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總結,是這麼來的。四十八願也是五劫先後這麼成就的。所以極樂世界從哪裏來的?極樂世界從阿彌陀佛調研了一切諸佛刹土得到的總結,依照這個總結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成就到現在,佛告訴我們,十劫了。這個十劫當中,他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接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刹土裏面的六道衆生,他以這個爲主,菩薩也收,什麼都收,但是以六道爲主,六道最苦。這集大成!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每一部經只講過一遍,沒有重複講第二遍的,唯獨《無量壽經》多次宣講。到底宣講了多少次不知道,但是看流傳到中國來梵文經典翻成中國文,從翻譯裏面去觀察,古來大師也是細心去研究,至少是叁種不同的本子;換句話說,至少佛講了叁遍。可是在中國翻譯的本子總共十二種,十二次的翻譯,現在保留下來只有五種,七種失傳了。如果那七種要是找到了,再去仔細看,可能又發現不止叁種。可惜這七種失傳了,所以祖師大德的結論是叁次以上,這就非常特殊了。

  每一次講的聽衆不一樣,講的處所不一樣,時間不一樣,所以佛的介紹,這叁次所說的,裏面都有差別,這就有會集的必要。第一次的會集,宋朝王龍舒居士,他的會集本叫《大阿彌陀經》,《龍藏》裏頭收了,日本的《大正藏》也收了,這就是古時候這些祖師大德肯定這個會集本,承認它是好版本。清朝末年鹹豐年間,魏默深居士做第二次的會集。第一次、第二次會集都有瑕疵,所以夏蓮居第叁次會集,民國初年用了十年的時間做出這個本子。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原文,沒有自己改動一個字,或者是添加一個字,沒有。因爲是會集,不是翻譯,翻譯,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文字來斟酌,會集不行,會集一定要用原本的文字,不能改動。所以這個會集本被一般當代的高僧大德們贊歎。它的出現是在抗戰時期,那個時候社會動亂,所以流通不廣,知道的人不多。夏老居士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他的這個會集本將來是從外國再傳回中國。那個時候,他這些學生聽到都感覺到不可思議,怎麼可能從外國傳到中國?到以後,果然是這種情形。

  這個本子流到臺灣不多,是律航法師,他是夏老的弟子,將這個本子帶了幾本到臺灣,送了叁本給李炳南老居士,送給別人大概就沒下文了。李老居士看到這個本子無量的歡喜,尤其前面有一篇長序是他老師作的,梅光羲,李老的經教是跟梅老學的。看到老師的序文,所以這個本子在臺灣他就印過兩次,大概分量不大,一次大概是一千本,印過兩次,流通量少。在臺灣他講過一次,教內這些大德有意見,因爲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也沒看到過這個本子,沒有認真仔細去讀這個本子,不贊成用這個本子。老師把這個本子交給我,我一看就歡喜,有緣,也就想講。我印了叁千本,向老師報告想啓講這部經。老師不同意,告訴我,你太年輕了,剛剛出來,如果遇到這些反對的,你招架不住。那我就把它收藏起來,在臺北就講《楞嚴經》,這個大家沒話說。一直到李老師往生,我才想到這個本子,很多人沒看見,老師往生了,把它印出來,做對老師的一個紀念,我印了一萬本老師的眉注。

  確實是在海外流通的,在美國、在加拿大、在東南亞這一帶流通,確實是從外國再流回去。可是流通到國內,也受很多很多大德們的批評,反對這個會集本,搞了不少年。難得國家有智慧,國家宗教局印淨土五經它就選用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本子,這樣大家反對的聲音才慢慢平息,國家承認了。我相信,那個時候局長是葉小文,可能葉小文將這個本子認真看過幾遍,再對照原譯本,它真好,這本子真好!你不比較不知道,一比較就曉得,這個本子可真不容易得到,《無量壽經》出現了真正的善本,我們這一代人有福報。

  夏老交代他的學生,黃念祖居士是他的入門弟子,交代他給這個經做一部注解。黃老這個注解就非常高明,不是自己的意思,集注,以經注經。你看這個都引經據典,引用了八十叁部經論,一百一十種古代祖師大德的注疏,總共用了一百九十叁種,集注。集經論、祖師大德注疏來注解,這個非常高明,這個東西沒有人能反對,這祖師大德、釋迦牟尼佛、菩薩說的。如果是他自己注的,肯定行不通,現在人會說,你算是老幾,你有什麼資格來注解這個經。這個集注就高明極了,符合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他也是集大成,阿彌陀佛帶頭的,這一個系統一直都是幹這個集大成的事情,集注好。

  唐太宗會集《群書治要》是集的,這是集注的,一共用了六十五種經典,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文字統統抄下來編成一本書,就是《群書治要》。這是中國古籍裏頭治國的精華、治國的寶典,大唐盛世就靠這個東西成就的。他一生做最大的功德就是這部書。也是殺人太多,平定隋朝末年的亂世,殺人太多,墮地獄了。幸虧這部書救了他。這部書我們總以爲它已經失傳了,我知道有這部書,沒有看見過,常常提到,就有同學在網路上聽到了,他們大家留心替我找,居然找到了兩本,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印的。商務印書館自己不知道,現在商務印書館的人他們不知道有這個書,已經八、九十年了。還好找到這部書。應該這個書沒有人翻過,紙都變黃,變了顔色,好像是沒有人翻過的,他送給我這套,這個書很幹淨。我如獲至寶,趕快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這個裏頭這一套,這印了一萬套。

  我們這是無意發現的,有這個緣趕緊把它印出來。書剛剛印出來做成樣本寄到澳洲,前年叁月二十五,我收到這部書,大家很歡喜,擺在桌子上,大家來欣賞,一共有十幾個人。突然當中有一個人跪在地下,「我是李世民」。我們聽到嚇了一跳,怎麼李世民來了?來感恩,就是因爲這部書,印這部書,他離開地獄。告訴我,這部書能救世界。說話的時間不長,不到五分鍾他就離開了。有些通靈的告訴我,他沒走,離開到哪裏?到我們念佛堂去聽經念佛去了,大概有十幾天。聽說現在也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他做這部書的功德的確大,這個思想也非常新穎,集古注各家各派對于治國這些理念,智慧、理念、方法、經驗,集大成,集成一部書。二千五百年,從叁皇五帝到隋朝,就是那個二千五百年。

  這是我們講的無論是做學問,說到真正積功累德,心量要拓開,要聽大家的意見,然後再總結做結論,集思廣益。一個人的智慧有限,想象不周到的地方一定很多,這個方法是個好方法。所以世間自在王沒有教法藏比丘,叫他去參學、叫他去考察,把參學考察的結果總結起來,這就是真實智慧、真實的方法、真實的經驗,也是唯一真實的手段。成就了自己,締造一個爲一切衆生修學的環境,叫極樂世界。

  我們接受了這種想法,所以在最近這十幾年來,我們在國際上跟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家交流,我們都希望大家把心量拓開,廣學多聞。每個宗教,我學我自己的,我也學別人的,這樣我們互相都了解,宗教裏頭的誤會全部化解、消除了,可以團結了。族群亦如是,宇宙本來是一家,這大乘佛法說的,不但是一家,是一體,這個無性就是一體,這關系多親切。我們跟阿彌陀佛什麼關系?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淨土是我們心變現出來的,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流出來的,一體。我們跟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是一體,要想到極樂世界去,哪有去不了的道理?本來是一體,往生極樂世界不過是回歸自性而已,就是回老家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我們才能生歡喜心,才能相信,我學這個法門決定成就,這一成就,一切都成就了。

  所以一切諸法皆無實體,實體就是自性。但是自性,自性沒有現象,這個就很難懂。自性不是物質,也不是念頭,也不是自然現象,這叁種現象自性全沒有,但是自性能生這叁種現象,所以你不能說它無。今天科學發現了,說宇宙這叁個現象,跟阿賴耶的叁細相完全相同,物質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信息是阿賴耶的轉相,能量是阿賴耶的業相,近代量子力學不可思議!佛說物質現象是假的,物質現象在佛法裏的名詞叫色。五蘊裏頭色、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科學講的信息,一般人講心理現象。物質跟心理是相對的,物理、心理,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它是一不是二,物質現象是念頭生起來的。這個話叁千年前佛說了,大乘佛法,把宇宙之間一切現象、一切法歸納兩大類,色跟心,但是色由心生,色從哪來?色是心生的。所以後頭有個總結,全體是心,這是天臺大師十乘觀法裏頭第一觀,觀一切不思議境界總結出來的,色由心生,所以全體是心。

  今天科學家也發現、也明白了,物質現象沒有。物質現象,佛在經上說,物質最小的單位叫極微之微,這不能再小、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沒有了,空的。這個極微之微居然被科學家找到了。佛經上講,極微之微連阿羅漢、辟支佛都不知道,誰知道?八地以上。八地以上才能夠見到阿賴耶,科學怎麼能把它找出來?但是找出來,我們也不感覺得奇怪。佛在經上講過,他說意識的能量、能力,就是第六意識,八個識裏頭第六意識所緣的能力最大,五十一個心所全相應。佛說,它對外能緣到宇宙的邊緣,能緣法界虛空界,對內能緣到阿賴耶,就是緣不到自性。爲什麼?因爲自性沒有現象,科學跟哲學都得要有對象它才能發現。阿賴耶有相,所以他有能力發現。自性沒有現象,自性要怎樣緣得到?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就見到了。科學家沒放下,所以佛在經上有這句話。

  科學今天達到極限了,但是它還沒有圓滿。物質講清楚了,這是假的。極微之微,科學的名詞叫微中子,就是佛法講的極微之微,這個極微之微再分就沒有了。再分是什麼東西?是念頭的波動現象。這就證明了色由心生,是念頭波動現象産生的物質幻相。這個發現了不得,發現的時候,把整個科學史要改觀。因爲它是科學,這四百多年來科學最大的錯誤就是二分法,科學把物理、心理對立了,分作二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