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八五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的。這個我們要學!我們要學做一個圓滿的人,一切人中最圓滿的人。該怎麼學?阿彌陀佛這個榜樣,我們從早到晚看一切人,人家的好處,我想我有沒有,有,好好保持,沒有,趕快學;看到人家的缺點,想想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你就變成人中的完人。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如果說你經營一個公司,我希望我在這個行業,同行當中世界第一,能不能做到?能。你去參觀你的同行,他哪些地方優點,我就學到了,哪些缺點,我來改善,你就變成你同行當中世界第一。治理一個國家亦如是,去看全世界每個國家,優點我都要,缺點我都不要,我這個國家是世界第一。阿彌陀佛就這個方法,他真幹,真做到了。參訪的總結就是四十八願,所以四十八願就是他建國的綱領,從哪裏來的?是從實地考察、學習當中得來的,這還得了!

  早年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他說大乘佛法叫真實智慧,它合乎邏輯,它不是在家裏設想,不是的。你看《華嚴經》最後善財童子五十叁參,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善財爲什麼能一生成佛?就是取人之長,舍人之短。他修的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還有一身的習氣,一身的毛病。所以每個法門都去參學,把自己通身的毛病習氣都改過來,一生就成佛,不要等第二生。《法華經》上,龍女八歲成佛,只有這兩部經講一生成佛。所以他的精神、他的理念、他的方法、他的經驗,應該要學習,從做人到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全在經裏頭。

  唐太宗編了一部治國的寶典,《群書治要》,阿彌陀佛這一部《無量壽經》是群經治要,群經的精華,太好了,這個東西。尤其是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會集得太好了!五種原譯本,真的,你去看很麻煩,你看了都不想看。王龍舒的會集本不錯,不完美,他只看到四種。唐朝《大寶積經.無量壽會》這一份資料,王龍舒沒有見過,所以他會集有缺陷。魏默深的會集確實超過王龍舒,但是取舍不當,還有些地方用自己的意思把經文改動,這是很大的忌諱。所以批評的人很多。夏老居士,民國年間,用了十年的時間會成這一部《無量壽經》,這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取舍精當,生澀難讀的那些部分全部舍掉,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是五種原譯本的原文,沒有改動。連經題都是會集的,確實盡善盡美,在這個本子上。黃念老的注解,集注,這個智慧高明之處,不是自己注解的。自己注解的,排斥的力量、反對的力量太大,別人不相信,不尊重你。所以他用集注,你看這個裏面,用了八十叁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注疏,你讀這個注解等于讀了一百九十叁種大乘典籍。裏面確實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全都包括在裏頭。

  我跟同學介紹,儒家《大學》裏頭叁綱八目,都在這裏頭可以找到。叁綱,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是中國學術的總綱領。明德是什麼?明德就是成佛,這是佛法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明德就是明心見性。明明德,明德是本有的,明德就是真心、就是自性。現在不明了、迷惑了、顛倒了,所以要加個明字,明明德,那就是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幹什麼?普度衆生,親民是普度衆生。把衆生度到什麼地方?止于至善,至善是成佛。他要不能回歸到聖人,人人皆是聖人,人人皆是佛,你不把他回到這個地方,那不算止于至善。從哪裏開始?從格物,格物是斷煩惱,是消業障。物是物欲,欲望,欲望要把它斷掉。格是格鬥,這自己跟自己打仗,把自己的欲望戰勝。戰勝之後,智慧就開了,這個東西是障礙智慧的。煩惱、業障消除之後,自性智慧就開了。智慧開了,你的意才誠,你的心才會正,然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是天下太平,今天講世界和諧。這一個國家做出榜樣,全世界都向你學習。

  榜樣很重要!在中國過去,一個國家,榜樣的城市是什麼城市?首都。從前不叫首都,叫京城、京師,意思就出來了。京是大都市、大城市,京是大的意思,師就是師範。這個城市是全國所有城市的榜樣,全國的城市都要向這個城市學習,這是模範城市,稱爲京師。在中國做出實驗,不是假的。你看中國曆朝曆代,真正做出來了,這個國家強盛,國泰民安。真正做到了太平盛世,有一百年到二百年的時間長治久安,它真做出來了。中國,國家沒有統一之前就做這個工作。我們在曆史上看到的,湯王七十裏而王天下,周家文武百裏而王天下。那時候並沒有統一,人家尊稱你爲天子,天子是尊稱,不是後來的,後來那個皇上是統一的,那時沒統一。

  你看史書上記載,周朝時候八百諸侯,地方不大,也就是黃河流域跟長江流域,還沒有到珠江,就這塊土地上,八百多個諸侯。大國,一百裏的就算是大國了,小國二、叁十裏,就是個大的鄉鎮,就是一個國家,所以諸侯國。都向周文王學習、都向湯王學習,他辦得好。這種做示範城市,你說湯距離我們叁千八百年,周距離我們,周文王,叁千二百年。孔子生在周朝,周朝八百年,但是末後亂了,末後五百年是春秋戰國,周王還在。從中國曆史上來看,古聖先賢的理念曾經做出來,大家真的看到了。所以今天這個世界,榜樣比什麼都重要,不做出榜樣來沒人相信,做出榜樣來就會産生很大的影響。因爲世界太亂了,每個人都想安定和平,人有這種念頭就有希望。真正能有一個示範城市出現,世界上每個國家地區的城市都會向它學習,我們要從這方面去精進。

  佛經上講的涅槃城,在我們現實社會就是安定和諧,每一個村鎮都能夠安定和諧,城市就安定和諧了。那要安定和諧,確實湯恩比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有他認識,解決二十一世紀這個地球上的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國,所以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外國人聽到害怕,以爲中國崛起之後會報複他們,他們強盛的時候欺負中國,中國被人家欺負了二、叁百年,一定會報複,這他們害怕,在准備戰爭。我們告訴他,所謂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我說我承認。但是不是武力,不是政治,不是經濟貿易,也不是科學技術,是什麼?中國的文化。現在就更具體了,中國的《群書治要》。

  中國《群書治要》能救全世界,這要把它翻成外國文,我們第一本的英文本翻譯出來了,這他們問我要的。這麼大的書,完全翻出來是個很大的工程,又急著要,那怎麼辦?我就想個方法,在這個裏頭選叁百六十句,讓他們這些人,這些人都是很忙的人,一天看一段,這個他非常歡喜。所以,《群書治要360》,我准備出十本,這第一本,一年出一本,十年圓滿。這個東西出來之後,馬上翻成外國文。大家真的歡喜,可以在聯合國做廣告,在聯合國辦一場,面對全世界的,「大唐《群書治要》學術論壇」。在聯合國可以辦這個活動,讓全世界的人都來參加,這很有意思,專門討論這部書。這書先送給聯合國,讓他們看看,有興趣,我們去辦個論壇。這樣一宣傳,世界上的人心就定了,中國人不會報複,吃了虧,受了侮辱,也不會報複。如果冤冤相報,在因果上講沒完沒了,雙方都痛苦。過去你傷害我們,我們一筆勾消,希望你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裏面所講的「以德報怨」,希望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有戰爭。

  每一年在准備戰爭用的這些軍費,用了多少錢?這些錢毫無意義。爲什麼不拿這些錢,多做一點民生福利的事業?幫助全世界的人提高生活水平,讓全世界的人都能過到幸福美滿的一生,這多有意義、多有價值!爲什麼要殺人?過去做錯的事情是你無知,沒人教你。現在有聖賢人來教你,《群書治要》就是聖賢教育,聖賢的精華。所以這本書被找到,國家有救,世界有救!沒想到《國學治要》也出現了,我們文化可以複興了。《四庫全書》是印出來了,不會再失傳,但是這麼大的叢書從哪裏讀起?怎麼個讀法?這大問題。《國學治要》是《四庫》的鑰匙,你從這裏下手,你認識《四庫》,你知道怎麼個學法。所以這個東西太好了。祖宗想得周到,預先替我們做好了,他們要不做,現在人做不出來。這祖宗之德,不能瞧不起祖宗,瞧不起祖宗是大罪過。

  第七,「正念者,以無漏智于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這是正念。念力也被今天科學家發現,念力是什麼?就是思想,不管你的想是正念還是邪念,能量都不可思議。尤其是正念,正念的能量大過負面的能量,這是中國人常說的「邪不勝正」。但是念力確實有大力量、大能量,這是最近才被科學家發現。這個發現是從物理開始的,你看近代將近四百年,科學都是偏重在物理上。雖然科學家用二分法,把客觀的宇宙分作物理跟心理,這就是二分法。但是物理有長足的進步,心理學沒有。最近,量子力學研究物質,到底物質是什麼東西?這樁事情被近代的量子力學家發現了。他們用的方法跟佛所講的完全相同。

  佛經上告訴我們,物質是假的,不是真的。用分析的方法,佛在經典上舉的這些比喻。肉眼,很好的眼睛能夠看到牛毛塵。牛毛,牛毛很粗,牛毛端上有一粒塵土,在牛毛上。牛毛怎麼動,它都不會掉下來,這麼小的一粒塵土,佛用它做基礎。把牛毛塵分,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細,在羊毛尖端上這粒塵土,也像怎麼轉動它都不會掉。羊毛塵再分,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了。兔毛塵分七分之一叫水塵。水有密度,但是水裏頭有空隙,這個塵土在水裏面空隙裏頭往來沒有障礙。水塵再分爲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金屬的密度大,在顯微鏡裏面,它還是有空檔,這一粒塵土在金屬那個空檔裏頭來去沒有障礙,叫金塵。金塵再分爲七分,七分之一叫微塵。佛說,這樣小的微塵,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在我們想象當中,佛說這個微塵,大概就是現在講的原子,阿羅漢天眼能看到,這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

  這個東西再分,分爲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現在科學家分得細,應該是把原子再分開之後,才曉得原子裏頭有…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八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