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提升,達到究竟圓滿。
淨宗用的方法就一個,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不改,這叫方便法門,方便當中的方便。其他法門還不斷的要調整,唯獨淨宗沒有調整,就一句佛號,初發心的時候念它,到等覺菩薩還是念它,永遠不變。如果說是有變化,我們初學凡夫念它,不知道它的意思;等覺菩薩念它,字字句句無量義,這個無量義就是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佛法統統包括在其中。所以這句佛號念不厭,愈念愈歡喜,爲什麼?它有無量義在裏頭,無量義帶給你無量的法喜、無量的欣慰、無量的歡喜。這個無生無滅,涅槃的真理,本來無生滅。
「《仁王經》曰:一切法性真實空」,一切法,世出世間都包括在其中,六道十法界一樣都不漏,這一切法,它的性真實空。空要加個真實空,不是我們一般對空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是錯誤的,我們一般把這個空,認爲空什麼都沒有;它這個是空,但是它什麼都有。什麼都有,爲什麼說它空?什麼都有,它沒有形相,叫妙!惠能大師五句話,「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什麼都有,但是怎麼樣?它是空寂的,這叫真空。第四句「本無動搖」,第五句「能生萬法」,它什麼都沒有,它能生萬法。我們今天最好的就是用電視的屏幕、電腦的屏幕,幹幹淨淨什麼都沒有,可是你按下頻道它什麼都有,什麼都有就是本自具足。沒有緣的時候它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不能說它空,爲什麼?它能現萬法。它有緣它就能現,能現實報土,清淨的法界,能現十法界、能現六道。六道跟十法界這是現象,這染汙的現象,染淨不二。染淨不二從哪裏講?從體相用上來說,叁無差別。大乘教裏頭講這個講得很多,不好懂,理太深,事太妙、太微妙了,真正是不可思議。
《仁王經》上講的是「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圓覺經》上說,「一切衆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這些經上都說的是這樁事情。下面一句,「清涼雲:若聞無生者,便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這裏頭,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多不二,這是華嚴境界。我們聽到不生,就知道不滅,就知道一切法統統是這個現象,沒有例外的。不生不滅,這是真的。生滅是什麼?生滅是念頭,念頭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經上講的念頭,我們一般人都誤會了,我們在《菩薩處胎經》看到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才恍然大悟。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這是講我們凡夫心裏起個念頭,懷念一個人、懷念一樁事,你動了個念頭,佛說這個念頭「有幾念、幾相、幾識耶?」問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佛教裏頭的心理學家,爲什麼?法相唯識學就是佛教的心理學。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這是答覆他心有所念,有幾個念頭,這一彈指。一彈指的時間太短了,一彈指裏頭有叁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叁十二億乘十萬,叁百二十兆,這一彈指叁百二十兆個念頭。我們能看到現象嗎?能。爲什麼?這一彈指,如果一秒鍾,大概我可以彈四次,我相信有人比我彈得快的,應該可以彈五次,五次乘叁百二十就一千六百兆,單位是兆。一彈指算是一秒鍾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一秒,五分之一秒叁百二十兆,會讓你有個概念,但是概念毫無意義,就像閃電的光,一下就沒有了。多長的時間?五分之一秒,能看到一點東西,但是看不清楚。我們要看清楚東西要看多久?至少得一秒鍾,或者是二分之一秒,不是五分之一秒,二分之一秒鍾能看清楚,有點現象,就是二分之一秒,一秒鍾那就沒有問題,看到這個現象的意義,它就滅掉了。
但實際上,刹那都太長了,時間太長了,這個念太短了。我們才真正明了,佛經上常講的一念,一念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這一念裏面怎麼樣?這一念裏頭有形,形就是物質現象;有識,識就是意念。換句話說,從這句話裏頭我們才了解八識,八識是在一念當中成就的,也就是一般大乘教裏面講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彌勒菩薩把物質現象用色來代表,受、想、行他用念來做代表,受想行是屬于念,那個識是阿賴耶識,末那識、第六意識,第六識是分別,末那是執著,阿賴耶是記憶,就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裏頭完成的,五蘊統統具足,八識統統具足;八識就是五蘊,五蘊就是八識,不可思議!
過去我們學經教,對這個問題始終是模糊,搞不清楚、搞不明白,到今天看到最近量子力學家研究報告,我們才搞清楚、才搞明白,佛經上講的是真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叁千年前講的,現代最近叁十年的科學家把它證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這還得了!佛是怎麼知道的?佛沒有用科學方法,沒有用這些儀器,也沒有用數學去計算,佛是用禅定的功夫。什麼樣的禅定能夠看到這個現象?大乘教裏常講八地以上。八地菩薩向上,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是八地以上,最高的是妙覺,那是佛不是菩薩。總共五十二個階級,最高的五個位次能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看到了,曉得怎麼回事情。什麼回事情?萬法皆空。所以《大般若經》,這佛門最大的一部經典,六百卷,我看過一遍,做了個總結,我的總結十二個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佛開講這個法門,學生,這聽衆,已經有二十年的基礎佛才講,大家聽了才能接受,才不會驚訝。初學不能說,說的時候他就跑掉,嚇走了,不能接受。所以佛說這個法門,前面有十二年阿含、八年方等,才講般若,給你講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諸法實相。可是十法界的衆生迷在假相裏頭,在那個裏頭起惑、造業、受報,這些衆生怎麼辦?跟佛菩薩一體,佛菩薩決定要幫助這些人離苦得樂。衆生有感,他們就來應,感應所現的這個境界相是非常非常複雜,不能不知道。衆生有感是起心動念;菩薩來應,不起心不動念,兩回事情,都必須要知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四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