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五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孤孤单单的,坐吃等死,这是报应。什么报应?把自己美好的家庭毁掉了,你就受这个果报。

  《戒经》里面要求得更高,菩萨要求持戒而不执著,具持众戒而无所着,众戒是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不执著,那就是菩萨。执著,戒是善法,等于说修善,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不执著,就变成功德,功德可以了生死、可以出三界。所以不能执著,世出世法都不可以执著。第一类律仪戒,有文字的、有戒条的。第二类,「摄善法戒,谓身口意所作善法,皆悉摄持」。这个善法没有条文的,对自己身心有好处的,你就应该要做到,佛没有这个戒条。譬如最普通看见的,抽烟,香烟,这个佛戒里头没有。但抽烟好不好?不能说戒条里头没有这条,我当然可以抽香烟。摄善法戒里头就包括它,香烟对人体有害,抽香烟这个样子不好看,人家不抽烟的人讨厌你。这个属于摄善法戒。你要懂得的话,也必须要遵守,不能说戒条里头没有,就可以抽烟。我们初学佛的不知道,出家人抽烟的很多,他们抽烟就叫烧香。我们听了不懂,以为他烧香,抽烟叫烧香,到以后才搞明白原来是抽烟。我们那时候到人家寺院,老和尚就问我,你要不要烧香?我们都听不懂。你要烧香,他就拿香烟招待你。这是举的一个例子。

  第三种,「饶益有情戒」,对众生有利益的,「谓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众生乐,拔众生苦,平等利益」。这是饶益有情,不能说这个事情对大家有利益的、有好处的,佛没有这条戒,我要不要去做?譬如,这我们自己遇到的事情,九一一好像是二00一年,是不是0一年?十年前,今年是二0一二年,对,0一年。0二年,九一一的第二年,昆士兰大学,要我跟他们学校和平学院的教授举行一次座谈会,讨论的题目是如何消弭冲突,促进世界安定和平。这戒律上没有的,这是个好事,我们要不要去做?这个对众生有利益,所以我们接受到学校邀请函,我们就决定去参加。为什么?它是利益众生的事情。真的,这里讲饶益有情,饶是大利益,不是小利益,多少人为这桩事情在操心,找不到方法。学校找我,我相信学校知道,我在这个之前住新加坡,我一九九八年到新加坡去,住了将近四年,在新加坡团结九个宗教,这个事情他们学校知道。

  宗教团结不是一桩容易事情,许多人认为都不可能的事情,不同宗教怎么可以团结?可是我们做到了。国际上的冲突,有一些跟宗教有关系。校长来找我,我才知道学校有和平学院,以前没听说过的,全世界只有八个学校有。他们有学位,毕业的这些人多半在联合国服务,对,他们替联合国培养人才的,培养国际上调解纠纷的人才,他们的工作在联合国。这也很难得,很时髦的一个学院。我听他们的报告,他们给我做了五十分钟报告,了解这个学院建立、课程、目的,以及他们的成就。我听了之后,正式讨论问题,怎么样消弭冲突。我首先问他,你们学院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化解冲突?他说他们完全是西方的,对付冲突的方法是镇压、是报复,都是用武力的。九一一的时候,这种镇压、报复变成一种恐怖战争,所以他们才整个惊醒过来,恐怖战争就这么制造出来的,变成更可怕、更难解决。所以就想着,有没有真正用和平的方式,像我们宗教跟宗教团结,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个观念转过来很难得,说明过去用的理念有错误。

  我们把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的,举一些例子给他们做报告,他们听了很欢喜。我们说化解冲突,我们不讲消弭,消弭那个心太狠了,要把冲突消灭掉,我说中国人讲化解,不讲消弭。医药上,你看西医讲消毒,把细菌、毒菌杀掉,消灭它;中国人不是的,中国人讲解毒,把这个毒解除,那心就温和多了。不可以制造冲突,化解冲突,不能制造冲突,强悍的手段是制造,让冲突不断向上升级,这就不好了。然后我告诉他,冲突的因素在哪里必须找到,从根本上化解。冲突从哪里开始的?没人知道,都认为冲突的两方。我说不是,那不是根,根在哪里?根在家庭。这个他们就不懂了,国际上纠纷怎么跟家庭有关系?我举例子说,现在全世界哪个地方没有离婚的?他们一想真的,现在找不到一个地方没有离婚的。我说离婚是什么?夫妻冲突,不冲突他怎么会离婚?一定没有想到冲突从哪来的。夫妻离婚,夫妻冲突,引发起来的父子冲突,连带的兄弟冲突。出了门之后,他在家的外面,在社会,他能不跟人发生冲突吗?这是他们从来没想到过的事情。

  然后我再进一步说,我说还有更深的根。他们耳朵竖起来,还有更深的,那是什么?我说自己跟自己的冲突。他不懂了,佛法跟中国传统教学,自性跟习性的冲突。自性是什么?本善,你看「人之初,性本善」。习性不善,用《三字经》上的话,就是本性跟习性的冲突。这里头话他听不懂,翻译也不好翻。我举例子,譬如利当前,利益在我面前,我是希望我自利,还是希望利推给别人?他说当然我要自利。我说好了,我要自利,你也自利,他也自利,我们马上冲突起来。大家都瞪眼了,那怎么办?让!利益在面前,我让给你,你让给他,他让给我,问题不解决了吗?那天坐在我对面,正好,我看那个样子是资深教授,他跟和平学院院长坐在一起,美国人。我就向他请教,我说美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是不是都教竞争?他说是。我说竞争升级是什么?他看着我,没有回答。我说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今天战争是核武、生化,使人类绝灭,我说这种教育是死路一条。我说中国传统教育不是这样的,中国传统教育从小到老都教你让,孩子的时候教他忍让,养成他让的美德;小孩长大之后,懂事了,教谦让,自己谦虚让别人;将来成年踏进社会,礼让。一路让到底,哪里会有冲突!冲突这个名词在中国古时候听不到,没听说过哪里有冲突的。在佛法里更是没有,佛法你看破边见,边见就是对立,佛法里头没有对立的,哪来的冲突!一路让到底。

  我给他们举些例子,谈谈这些话,他们听了很欢喜、很高兴。第二个星期又来找我,派两位教授来领我一道去,跟他们举行第二次会谈,学校准备好了,聘书准备好了,聘请我做他们教授。还有格里菲斯大学校长,学校要送学位给我,聘请做教授。我说这对我没有用处,我出家人不需要这个。他说你一定要。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的这些理念,对于联合国消弭冲突确实有帮助。希望我接受学校的学位,接受教授的聘书,代表学校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这么来的。我一想这是好事,联合国不邀请和尚,和尚有学位、有大学教授身分就可以,是这么个原因,这才接受。那个照片,校长跟副校长,上面这张。所以我就接受它的学位了。

  第一次代表学校、代表澳洲参加会议在曼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在曼谷大学召开。我们第一次从来没见过,所以第一次去看,没说话,仔细观察,了解它。跟泰国副总理查瓦利将军认识了,一个星期当中他两次请我吃饭,在他家里。我们在泰国也做了点好事情,跟他结了缘。第二次的会议在日本冈山,这次会议我就有说话了。第三次会议以后,我的讲话都是主题发言,做简单、有系统的在大会做报告。可是,大家听了是很感动、很赞叹,会后我们在一起聊天、吃饭,提出问题来了,他说「法师,你讲得很好,这是理想,做不到」。这个对我的打击非常之大,不相信!这个事情麻烦了,这叫什么?信心危机。我们想来想去,如何让这些人相信,那一定做出样子给他看。所以就想找个小镇来做实验,把儒释道这三个根本教育做出来给他看。那时候住在新加坡,在新加坡找,找不到。澳洲,图文巴市长告诉我,我们才真正了解澳洲居民确实有他的复杂性,单单我们住的小城,人口十万,就八十多个族群,一百多种言语。而且不信仰宗教的人多,澳洲全国信仰宗教的人只占百分之二十三,少数。所以很难做。那个市长对我很好。

  二00五年我回到老家去看看,离开家乡七十年,家乡还有堂兄弟、族兄弟,还有三十多家,挺热闹的。我们那个家族是很大的,现在在家乡的人口还有一万五千人,真是大家族。聚会在一起吃饭,我就把在国外遇到这些困难给大家讲,他们听了之后:回家来做。汤池小镇就这么搞起来的。当时地方官也非常欢喜,我们就成立一个文化教育中心。那是被联合国逼出来的,我们哪有意思去干这个事情。这都是属于饶益有情戒,对这个世间真正有好处,做样子给他看,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生起信心。汤恩比带的头,我们自己不敢讲,我们讲人家不相信,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大家不能不相信。可是汤恩比只说了一句话,没有详细解释。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两句话我们听得懂,一般人听不懂,孔孟学说是什么不知道,大乘佛法是什么也不知道。

  我在二00五年、0六年两次访问伦敦,看欧洲的汉学院,学校都在伦敦,牛津大学、剑桥跟伦敦大学。我跟他们的同学交流,跟他们的教授举行座谈,我就提起汤恩比博士这两句话,他们怎么看法?都不知道。他们晓得,问到他们,答不出来。而这些人研究汉学的,对中国儒释道的经典真正下功夫,那是做学术,那是学的知识,不是智慧。跟中国传统教学的理念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所以他们学到的是知识。我给他们指出来,孔孟是什么?孔是圣人,孟是贤人,孔孟代表圣贤教育。圣贤教什么?内是仁义,外面是忠恕。大乘是智慧,内是真诚,外是慈悲。如果今天我们用这个做纲领,用这个做指导原则,的确可以帮助世界化解冲突,可以帮助世界回复安定和平。大乘跟孔孟学说人人能接受,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群族、不同的宗教统统都可以接受,没有遇到反对的。

  孔孟的仁义,仁是爱人,义是讲道理,用俗话来讲就是讲道理。义在中国的解释,是合情、合理、合法,我们思想、言行都能够合情合理合法,就是讲道理。表现在外面,忠,忠就是待人平等,平等对待,忠没有偏、没有邪,平等对待。恕就是爱人,他要做错了,原谅他,帮助他好好的学习。他犯了过错,没有人教他,所以不可以处分、不可以惩罚,没人教。大家坐下来,好好的学习圣贤、学习传统、学习宗教经典的教育,我们就不会犯过失。大乘是用智慧,不是感情,用真诚心待人接物;慈悲,悲是帮助众生离苦,慈是帮助他得到安乐。这人人都欢喜,没有一个人反对。这是汤恩比指出来的,最高的指导原则,真正能解决问题。这种指导原则用在家庭,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用在你公司行号、你的企业,你企业发达、兴旺;用到一个国家,国家长治久安;用在这个世界,世界和平,确实管用。

  我们在汤池小镇做出实验,大家非常惊讶、非常欢喜,都想到汤池去考察、去参观。虽然有障碍,没有成功。但是这些大使们,我知道就有三十多个人,他们用自己私人旅游观光,到汤池住三天、住四天的。真的看到了,把这个信息传到海外去了。一直到现在,他们对于我们还念念不忘。我们在泰国这次活动,我通知巴黎,各国驻在巴黎这些代表大使们,跟他们联系,他们来了十七个人。就是十七个国家的大使到曼谷跟我见面,很希望我再去办一次活动。我告诉他们,我说上次我有汤池小镇跟大家做报告,现在办活动没有东西报告。我说我们等,我告诉他这个消息,图文巴在做,也很特殊,图文巴做的是多元宗教文化。这是他们主动发动的,十几个宗教领导人同心同德,想把图文巴这小城做成世界第一个多元宗教和谐示范城市。十几个宗教都是一家人,宗教团结了,宗教回归教育,不但学自己的经典,也要学别人的经典。求同存异,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把这个城市变成一种幸福美满的榜样。这个做成功了,很值得到联合国去发表,好事。现在大家正在努力做,我勉励大家,希望一年把效果做出来,我们可以到联合国办第二次活动。

  这就讲到饶益有情戒,虽然戒里头没有,没有这一条,但是这是大慈大悲,这真正帮助社会回头,回归到安定,回归到和谐。所以,佛的经教在今天这个社会,一定要活学活用,它不是呆板的。甚至于经文里头,每一节经文、每一句经文都是活活泼泼的。怎样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落实在自身、落实在家庭、落实在事业、落实在社会、落实在国家,真有用处,不能不学。

  一般大乘经教都讲的六波罗蜜,《华严》讲十波罗蜜,《华严》用十代表大圆满。十度从哪里来的?后面这四种,全是从般若波罗蜜里头延伸出来。讲六度行,那个后面全在般若波罗蜜里头,讲十度,把般若波罗蜜分开来讲。般若波罗蜜有体、有用,第六是体,后面四个是它起用,有方便、有愿、有力、有智,是讲它的作用。所以,六不少,十也不多,都是圆满的。佛家所讲的开合不同,开是展开,合是归纳,实际上全是一桩事情。这些是自性本有的德行,不是从外来的,人觉悟了一切具足,迷了的时候不知道。所以,智慧不是外头来的,德能也不是外头来的,乃至于相好,都离不开自性。

  自性是本体,其他的全是本体起用,《还源观》上讲得非常清楚、明了,好文章。那是贤首国师的论文,学《华严经》的论文。全文一共分六段,前面三段,讲宇宙人生的真相,那是科学,后面三段是讲修行的方法,那是属于哲学,都达到登峰造极。修行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德,四德是四个总纲领,展开来叫万德万能。我们看十善业道,只有十条,在大乘戒里面把它展开,菩萨八万四千细行;展开八万四千条,归纳就十条,八万四千细行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在小乘把它展开为三千威仪,阿罗汉学习的。我们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古大德常说,佛经的经文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十善业就十条,二十几个字,展开能变成八万四千条,岂不是字字含无量义!谁能够见到?心地清净的人见到了,心浮气躁的人见不到,清净心的人见到,平等心的人见到。持戒,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今天时间到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五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