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一四集) 2012/4/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1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六九二頁第叁行,科題「所受用」,辛一「總顯」。
前面一品給我們說的是「能受用」,能受用是人,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的生活是平等的受用,這個跟十方世界不一樣。十方世界一切衆生的受用,包括菩薩,都是自己業力所感召的。譬如我們這個世間,造善業的就有善報,造惡業的就有惡報。譬如過去生中喜歡修財布施,這一生當中就得財富,沒有修的他就得不到,所以有貧富的差別。如果修法布施,這一生當中就得聰明智慧的果報;喜歡施無畏,幫助別人離開恐怖、離開災難,這一生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十方世界大概都是這樣子,唯獨極樂世界例外。無論什麼人,前面我們看到,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品類很多,最高的有等覺菩薩,有法身菩薩、有叁賢菩薩、有聲聞緣覺、有六道衆生,六道衆生裏面還有地獄、餓鬼、畜生往生的。也許有人懷疑,地獄、餓鬼、畜生這都造很重的罪業,他怎麼能往生?
我們過去在灌頂法師《大勢至圓通章疏鈔》,他老人家給我們列了念佛一百種果報,第一條就是無間地獄。我們那個時候年輕,初學佛,看到這一條覺得很不公平,念佛再不好也不至于墮地獄,爲什麼它前面就是念佛墮惡道?第一百條(最後一條)念佛成佛。這裏頭告訴我們真正的事實真相,念佛是沒錯,你念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我們念佛,打佛七,在一起共修,建立道場,好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在營利,用佛教這種手段求自己的名聞利養,這就是地獄的罪業。用心不善,可是念佛是善,這種人雖然墮地獄,比較容易覺悟,一覺悟、認錯,忏悔業障,求生淨土,真能往生。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裏頭說的,臨終十念必生。但是後頭有一句,五逆十惡,毀謗佛法,這個例外,這個不能往生。這一願,古來的祖師大德說法不同,有的人肯定。這雖然是個念佛人,他造五逆十惡,提婆達多就是個例子,當年在世對釋迦牟尼佛嫉妒障礙,破和合僧,毀謗大乘,陷害佛陀,標准的五逆十惡罪,他墮地獄了。他不是不學佛,他也學佛,也挺認真的,在地獄裏頭他的享受,這佛在經上說的,跟忉利天相似;是在地獄,但是生活就像在忉利天。可見得果報各有各的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不能抵消。他造的惡是墮地獄,但是他在佛法裏也有些好的地方,他在地獄裏頭還享福。他能不能往生?只要他求生淨土肯定能往生。從這個地方看到阿彌陀佛慈悲,真是廣大圓滿。那你不忏悔,他就沒有法子,這是障礙。
一認錯、一忏悔,求生淨土,阿彌陀佛依然攝受,這個話是善導大師說的。善導是唐朝時候人,是我們淨宗第二代的祖師。古大德注疏裏面有說,他老人家是阿彌陀佛應化在中國,以比丘身出現,這個話可以相信。在日本幾乎都肯定這樁事情,日本人對中國祖師,善導跟智者大師是他們最尊敬、最崇拜的。也許是在那個時代,日本的出家人在中國留學,多半都是依止善導大師,所以日本的淨土宗非常興旺;再就依止天臺智者大師,所以天臺宗在日本傳得非常廣。所以五逆十惡還是念佛,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關鍵,最後一念錯了,帶著有嫉妒、瞋恚,那就到地獄去了。這些人,我們相信他有深厚的善根,墮到地獄之後他就會後悔,認真忏悔,改過自新,求生淨土。我們知道地獄裏頭有佛菩薩在其中,就是幫助這一類的人,地藏菩薩是領導人。「佛氏門中,不舍一人」,我們相信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佛菩薩無盡的慈悲,對于一切衆生,造作極惡業的衆生也沒有瞋恚,也不會恨他,這是自性圓滿的性德。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給所有的衆生,只要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直到法身菩薩念佛往生淨土,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他們的生活待遇統統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因爲有差別,人心就不平,爲什麼你比我好?爲什麼我不如你?他生煩惱。阿彌陀佛慈悲,希望他那個世界所有一切衆生個個都歡喜,極樂,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得要平等,他這個平等供養的大願成就了。我們今天在此地看所受用的平等,你看第一句話,這總顯。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
『豐』是豐富,『足』是滿足,你在極樂世界,生活所需要的一定滿你的願望。不像這個世間,這個世間爲生活,我們受盡了苦難。念老的注解很簡單,「以福德無量,故感得受用種種,一切豐足」。這個福德無量是稱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享阿彌陀佛的福報。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是供養我們大家的,只要你想去,他就會來接引你。要去的條件很簡單,第一個真正相信,第二個真想往生,第叁個老實念佛,這一句非常重要。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講求斷煩惱、消業障,你才能提升境界。淨土講帶業往生,我們的煩惱、罪業要不要斷、要不要消?還是要。不過阿彌陀佛的方法是太善巧了,太巧妙了,讓你不知不覺煩惱沒有了、罪業沒有了。這是什麼方法?就是念佛。你只要一心專念,不要去想煩惱,也不要去想業障,念久了功夫得力了,煩惱自然沒有了,業障也自然沒有了,這個妙極了!
實際上,佛在經典上這個消息早就透給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雖知道,不是很透徹的了解。經上講過,不論是有意無意,念一聲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有這個說法,這是真的。念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才知道斷煩惱消業障,這個方法第一殊勝,沒有比這個方法更高、更有效、更殊勝的,沒有了。佛在經上講,我們沒有留意,我們自己都感覺得業障很重、煩惱很多,爲什麼消不掉?沒有真念,沒認真念,沒有把念佛看得很重,所以你的業障消不掉。如果這句話你真懂、真搞明白了,你能不念佛嗎?我相信念佛這樁事情就分秒必爭,你決定勇猛精進。如果這個世間,有人說念一聲佛號你就能拿到一百塊錢,我想所有的人都念,沒有一個人不念,大家都拼命念,爲什麼?有錢。錢不能了生死,不能出叁界,這一句阿彌陀佛,那個功德不是錢能夠相比的,它能夠幫助你了生死,幫助你出叁界,幫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你今天錢再多,你離不開地球,你不能夠遨遊太空,你做不到,到極樂世界全做到了。這一聲佛號,告訴你,全世界的金銀財寶都買不到,你說這個多貴重!大家不肯念。我的比喻不是假的,句句話是真實話。你想想看,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金錢能消得了嗎?把全世界的金錢都給你,你都消不了罪業,你都斷不了煩惱。
你如果真正了解佛號功德,我相信你會拼命去念。有沒有人?有人,也許我們同修當中就有,這種人一般都瞧不起。一些阿公阿婆,你看他那個樣子笨笨的,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他一天到晚笑咪咪的,手拿著念珠,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他不停。你跟他講話,他就對你笑,對著你念佛,也不知道聽見沒聽見。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沒有第二句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了不起!這種人往生,告訴你,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他到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了。我們人間輕賤他,瞧不起他,正是替他消業障。他沒有把這些事情放在心裏,他心裏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古大德有所謂,這樁事情「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只要接觸佛就肯定成佛,一個是上上根人,一聞千悟,他真幹;一個就是下愚之人,他什麼都不曉得,告訴一句阿彌陀佛他就念到底,他就沒有第二念。最難辦的是當中這個,上不上、下不下,你說無知,知道的還不少;你說真幹,他就是放不下。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把它搞清楚。細心去比較,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議,十方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贊歎;要不是真實功德,如何感得諸佛如來的贊歎?
下面「別顯」,一共有四段,給我們介紹衣食住行。第一段「隨意自在」。
【宮殿。】
住的地方。
【服飾。】
穿的衣服。
【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念老的注解,「又以智慧神通故」。生到極樂世界,彌陀本願加持,所有往生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升級了,升得太多,沒有人敢相信,叫難信之法。凡夫,一品煩惱沒斷,到極樂世界怎麼會變成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智慧、神通、道力跟佛差不多,超越十法界,這還得了!圓證叁不退。一般菩薩修行到這個地位,就時間上來說要無量劫,爲什麼你念幾年佛號你就得到了?這就是修學的,念佛。念佛,一句佛號裏頭福慧是圓滿的,聲聲圓修福慧;不念佛,說閑話,這個問題嚴重,這叫迷惑顛倒。
諸佛如來最贊歎、最歡喜、最尊重的就是這些阿公阿婆,他們一天到晚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知道。你問他什麼,他都是阿彌陀佛,滿面笑容,那是什麼?那是極樂世界,他太快樂了,笑是快樂,他沒有憂慮,他沒有煩惱。有煩惱、有憂慮就不會快樂,一天到晚笑咪咪的,那就是快樂。他就在那裏表法,他是極樂世界的人,你看他極樂那個樣子,這個世間沒人能夠跟他相比。別人愈瞧不起,他愈快樂,奇怪,爲什麼快樂?他是極樂世界的人,他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娑婆世界苦,極樂世界人樂,決定不會現苦難的現象,他表演的決定是身心歡喜。所以智慧、神通、道力圓修圓證。這個證是什麼?沒到極樂世界已經證得。怎麼證得?他天天快樂,沒飯吃也快樂,沒有房子住也快樂,真樂!他不是假的。他那個樂的滋味我們想象不到,完全不能體會,那是什麼?念佛之樂,念阿彌陀佛之樂。
你想你要怎樣得到?這部《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這個注解,你把它參透了你就得到,你對于極樂世界有真的認識;不但認識極樂世界,也認識十方諸佛世界,真正的法喜就生出來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一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