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六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師歎十方菩薩」,這裏頭有叁段,第一段「雲集興供」,分雲集、興供兩小段。

  【東方諸佛刹。數如恒河沙。恒沙菩薩衆。往禮無量壽。南西北四維。上下亦複然。】

  菩薩從哪裏來?從十方。東南西北,四維是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再加上上下,十方。十方刹土,佛刹,佛刹多少?『數如恒河沙』,數不清,太多了,像恒河沙一樣。這是講佛刹之多,講菩薩來處,從哪裏來。菩薩多少?『恒沙菩薩衆』。每一尊佛世界,到極樂世界來參學、來禮拜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說法的,有恒沙菩薩衆。極樂世界可熱鬧,這些菩薩到這來拜佛、供養,來聽經聞法,絡繹不絕,一批一批的,這些人聽了走了,後頭又來了。這些不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不是本土的,外來的客人,到這來禮佛。東方講得清楚,四句,後面九方就略說,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方、下方,跟東方一樣,都是諸佛刹數如恒河沙,恒沙菩薩衆,『往禮無量壽』,都來拜佛,拜佛都有供養。

  【鹹以尊重心。奉諸珍妙供。】

  每一個來見佛的人,當然都要帶一點禮物,帶一點供養,這是禮,表誠敬。看注解,「同以誠敬之心,奉獻種種珍貴微妙殊勝供品。如《魏譯》曰:各赍天妙華,寶香無價衣等,是爲財供養」。下面還有法供養。財都是表法的,前面說得詳細,長行裏頭,香、花、幢、幡、寶蓋都有表法的意思在裏頭。《魏譯》,康僧铠的本子,講得比較具體。每一位菩薩都以真誠恭敬心奉獻天妙花、寶香、衣,說這叁種代表。衣,我們要注意到的,這個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世尊當年在世示現在印度,印度人的衣就是一塊布,現在還是這樣的,一塊布裹在身上。它那個衣就是一塊布,沒有裁縫的,不像我們這有袖子、有領子、有扣,它都沒有。你看現在南傳的還是一塊布圍在身上。袈裟也是一塊布,這塊布要夠大,才能整個圍起來;下面也是一塊布,裙子,它沒有裁縫的。換句話說,這個衣,我們今天把它用布匹,這樣講跟本來的意思能通,這塊布也可以做旗幟,也可以裹在身上。這都是屬于財供養。財供養統統有表法,衣表什麼?衣表忍辱,衣遮體、遮羞,表這個。所以統統都有表法的意思在裏頭。

  再看下面法供養,著重在法供養,法供養講得多。「贊德發願」,這裏頭有四小段,第一段「歎彼佛德」,贊歎阿彌陀佛的大德。我們看經文:

  【暢發和雅音。歌歎最勝尊。究達神通慧。遊入深法門。】

  注解裏頭說,「上偈乃上述諸菩薩,以歌頌贊歎」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從衷而出」,從內心裏面發出來的贊歎,所以叫『暢發』,暢是舒暢,從內心發出來的。「其音和雅」,溫和,雅是正,沒有邪念,沒有邪思,『和雅音』。「《會疏》曰:五音相和,諷聲不邪,故雲和雅」。五音是音樂的五個元音,中國古人稱宮商角征羽,這五音。現在的音樂是七個音,DoReMiFa,一共是七個音。中國以前是五音,五個音,但是也有七個音,它有兩個半音,所以跟現在沒有兩樣。五音相和,這就是歌唱,或者用樂器演奏,這是樂的音聲、演唱的聲音不邪,這叫和雅。所以,這種音樂叫雅樂,多半在隆重典禮時候演奏,我們祭祖的時候,國王登基,國家的大典,這個音樂雅正,像國歌,雅正。古人對這個非常講究,從民謠、地方的這些戲曲這裏面的樂音跟詞義,就可以能看出這個社會的狀況。爲什麼?你看這個人唱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你就知道他的心情,他的心情很快樂,這社會安定;音聲裏頭有怨氣、有不平,這社會動亂。

  在佛門裏面的教化,音聲是和雅的,爲什麼?這是聖賢教育。中國古人對這方面講求的標准,像孔子刪詩書、訂禮樂。詩是什麼?詩幾乎都是歌詞,歌詞裏頭有不正的,有會讓人聽著有邪思的全部刪掉。古時候,民間這些歌謠搜集起來,孔子加以整理,取其和雅,不符合這個標准的全部刪掉,只留了叁百多首。「詩叁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叫你聽到不會起邪念,以這個爲標准。所以中國曆代,真正講究的音樂、詩詞跟這些文藝表演,都遵守這個原則,思無邪。這些都變成教學的一種形式,用這種再把聖賢教育普及到全國。古時候學校少,念書人不多,雖然沒有念書,他懂禮,他對于這些倫理道德都懂,爲什麼?就是從文藝表演當中學來的。那是教育,音樂是教育,表演是教育,戲劇是教育,歌舞是教育,都守住一句話,思無邪。所以在此地,諷聲不邪,故雲和雅。「歌謂歌詠。歎謂贊歎」,用歌詠來贊歎。『最勝尊』,「指阿彌陀佛」,我們在前面讀過,諸佛如來尊稱阿彌陀佛爲「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這個地方稱爲最勝,諸佛當中阿彌陀佛最殊勝。

  這一段「通贊佛德」。『究達神通慧』,究是究竟,達是通達,這講洞達,就是通到極處,沒有不通的,圓滿的通達、究竟的通達。「神通慧者,神通與智慧」。智慧是體,神通是用。「《六波羅蜜經》言,彌勒白佛雲:何名爲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見極微色,是名神通」。這句話我們知道,極微色是什麼?最小的物質現象,今天科學家所說的微中子,佛經上面講的極微之微,這是物質現象最小的。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這個極微合成的,《金剛經》上講一合相,原子、電子是它的一合相,這一個東西的合相,大到這個星球,地球也是一合相;再跟你講,整個宇宙也是一合相,就是極微色的一合相。

  整個物質現象是什麼?就是這個極微色,科學家講的,所有物質現象就是微中子,佛家的名詞叫極微之微,它不是真的,佛家講色是講這個。它從哪裏來的?色由心生。現在科學家真的發現,把這個極微色再分,一分解,物質現象沒有了,看到了什麼?看到是念頭波動的現象。這個發現是科學界的大事,但是這個發現還沒有得到科學界共同的承認,剛剛被發現,所以在科學的名詞叫前衛科學。好像打仗一樣,這是前面的衛兵、探子,他們得到的消息,主力沒碰頭。如果科學家都承認,這是科學一個大革命,把從前的科學全部推翻了。爲什麼?以前的科學是用物質爲原理,現在物質沒有了,物質是念頭的波動現象,那把以前的科學徹底推翻。會不會有這現象?肯定有這個現象。爲什麼?它是真理。

  物質現象是心理現象波動形成的,在佛法講得很多,佛講叁細相,就是講整個宇宙的源起,宇宙從哪來的。宇宙就叁樣東西,今天科學講能量、信息、物質,就叁樣東西,這叁樣東西就是佛在阿賴耶講的叁細相,阿賴耶的業相、轉相、境界相。轉相是信息,境界相是物質,能量就是業相,業相就是波動現象。所以今天科學家提出整個宇宙是個弦定律,用弦來做比喻,弦就是波動現象。樂器,弦樂器,你彈一聲,它的音聲從哪來的?從波動,從波動頻率裏頭發出來的。所以整個宇宙是個脈動現象的宇宙,如果它不動了,什麼都沒有。所以全是假的,佛在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是科學,近代科學幫我們一個很大的忙。我們對這個問題,幾十年都在打問號,都沒有辦法解釋。我們基本上就搞錯了,我們把物質的原點沒有放在極微色,這個是我們連科學家都不如,我們講得太粗了。物質是什麼?就是六根所接觸的境界,我們認爲這是物質現象。這種物質現象,《金剛經》上講那是粗,粗重的物質現象,不是極微的。粗重的物質現象從哪裏來?是極微聚合的一合相。這就是我們的解釋,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這個解釋,講到物質統統是想到一合相。一合相裏頭的深義不懂,我們只看到很淺,淺顯。這個房屋,房屋是一合相,這很多材料,建築材料,按照圖形把它造成的、組合的,一合相;分開來,房屋沒有了,房屋是假的,房屋不是真的,建築材料是真的,房屋不是真的。建築材料,每一種再分析都不是真的,愈分愈細,分到最後就是極微色。所以能以通力見極微色,這叫神通。

  我們以爲天眼通能看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這牆壁,隔著牆壁我們看不見,他能看到牆外的,這叫天眼通;遠的地方我們看不清楚,他看得很清楚;我們身體裏頭五髒六腑我們看不見,他能看得見,都以這些爲天眼通。你看佛經上講的,見極微色,這叫神通。那我們知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的神通能見到微塵。佛經上講的微塵,應該跟現在所說的原子差不多,原子我們肉眼看不見。八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原子,認爲原子是物質裏最小,經過這八十年不斷的去研究、去觀察、去分析,原子也是一合相。這八十年當中發現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有幾十種,分析的時候,科學稱爲誇克,誇克也有幾十種。一直到近代,把誇克再分析,發現微中子,微中子再把它分析,發現是意念波動形成的幻相。所以,這些新的科學家提出一個原理,新的理論,「以心控物」,這就是說明意念可以指揮物質現象,意念能夠改變物質現象,這以心控物。這個發現非常了不起,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過去佛講這個道理,曆代很多祖師都沒有辦法講清楚、講明白,我們看到科學報告,這才恍然明白。

  意念能控製物質,這個念頭不能不善。我們的身體是物質,因爲念頭不善就有很多疾病,乃至于現在,佛門很多,發現的很多附體。宿世今生造作一些不善業,特別是殺生、吃肉,甚至于花草樹木,我們無禮,侮辱它,有意無意跟它結了冤仇,這都有靈氣。我們早年在佛法裏體會到一樁事情,那就是整個宇宙是有機體,就是它是個生命體,都是活的,萬物都有靈氣,那靈氣是活的,靈氣有意識。佛也講清楚了,但是沒懂。彌勒菩薩說得好,「一彈指有叁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形皆有識」,識就是有意識。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有靈氣,靈氣就是它的意識,所以它有知覺,我們起心動念它知道。起的是善念,物質就變得非常美,變得非常好;我們起的惡念,它就松散,就變得很醜陋。于是乎我們就明白,我們身體哪個地方不好,要好好把我們意念修正,身體完全就恢複清淨、健康、莊嚴。

  前幾天來訪問的王居士,他們這個道場是最低的姿態,人數不多,在一起共修,八年了,感應的事情非常之多,都不可思議。完全用一句佛號,把一些疑難雜症全化解了。這是什麼?這以心控物,今天科學家講的。這些案例可以支持科學家這個理論,這個理論被人接受之後,幫助我們解決許許多多的困難。哪個地方疼痛,什麼原因?冤親債主在那個地方討債。他用的什麼方法?用的是開示、勸告,自己真誠的認錯、忏悔,勸這些靈氣;靈氣對于植物、礦物講的,靈氣,動物那是冤親債主,勸他們修行,勸他們發心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們,叫他們歸位修行,給他們立牌位。真有效!十天、半個月、一個月,效果卓著,這平常事情;還有特殊的,當天見效,二、叁天見效,不可思議。

  他們修行保持低姿態,這些情形從來沒有給人說;也有人記了一些,王居士全把它們燒掉了。到現在,這些靈媒、附體勸他,這個東西要流通,讓大家真正知道因果報應是真的,不是假的。大家真的能夠回頭、能夠修善,災難就減輕,災難就化解了,這是好事情,勸他發表、勸他流通。他不敢做,送來給我看,我同意他就發表,我不同意他不肯發表。印成書,印得很精美,我告訴他,你這書印了多少?他說十本。居然有書店肯給他印十本,真不容易。帶了叁本來,我同意他就可以大量去印、去流通。我看了很感人,看了之後叫人流眼淚,太難得了!所以我就告訴他,可以發表、可以流通,現在正是時候。爲什麼?人現在目前遭的苦難太多了,一看這個曉得,原來是這樣因果,認真忏悔、認真念佛,再不造惡業,再也不敢吃衆生肉,連個小螞蟻都不敢殺它,花草樹木都愛護。這種善心生出來,確實,什麼冤親債主他都會原諒你,不報複你,等于放過你,不報複你。超度有沒有效?這些靈氣有沒有往生?有,而且很多。他們真正相信阿彌陀佛,彌陀慈悲,把這些人都帶去了。我們看到他這些報告,八年當中默默在勤修,再看到這些科學家的報告,跟佛經合起來看,疑惑都化解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以淨法眼,知色性空」,色就是物質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包括我們自己身體,「亦不取著,是名智慧」,我們對所有物質現象,對自己身體也不執著、也不分別,這就是智慧。你看,什麼叫神通,什麼叫智慧,解釋出來了。「複次,聞諸世間極微小聲,是名神通」,前面講的色,眼見的,這邊講耳,耳聽的音聲,極微小聲,這是神通,我們聽不見的。這是什麼聲音?這是一念不覺,阿賴耶業相波動的聲音。波動一定有聲音,我們聽不見,極微色、極微聲。大乘經上講八地以上,八地以上能見極微色,能聞極微聲。「于諸音聲,悟無言說,離諸譬喻,是名智慧」,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複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這叫他心通,一切衆生起心動念你知道,這神通。「了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一切有情都是妄心,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不是真心。這是智慧。

  「複次,于過去際,悉皆憶念,是名神通」,過去生中知道,這是宿命通,知道過去生生世世。「了佛土空,是名智慧」。《六波羅蜜經》上說的,這個說得詳細,所說的全是八地境界,這是究竟的神通、圓滿的神通。了佛土空,佛土是什麼?實報莊嚴土是佛土。這個我們已經明白了,但是我們明白的程度不夠,現在這個程度加強了。我們也是好幾年前,曉得實報莊嚴土是無始無明習氣成就的。實報土的菩薩無明斷了,無明斷了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裏會有分別執著?所以是統統斷掉了。這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但是無明習氣沒斷。我這個悟是從下面體會到的,你看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習氣沒斷;辟支佛已斷見思煩惱習氣,塵沙煩惱只要斷盡,辟支佛就成菩薩。菩薩斷什麼?菩薩已斷塵沙惑,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分別,分別斷了,他有分別習氣,分別習氣斷掉他就成佛,就是十法界裏頭的佛法界。十法界裏面的佛把無明煩惱斷盡,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他就超越十法界,生到實報莊嚴土。生到實報莊嚴土他有習氣,無始無明習氣,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斷無明習氣。地位愈低,習氣帶得愈濃,愈往高處習氣愈少;習氣斷盡了,實報土不見了,佛土空。了解佛土空,這是智慧。

  所以,實報莊嚴土可不可以留戀?不可以,假的,不是真的。把這個東西搞清楚之後,我們才真正放得下;這個東西沒有搞清楚,他怎麼會放下?總有習氣,放不下。知道一切法空、一切法假才真正能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回歸自性,這就圓滿了。爲什麼?自性不空,這是真的,它不生不滅。什麼是空的?生滅是空的。凡所有相統統是生滅,包括實報莊嚴土,都是生滅法。好,今天時間到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六八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