短,建立一個道場接引這些衆生去往生,你在那裏去教他、成就他,這就是四十八願的由來。他真幹,用了五劫的時間,這很長的時間五個大劫,四十八願是他五劫參學、訪問、考察,所得到的總結,四十八願是總結。四十八願不是一次發的,是他五劫考察一切諸佛刹土的總結,就是底下講的『滿足願』。真正的本願說四十八願也可以,應該是說他的大悲心,看到衆生苦,發心要普度這些衆生,這是他的本願,從這個動機上發出來。聽從老師的教誨,去每個佛土裏面去考察,最後做成總結。
這就是說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之力,究竟是圓滿,極樂世界出現了,極樂世界這麼來的。阿彌陀佛沒有去設計,沒有人施工,自然成就的,這就是名符其實的叫心想事成,不必動手,證明世尊所講的,「製心一處,無事不辦」。阿彌陀佛製心一處能建立極樂世界,還有比這個更大的事業?沒有了。這麼大的事業都能夠成就,我們小小的身體健康這算什麼!所以不能不相信。相信、不相信別人無法幫助你,全靠自己,這個事情,阿彌陀佛也幫不上忙。阿彌陀佛只能把他自己修行經過,展示出來給你看看、給你做個參考,讓你知道他能成就的,你也能成就。他的弘願自然流出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也要跟他一樣,我們跟他一樣就簡單,他要幹五劫,費那麼多時間、費那麼多精力去考察、去學習,他做總結認真修行。我們今天只要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就像前面蕅益大師所說的,完全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這就是我們在極樂世界上加分,這就是對阿彌陀佛的幫助,我們全心全力跟你完全一樣,極樂世界就更美好。往生到極樂世界,有這種念頭的人多,凡夫比較少,菩薩去往生的就多,都有這個念頭,每一個到極樂世界都給極樂世界加分。所以極樂世界的殊勝,每天都在增長,它永遠不衰,道理就在此地。我們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功德確實不可思議,爲什麼?把阿彌陀佛的功德全變成自己功德。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法門更好的?找不到!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得不到;只有阿彌陀佛的功德,他是非常樂意歡喜布施給我們,只要我們肯接受。肯念就是肯接受,一天到晚我們念佛不間斷,真的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
「《淨影疏》曰:皆無量壽佛威神力者,由彼如來現在威力,故獲叁忍。本願力者,由其過去本願之力,故獲叁忍。本願是總。余四是別」,余四就是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滿足願者,願心圓備。明了願者,求心顯著。堅固願者,緣不能壞。究竟願者,終成不退。以此願故,生彼國者,悉得叁忍」。這是說往生極樂世界你決定證得叁種忍,這叁種忍在西方極樂世界是普遍的證得。但是這個忍裏頭有淺深差別不一樣,每一個地位上都能證得,十住證得,十行、十回向、十地統統都能證得。尤其是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每天講經教學沒有停止,不但你能證得,而且很快的證得,證得之後不斷的擴充一直到圓滿。這些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修學環境的殊勝,修學功德的殊勝,無有倫比,十方世界比不上,所以連菩薩都想去往生。
這裏面余四說得很好。滿足,願心圓備,圓是圓滿,一願裏面具足一切願。像四十八願,每一願裏頭都具足其他的四十七願,願願如是,這叫圓備。在大乘通常講四願,叫四弘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願也是一願圓滿具足四願,無論是哪一願。度衆生這一願裏面具足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斷煩惱這一願裏面有度衆生、有學法門、有成佛道,這叫圓備,經文裏頭叫滿足。明了,求心顯著,一點不模糊,我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心裏頭沒有懷疑、沒有妄念、沒有夾雜,這叫顯著,明了。自己清清楚楚,沒有一個妄念,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堅固,緣不能壞,你的方向目標只有一個,有人勸你學這個、學那個,你都能夠拒絕,不爲他所動搖,這叫堅固。修行人退心,修行人變節、動搖,或者退轉,或者修別的法門去了,甚至于退到人天福報,還有迷惑的墮落到叁途。
灌頂法師講淨宗修行人,一百種不同的果報,這個話在《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裏面,我早年學習這部《疏鈔》講過幾遍。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我感到很驚訝,念佛再不好,不至于墮地獄,它頭一句就是墮地獄。我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就拿在手上:這大事這不是小事,我不跟你一個人說,我講經的時候跟大家說。現在念佛人造地獄業自己不知道,將來墮在地獄不知道怎麼墮下去的。到那個時候閻羅王給你宣判,你後悔莫及,你真做錯了事情。爲什麼?沒智慧,自以爲有智慧,簡單的說,你的作爲違背了戒定慧叁學,你就錯了。用世俗的話說,你違背了倫理道德,這就到叁途去了。做再多的好事,只可以說在叁途裏頭,有一點福報,福報不在人間享,叁途。叁途裏面享福的,我們最明顯、最容易看到的寵物。你看富貴人家養的寵物,這富貴人家一家並不和,但是對寵物都喜歡、都愛它,家裏頭人都不如對寵物的那種愛護,這是什麼?寵物它修的福報。對它照顧無微不至,對父母照顧未必,對妻子照顧也未必,對寵物最好。這我們看見的,這都是這些人在做示現給我們看,我們看到要覺悟!
緣不能壞,順境逆境不能動搖,善緣惡緣不能影響,這叫堅固。究竟,最後的目標,是阿惟越致菩薩,圓證叁不退。「以此願故,生彼國者,悉得叁忍」,這叁種忍你全得到。那我們得反省,我們今天修學淨宗,信願持名有沒有滿足的願?有沒有明了的願?有沒有堅固的願?究竟的願有沒有?這裏頭最重要的,特別重要的是滿足、明了、堅固,前面叁個有了,後頭究竟必定得到,這叁樣不簡單,都需要經教幫助。念佛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都不會爲境界所轉,原因什麼?他滿足。對于自己的環境滿足,人生在世,一生當中能吃飽、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就滿足了,真正做到于人無爭,于世無求,這真滿足。我還有要求,還有想要的沒有滿足,沒有滿足,你操心、你有妄想、你有雜念,滿足沒有了!
李老師一天吃一餐,叁十幾歲開始,堅持一輩子,那是什麼力量?滿足。他確實住一個小房子在臺中,他的房子我去過很多次,很熟悉。總面積在臺灣是十五坪,一坪是香港的叁十六尺,十坪叁百六十尺,十五坪,再加個一百八十尺,不大!幾乎一生一半的時間都住在那裏,他很滿足。它是平房就一層,合香港五百多尺的房子,不到六百尺。自己照顧自己不麻煩別人,修福;要別人照顧,這是大福報。自己沒那麼大的福報,自己照顧自己,李老師修的,一生修的,來生福,這一生沒有享福,來生的福報就大了。可是來生能不能享福?不能享,一享就壞了,麻煩就出來,還是到極樂世界安全。你真正把面面都看清楚、看明了,享福不是好事情,唐太宗做皇上享福,作威作福,死了以後還墮地獄。所以中國的文字真正了不起,中國文字福跟禍,你看看這兩個字很像,就差一點點。「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太上感應篇》上講的,福不小心就變成禍,非常接近。所以我們要懂得避禍,那就不能享福,福裏頭有禍。人在逆境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人一享福,迷惑了,自古以來,福報裏頭迷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我們再看下面文,「又滿足願者,義寂、憬興均謂四十八願,無阙減故」。我們就本經正說,我也是這個看法,所以我跟大家講滿足願,四十八願每一願裏頭都具足其他四十七願,叫滿足願,圓滿的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了願者,義寂、望西謂明慧共相應故」,這個意思,括號裏頭是念老他的注解,「此勝淨影」,這個講法比《淨影疏》裏頭講得好。《淨影疏》裏怎麼說?求心顯著,意思淺好懂;義寂、望西他們的意思比較深,明慧共相應,光明、智慧相應,這個意思深。「憬興謂求之不虛故」,這個意思同淨影,淨影是什麼?求心顯著,他講的求之不虛,意思相同。「堅固願者,義寂雲無退精進,所成就者。究竟願者,義寂、望西俱謂期盡有情法界際故」,就是「度盡法界一切有情」,四弘誓願的第一願衆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他解釋究竟願。古來大德對這句經文的解釋,有許多不一樣地方,非常難得,念老都把它抄在此地,提供我們做參考資料。這參考資料非常豐富,念老的意思,「諸說宜合參」,這麼多祖師大德說的話我們多聽聽,都值得做參考。
「又本願力者」,本願是根本,「《往生論》曰」,天親菩薩,《往生論》是天親菩薩修學淨宗的心得報告,是他一篇自己學習報告,提供給我們做參考。他這裏有四句,「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往生論》上原文。《論注》昙鸾法師作的,天親是印度人,昙鸾法師是中國人,他的注解,「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曰」,今曰是我們這個經本子上說,「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從願形成這股力量,這個力依著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願産生力,力又能幫助願,所以它真的起作用。「依法藏菩薩之本願,乃有今日彌陀如來之神力。以彌陀因中發聞名得忍之願,以願力故」,成就極樂世界,你看見樹得叁種忍,殊勝功德成就。「由願生力,因力願成」。故曰『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令見樹者,悉得無生法忍,頓證八地菩薩」,這提得高,到極樂世界就能夠提升到八地,距離究竟圓滿很近了。
八地以上的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上面只有四個位次,說明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成就,所以特別將「本願力」做個詳細的注解。引用《往生論》跟《往生論》的注解證明,這都是古時候祖師大德最負盛名、最有成就的,啓發我們的信心,斷除我們的疑惑,希望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生到實報莊嚴土,這個地位就高!對于這些理論不了解、不清楚,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多半都是在同居土叁輩九品,不能提升。所以經典對我們的利益太大了,它能幫助我們以現前凡夫的境界,提升到實報土。我們一定要發心,縱然不能提升,這些事情,在我們阿賴耶識裏頭它會起作用,肯定會幫助我們在極樂世界快速成長,這是一定的道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0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