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二九集▪P3

  ..續本文上一頁佛功夫有多深。什麼叫功夫?也就是堅固這兩個字,真誠、恭敬!堅固的真誠,堅固的恭敬,這個人念一句阿彌陀佛,抵得我們念十萬聲力量都大。爲什麼?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心不堅固,心是浮動的,心是散亂的;這個人的心,他心是定的,它不散亂。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都沒有,他念一聲就跟阿彌陀佛相應一聲,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要緊。我們能夠在平常養成,你就決定生淨土。平常養成,你是真正阿彌陀佛的弟子,你跟阿彌陀佛當中的信息是暢通的,一絲毫障礙都沒有。

  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都知道,因爲念力能量不可思議,這是近代科學家發現了。大乘經典裏面說,任何一個衆生,有情衆生,就是他有思考的,他有念頭的,念頭才動周遍法界,整個宇宙都收到這個信息。一動就收到,比光快多了。光的速度,從太陽到地球要八分多鍾,我們念頭才動,遍虛空遍法界全都知道,光不能比。我們身體狀況佛菩薩也都知道,爲什麼?身體細胞它也是波動現象,沒有波動現象,這物質就不存在了,物質是波動現象所産生的。所以每個細胞都有波動狀況,也是遍法界虛空界,佛菩薩全知道。念佛人,佛菩薩歡喜,佛菩薩加持你,你身心健康,你身體不會生病。我們的信息發出去,細胞裏頭帶著病毒,佛菩薩會幫助你把它清除掉,這就是他的加持。那我們很多念佛人身體都不好,這怎麼回事情?佛菩薩加持你,你不接受,那就沒法子。你要接受,真管用;你不接受,那你另外去找人去,找醫生去,找醫藥幫助你,爲什麼?你不相信佛力。

  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實在不可思議。人生病了,不想佛,想醫生,想找什麼藥來治,他想這個,這就是他的信心不堅定。有沒有堅定的?有。特別是這些年來,量子力學家他們專門搜集這些資料,證明念力不可思議。我們看到很多報告,他搜集的就是得重病的人,得癌症。醫院醫生宣布,他的時間,存活的時間只有二、叁個月,不再治療,沒有法子治療,叫他回家去。這些人有一部分是信仰宗教的,知道,等于說宣布死刑,知道活在這個世間沒幾天了。他什麼都不想了,他有宗教信仰,他就想上帝、想天堂,天天在祈禱,希望上帝帶他到天堂去。他不想身體,也不想他的病,過了一、二月沒事,再去檢查,他病好了,沒有了。這什麼原因?真的,上帝幫他清理了,他接受了上帝,不再想病。接受上帝還想著病不行,不管用,爲什麼?你心裏頭有二念,不是專注。專注才産生力量,不專注産生不了力量,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所以,自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什麼毛病都能治好。

  我們淨宗的方法是妙中之妙,我們就想阿彌陀佛,不想自己身體,身體好不好于我不相幹,我就想阿彌陀佛。我想阿彌陀佛,還想我的身體,我這身體阿彌陀佛治不了。說老實話,醫生也治不了,醫藥也治不了,爲什麼?業障!想阿彌陀佛怎麼就能治好?想阿彌陀佛,你看,你念頭轉了,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業障,什麼業障也沒有,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裏頭沒有煩惱。所以你只要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業障不消自然消掉,煩惱不斷自然斷。你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道理就這麼簡單,擺在面前,你相不相信?所以堅固這兩個字重要,堅固的信心、堅固的願心,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換句話,念佛人,全身投靠阿彌陀佛就對了,除阿彌陀佛什麼都別想,身心世界統統不想,這叫真念佛,這叫真求生淨土。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他決定得生。

  底下的話還是蕅益大師講的,「若無信願」,沒有信、沒有願,你天天念阿彌陀佛,「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我們看黃念老居士,臨終之前這半年,每天十四萬聲佛號,那就是如銅牆鐵壁相似,真是持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念到這個程度。他有信,他有願,所以他表演這個成功的樣子給我們看。如果不相信,信心不足、願心不足,你就像他那樣的念法,一天也十四萬聲,他能往生,你不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如果有堅固的信願,一聲、十聲都能往生。

  蕅益大師這個注解得到印祖給他印證,印光大師給他印證,說諸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蕅益大師講的真話,我們要真相信,真相信那就是得真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心,要用真心去念佛。用真心念佛,也得用真心去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不能說我念佛用真心,我跟人往來還是一樣用假心,那你念佛那個心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都假。真心待人接物不吃虧嗎?人家都騙我。吃這一點虧不算什麼,你占大便宜,你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這個便宜可太大了!這世間吃一點小虧算什麼?這個小虧不肯吃,極樂世界去不成。這個帳你有沒有去算算?這個世間再大的虧我都要吃,我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就行了。所以,處事待人接物一味真心。

  真心從哪裏學起?前幾次講過,從說真實語做起,不說假話,真實語,從這做起。不接受外面環境幹擾,我們心才能夠清淨。我也講過,不接受外界幹擾從哪裏做起?從把手機丟掉做起。你看你那個手機幹擾多大,沒有手機多清淨。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志,它就不會幹擾你,心不就清淨了嗎?清淨心生智慧,這種染汙叫你生煩惱,不會生智慧。不學佛不懂這些道理。我學佛大概十年,把這些東西統統丟掉了,五十年沒有接觸。手機,我也有手機,我跟諸位講了,我的手機充電,一年充四次,叁個月充一次。不開!我有事情,有急事找人很方便,只有我打出去,沒有人打進來,講完話關掉。一個星期難得用一次,有的時候一個月用不到一次。這樣就好。古時候祖師大德教給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首偈講得好!念佛重要,念佛是幫助你到極樂世界,說話是造輪回業。不管你說的是好話,是不好的話,統統是輪回業,好話在叁善道,壞話是叁惡道。何必造業?念佛多好。

  下面,「中日兩國大德,萬裏同風,同以信願爲往生之主因,皆是人天眼目」。這一句是黃念老講的。中日大德,《要解》是蕅益大師,中國人,《會疏》是日本的法師,也是唐朝時候人,在中國留學的,大概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你看,他們在《彌陀經》注解裏頭都是這個說法,《會疏》講的,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蕅益大師講的,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決定往生,這個語氣多肯定。這中日大德,萬裏同風,講的是一樣的話。都是以信願爲往生的主因,主要的因,第一個因,對極樂世界真相信,真願意去。真願意去,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世間事還得照幹,爲什麼?利益衆生。爲別人不爲自己,這就對了;爲自己就錯了。幫助正法久住,這是爲佛法,幫助苦難衆生,這是爲大衆,可以。不要爲自己,爲自己就錯了,爲自己就是往生淨土、老實念佛。所以蕅益大師,《會疏》好像是峻谛,日本人,都是人天眼目。

  「又《彌陀疏鈔》亦曰」,《疏鈔》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裏頭也說,「但有願者,無一不生。方知願力,如是廣大,焉可不信,焉可不願」。蓮池大師這幾句話說得也非常中肯,告訴我們,願力不可思議,真正願意生淨土的,沒有一個不生。願力有這麼大,不能不信,不能不發願。願決定要堅定,來生哪裏都不去。如果有人去,來生你還到人間來,你做皇上,你要不要幹?聽說這個好,這真難得,極樂世界就丟掉了,你那個願是假的,不是真的。別說做皇上,到天上去做天王也不幹。天王裏頭最大的,福報最大的,摩酰首羅天王,第四禅的天主,大梵天王是初禅天的天主。如果有人叫你去幹這個,你上當了,不能幹。機會遇到的非常非常難得,這次遇到這個機會一定要把握住,決定不動搖。「修淨業者,于本經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與《小本》」,小本是《阿彌陀經》,小本所說的「信願持名,實應刻骨銘心,不可暫忽」。這叁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信願持名」,一個意思,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應該刻骨銘心,不能暫忘。暫是什麼?一念忘掉了。念念都不可以忘掉,保證你往生。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又《無量壽經起信論》」,這是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的著作,這裏頭也說,「亦明一念與至心回向之旨」,也說到這樁事情,這都把它抄在一起。「論曰」,《無量壽經起信論》上講的,「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行者誠能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勳。一切衆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無二念。乃至發真歸元,成等正覺,唯此一念,亦無二念」。這後面的文全是《起信論》的,說得長,說得很詳細。行人,就是修淨土的這個人,行者。誠是當真講,真能夠一念信入,真有這樣堅定不動的信心。他說何須更論種種功勳,這意思是說,其他修的這些法門不必要了。參禅、念咒,其他的這八萬四千法門、種種法門都不需要修,你真的能一念相信。一切衆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那一念是什麼?一念錯了!就是一念,這一念就是當下一念,不是前念,不是後念,就是當下這一念。一念信入,念念信入,不能不信。

  我們看這部注解,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八十叁部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注疏,可以代表千經萬論,都是這麼說的,這不是假的。用心做這個集注,無非是增長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這個用意很深。我到北京去看他,他自己一個小房間,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一張床鋪,一個桌子,桌子旁邊堆了一大堆的書,就是他這些資料。我都問他,這東西從哪裏來的,你怎麼能搜集得到?真不容易!在那個環境當中能搜集到這麼多的資料。佛力加持,如果不是佛菩薩幫忙,怎麼可能找到這些東西?佛菩薩幫忙就不可思議了,佛菩薩挑選的東西都是精華,讓你看到,讓你接觸到。真的,不是佛菩薩加持找不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二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