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四集) 2012/4/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1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六九二页第三行,科题「所受用」,辛一「总显」。
前面一品给我们说的是「能受用」,能受用是人,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的生活是平等的受用,这个跟十方世界不一样。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受用,包括菩萨,都是自己业力所感召的。譬如我们这个世间,造善业的就有善报,造恶业的就有恶报。譬如过去生中喜欢修财布施,这一生当中就得财富,没有修的他就得不到,所以有贫富的差别。如果修法布施,这一生当中就得聪明智慧的果报;喜欢施无畏,帮助别人离开恐怖、离开灾难,这一生得健康长寿的果报。十方世界大概都是这样子,唯独极乐世界例外。无论什么人,前面我们看到,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品类很多,最高的有等觉菩萨,有法身菩萨、有三贤菩萨、有声闻缘觉、有六道众生,六道众生里面还有地狱、饿鬼、畜生往生的。也许有人怀疑,地狱、饿鬼、畜生这都造很重的罪业,他怎么能往生?
我们过去在灌顶法师《大势至圆通章疏钞》,他老人家给我们列了念佛一百种果报,第一条就是无间地狱。我们那个时候年轻,初学佛,看到这一条觉得很不公平,念佛再不好也不至于堕地狱,为什么它前面就是念佛堕恶道?第一百条(最后一条)念佛成佛。这里头告诉我们真正的事实真相,念佛是没错,你念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我们念佛,打佛七,在一起共修,建立道场,好事情,但是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在营利,用佛教这种手段求自己的名闻利养,这就是地狱的罪业。用心不善,可是念佛是善,这种人虽然堕地狱,比较容易觉悟,一觉悟、认错,忏悔业障,求生净土,真能往生。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里头说的,临终十念必生。但是后头有一句,五逆十恶,毁谤佛法,这个例外,这个不能往生。这一愿,古来的祖师大德说法不同,有的人肯定。这虽然是个念佛人,他造五逆十恶,提婆达多就是个例子,当年在世对释迦牟尼佛嫉妒障碍,破和合僧,毁谤大乘,陷害佛陀,标准的五逆十恶罪,他堕地狱了。他不是不学佛,他也学佛,也挺认真的,在地狱里头他的享受,这佛在经上说的,跟忉利天相似;是在地狱,但是生活就像在忉利天。可见得果报各有各的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不能抵消。他造的恶是堕地狱,但是他在佛法里也有些好的地方,他在地狱里头还享福。他能不能往生?只要他求生净土肯定能往生。从这个地方看到阿弥陀佛慈悲,真是广大圆满。那你不忏悔,他就没有法子,这是障碍。
一认错、一忏悔,求生净土,阿弥陀佛依然摄受,这个话是善导大师说的。善导是唐朝时候人,是我们净宗第二代的祖师。古大德注疏里面有说,他老人家是阿弥陀佛应化在中国,以比丘身出现,这个话可以相信。在日本几乎都肯定这桩事情,日本人对中国祖师,善导跟智者大师是他们最尊敬、最崇拜的。也许是在那个时代,日本的出家人在中国留学,多半都是依止善导大师,所以日本的净土宗非常兴旺;再就依止天台智者大师,所以天台宗在日本传得非常广。所以五逆十恶还是念佛,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关键,最后一念错了,带着有嫉妒、瞋恚,那就到地狱去了。这些人,我们相信他有深厚的善根,堕到地狱之后他就会后悔,认真忏悔,改过自新,求生净土。我们知道地狱里头有佛菩萨在其中,就是帮助这一类的人,地藏菩萨是领导人。「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相信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对于一切众生,造作极恶业的众生也没有瞋恚,也不会恨他,这是自性圆满的性德。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给所有的众生,只要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直到法身菩萨念佛往生净土,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他们的生活待遇统统是平等的,没有差别。因为有差别,人心就不平,为什么你比我好?为什么我不如你?他生烦恼。阿弥陀佛慈悲,希望他那个世界所有一切众生个个都欢喜,极乐,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得要平等,他这个平等供养的大愿成就了。我们今天在此地看所受用的平等,你看第一句话,这总显。
【受用种种。一切丰足。】
『丰』是丰富,『足』是满足,你在极乐世界,生活所需要的一定满你的愿望。不像这个世间,这个世间为生活,我们受尽了苦难。念老的注解很简单,「以福德无量,故感得受用种种,一切丰足」。这个福德无量是称赞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福报太大了,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是享阿弥陀佛的福报。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是供养我们大家的,只要你想去,他就会来接引你。要去的条件很简单,第一个真正相信,第二个真想往生,第三个老实念佛,这一句非常重要。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讲求断烦恼、消业障,你才能提升境界。净土讲带业往生,我们的烦恼、罪业要不要断、要不要消?还是要。不过阿弥陀佛的方法是太善巧了,太巧妙了,让你不知不觉烦恼没有了、罪业没有了。这是什么方法?就是念佛。你只要一心专念,不要去想烦恼,也不要去想业障,念久了功夫得力了,烦恼自然没有了,业障也自然没有了,这个妙极了!
实际上,佛在经典上这个消息早就透给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虽知道,不是很透彻的了解。经上讲过,不论是有意无意,念一声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有这个说法,这是真的。念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才知道断烦恼消业障,这个方法第一殊胜,没有比这个方法更高、更有效、更殊胜的,没有了。佛在经上讲,我们没有留意,我们自己都感觉得业障很重、烦恼很多,为什么消不掉?没有真念,没认真念,没有把念佛看得很重,所以你的业障消不掉。如果这句话你真懂、真搞明白了,你能不念佛吗?我相信念佛这桩事情就分秒必争,你决定勇猛精进。如果这个世间,有人说念一声佛号你就能拿到一百块钱,我想所有的人都念,没有一个人不念,大家都拼命念,为什么?有钱。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一句阿弥陀佛,那个功德不是钱能够相比的,它能够帮助你了生死,帮助你出三界,帮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你今天钱再多,你离不开地球,你不能够遨游太空,你做不到,到极乐世界全做到了。这一声佛号,告诉你,全世界的金银财宝都买不到,你说这个多贵重!大家不肯念。我的比喻不是假的,句句话是真实话。你想想看,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金钱能消得了吗?把全世界的金钱都给你,你都消不了罪业,你都断不了烦恼。
你如果真正了解佛号功德,我相信你会拼命去念。有没有人?有人,也许我们同修当中就有,这种人一般都瞧不起。一些阿公阿婆,你看他那个样子笨笨的,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他一天到晚笑咪咪的,手拿着念珠,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他不停。你跟他讲话,他就对你笑,对着你念佛,也不知道听见没听见。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没有第二句话,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了不起!这种人往生,告诉你,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他到极乐世界很快就成佛了。我们人间轻贱他,瞧不起他,正是替他消业障。他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里,他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古大德有所谓,这桩事情「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只要接触佛就肯定成佛,一个是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他真干;一个就是下愚之人,他什么都不晓得,告诉一句阿弥陀佛他就念到底,他就没有第二念。最难办的是当中这个,上不上、下不下,你说无知,知道的还不少;你说真干,他就是放不下。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把它搞清楚。细心去比较,念阿弥陀佛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议,十方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叹;要不是真实功德,如何感得诸佛如来的赞叹?
下面「别显」,一共有四段,给我们介绍衣食住行。第一段「随意自在」。
【宫殿。】
住的地方。
【服饰。】
穿的衣服。
【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悉皆如念。】
念老的注解,「又以智慧神通故」。生到极乐世界,弥陀本愿加持,所有往生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就升级了,升得太多,没有人敢相信,叫难信之法。凡夫,一品烦恼没断,到极乐世界怎么会变成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智慧、神通、道力跟佛差不多,超越十法界,这还得了!圆证三不退。一般菩萨修行到这个地位,就时间上来说要无量劫,为什么你念几年佛号你就得到了?这就是修学的,念佛。念佛,一句佛号里头福慧是圆满的,声声圆修福慧;不念佛,说闲话,这个问题严重,这叫迷惑颠倒。
诸佛如来最赞叹、最欢喜、最尊重的就是这些阿公阿婆,他们一天到晚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知道。你问他什么,他都是阿弥陀佛,满面笑容,那是什么?那是极乐世界,他太快乐了,笑是快乐,他没有忧虑,他没有烦恼。有烦恼、有忧虑就不会快乐,一天到晚笑咪咪的,那就是快乐。他就在那里表法,他是极乐世界的人,你看他极乐那个样子,这个世间没人能够跟他相比。别人愈瞧不起,他愈快乐,奇怪,为什么快乐?他是极乐世界的人,他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人,娑婆世界苦,极乐世界人乐,决定不会现苦难的现象,他表演的决定是身心欢喜。所以智慧、神通、道力圆修圆证。这个证是什么?没到极乐世界已经证得。怎么证得?他天天快乐,没饭吃也快乐,没有房子住也快乐,真乐!他不是假的。他那个乐的滋味我们想象不到,完全不能体会,那是什么?念佛之乐,念阿弥陀佛之乐。
你想你要怎样得到?这部《无量寿经》,黄念祖老居士这个注解,你把它参透了你就得到,你对于极乐世界有真的认识;不但认识极乐世界,也认识十方诸佛世界,真正的法喜就生出来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