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流」,或者講「預流」,也有翻作「逆流」,逆流是逆生死流。入跟預的意思是差不多,他已經入了聖人之流,他不是凡夫了。「又名初果」,在小乘是初果。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小乘,爲什麼用它?是比喻到那個地方自己修學境界達到須陀洹。我們去是帶業往生,叁界九品八十八品見惑沒斷,這是凡夫,我們今天往生是這種情形。到那個地方,八十八品見惑斷了,等于須陀洹。等于須陀洹就升了,不在凡聖同居土,就升到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的叁輩九品,這是下下品。再往上提升,你看它有四果。四果往上去?四果就是中輩下品,下輩叁品,中輩也叁品,最底下的一品,阿羅漢是方便有余土中品,中輩下生,這阿羅漢。辟支佛是中品中生。往上去這是菩薩,中品上生到上輩的叁品,這個四品是菩薩,就是別教的叁賢位菩薩。再向上提升,那就明心見性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實報莊嚴土,那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是說到極樂世界,逐步向上提升。
這個注解注得清楚了,「入流與預流同爲一義」,剛才說過了,「謂從凡夫初入聖道之法流」,就是聖人之流。「逆流者,謂入聖位,逆生死之瀑流。與上文字雖異,實義相同」,意思都相同。「斷叁界之見惑,即得此果」。在我們這個世間,要斷見惑真難!你看八十八品見惑,佛通常把它分成五大類,講說方便。第一個身見。六道衆生都執著身是我,現在佛告訴你,身不是我,你能相信嗎?當然相信。相信,還是執著身是我,執著照執著,相信照相信,這個相信跟放下是兩把事情。這個信是什麼?信裏頭的疑沒有斷。疑要真斷了,真放下了,真放下就證得這個果位。真正曉得這身不是我,知道身不是我,好多煩惱都沒有了。你想多少煩惱是從身生,身要沒有了,譬如說疾病,身不是我的話,疾病不是我的,這與我不相幹,頭一個你永遠不會得病。你執著什麼?身。人家要報你,冤親債主報你,是因爲你有身,你愛這個身,我就在這下手。你要把身丟掉了,他沒著落了,冤親債主找麻煩找不到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不執著這個,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以有什麼冤親債主纏身的人,你要好好的聽聽這個道理,真搞懂了,這是永遠跟冤親債主畫一條界線,咱們不相幹了。沒有我了,一切附不了身,沒有身。身不是我,身是假的,身只是我所有。我所有,隨時可以丟掉,你們找麻煩我就丟掉,一絲毫留戀沒有,不痛不癢,他就不找你了。有痛有癢,找你;不痛不癢他再不找你了。所以真難。你看,見惑頭一個身見,第二個邊見,邊見就是對立。凡夫總喜歡跟人對立,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物對立,這麻煩來了。再就是成見,成見是什麼?自以爲是,不如我的意思就生煩惱,如我的意思就生貪戀,都是麻煩。所以斷煩惱從這兒下手。沒有成見,就隨順衆生,樣樣都好,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恒順衆生,隨喜功德」這才能做到,讓自己得大自在,真正解脫。
第二,『斯陀含』,斯陀含翻譯成「一來」,這個底下有解釋,一來。「又名二果」,小乘第二果。「一來者,斷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前六品」。九品思惑當中的前面六品,還余後叁品,所以他還要到人間來一次,所以叫一來。「即一度往來之義」。二果斯陀含,舍報之後他生天道,到了天上去之後,他還要來一次。在天上修行,壽命到的時候,再到人間來一次,所以叫一來果。在人間就修成了,再往上升他就生到色界天去,第四禅,他不來了。所以第叁果『阿那含』,阿那含翻作「不來」。新譯叫「不還」,不還就是他不回來了。「乃斷盡欲界思惑殘余之後叁品」,思惑最後的叁品斷了,「不再還欲界之位。爾後受生,則爲色界或無色界」。他們到哪去了?到第四禅、到四空天去了。第四禅就是五不還天,他們在那裏修行,有些到四空天去修行去了。
『阿羅漢』,翻成中國意思叫「殺賊,應供,不生」,有這幾個意思。所以有些,我遇到基督教的朋友,看到阿羅漢叫殺賊,阿羅漢還開殺戒,殺生?搞錯了。這是「斷盡上至非想處一切思惑之聲聞乘極果」,這是小乘最高的地位,圓滿了,四果羅漢。「以斷盡一切見思惑,故名殺賊」,這個賊就是見思煩惱。因爲煩惱讓我們痛苦,就好比賊一樣,把見思煩惱斷了,比喻作殺賊,是這個意思。「既得小乘極果,應受人天供養,故曰應供」,他接受人天供養是人天修福報。「于一生中,盡諸果報,入無余涅槃,不再來叁界,故曰不生」,這個叁界就是六道輪回,他超越了。超越到哪裏去了?到四聖法界去了,四聖法界最下面的聲聞,就是他們的地方。往上去,緣覺、菩薩、佛,這就是永遠離開六道輪回。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四聖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他生淨土,永遠離開穢土,是這個意思。
「上雲得四種聲聞果者」,這裏要交代清楚,「皆指斷惑而言」。不是真的,是他們斷煩惱的等級,從這上等于小乘聲聞他們修行斷煩惱的等次。「實則諸往生者,悉發菩提心,均是一佛乘。所謂聲聞者,只是顯示其斷惑程度而作順俗之談而已」。這就交代得很清楚、很明白,隨順世間這個說法。實際上每一個往生的人,雖然極樂世界有方便土、有同居土,可是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薩。這是極樂世界第一殊勝之處,十方諸佛刹土裏頭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所以極樂世界是真不可思議,一往生就是阿惟越致。
在我們這個世界,或者在他方諸佛國土,像我們這種凡夫,妄想分別執著不但具足,而且嚴重,要修到阿惟越致,一般的說法要無量劫,要那麼長的時間。像小乘須陀洹,我們這一生證到須陀洹了,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天上壽命長,人間壽命短,那要多長的時間才脫離六道輪回?還不能脫離十法界。脫離四聖法界比脫離六道輪回時間還要長,爲什麼?要斷塵沙煩惱,要斷無明煩惱,不容易!所以極樂世界這麼容易,大家不相信。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刹土你都看不到,聽說極樂世界有這個事情,幾個人敢相信?他不敢相信。所以佛才說,敢相信的人是大智慧的人,不是普通的人。《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這個經上說大智慧,要不然你怎麼可能會相信?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阿惟越致』是梵語,也翻作「阿鞞跋致」,因爲是音譯的,音都差不多,梵文是一個字。翻成中國意思是不退轉。但是我們不能用不退轉來翻,它裏頭有叁個層次,叁種不退,叫位不退(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它裏頭包含叁個意思。所以就用音譯,再加以注解。叁種不退,一生圓滿成佛。這叁種不退,就是我們中國禅宗上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這個境界。所以,只要證得叁不退,《華嚴》圓教初住菩薩就圓證叁不退,他就成佛了。天臺大師稱他爲「分證即佛」,他沒有圓滿,爲什麼沒有圓滿?無明斷了,無明習氣沒斷。無明習氣斷了,他就成爲妙覺如來,那不住實報土。所以實報土也不是真的。實報土現在我們搞清楚了,是無明習氣感得的,無明習氣斷了,實報土就沒有了,常寂光土現前。所以,終極的目標是在常寂光,常寂光不可思議。常寂光遍一切處,你的身遍一切處,你的居住環境遍一切處。所以感應什麼?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感應從哪裏來?佛從極樂世界來,不是的,極樂世界就在現前,就在當下,一步也沒離開。好,今天我們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一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