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切諸法,皆不可得,故能通達無礙也」。這是菩薩的智慧。菩薩對于一切事、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慧。他知道這些事情相有性無,沒有自性,事有理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他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智。這就是他決斷。他能夠在現象上跟一切衆生和光同塵,穿衣吃飯,一起工作。衆生著相,有苦,身有苦樂,心有憂喜,這就是衆生所受的,苦樂憂喜。佛菩薩沒有,爲什麼沒有?他沒起心動念,跟衆生在一起幹活,他沒有苦樂憂喜,這就叫隨緣妙用。假的,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連佛法都是假的。《金剛經》上佛講得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你要以爲佛法是真的,就壞了,那你完全搞錯了。
我們現在要執持名號,認定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相有、事有,我們執著這個有,我們要到那裏去;但是一定要曉得,理上沒有,自性清淨心裏頭沒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從哪裏來的?是阿彌陀佛十劫之前建立的,那十劫之前沒有,這個要曉得。極樂世界設立在那裏是什麼用的?給我們做跳板的,我們到那去成佛;如果你執著它有的話,佛就成不了。所以到極樂世界最後,極樂世界舍不舍?舍掉了。剛才講的,等覺菩薩住極樂世界,升到妙覺就脫離了,實報土不見了、沒有了,還是一場夢。夢醒了到哪裏去?常寂光去了。常寂光裏頭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缺,你要到極樂世界,常寂光馬上把極樂世界現前。常寂光現一切諸佛刹土,給諸位說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怎麼示現出來的?這就跟那個水實驗一樣,感應,衆生有感,常寂光自然應。常寂光就是佛身,常寂光就是佛心,身心都沒有了,一片光明,光明就是他的身,光明就是他的心,光明遍照,光明遍滿。無論你在哪裏,你起心動念是感,常寂光就應,自然應。所以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八十年,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是事實真相,知道的人不多。文殊菩薩示現一個乞丐,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他這個身能夠停留十幾天,衆生需要,他就在,衆生不需要,他就沒有了。
我還遇到一樁事情。我抗戰期間,抗戰的最後我在貴州念書,國立第叁中學,專門收的是流亡學生,不但不要繳學費,學校管吃管住。有時候救濟的一些衣服東西我們還都分到,全都是難民,學生都是難民。所以國家辦這個學校來救濟我們。校長周邦道先生,這個老人天下第一好人,大公無私。他兒女好像有六個,也在我們一起念書,他的老四跟我同班,我們也非常好。在學校裏面,所有救濟物資來援,同學先分,分剩下來的,有,他們才有分;沒有剩下來的,他們都分不到。我們學生對校長服氣,校長一點私心都沒有,照顧我們學生比照顧兒女還要周到,夫妻兩個都是這樣的。跟他自己小孩說,你們父母在身邊,他們父母都不在身邊,要多照顧些。我們感動,把老師、師母當作自己父母看待。
抗戰勝利,學校解散了,各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我回到南京,老師他們解散之後也到南京。這樁故事是我們在臺灣又碰頭了,他跟李老師講的。因爲他在臺灣住在臺中,拜李老師爲師,學佛了。從前是我校長,在李老師會下,我們同學。他跟李老師說,他說周師母住在南京的時候,他南京住的地方我去過,很大的房子,叁進。大門進去是很大的院子,很多樹木;然後再裏面,裏面有圍牆,第二進;到第叁進才是他們的客廳。她說有一天有個和尚到她家來化緣,問這和尚從哪裏來的?九華山來的。問他想要什麼?五斤香油。沒給他,不信佛那時候,那時候沒有佛教信仰。夫妻兩個非常慈善,真是慈善家。沒給他,那和尚就走了。走了之後突然想起來,庭院這麼深,沒開門,他怎麼來的?走了之後,再把門打開一看,大門、二門都是關到的,他到哪裏去了?
這樁事情讓她多少年來她沒有辦法解開,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老師說,那是地藏王菩薩化身。後悔得不得了,五斤香油家裏有,沒有給他。從此以後,她跟地藏菩薩有緣,修地藏法,每天念《地藏經》、拜地藏菩薩。她念的大悲水特靈,真治病。師母晚年學佛,在臺中往生,火化的時候留有叁百多舍利。在家修行有這麼好的功夫,難,真不容易。這是化身,只有二十幾分鍾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也不知道到哪裏去了,他們家大門、二門都沒有開,沒動靜。這是特殊因緣,大概就是奠定往後在臺中遇到李老師學佛的一個緣分,菩薩用這種方式把它促成。她真信,她那個信比我們的信不一樣,她親眼見到的,所以學佛特別認真。
我這個老校長,我說他天下第一人,天下第一個清官。晚年他做考選部的政務次長,就是副部長,現在講第一副部長。國家配給他有一輛轎車,家裏給他裝了電話,這是公家裝的。他在家裏告訴他的兒女,他的車只有上班他可以坐這個,上下班,如果去看朋友的話,他坐巴士、坐公共汽車,家裏的人完全沒分。你說這個,他家他的兒子跟我們談起來,他說老頭子怎麼糊塗到這種程度!公家給你車,不就給你坐的嗎?爲什麼我們不能坐?他自己去看個朋友,他坐巴士,爲什麼?爲公家省一點汽油。電話可以接,不能打出去,他的公事他就可以打出去,私事不用這個電話。私事打電話,那個時候巷口,這一條巷巷口有個公用電話,到巷口去打公用電話。到哪裏去找?恐怕找不到第二個,走遍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我說天下第一清官,真正是清白。
做事情小心謹慎,認真負責,不是應該得的錢,一分錢都不拿。公家裝電話,電話費是公家給他付的,國家的,要替國家節省,私人用電話不用這個,因爲用這個機器是公家付錢。這是我們一生親自看到的。你要是給人家講,人家不相信,怎麼可能有這種人?他家是真的。他的兒女我們就跟兄弟一樣,常常在一起聊天,非常不服氣。所以他們給我說,做他的學生好,做他的兒女太苦了,管得太嚴,好處都分給同學,家裏人得不到的。現在這些人都走了,這種典型、樣子再也看不到了,如果我們不是真正遇到,確實沒人相信。但是我們知道老師一家真正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後人如果能效法,一定有發達的,祖上有德。
「經雲:菩薩于諸佛所,善觀諸法,得實相印,普入一切智門,是名般若波羅蜜」。這幾句話意思很深。菩薩于諸佛所,菩薩有能力親近佛陀,尤其是法身菩薩。不但極樂世界如是,證得法身就有這個能力,有能力分身,分無量無邊身,親近諸佛如來。供佛,供養佛是修福,聽經聞法是修慧,福慧雙修。我們親近善知識亦如是,親近善知識是福慧雙修,佛是善知識當中第一善知識。親近善知識要善觀諸法,這個善字,妙就妙在這個字,善是真實智慧,你看一切諸法得實相印。實相,括號裏頭有簡單注解,「一實相也」,實相就是什麼?一相,一相就是實相。一相是什麼相?空相、幻相。一切法體是空的,相有體空,事有理空。所以你看到實相,就是從相上見到性。相從哪裏來的?性現的。性是什麼樣子?性沒有樣子,性不是物質,不是意念,所以它沒有相,但是它能現相。衆生有感,它就隨著感現相,隨緣現相。現什麼相由緣去決定,這就是恒順衆生,隨喜功德。爲什麼?他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隨自己的意思,他沒有自己,他也沒有意思。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知道之後,你才曉得佛經到底是怎麼回事情。釋迦牟尼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憑什麼說的?憑實相說的,實相無相,完全是憑感應說的,衆生有感,他就有應;衆生沒有感,他就沒有應。所以,衆生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佛說法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完全是從自性裏頭自然流露的。怎麼流露的?你有感,自然應的。就像水實驗看到這些圖案,水沒這些圖案,有感它就現,沒有感它不現。水尚且能夠感應現相,何況自性?自性有感的時候,能現身相。在極樂世界實報土,實報土裏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感,佛在實報土現報身相;在前面兩土,同居土、方便土,現應身相;臨時,時間很短,不是很長的,現化身相,都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怎麼可能有分別執著?這種現象是什麼?這是自然現象,就是法爾如是,自自然然他就是這樣的。如果勉強說個理由,那就是佛在因地曾經發過心,發過這個願,衆生無邊誓願度,他發過這個願。今天他成佛了,衆生需要他幫助的時候肯定現相,是這麼回事情。佛菩薩沒有不現身說法來幫助的,沒有這個道理!我們將來成佛亦如是。所以我們對這樁事情要信心十足,不能有絲毫懷疑,懷疑就錯了。
「無相之相名爲實相」,真實相是什麼?真實相沒有相。「印即印定」,印定是什麼?中國的習俗是以印做爲憑證的,佛的印把它印定,叫真憑實據,蓋上佛的法印。佛的法印是什麼?無相。「一切法皆無相故」,一切相都是假相,所以相有性空。現在科學給我們做出證明了,相怎麼有的?完全是波動。它不動?不動,相就沒有了。所以所有的物質現象,是念頭波動現象裏面産生的,産生這個物質現象;念頭不動,物質現象就沒有了。所以科學家也是下了個定論,說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是念頭。佛經上也講,佛經上講,相是什麼?相由心生。古大德後頭還有一句話做總結,「全體是心」,遍法界虛空界全體是個心。心有沒有相?心沒有相,但是它能現相。這真的叫實相。我們要曉得,知道之後就是放下,真知道了,徹底放下,徹底放下你就全部證得。需不需要?不需要。衆生有需要的,立刻就現前。
確確實實沒有自己,你說法身,法身是什麼?整個宇宙就是自己的身。我們把這個降低一層來講比較好講,降低一層是阿賴耶,整個阿賴耶的境界相是我們的身體,這叫法身;整個阿賴耶的見分是我們的心,是自己的心,這叫法身。雖然這些相不執著這些相,完全對了,執著就迷了,不執著是覺悟。爲什麼不執著?因爲它刹那刹那…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0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