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0五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孤孤單單的,坐吃等死,這是報應。什麼報應?把自己美好的家庭毀掉了,你就受這個果報。

  《戒經》裏面要求得更高,菩薩要求持戒而不執著,具持衆戒而無所著,衆戒是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不執著,那就是菩薩。執著,戒是善法,等于說修善,不能了生死出叁界;不執著,就變成功德,功德可以了生死、可以出叁界。所以不能執著,世出世法都不可以執著。第一類律儀戒,有文字的、有戒條的。第二類,「攝善法戒,謂身口意所作善法,皆悉攝持」。這個善法沒有條文的,對自己身心有好處的,你就應該要做到,佛沒有這個戒條。譬如最普通看見的,抽煙,香煙,這個佛戒裏頭沒有。但抽煙好不好?不能說戒條裏頭沒有這條,我當然可以抽香煙。攝善法戒裏頭就包括它,香煙對人體有害,抽香煙這個樣子不好看,人家不抽煙的人討厭你。這個屬于攝善法戒。你要懂得的話,也必須要遵守,不能說戒條裏頭沒有,就可以抽煙。我們初學佛的不知道,出家人抽煙的很多,他們抽煙就叫燒香。我們聽了不懂,以爲他燒香,抽煙叫燒香,到以後才搞明白原來是抽煙。我們那時候到人家寺院,老和尚就問我,你要不要燒香?我們都聽不懂。你要燒香,他就拿香煙招待你。這是舉的一個例子。

  第叁種,「饒益有情戒」,對衆生有利益的,「謂以慈悲喜舍之心,與衆生樂,拔衆生苦,平等利益」。這是饒益有情,不能說這個事情對大家有利益的、有好處的,佛沒有這條戒,我要不要去做?譬如,這我們自己遇到的事情,九一一好像是二00一年,是不是0一年?十年前,今年是二0一二年,對,0一年。0二年,九一一的第二年,昆士蘭大學,要我跟他們學校和平學院的教授舉行一次座談會,討論的題目是如何消弭沖突,促進世界安定和平。這戒律上沒有的,這是個好事,我們要不要去做?這個對衆生有利益,所以我們接受到學校邀請函,我們就決定去參加。爲什麼?它是利益衆生的事情。真的,這裏講饒益有情,饒是大利益,不是小利益,多少人爲這樁事情在操心,找不到方法。學校找我,我相信學校知道,我在這個之前住新加坡,我一九九八年到新加坡去,住了將近四年,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這個事情他們學校知道。

  宗教團結不是一樁容易事情,許多人認爲都不可能的事情,不同宗教怎麼可以團結?可是我們做到了。國際上的沖突,有一些跟宗教有關系。校長來找我,我才知道學校有和平學院,以前沒聽說過的,全世界只有八個學校有。他們有學位,畢業的這些人多半在聯合國服務,對,他們替聯合國培養人才的,培養國際上調解糾紛的人才,他們的工作在聯合國。這也很難得,很時髦的一個學院。我聽他們的報告,他們給我做了五十分鍾報告,了解這個學院建立、課程、目的,以及他們的成就。我聽了之後,正式討論問題,怎麼樣消弭沖突。我首先問他,你們學院這麼多年來,一直是用什麼樣的理念來化解沖突?他說他們完全是西方的,對付沖突的方法是鎮壓、是報複,都是用武力的。九一一的時候,這種鎮壓、報複變成一種恐怖戰爭,所以他們才整個驚醒過來,恐怖戰爭就這麼製造出來的,變成更可怕、更難解決。所以就想著,有沒有真正用和平的方式,像我們宗教跟宗教團結,和平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個觀念轉過來很難得,說明過去用的理念有錯誤。

  我們把中國幾千年曆史上用和平方法解決問題的,舉一些例子給他們做報告,他們聽了很歡喜。我們說化解沖突,我們不講消弭,消弭那個心太狠了,要把沖突消滅掉,我說中國人講化解,不講消弭。醫藥上,你看西醫講消毒,把細菌、毒菌殺掉,消滅它;中國人不是的,中國人講解毒,把這個毒解除,那心就溫和多了。不可以製造沖突,化解沖突,不能製造沖突,強悍的手段是製造,讓沖突不斷向上升級,這就不好了。然後我告訴他,沖突的因素在哪裏必須找到,從根本上化解。沖突從哪裏開始的?沒人知道,都認爲沖突的兩方。我說不是,那不是根,根在哪裏?根在家庭。這個他們就不懂了,國際上糾紛怎麼跟家庭有關系?我舉例子說,現在全世界哪個地方沒有離婚的?他們一想真的,現在找不到一個地方沒有離婚的。我說離婚是什麼?夫妻沖突,不沖突他怎麼會離婚?一定沒有想到沖突從哪來的。夫妻離婚,夫妻沖突,引發起來的父子沖突,連帶的兄弟沖突。出了門之後,他在家的外面,在社會,他能不跟人發生沖突嗎?這是他們從來沒想到過的事情。

  然後我再進一步說,我說還有更深的根。他們耳朵豎起來,還有更深的,那是什麼?我說自己跟自己的沖突。他不懂了,佛法跟中國傳統教學,自性跟習性的沖突。自性是什麼?本善,你看「人之初,性本善」。習性不善,用《叁字經》上的話,就是本性跟習性的沖突。這裏頭話他聽不懂,翻譯也不好翻。我舉例子,譬如利當前,利益在我面前,我是希望我自利,還是希望利推給別人?他說當然我要自利。我說好了,我要自利,你也自利,他也自利,我們馬上沖突起來。大家都瞪眼了,那怎麼辦?讓!利益在面前,我讓給你,你讓給他,他讓給我,問題不解決了嗎?那天坐在我對面,正好,我看那個樣子是資深教授,他跟和平學院院長坐在一起,美國人。我就向他請教,我說美國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是不是都教競爭?他說是。我說競爭升級是什麼?他看著我,沒有回答。我說競爭升級就是鬥爭,鬥爭再升級就是戰爭,今天戰爭是核武、生化,使人類絕滅,我說這種教育是死路一條。我說中國傳統教育不是這樣的,中國傳統教育從小到老都教你讓,孩子的時候教他忍讓,養成他讓的美德;小孩長大之後,懂事了,教謙讓,自己謙虛讓別人;將來成年踏進社會,禮讓。一路讓到底,哪裏會有沖突!沖突這個名詞在中國古時候聽不到,沒聽說過哪裏有沖突的。在佛法裏更是沒有,佛法你看破邊見,邊見就是對立,佛法裏頭沒有對立的,哪來的沖突!一路讓到底。

  我給他們舉些例子,談談這些話,他們聽了很歡喜、很高興。第二個星期又來找我,派兩位教授來領我一道去,跟他們舉行第二次會談,學校准備好了,聘書准備好了,聘請我做他們教授。還有格裏菲斯大學校長,學校要送學位給我,聘請做教授。我說這對我沒有用處,我出家人不需要這個。他說你一定要。我說爲什麼?他說你的這些理念,對于聯合國消弭沖突確實有幫助。希望我接受學校的學位,接受教授的聘書,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這麼來的。我一想這是好事,聯合國不邀請和尚,和尚有學位、有大學教授身分就可以,是這麼個原因,這才接受。那個照片,校長跟副校長,上面這張。所以我就接受它的學位了。

  第一次代表學校、代表澳洲參加會議在曼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會議在曼谷大學召開。我們第一次從來沒見過,所以第一次去看,沒說話,仔細觀察,了解它。跟泰國副總理查瓦利將軍認識了,一個星期當中他兩次請我吃飯,在他家裏。我們在泰國也做了點好事情,跟他結了緣。第二次的會議在日本岡山,這次會議我就有說話了。第叁次會議以後,我的講話都是主題發言,做簡單、有系統的在大會做報告。可是,大家聽了是很感動、很贊歎,會後我們在一起聊天、吃飯,提出問題來了,他說「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做不到」。這個對我的打擊非常之大,不相信!這個事情麻煩了,這叫什麼?信心危機。我們想來想去,如何讓這些人相信,那一定做出樣子給他看。所以就想找個小鎮來做實驗,把儒釋道這叁個根本教育做出來給他看。那時候住在新加坡,在新加坡找,找不到。澳洲,圖文巴市長告訴我,我們才真正了解澳洲居民確實有他的複雜性,單單我們住的小城,人口十萬,就八十多個族群,一百多種言語。而且不信仰宗教的人多,澳洲全國信仰宗教的人只占百分之二十叁,少數。所以很難做。那個市長對我很好。

  二00五年我回到老家去看看,離開家鄉七十年,家鄉還有堂兄弟、族兄弟,還有叁十多家,挺熱鬧的。我們那個家族是很大的,現在在家鄉的人口還有一萬五千人,真是大家族。聚會在一起吃飯,我就把在國外遇到這些困難給大家講,他們聽了之後:回家來做。湯池小鎮就這麼搞起來的。當時地方官也非常歡喜,我們就成立一個文化教育中心。那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我們哪有意思去幹這個事情。這都是屬于饒益有情戒,對這個世間真正有好處,做樣子給他看,讓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生起信心。湯恩比帶的頭,我們自己不敢講,我們講人家不相信,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大家不能不相信。可是湯恩比只說了一句話,沒有詳細解釋。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兩句話我們聽得懂,一般人聽不懂,孔孟學說是什麼不知道,大乘佛法是什麼也不知道。

  我在二00五年、0六年兩次訪問倫敦,看歐洲的漢學院,學校都在倫敦,牛津大學、劍橋跟倫敦大學。我跟他們的同學交流,跟他們的教授舉行座談,我就提起湯恩比博士這兩句話,他們怎麼看法?都不知道。他們曉得,問到他們,答不出來。而這些人研究漢學的,對中國儒釋道的經典真正下功夫,那是做學術,那是學的知識,不是智慧。跟中國傳統教學的理念不一樣,方法不一樣,所以他們學到的是知識。我給他們指出來,孔孟是什麼?孔是聖人,孟是賢人,孔孟代表聖賢教育。聖賢教什麼?內是仁義,外面是忠恕。大乘是智慧,內是真誠,外是慈悲。如果今天我們用這個做綱領,用這個做指導原則,的確可以幫助世界化解沖突,可以幫助世界回複安定和平。大乘跟孔孟學說人人能接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群族、不同的宗教統統都可以接受,沒有遇到反對的。

  孔孟的仁義,仁是愛人,義是講道理,用俗話來講就是講道理。義在中國的解釋,是合情、合理、合法,我們思想、言行都能夠合情合理合法,就是講道理。表現在外面,忠,忠就是待人平等,平等對待,忠沒有偏、沒有邪,平等對待。恕就是愛人,他要做錯了,原諒他,幫助他好好的學習。他犯了過錯,沒有人教他,所以不可以處分、不可以懲罰,沒人教。大家坐下來,好好的學習聖賢、學習傳統、學習宗教經典的教育,我們就不會犯過失。大乘是用智慧,不是感情,用真誠心待人接物;慈悲,悲是幫助衆生離苦,慈是幫助他得到安樂。這人人都歡喜,沒有一個人反對。這是湯恩比指出來的,最高的指導原則,真正能解決問題。這種指導原則用在家庭,一家和睦,家和萬事興;用在你公司行號、你的企業,你企業發達、興旺;用到一個國家,國家長治久安;用在這個世界,世界和平,確實管用。

  我們在湯池小鎮做出實驗,大家非常驚訝、非常歡喜,都想到湯池去考察、去參觀。雖然有障礙,沒有成功。但是這些大使們,我知道就有叁十多個人,他們用自己私人旅遊觀光,到湯池住叁天、住四天的。真的看到了,把這個信息傳到海外去了。一直到現在,他們對于我們還念念不忘。我們在泰國這次活動,我通知巴黎,各國駐在巴黎這些代表大使們,跟他們聯系,他們來了十七個人。就是十七個國家的大使到曼谷跟我見面,很希望我再去辦一次活動。我告訴他們,我說上次我有湯池小鎮跟大家做報告,現在辦活動沒有東西報告。我說我們等,我告訴他這個消息,圖文巴在做,也很特殊,圖文巴做的是多元宗教文化。這是他們主動發動的,十幾個宗教領導人同心同德,想把圖文巴這小城做成世界第一個多元宗教和諧示範城市。十幾個宗教都是一家人,宗教團結了,宗教回歸教育,不但學自己的經典,也要學別人的經典。求同存異,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把這個城市變成一種幸福美滿的榜樣。這個做成功了,很值得到聯合國去發表,好事。現在大家正在努力做,我勉勵大家,希望一年把效果做出來,我們可以到聯合國辦第二次活動。

  這就講到饒益有情戒,雖然戒裏頭沒有,沒有這一條,但是這是大慈大悲,這真正幫助社會回頭,回歸到安定,回歸到和諧。所以,佛的經教在今天這個社會,一定要活學活用,它不是呆板的。甚至于經文裏頭,每一節經文、每一句經文都是活活潑潑的。怎樣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落實在自身、落實在家庭、落實在事業、落實在社會、落實在國家,真有用處,不能不學。

  一般大乘經教都講的六波羅蜜,《華嚴》講十波羅蜜,《華嚴》用十代表大圓滿。十度從哪裏來的?後面這四種,全是從般若波羅蜜裏頭延伸出來。講六度行,那個後面全在般若波羅蜜裏頭,講十度,把般若波羅蜜分開來講。般若波羅蜜有體、有用,第六是體,後面四個是它起用,有方便、有願、有力、有智,是講它的作用。所以,六不少,十也不多,都是圓滿的。佛家所講的開合不同,開是展開,合是歸納,實際上全是一樁事情。這些是自性本有的德行,不是從外來的,人覺悟了一切具足,迷了的時候不知道。所以,智慧不是外頭來的,德能也不是外頭來的,乃至于相好,都離不開自性。

  自性是本體,其他的全是本體起用,《還源觀》上講得非常清楚、明了,好文章。那是賢首國師的論文,學《華嚴經》的論文。全文一共分六段,前面叁段,講宇宙人生的真相,那是科學,後面叁段是講修行的方法,那是屬于哲學,都達到登峰造極。修行裏面最重要的是四德,四德是四個總綱領,展開來叫萬德萬能。我們看十善業道,只有十條,在大乘戒裏面把它展開,菩薩八萬四千細行;展開八萬四千條,歸納就十條,八萬四千細行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在小乘把它展開爲叁千威儀,阿羅漢學習的。我們明了這個事實真相,就曉得古大德常說,佛經的經文字字句句含無量義。十善業就十條,二十幾個字,展開能變成八萬四千條,豈不是字字含無量義!誰能夠見到?心地清淨的人見到了,心浮氣躁的人見不到,清淨心的人見到,平等心的人見到。持戒,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今天時間到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0五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