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五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五集)  2012/4/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0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六百七十七頁第一行:

  『十力』。「十力者,如來證得實相之智,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名爲力」。如來十力既然是證得實相的智慧,當然非常重要,這十種智慧能夠明了通達一切諸法。一切法無能壞,無能勝,勝是超過,壞是破壞,所以稱之爲力。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在第四十六品,十力有詳細的注解,這個地方只是把名相提出來。第一個,「知是處非處智力」。什麼是是處?什麼是非處?善因一定得善果,這是處,如果惡因希望能得到善果,這是非處。佛有這種智慧,知道一切衆生世出世法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你修的是什麼,你得的是什麼,絲毫不爽。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知叁世業報智力」。過去、現在、未來,阿羅漢也能知道,阿羅漢能知道五百世,菩薩當然知道得更多。唯有如來能知無量無盡的叁世業報,過去無量劫,未來無量劫。過去我們比較容易懂得,過去的、現在的,未來我們就比較難懂,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怎麼會知道?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是不是真的?佛這樣說,除佛之外,其他宗教也有這個說法,甚至于講到六種神通,六種神通裏頭也有宿命通。世間有很多預言,古老的預言,幾千年前所說的,後世都能夠應驗,這個事情好像是注定的。理到底是什麼?理確實在人們起心動念。如果生生世世起心動念你都知道,現在我們起心動念,將來招到果報,他不是判斷,未來的果報他見到,這是佛門的預言。這樁事情我年輕的時候好奇,不能理解,向李老師請教。預言,像《易經》裏頭的卦象,《易經》能推整個世界的世運,能推到幾千年、幾萬年,這可靠嗎?老師說,《易經》是使用數學推演的。大家都知道,數學爲科學之母,許多科學上的發現,都是預先在數學推演當中認爲有這個可能,然後慢慢再去觀察,最後被發現。

  一個人,這比較容易懂,可是這個裏頭的理很難理解。一個人這一生,過去的事情算得很准確,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事情怎麼也算得那麼准確?《了凡四訓》是個例子,孔先生給袁了凡算流年,就是每一年的運氣,算到五十叁歲就沒有了,他的壽命只有這麼多。這個事情是了凡先生十五歲的時候,孔先生給他推算的,往後每一年居然跟他算的完全相同。二十年,就是十五歲、二十五歲、叁十五歲,二十年命運一絲毫都不差,所以他就非常相信命運。既然一個人一生命運都是注定的,那還有什麼好想頭!還有什麼好做的!所以他真正的把念頭停住了,不思善也不思惡,心定了。

  有一天跟雲谷禅師,這也是曆史上有名的一位高僧大德,明朝時候人,在禅堂裏面坐了叁天叁夜不起一個念頭。雲谷禅師很佩服他。離開禅堂之後,雲谷就向他請教:你功夫不錯,普通一個人叁天叁夜不起一個念頭,這不是容易事情,你怎麼修的?他就老老實實把孔先生所算命的事情告訴雲谷禅師,他說我這二十年來絲毫不差,我就不打妄想了,想也沒用處。雲谷禅師聽了哈哈大笑。了凡向他請教,他說我以爲你是聖人,你有禅定功夫,沒想到你還是個凡夫。他就繼續向禅師請教這個問題,禅師詳細跟他說明。人有命運,命運從哪裏來?前世所造的因,你這一生要受果報,這就是命運。這給我們一個信息,從前世的因可以推演到後世的果報。

  諸佛菩薩定功深厚,成佛回歸到自性本定,所以他有能力見到遍法界虛空界過去、未來。李老師告訴我,凡是從術數上推演的,不完全可靠,定功所見到的那是現量境界,幾十年以後、幾百年以後、幾千年以後,他在定中看到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會不會變?會變。怎麼會變?因爲一切法它不是定法,它是現在我們知道,是隨著人念頭在變。他在定功所看到的,是我們今天這種因,今天以前的因他看得很清楚,後面所感的果報就很清楚。可是我們明天呢?明白這個道理了,斷惡修善,他今天看到的,你明後年有災難。明年斷惡修善,他會告訴你,你這個災難免了,消掉了。它有變化的!這個道理佛經上講得很透徹,所以我們要細細的去思惟、去觀察。所有一切現象全是動的,它不是靜的;靜的,永恒不變,只有自性。菩薩法也不是一定的,菩薩修行有勤有惰,就是有精進的,有懈怠一點的。精進的那一帆風順,他沒有障礙,如果有懈怠,他肯定也有障難現前,不過這些障難都可以突破。這些我們能夠理解的。

  所以真有這個能力,見到後世,後世的業報可以預知。法國的預言家諾查丹瑪斯,這世界聞名,他的預言,後世的預言,幾十年、幾百年,真兌現了。古老的馬雅預言也非常靈驗。但是我們一定要曉得,那就是念頭隨時隨處它會變化,所以事實真相也隨著念頭變化。念頭變化不大,這個預言就非常准確;念頭變化很大,這個預言就不可靠,就完全不准確。由此可知,人生一世、十世、百世,所謂千年萬世,吉凶禍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在別人,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所有一切不善都是不善的心行所感應的,一切的善果是一切善因所感得的。極樂世界的善,那個世界上沒有惡人,沒有一個惡念,所以它是永恒的善。爲什麼這個世界上沒有惡人、沒有惡念?我們明白了,阿彌陀佛每天在教。如果要沒有教育,極樂世界會變質,因爲極樂世界有同居土、有方便土,換句話就是它有十法界。實報土的人覺悟了,沒有問題,我們能理解,方便土跟凡聖同居土這個不教不行。這個道理、這些方法我們確實要向極樂世界、向阿彌陀佛學習,才能夠真正轉禍爲福。佛法裏常講的,幫助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全歸教學。

  第叁,「知諸禅解脫智力」。禅定種類很多,大分,在佛法裏面講,從初信位到如來地,如來地是回歸自性了,完全回歸性德,我們只講因地,五十一位菩薩。定的等級就有五十一種,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種。這五十一種如果細分,每一種裏頭我們相信不止五十一種。就跟在學校念書一樣,現在的學校,小學六個年級,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再上面去研究所,二十多年,就是二十多個等級。每個等級裏頭平不平等?不平等。一個教室五十個同學,考試還有第一名到第五十名,所以不平等。衆生的根性太複雜了,修禅,功夫也不一樣,所以諸禅解脫智力。定能生慧,定能伏煩惱,慧能解煩惱,把煩惱解除了,定能把它伏住,雖有煩惱不起作用,智慧現前可以消除。四禅八定世間禅定,在菩薩乘裏面,十信菩薩所修的,沒開智慧,所以他能伏煩惱,沒斷煩惱。圓教初住以上智慧開了,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能斷煩惱,能消業障。可是煩惱跟業障都有習氣,習氣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消除,菩薩修行時間也非常長。

  在極樂世界,這是個特殊的環境,這個世界跟其他的世界不一樣,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不相同。我們這個世界是善惡雜業所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種業,念佛往生的,我們稱它作淨業,它是這個成就的。我們在世俗裏面,這些煩惱、習氣沒斷沒關系,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到達極樂世界,每天接受阿彌陀佛的調教,智慧就開了。又何況這一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化解很多問題,這是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生到極樂世界人只有向上提升,沒有墮落的,所以一生畢竟成佛。佛有這個能力,知道你功夫進展到什麼程度。

  第四,「知諸根勝劣智力」。這是講衆生根性,有人根性很利,有人根性很鈍。這什麼原因?過去生中所修的不一樣。根性很利的,過去生中一定很精進,一定有很長時間修行。譬如淨土法門,有人一接觸他真相信,他一點懷疑都沒有,真正發心求生淨土,不要很長的時間他就成功了。我們凡夫看這個人看不出來,覺得這人很平常,沒有什麼特殊。但是佛菩薩看得出來,這一生當中很平常,過去生中確實有不平常,真用功、真修行,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有這麼大的善根,他自己並不曉得,佛知道。這種人這一生遇到淨土必定成功,我們見到的不少,但是我們找不出原因。我們看到他好像很容易就成就了,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比不上他。這什麼原因?他的善根比我厚,過去修得好,我過去生中修的不如他。這一生當中,我比他富貴,他貧賤,我富貴,享受富貴也是一種業障。貧賤的生活往往激發他道心,他在人間沒什麼快樂,聽說有這麼好的一個去處,他死心塌地拚命去幹,真的他搞成功了。所以,往往這種艱難困苦,是他的一個增上緣。

  他如果在青少年時候就得意,勸他學佛未必肯聽。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真正念佛不出叁年往生的,真的,這個人他的一生非常坎坷、非常辛苦,接觸到佛法得到莫大的安慰,不管他是不是透徹理解,但他真幹。這個力量是宿世的善根,有原因的,不是沒有原因。這一世他的際遇,說實在話也是佛菩薩在安排的,讓他在這裏頭鍛煉成熟。每個人的緣不一樣,每個人的善根不一樣。佛有這種十種能力,他教化衆生沒有失誤,他對每個人都了解,所以衆生遇到佛沒有不得度的。就像病人遇到這個大夫,大夫高明,他一看你,給你處方,藥到病除。佛教化衆生亦複如是,佛有這個能力,對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了解。他使用的方法非常巧妙,把你的善根引發出來,把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宿願引發出來,你這一生就接著幹。你會精進,你會依教奉行,你會得法喜充滿。

  第五,「知種種解智力」,這都是對一切衆生的。沒有不理解的東西,沒有不通達的事物,今天講科學、哲學,佛知不知道?全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正因爲他有圓滿的智慧,所以佛有能力幫助一切衆生化解災難,小是個人的病患,大,今天講地球上的災變,他有沒有能力?有能力。我們現在遇到大災難,佛爲什麼不來?這個要知道,佛不是不來,連我們現在都漸漸了解這些原因。六道裏頭,叁善道…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