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六集▪P4

  ..續本文上一頁

  我們研究,研究産生也有錯誤現象,你看現在研究物理,物理發展到今天,帶來這麼多災難,沒辦法化解。化解有沒有方法?化解有方法,心理把它化掉了。所以美國布萊登博士,他們在悉尼,一些科學家在悉尼開了一次會議,兩天。第一天,最近量子力學的成果的報告;第二天,專門討論馬雅二0一二這個災難的預言,討論這個東西。討論的時候,他就下了一個結論,他說二0一二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人類一個很大轉變的契機。只要地球上的居民能夠覺悟,真正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不但災難可以化解,會把地球帶上更好的走向。可是話是沒錯,能回頭嗎?幾個人肯回頭,棄惡揚善?誰能把自私自利放棄、誰能把名聞利養放棄、誰能把五欲六塵放棄?咱不說放棄,減輕一點就很可觀了。理講得一點都不錯,我們聽了能接受,可是在事上就真困難。難也要做,從自己做起。

  這個量子力學報告真是有好處,爲什麼?地球是物質現象,只要是物質現象就受念頭的控製。所以佛在經上講了一句話,大小乘經都講過,製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的念頭,那心就是念頭,我們的念頭是散的,就像光一樣照著四面八方,它全照了。現在把這個光要是把它束成一點,一條線,做成激光,鋼板都能穿透。我們現在這個散亂的心,隔一張紙就看不過去,你把它集中之後,光有那麼大的能量。念頭的能量是最大的,什麼能量都沒有辦法跟念頭比,念頭能量能夠集中,可以改變太空星球的軌道,有這麼大的能力。所以天臺智者大師在講修行方法裏頭,十乘理觀,第一個觀不思議境界,說的那幾個核心,那太重要了。第一觀觀成了,後頭其余都不必了;第一觀不能成就,才找第二個,就把這個次第慢慢降低。那第一個上上根人。

  佛把一切法歸納爲兩門,色、心二門。《心經》上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色是物質,空就是心,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色由心生。後頭有個總結,全體是心,講整個宇宙全體是心,意思就是全體都是念頭變化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是善念,純淨純善的念頭。我們地球上的人要純淨純善,地球就是極樂世界。這極樂世界怎麼能保持,阿彌陀佛維持了十劫沒有變質?天天教學。讓我們想到中國老祖宗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爲先」。如果你的家天天教學,你的家永遠不衰;你的社會天天在教學,你這社會和諧,永遠保持著盛世。國家如此,地球如此,要教!這個教,只有中國老祖宗重視這個東西,把這個擺在第一,家庭裏頭它也是擺在第一,政治裏頭也是擺在第一。以前宰相底下的幾個部,第一個部就是教育部,教育是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首相有事不能視事,不能處理公務,禮部尚書代理。換句話說,在過去的這個傳統中國裏頭,一切是爲教育服務,教育是核心。所以這個國家、這個族群,世界四大古文明,它還存在,什麼原因?就這個原因。現在我們要是把教育丟掉了,可能這一個古文明也會消失,那就真可惜!

  最近也實在就是災難太多了,問題太嚴重了,找不到方法來解決,所以現在確實有不少西方這些專家學者要到中國來挖寶,到印度去找。有沒有?有,中國真有。這一套《群書治要》就是寶,這是救急的,馬上就能用得上的。但是它是文言文寫的。所以我今天在國際上,我到處呼籲大家學文言文。我有兩個明顯的例子,過去我在臺灣講《華嚴經》,紐約有一個大學生,美國人,好像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她跟臺灣大學做交換學生。她專門研究《華嚴經》,聽說我在講《華嚴》,到臺灣來找我。名義她是臺大的學生,臺大沒有《華嚴》這門課,她就來找我,在我圖書館住了四個月。她能看文言文,能看清涼大師的注解,不容易!我問她,她好像那個時候將近叁十歲,我說你學中文,學文言文多久?叁年。我很佩服,叁年!居然能夠讀文言文,能夠看中國文言古注。我到美國弘法也是她勸我去的,她告訴我,她說美國那個時候佛法的狀況,她說美國有禅、有密,大多數禅是從日本傳去的,密是從西藏傳出去的,在那邊很流行,她說淨土宗沒有,她就勸我到美國去傳淨土宗。我也是聽她這個話才有這個念頭到美國去,以後碰到這個緣分,果然跟美國有很好的緣分。

  另外一個例子是我在二00五年、二00六年,我兩次訪問英國,在倫敦看劍橋、倫敦大學跟牛津大學,這叁個學校都有漢學系,是歐洲漢學的中心。我跟他們的學生交流,給他們上了兩堂課,跟他們的教授們交流。這些學生說一口北京話,我就問他們,他們用中國儒釋道的經典寫博士論文,不能不佩服!我說你們學中文,用了多少時間學成的?一般都是叁年。我就想,不難!外國人一點基礎都沒有,學中國文言文,叁年能學得那麼好。我們中國人學頂多兩年,會比他們學得更好。就是不肯學,聽到文言文害怕,不敢碰它,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過去李老師教我們,告訴我們一個笨的辦法,這也是基礎的辦法,文言文學習沒有別的,就是背誦。老師用《古文觀止》,《古文觀止》有叁百篇,在裏面選五十篇,能夠背誦五十篇古文,能夠把五十篇古文講解清楚,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這把鑰匙就拿到了。一個星期背一篇,一年就完成了。如果能背兩百篇,你就能夠寫出很好的文章。所以中國人學兩年夠了,外國人要叁年。不難!

  我現在勸外國人一定要學文言文,爲什麼?你們要智慧,你們要想解決你個人痛苦,解決你家庭的問題、社會問題、國家問題,這個東西,中國古人的智慧都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裏頭有中國人五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最高的理念、最好的方法、最豐富的經驗,還有曆朝曆代做出來的效果,全在這些書裏頭。你不讀這些書,你到哪裏去找智慧去?現在有系統的保存下來的在全世界只有中國,你再找不到了。印度沒有這麼完整的典籍,你找不到。那你不學文言文怎麼行?文言文並不難!

  現在我們在馬來西亞辦漢學院,我就鼓勵馬來西亞這些外國人學文言文。馬來西亞的華校,小學一千多個,中學六十一個,這裏面的老師,特別是教國文、教曆史的老師,我鼓勵他們認真來學文言文,將來全世界都要。《群書治要》翻成各種不同的文字在世界上流通,一定要看原本,原本原味,翻譯出來味道不一樣。你要想看原味,你花叁年時間學好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可能二、叁十年之後變成全世界通用的語文。文言文在過去,兩百年前,是東南亞地區的國際語文,韓國、日本、南洋他們都學,說話語言不通,寫字都懂。兩百年前,這些統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將來還會産生大作用。

  《四庫》中國國寶。尤其是乾隆自己看的這一部分《荟要》。《荟要》是乾隆自己看的,好在哪裏?完完整整保存下來,沒有經過篩減。其他的,《四庫》裏頭有不利于清朝的、批評滿清的,統統刪掉了,但是《荟要》沒刪,因爲是乾隆自己看的,不給別人看的。所以《荟要》的價值比《全書》還高,但是《荟要》的分量只有《全書》的叁分之一。現在這兩種書都出來了,近代的印刷術發達,這些東西多印,將來不會失傳。我們買這麼多本,在全世界贈送給大學去存放,目的是災難之後這個書還能保全。我們中國人要帶頭,要不帶頭的話,將來請外國人來教我們,這有點不好意思了。外國人比我們的好處,他真幹,所以他真有可觀的成績拿給我們看。

  《法華經》上這句話,一切法它的體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真心。真心沒有現象,但是它能夠現相,它怎麼現相?動念頭就現相,不動念頭沒有現相。所以一切現象,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全是念頭生的。念頭在佛經上有時候用心來代表它。心,在佛經上要看上下文,它的意思很多,真心也是用這個心,妄心也是用這個心,念頭也是用這個做代表,看上下文了解它的意思。通常講這一個字的時候,那全部都包含在其中。念頭是所有一切現象的根源。佛經上說宇宙怎麼來的?一念不覺,不覺就動了,覺心不動,不覺就是動,一念不覺就動了。這一動,好,自性裏頭變現出一個阿賴耶出來了,阿賴耶是妄心。那個一念不覺就是阿賴耶的業相,它是第一個根源。

  這個根源沒有原因的,沒有先後;換句話說,它沒有時間,它也沒有空間。這一念什麼時候?沒有先後,給你說實在話,就是當下這一念,就是彌勒菩薩講的現前這一念。過去,過去已經沒有了,未來還沒來,就是當下。當下這一念動了,第二念它也動了,麻煩在這個地方。當下這一念動,第二念不動,這一念動,第二念不動,那是佛,那就成佛了,不動就成佛了。動是菩薩,所以菩薩翻譯作覺有情,玄奘大師翻的,覺,有情衆生,但是他覺悟,他不迷。佛是不動,如如不動。不動,他起不起作用?起作用,衆生有感,他就有應。衆生的感是動,動心,求佛菩薩,菩薩來應的時候他不動,他要是動的話,他不就變成凡夫了?他就墮落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他有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這是真的。起心動念沒有,那分別執著更沒有,如如不動。衆生有問題就問他,他馬上就給你回答,你問是有心,他回答你是無心,這就是經典的奧妙之處。

  所以經典是釋迦牟尼佛從無心裏頭流露出來的,不起心、不動念流露出來的,我們今天讀這個經怎麼能懂?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用什麼心去解?要不動的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看出它意思。不起心、不動念,意思全明白了,那是佛境界,這是佛經之難。我們用分別心、用研究討論、用懷疑的態度,那全變了,那佛經全變質了,這是佛經之難處。所以佛經一定要有一點定功,要有誠意,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這印光大師講的。我們用真心不會,用真心就是佛陀、就是法身菩薩,我們凡夫都是用妄心,妄心裏頭有真誠,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誠敬你得百分利益,你有多少分誠敬,你能夠體會多少、你能明白多少,因爲它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我們今天用分別、用思想,用這個東西去搞,全變成了佛學,不是學佛。佛學是把它當作一種學術來研究,它是知識,它不是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裏流出來的,知識是可以從思考裏得來的,所以用思考得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這個我在倫敦漢學系裏頭,我都給他們講得很清楚,中國儒釋道是智慧不是知識,所以要有誠意、有恭敬心去學,你才能體會得到。

  你對它沒有恭敬,所以今天麻煩,最大的麻煩,恭敬心沒有,對父母沒有恭敬心,對老師沒有恭敬心,對所學的功課沒有恭敬心,這個麻煩!這是當前頭一個大關,很難突破。這是科學造成的,科學家頭一個教人懷疑,我們現在養成懷疑的習慣,對什麼問題都是用懷疑的態度去看待,那這個方法就把進入聖賢之門堵塞了,你進不去了,你怎麼看都是看外表。今天就是從小來培養都很難,爲什麼?社會變了,小孩在家學好了,一接觸社會,他的懷疑出來了。所以今天只有極少數,真的是熱愛傳統文化的人,用出真心誠意來學習,搞一個小範圍,做一個實驗點,慢慢讓人看。看到的時候,大家覺得這個是好,然後再告訴你怎麼學習。恭敬心學習、真誠心學習,沒有真誠、沒有恭敬,你學不到。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六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