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地,這學校光榮。光榮就是莊嚴,就是嚴淨土的意思。所以,「是諸菩薩,發此大願,故彌陀贊之」。我們今天發這個願,阿彌陀佛也贊歎我們。
「衆生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才動,阿彌陀佛就知道了。我們念頭才動,確實就如同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上所說的,念頭一動就周遍法界,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只有什麼?只有凡夫,迷失自性的人不知道。我們自己不知道,十方刹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叁賢菩薩、聲聞緣覺統統都收到,這信息都收到了。而且出生無盡,這個出生無盡怎麼講?影響。我們發真誠心,許許多多沒有發心的人,看到你發心、聽到你發心的這個信息,也感動他,他也發心了。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
「現諸正士」,現是現前。這些菩薩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來的菩薩,我們知道,從無量無邊諸佛刹土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你沒法子計算。而且怎麼樣?源源不斷。所以有人懷疑,極樂世界容得下嗎?極樂世界是法性土,你要明白這樁事情,極樂世界的人是法性身,只要是法性,就沒有大小。中國古人有兩句話說得好,實實在在這兩句話是講法性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你說大,大沒有外,叫真大;你說小,小沒有內,真小。量子,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中微子,佛經上所說的極微色,中微子,沒有比這個更小的,物質最小的東西找到了,再分就沒有了。所以它不能算最小,它有內,法性沒有內。中微子可以思議,小而無內不可思議。所以它能容,再多都能容。現,現前這些正士,「願如彌陀」,他們發的願跟阿彌陀佛一樣,到極樂世界想成就圓滿四十八願,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成就大覺」,大覺是成佛,成佛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攝取佛土」,這個攝取佛土也就像阿彌陀佛建一個極樂世界,教化無量無邊衆生。真的是因同佛,心同佛,願同佛,德同佛,行同佛,果同佛,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佛即知之。故爲說如是無上相應之法,以滿其願」,讓這些來往生的人個個滿願,這個不可思議。
我們繼續看下文,「覺幻妙行」,這底下佛開示的甚深大法。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刹。知土如影像。恒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
這些話全是阿彌陀佛說的,釋迦牟尼佛轉告我們。前面第一首偈,從『覺了一切法』到『必成如是刹』,這是什麼?說明宇宙諸法的實相,真相。我們要牢牢記在心上,時時刻刻提起觀照,知道一切法的真相,我們就不會做糊塗事情了。糊塗什麼?迷失本性。不要被這些假相迷了,它是假的,可別當真。我們想控製它、想占有它、想支配它,全錯了!于一切法上起這些念頭就迷了,那叫凡夫。佛怎麼樣?佛于一切法絕對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他受用、享受,沒有占有、沒有控製、沒有支配,絕對沒有這些念頭。所以,他享受的時候有樂,沒有苦。控製很苦,占有很苦,你要想支配也很苦,不叫自找苦吃嗎?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
我們看這個注解,很長。覺,「覺者,證悟」,證實了,真的,不是假的,悟是明白了。「了者,了知」。這先解釋「覺了」,確實證明了、了知了。「一切法者,總該萬有之一切諸法」,一個不漏,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法不漏,佛法也包括在其中。佛法是真的是假的?佛法也是夢幻響,不是真的。所以《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不能執著,自性清淨心裏頭沒有什麼佛法不佛法,是因爲衆生迷了,佛對迷說一個覺悟的法。覺是破迷的,迷破了之後,覺也沒有;迷破了之後,執著有個覺,那又錯了。所以大乘教裏面說「二邊不立」,二邊就是迷悟,這二邊。二邊沒有了,就中道。中道也沒有,不要執著還有個中道,「中道不存」你就真的覺悟了。還有一點點,迷,都沒有覺。
「《大智度論》曰:一切法,略說有叁種」,就是叁大類。「一者有爲法」,有爲,有生有滅,就是生滅法,整個宇宙裏頭所有一切法都是有爲法。有爲什麼?它有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有生有滅,範圍非常大。第二種,「無爲法」,無爲法是有爲法的本體。有爲法從哪裏來的?迷了無爲,從無爲生起夢幻泡影。《百法明門》裏頭,有九十四個有爲法,後面六個無爲法。爲什麼?這六法你看不到生滅,所以就把它擺在不生不滅。第一個虛空,虛空沒有人看到它生滅,所以有爲法不能包括它,算它是無爲法。第二個定中境界,不是有爲法。有沒有?真有,定中有境界,這個屬于無爲法。但是這都是相似無爲,真正無爲只有一個,真如無爲。就是我們的本性,自性,這是無爲法,真無爲法。第叁個「不可說法」,不可說法就是大乘佛法。不可說,佛也說了,說了,你要一執著就錯了。說了怎麼樣?要怎樣去體會它?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你就真正聽進去,就懂了。聽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錯了,它全變成有爲。這是佛法難懂的地方。「此叁已攝一切法」,宇宙之間一切法絕對超不過這叁個範圍。
一切法「猶如夢幻響」,舉了叁個例子,第一個是夢;第二個是幻,變幻,像變魔術一樣;第叁個是響,響是回音,我們在山谷長嘯一聲,就聽到回音了,這叫響,這回音,都不是真的。念老這裏解釋,「喻諸法皆虛妄無實。如夢,如幻化,如回響(空室回音)」。「《大智度論》曰: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像人作夢,夢中沒有一樣是真的,但是怎麼樣?作夢的時候以爲是真的,到自己醒過來了,才曉得是一場夢。覺了一場夢,這就明白了。「又曰:一切諸行」,行是行爲,所有一切的行爲,「如幻欺诳小兒」,像變把戲一樣,變魔術給小朋友看,小朋友以爲是真的,全是假的。「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現前這一切法,因緣生法,有因有緣,這境界現前了。今天我們的社會動亂,這是果。因是什麼?因爲迷了,迷失了自性。所以迷了之後,就産生了緣。緣是無我以爲有個我,執著有個我,這是緣,這是第一個緣。因爲有我,沒有受過聖賢教誨,「性相近,習相遠」,就遠去了,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癡慢疑,這是第二個緣。第叁個緣就變成行爲,殺盜淫妄,果就現前了。果就是今天的混亂,地球上這麼多的災變,這都是果。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地球有成住壞空,樹木花草有生住異滅,一切動物,包括人類,有生老病死,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不自在、不久住,不久住就是生滅相續。
「又曰: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這都是講深山大谷。「若空大舍中」,空大,很大的房子裏頭。「若語聲」,說話聲音,「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爲響」。響就是回音,山谷裏頭有回音;深澗裏頭,這是有水的小溪,它也産生回音;空大的房子也有回音,這叫響。「無智人謂爲有人語聲」,無智的他誤會,好像他聽到聲音。「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爲響」。聲音走到那個地方,被山谷擋住了,返回來,叫回音。不是那個地方有人,是我們發的音聲,遇到障礙回來了。「響」這樁事是空的,「能诳耳根」,诳是欺騙,它欺騙我們耳根。耳以爲那個地方有人,在大吼一聲,其實是假的。
「乃至菩薩知諸法如響」,菩薩聽佛說法,就像聽到回聲一樣。這個意思是什麼?佛有沒有說法?沒有,佛真沒有說法。爲什麼?無法可說,清淨心當中一法不立。要有一法,迷了。一法都沒有那就覺了,就全覺了。爲什麼《般若經》上教我們把法也放下?你執著有個法,永遠不覺悟。所以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統統都要放下。放下就回歸自性,你就成佛了,就跟惠能完全一樣。惠能有什麼本事?一旦覺悟了,全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清淨心裏頭一法都沒有,這就成佛了,五祖衣缽就傳給他。他到這來求成佛,真的成佛了,黃梅沒有白來,他的目的達到了。
成佛,他還有個身相,身相還在,這叫有余依般涅槃。他是真正證到大般涅槃,就是明心見性,但是他還有個身體,叫有余依般涅槃。身體不要了,那就是無余涅槃。那個身體有,做什麼用?有用,接引衆生,幫助大衆,不是自己需要的,自己什麼事都沒有了。連要這個身體,穿衣吃飯,都是幫助別人的,都是表法給別人看的。自己有沒有?沒有;自己有沒有吃飯?沒有;自己有沒有穿衣?也沒有,什麼都沒有。這真妙,這妙法!悟了跟沒悟差別非常之大。悟了,就淨宗講回歸常寂光。常寂光什麼都沒有,常寂光裏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沒有自然現象,所以科學、哲學達不到。什麼原因?科學、哲學要有現象它才能發現,它才能觀察到。什麼都沒有,你對它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科學、哲學是有界限的,現在已經快到這個界限了;到這個界限之後,不能突破了,就到這個爲止。怎樣才能見性?你放下,不用這些東西,就見性。科學、哲學全不用,就成佛了;你還用它,成不了。這就是知道一切法如夢幻響,佛法也是夢幻響。夢幻響只能夠緣到夢幻響,它不是夢幻響,你就緣不到。自性不是夢幻響,所以夢幻響放棄了,你就見到了,就證得了。
下面,「又《會疏》曰:如夢者,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複如是」。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你想得就錯了。所以不可得,得同不得,不得同得,就沒事了。得,沒有歡喜心,心清淨的,一絲毫沒有受它幹擾;失掉,失掉也是的,心也是清淨的,也沒有受它幹擾。如如不動,這叫住大般涅槃。「如幻者,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雖然好像是真的,但是它是變化所現的,它不是真的,「其體本寂滅,諸法亦複如是」。這一切法就像魔術,變魔術,它的手法很巧妙,看到好像是真的,其實不是真的。「如響者,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複如是」。《會疏》這一段解釋得非常好。空谷回音,這個回音沒有自體,自性就是自體,沒有自體,一切諸法也沒有自體。
這一段話,這麼多的注子,就是注前面兩句,「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要我們認知諸法真相。知道諸法真相,在一切諸法,佛常說的,你可以受用,你自自然然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能住這個境界,就是過佛菩薩的生活,就是成佛、成法身菩薩了。法身菩薩應現在我們世間就這個樣子,你完全得到了。在這個境界裏頭,你得自在,生死自在,來去自在,變幻自在,沒有一樣不自在。你想到極樂世界去,自在。極樂世界每天接受這樣的人也是不計其數,他不是往生的,他去參觀的,等于說去旅遊的。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會接見這些人,這些人來去自如。在這個世間六道裏頭,上面二十八層天,下面到無間地獄,他也自在。他想到哪裏去參觀看看,他統統行,一點障礙都沒有。我們今天迷失自性,把這些假的當作真的,虧吃大了。這叫看破,看破你才會真正放下,沒有看破你永遠放不下。
我們今天日子過得這麼辛苦,什麼原因?就是不能放下。不能放下的原因,沒看破。我們想真看破,這個兩行經文,特別是《會疏》這一段的注解,我們認真多念幾遍。明了,我對于一切法不再那麼認真,你就有進步了。知道它是假的,但是怎樣?假戲還得要真演。這個真演就有意思了,不爲自己,是演給別人看,度化衆生。這個世間,像我們迷惑的人很多,要幫助他覺悟。我們已經覺悟了,要演出來,幫助別人覺悟。好,現在時間到了。那就叫行菩薩道,就叫廣度衆生。好,今天我們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七一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