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但是它真有,它永恒不滅,它是一切萬物真正的本體。叁種現象都是從它而生的,它自己本身什麼都不是,所以說它是空,所以說它是無性。我們看這底下注解,「勝義者,謂圓成實性」,圓是圓滿,成是成就,實是真實,它不是假的,「指圓滿成就之真實性」。大乘經上講的法性,經上講的真心,中國人講的本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爲法之體性」。例如繩的實性是麻,因爲麻把它搓成才變成繩。「圓成實性爲絕待之法」,它是絕對,不是相對的,「離一切相。若見知是麻,則離蛇繩之相」。你要看到那個麻,你曉得繩是麻做的,晚上腳踏到繩以爲是蛇,這個錯誤立刻就消除了。再看到繩是麻做的,對于繩也不執著了,這繩的相、蛇的相統統都離開了,但是還有麻的相。麻的相也不是真的,植物,一種纖維。再一步一步往下去追究,追到最後就是微中子,微中子是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的基礎。所以依他起這個他,絕對的他就是微中子。微中子從哪裏來的?從念頭來的。念頭從哪裏來的?這佛法追究,從一念不覺來的。這一念不覺從哪裏來的?從自性來的。

  自性覺,沒有不覺。所以一念不覺沒有原因,一念不覺沒有先後、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一念不覺裏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在哪裏?就在當下。這句話大乘經裏頭講得多,就在當下,就在眼前,這一念。這一念我們不懂,現在有了個概念,明白了,這一念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個一念。這一念我們沒辦法證得,我們必須是一千六百兆個妄念糾纏在一起,我們才看到東西,單獨這一念我們沒辦法。單獨這一念就叫無明、就叫阿賴耶。所以佛經上講的比現在科學家講得清楚,不但物質現象講清楚了,精神現象也講清楚。這叫「勝義無性」,勝義無性是真心,是真實的,就是圓成實性,前面兩個是假的,只有這個是真的。

  『無作』者,「無因緣造作。義同無爲」。這是經文裏面西方極樂世界水說法,說的無性、無作、無我,這解釋這一段。前面無性,這講叁種無性。無作,無作是無爲,說明它不是人用思考去設計,也不要人去施工。我們今天科學所有的産品,要人設計,要人施工,即使自動化了,它不能自然的自動化,還是要人們去設計它,所以真正無作,我們還沒有看到。無作無爲皆真理之異名。無作,無因緣造作。

  「《華嚴大疏》曰:以有所作爲,故名有爲;有爲是無常」。六道衆生裏面所說的,全都是有作有爲,科學跟哲學也是有作有爲。既然是有爲法,就全是波動現象,這叫無常,就是刹那生滅。好像我們看電影、看電視,全是電的波動現象,它的速度太快了,讓我們看到好像真有其事,其實全是假的。「無所作爲」,這叫無爲。無所作爲,「無爲即是常」。無所作爲就是真性,真如本性,它不動。惠能大師見到了,他的五句報告,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句話非常重要。爲什麼?這句話說明他已經見到無爲了,他已經見到不動了。在哪裏見到的?在一切法裏頭見到的,一切法相是動的,性是不動的,他從相上見到性。

  我再一個簡單的比喻,我們今天看電視,諸位都知道,電視裏頭的畫面是電流的頻率讓它産生的。這個頻率太快了,讓我們看到這個畫面好像是真的。這是什麼?這是相,相是永遠在波動,那個波不動,相就沒有了。但是屏幕不動,這螢光幕不動,無論你的相怎麼動法,它如如不動。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看到屏幕上現相,把屏幕忘掉了。惠能大師他看到屏幕,看到相動屏幕不動,所以他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就說明他看到屏幕。屏幕在眼前我們就沒有看見,就沒有注意到這個事情。所以在這個畫面上,動中有不動,不動裏頭有動,動跟不動是一不是二,這叫看到真相,這叫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性就是屏幕,他有能力在相上看到性,這叫明心見性。所以「無爲、無作皆真理之異名」,就是自性、就是本性的異名。本性確實它是無爲法,它不是有人造作的,沒有人造作。

  「《法事贊》曰:極樂無爲涅槃界」。極樂世界跟我們十方諸佛刹土不一樣,它也有色相,但是它的色相是無作無爲的。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任何造作,我們只憑阿彌陀佛教導我們的,真信、真願意去、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真信、真願、真念佛,還是有爲有作,把有爲有作縮小到這麼一點,這一點你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記住,一定要縮小到這一點它才産生能量,才能夠通過一切的幹擾、一切的障礙,直捷到極樂世界去。到達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那是阿彌陀佛願力、修行的功德。他的願、他的行、他的功德都是稱性的,所以說無爲涅槃界,它不是有爲的,涅槃是清淨寂滅。換句話說,是自性清淨寂滅心裏面現出來的。

  我們這個世界?我們世界是業力現出來的,這個要知道。什麼業?妄想、分別、執著,這叁種業力現出來的六道輪回,現出這個東西。這叁種業,我們能夠把執著斷掉,把執著斷掉六道就沒有了,把分別斷掉、把妄想斷掉四聖法界就沒有了。這個時候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你看轉第六意識爲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爲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那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人決定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它是無爲涅槃界,包括凡聖同居土都不例外。在一般真難信,一般菩薩很不容易相信。你說實報莊嚴土大家相信,你說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這就是一般講的十法界,十法界裏面能夠跟實報土平等,沒人肯相信。十方諸佛世界裏頭,只有一個極樂世界特殊,再找不到一個世界跟極樂世界一樣的,它的殊勝就在此地。

  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無爲涅槃界。所以極樂世界的殊勝,殊勝在凡聖同居土,跟別的世界確實不一樣,無比的殊勝莊嚴。到極樂世界,真的就等于成佛了,但是還得要修,等于成佛是你樣子像,那是佛力加持的,阿彌陀佛加持你,不是你自己真的明心見性。所以在極樂世界是上學,阿彌陀佛給你講經說法沒有中斷。不但佛講經,整個世界無論到哪個地方,樹木花草它也講經,山河大地也講經,七寶池、八功德水也講經。在極樂世界,講經是不會中斷的,你隨時聽得清清楚楚。你可以欣賞極樂世界無比殊勝的莊嚴,但是你耳邊都聽到法音,都聽到說法的聲音。換句話說,賞心悅目也沒有把佛法中斷,這是極樂世界微妙之處。

  可是你一定要曉得這什麼道理,自性本具的功德之所成就,不是外頭來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自性裏面的微妙作用,在極樂世界圓滿的體現出來、展示出來,其他佛世界有,沒有極樂世界那麼圓滿。好比其他諸佛世界展現出來的,有個百分之叁十、五十、七十、八十,極樂世界是百分之百圓滿展現,這個難得!這部經不能不聽,不能不細講,講透了,講明白了,我們對極樂世界的信心無比的堅定,再不會動搖了,決定下定決心,我這一生一定要去,不再留戀這個世間。你真正把極樂世界的好處看清楚、看明白了,此地,天上人間都不會留戀。到達極樂世界,就等于到達十方一切諸佛刹土,就證得真正究竟圓滿。

  「涅槃」意思是不生不滅。惠能大師開悟第二句話,「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他真的見性了。「絕一切有爲之相,是名無爲」。有爲之相,是的,它那裏是有現象,但是那些現象不是人工設計的,不是人工去建造的,極樂世界沒有一樣不是自然成就的。這自然能成就嗎?沒有設計、沒有施工這行嗎?行,有證據。什麼證據?你作過夢沒有?你夢裏頭夢到一些宮殿,那宮殿誰設計的、誰施工的?夢中産生這個現象,極樂世界爲什麼不能産生?夢中現相是假有的,極樂世界也不是真的,這一點要懂。你在極樂世界成佛,成佛之後,極樂世界你就離開了,哪個地方有緣,你就到哪個地方去成佛、去作祖,弘法利生。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極樂世界,這個一定要知道。自性裏頭一法不立,不能說自性裏頭有個極樂世界,不可以這樣說法。自性能現極樂世界,自性什麼都沒有,什麼都能現。我們人睡覺每天晚上會作夢,那個夢你要是醒過來,覺悟了,細細去想想會開悟,很多奧妙的道理不可思議!都能去發現。所以從夢境這個例子我們就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可能,不是不可能的。

  佛給我們介紹的,我們的欲界天,欲界第五層天化樂天,第六層他化自在天,所有受用無作無爲,都是自然變化,福報太大了,沒有離開五欲,財色名食睡沒斷,但是他很薄、很輕,不嚴重。第五天他還要變化、還有作有爲,第六天無作無爲,這第五天變化的供養他。那我們在極樂世界就知道了,極樂世界所有一切設施,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變化供養大衆,所有到極樂世界的人,享阿彌陀佛的福報。阿彌陀佛一切都給你做得很圓滿,准備得充分,你在極樂世界樣樣不操心。到極樂世界,你就變成無作無爲,所有一切享受,阿彌陀佛供養你,他是極樂世界的總護法。我們念這句佛號裏頭要有感恩的心,有恭敬的心還有感恩的心,一切那麼樣的莊嚴,提供給我們去享受,讓我們在那裏成就圓滿,跟他一樣。他是個典型、是個榜樣,在那裏成佛就像阿彌陀佛,不是一般的佛。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成佛要以他做榜樣,要跟他相同。「極樂國土舉體是一清淨句」,這一清淨句,這些話念老引用最多,是《往生論》上的話。《往生論》天親菩薩作的,《注解》昙鸾法師作的,念老引用得最多。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爲法身,故曰無爲涅槃界」。

  『無我』。「我者,具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于人身體執有此,謂之人我。于法執有此,謂之法我」。所以這個我是從執著裏頭生出來的。這裏有個簡單解釋,我是什麼意思?具有常一之體。我們這個身體,每天看到它,其實它並不是常一,它刹那刹那在變化。可是我們沒有細看到變化,只看到什麼?這個身體在,天天都有它…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0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