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一叁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才能夠通達諸法的真相,不能用妄心。這是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的。

  「實已超過二乘神通」,二乘,聲聞緣覺的神通,「何況天人」,天人也有五通,比不上聲聞緣覺。極樂世界的人,天人,他們神通廣大,跟法身菩薩相同,「故雲威德階位與神變叁者,一切天人,不能爲比」,比不上。「乃至百千億倍,甚至不可計倍」,沒有法子計算的,這算倍數,相差太遠太遠了。最後總結,「結歎」。

  【阿難應知。】

  叫著阿難,阿難代表我們大衆。

  【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

  這句話是勸導我們,我們知道了、明白了,那重要的,意思要讓我們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地方太好了,無論是依報正報,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都不能夠相比,爲什麼不去?而且求往生不難,人人有分,理論就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是原理,說明我們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的關系是一體,哪有不能去的道理!只要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障礙放下,人人都能去,人人應該去。

  下面經文是說明「受用具足」。

  【受用具足第十九】

  四十八品這第十九品,念老有個簡單的介紹。「本品名受用具足。故所有國人」,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皆」,皆是完全都是,身形、容貌端正莊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我們看到這個簡短的介紹,大致上就能夠明了。「如上種種殊勝受用」,這經前面所說的,「悉皆具足」,說不是白說的,全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無比殊勝的狀況。「是乃總顯正報之身心」,依報殊勝的福德,「悉皆超世希有」,這是十方諸佛刹土裏面所沒有的。「但本品中列顯福德無量,衣食宮殿,悉皆應念現前,無不具足」。我們自性的本能發揮到極致,就是發揮到圓滿。

  今天念力剛剛被科學家發現,才發現,知道念力不可思議,知道念力的能量無限大。所以想到「以心控物」,就是想到念頭可以控製物質現象。極樂世界的人全都做到了,這是科學。因爲極樂世界,你看衣、食、宮殿,衣食住這叁樁事情,應念現前。想,它就來了,就出現,想衣,衣就穿在身上;想吃,吃的東西擺在面前。不想,它就沒有了,不需要收拾,無需要打理。住的宮殿,就是你居住的地方,你想要什麼樣子它就現什麼樣子,想多大小它就稱你的意。所以念力的秘密,在極樂世界完全被用上了,用在你日常生活當中。行,不必要交通工具,念頭一想就到了。沒有一樣不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十方世界一絲毫障礙都沒有。

  這個地方實際上說,衣有,宮殿可有可沒有,如果他不要這個色身,就不需要這叁樣。我們這個世界有這樣的人,在哪裏?在無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不要身體,沒有身體,所以他不需要衣、不需要食、不需要宮殿。我們一般人說他是靈體,他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也是想到哪裏他就到哪裏。學佛的老同修也知道,六道之內的,神通最大的是在什麼時候?在中陰。人在中陰身的時候,你看身體離開了,他沒有投胎,他完全是靈,我們講靈魂,沒有身體。所以他衣食住都不要,想到哪裏他就到哪裏了,速度之快不可思議。這在我們這個世間看到的。如果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受的身有身相,但是那個身不是我們這個肉身。當然,他需要莊嚴,身相有衣,吃大概都不需要了。爲什麼還說吃?我們這個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有飲食的習慣,有這個習氣。會到那裏想來這麼久了,怎麼沒有吃飯?這個念頭才動,飯菜擺滿了,擺在桌子上。這一看想到我到極樂世界了,不是在娑婆世界,這個東西沒用了。這個念頭一生,全部沒有了。所以有習氣,習氣會現行,實報莊嚴土就是無始無明習氣所變現出來的。境隨心轉,相由心生,顯示念力不可思議,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我們看下面經文,「受用具足」有叁段,第一段「能受用」,能享受的。

  【複次極樂世界。所有衆生。或已生。或現生。】

  『已生』是已經往生的人,『現』是現在,現在往生的。

  【或當生。】

  『當生』是將來會往生的。

  【皆得如是諸妙色身。】

  這『如是』兩個字很重要。

  【形貌端嚴。】

  『形』是身形,『貌』是容貌,端正莊嚴。

  【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

  『皆得』,沒有一個不得,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我們看念老的注解。「首數句」,剛才我們念的這幾句,「承上品中彼土衆生容色微妙,故雲,所有衆生,過去已往生者,現在生者,將來生者,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端正莊嚴)」。「如是二字,即指上品遠勝第六天王,千萬億倍」,第六天王的相貌就無比殊勝莊嚴,人間天上大福德者。這經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人,色身端正莊嚴超過第六天千萬億倍,第六天王不能跟他相比。

  下面顯示「受用具足」。『福德無量』。《稱贊淨土經》這裏頭有說,「由彼界中」,這個界就是極樂世界,「諸有情類」,有情類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這兩句,我希望我們同修現在就要得到,把現前一切身心憂苦放下,不要去想它。縱然有這些事實,這些事實是業報,我不放在心上就沒有了;放在心上,你就要受業報。不放在心上,業報現前我可以不受,我把我的念頭轉過來,轉到哪裏?轉到聽經、讀經、念佛。經教要是通達明了了,這些苦自然就化解,即使身在諸苦中,也沒有苦受。心地清淨平等覺,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都不要放在心上。我們就有十足的信心,我這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決定親近阿彌陀佛,經上所說的一切跟我的關系非常密切。

  再要有一個感恩的想法,這都是真的,阿彌陀佛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勤苦修行,發四十八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爲我一個人,不是爲別人,就是爲我。你去問問阿彌陀佛,我說這個話是真的是假的?他一定說,不爲你爲誰?所以我要感恩,我肯定他爲我,你也肯定他爲你,他也肯定他爲他,我們自己要直下承當,這一點太重要了!這個念頭多親切,這才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他真的不是爲別人,就是爲我。我過去生生世世無知,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阿彌陀佛的善心善願是爲我,沒有認真學習,辜負了阿彌陀佛。現在知道、明白了,決定要報恩,報恩就是決定要往生,決定要親近彌陀,真報恩者。

  《稱贊淨土經》,這是《阿彌陀經》的別本,玄奘大師翻譯的,「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又本經《決證極果品》曰唯受清淨最上快樂。是顯福德無量也」。大福德、究竟圓滿的福德,我們在現前把心轉過來、念頭轉過來,就能夠享受到。『智慧明了』。「此乃光明慧辯願之所攝。願曰,成就一切智慧。又本經《菩薩修持品》謂彼國一切菩薩,諸佛密藏,究竟明了,皆智慧明了之意」。彼國一切菩薩包含就非常廣大,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品類不齊,有法身菩薩往生的,有天人往生的,也有叁惡道往生的。叁惡道衆生爲什麼會往生?都是過去生中學佛的,在這一世當中迷惑了,沒有遇到佛緣,造種種罪業,墮到地獄。在地獄裏頭忽然覺悟了,真正忏悔,真正認錯,發心念佛求生淨土。這就是四十八願裏面所說的五逆十惡、毀謗大乘,只要真能忏悔,阿彌陀佛統統攝受。

  這一類往生的人不少,我們不能夠輕視,甚至于一往生品位在我們之上,這什麼原因?過去生中積功累德太厚了。這是告訴我們,學佛的人不可以輕慢任何一個衆生,連畜生,不可以輕慢它。爲什麼?說不定它將來成佛比我早,也說不定將來它是佛,我是它的學生,都有可能。教導我們一切時、一切處,要用真誠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時時如是示現給我們看,提醒我們,教我們覺悟。所以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智慧、神通、道力大幅度向上提升。像「修持品」所說的,一切菩薩,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這是智慧明了之意。

  「又明者,明明白白。了者,了了分明」,這叫明了,清楚、透徹。「密教中,如實知自心」,這一句就是此地講的智慧明了。如實知自心,實是真實,真正知道自心,這什麼人?這成佛了,明心見性。知自心就是見性,就是明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體,遍法界虛空界是自性變現的。賢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學過兩次,這一篇論文講的就是如實知自心。宇宙萬事萬法的本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那就是自心,你要真正知道了,你就成佛了。我們把《妄盡還源觀》念上一百遍、念上一千遍、念上一萬遍,都沒有見性,還是不能夠如實知自心。爲什麼?障礙沒放下。障礙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放下,你讀他那篇文,真的是如實知自心。

  他講得好!從一體,起二用。二用,現相了,二用是什麼?惠能大師講的「能生萬法」,作用;體,什麼都沒有。能大師前面四句是講體,用四句形容一體,第一個是清淨,本自清淨;第二個,本不生滅;第叁個,本自具足,它雖然什麼都沒有,它一樣不缺;第四句,本無動搖,那就是自性本定,就是正定聚。你看最後一句話,能生萬法。能生萬法是《還源觀》裏頭的第二段,生萬法了,起二用。二用,一個依報,一個正報。依報,宇宙,萬法現前了;正報,自己,自己出現了。自己跟宇宙同時出現。我從哪裏來的?宇宙萬法從哪裏來?都是自性裏頭自然流露出來的,這不能不知道,這是宇宙的奧秘。

  所以你從這裏去看,佛教不能算是宗教,宗教說宇宙是神造的,人是神造的,有個造物主。佛沒有,你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要說造物主,每個人都是造物主,不是自己之外有個造物主,自己造的。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想就是念頭,阿賴耶,從這個東西生的,這個才叫造物主。阿賴耶裏頭,阿賴耶是迷,迷了之後它也起作用,這個作用是什麼?分別、執著。迷是起心動念,惠能大師講「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它忽然動了,動搖了。真心不動,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有念就是妄心,就是阿賴耶。妄心能變,真心能現,所以叫心想生。心能現,想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想生的。中國文字意思深,深廣無盡!兩個字,你看一個是自性,一個是阿賴耶,心是自性,想是阿賴耶,這意思多深,這個才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跟科學都在找這個東西,沒找到。現在的科學是愈來愈接近,還沒有真正找到。

  『神通自在』,如上品當中所說的,「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爲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這前面講得很清楚。「又《菩薩修持品》曰: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是則智慧明了,達神通之本,而變化神通,自在無礙」。神通有體、有用,智慧明了是體,這是神通的根本。神通靠智慧,有智慧就有神通,沒有智慧就沒有神通。但是在佛門也說,神通來源有兩個,一種是報得的,一種是修得的。鬼神的神通是報得的,天人的神通也是報得,你生到天上,他就有神通,但是那個通不大。天人的神通比鬼的神通大,鬼的神通更小。能夠預知的事情,鬼神的神通,能知道幾個月的,愈近他愈清楚,時間太遠了他不清楚。你問他多少年以後的,他雖說,也不准,不能相信;如果他講幾天、幾個月的,往往非常靈驗,這就是他只有這麼大能力。天人的神通大多了。可是極樂世界人的神通,變化神通自在無礙,那是一般都不能夠跟他相比的。

  「故曰:但得本,莫愁末。根本智者,本也。種種神通,皆聖末邊事。」這些話都是真話。世間人羨慕神通,疏忽智慧,這叫舍本求末,能不能得到?不能。世間人有些有通的人,多半都是有靈附體,他就有神通,這個靈去掉之後,神通就沒有了。這樁事情,佛在《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這個附身的靈跟你都有因緣,沒有因緣他不會找你,而且也有時間性的,多半是來報恩的。過去你對他有好處,他現在報答你,讓你升官,讓你發財。讓你升官發財,還都是你命裏有的,你命裏沒有的,他沒有能力給你加一點。你命裏該受的災難,他不能幫助你減一點,這個他做不到的。他會勸你修善、積德,會勸你不要造作罪業,你的福會增長,你的災難可以減少,他有這些方法,這個在世間常有。所以,本重要!本是什麼?戒定慧。這裏雖然只講一個慧,根本智,根本智還是修得來,從定中修得來的,你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根本智看破,根本的行是放下,真正一切放下,本能就恢複,本能就是六種神通。六種神通人人都有,只是我們今天有障礙,障礙放下之後,它就現前。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一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