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最大的支持者,人力、物力、財力支持你,家是你的後盾。人真是他有個依靠,不像現在,但是最忠實、最可靠的就是你的家。所以落葉歸根,享受天倫之樂,那個養老的快樂,現在全世界人沒有人知道。回到老家,你看到自己晚輩,孫子輩、重孫子輩,總有幾十人,天天圍繞在面前。他們私塾上學讀書,下課之後跟老人在一起,老人逗著他玩,講故事給他聽,都是講自己一生的經曆,那都是教育他們。老小老小,老人跟小孩都合在一起的。場地?場地就是祠堂,祠堂在祖宗牌位之前,老祖宗都看到的,一家的和樂。這些永遠找不到了。我小時候住在農村,我還看到一個家族,弟兄十個不分家的,生活在一起。那個時候他家已經在衰了,還有一百多人。這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家,所以今天我們在地圖上看到,中國鄉下,這李村,那張村,從前就一家人,就是一個家庭。
我們的家,八年抗戰消失了,沒有了,抗戰之前有,抗戰之後沒有了,一個看不到。所以我說我們最淒慘的,八年抗戰的損失是家沒有了,家破人亡。大家比小家好,小家是比較自由,可是付出的代價太慘重了,親情沒有了,老的時候沒人照顧,這是最痛苦的。中國從前老的時候回家,家族養老,那是一切都有保障,比今天政府還可靠,畢竟是親人,他不一樣。中國這個家道如果能再恢複,我就相信中國至少還有一千年的盛世,必須把家找回來,這個完全靠教育。所以中國人懂教育,中國人非常重視教育。
中國曆代這些帝王,你不管他怎麼樣,他這一點就是現在人無法跟他相比,他把教育擺在第一,在行政設施上也擺在第一。主管教育的,禮部尚書,就是現在教育部長,宰相底下的部,它這個部擺在第一。也就是說一切爲教育服務,這是中國傳統的一個思想,一切爲教育服務。宰相有事不能上班,不能視事,禮部尚書代理,不是別人代替,就是管教育的部長他來代理,不一樣!佛教教育、道教的教育,這屬于特殊的教育,誰管?皇上親自管。以前這兩種教育皇上抓,所以這兩種教育在民間産生很大的影響。老百姓尊敬皇帝,所以對這兩個教特別尊敬,它的發展最大。佛的寺廟、道的寺廟可以建築皇宮的方式,這是皇上准許的,其他的不可以,只有佛跟道的寺院庵堂可以建宮殿式的,這就是特別尊重優待。古時候這些皇帝很聰明,他治國,搞政治,他用儒;教老百姓用佛,佛教人民;用道尊崇祖先。這叁種教育他用在這叁方面用得好,敬祖先是根本,把這叁種教育這樣來分配,真落實,真做到,所以社會安定,天下太平。每一個朝代,這樣的盛世大概是一百年到兩百年,漢朝出現文景之治,唐朝出現貞觀、開元,宋元明清,元朝沒有,明朝有,清朝也有。清朝的盛世是最輝煌的,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嘉慶,將近兩百年,國力是世界第一,第一個強國。
明朝開國的時候,永樂是了不起的人,鄭和下西洋七次,走遍全世界,澳洲、美國都是中國人發現的,現在外國人看這些曆史承認了,全是中國人。那個時候鄭和帶著艦隊,人數二萬多人,將近叁萬人,船只一百多艘,在大海是世界上沒有國家能夠相比的。沒有侵略過別人,沒有占領別人地方,沒有搞殖民地,所以南洋許多這些國家對鄭和感恩,跟西方人不一樣。西班牙叁條戰艦就占領了馬來西亞,鄭和七次到馬來西亞,沒有侵占人家一寸土地,這個中國傳統文化。帶給世界各個地區和諧的族群,處處是利益別人,沒有利益自己。帶著人家的土産,我們回送的回禮總是要加一倍,厚待別人。所以真正看到過去曆史,才知道這個國家、這個族群的可愛。今天世界災難,很多人問我哪裏安全?我就告訴他,中國。他說爲什麼?祖宗積德,千萬年來老祖宗是以仁義、道德教化衆生,積的德太厚了!今天我們把老祖宗丟掉,排斥,不要了,才不過兩百年,這是犯了錯,老祖宗對人會有懲罰,不會消滅你。懲罰是什麼?讓你覺悟,祖宗留了這麼好的東西,你怎麼可以不要?你不要,今天製造這些苦難,再不能把祖宗找回來,中國會亡國,會亡國滅種;如果能把老祖宗東西找回來,不但中國有救,全世界都有救。
中國能救全世界,我們在這一年多,發現兩本書,我的信心十足。第一部書《群書治要》,唐太宗編的,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年,我原來想找不到了。唐朝亡國之後,這個書日本這些留學生帶回去了,在中國一本都找不到。所以《唐書.藝文志》裏頭,《宋史》,元明清曆史上沒記載。一直到嘉慶做皇帝,乾隆把位子讓給兒子,自己當太上皇,這是曆史上一樁大事。日本對中國皇上進貢,送的禮物有這一套書,中國人這才看見。但是那個時候中國的盛世盛到極時,可以說那些年超過唐朝,所以這個書回中國,中國也沒重視。現在要重視了,現在不重視不行,真難得了,大唐治國的寶典,大唐盛世就靠這部書,這部書能救中國,能救全世界。裏面講的是什麼?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當然也講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這是根、這是本。不在根本上去培植,治國平天下你做不到。所以,《大學》的叁綱八目看唐太宗怎樣落實,你在這部書裏頭可以看到,他怎麼落實,怎麼樣認真努力在學習,開創貞觀、開元之治。
我們把這個書找到,我是在講經的時候提起來,我知道有這個東西,但是沒有見過。居然有聽衆聽到了,他們給我留意,找到了,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的版本。我問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沒有人知道,連他們的總經理都不知道。所以我一得到,如獲至寶,趕快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底下的盒子就是的,這是一套。印了一萬套,分送給全世界國家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去保存,就不會失傳了。可是,接著得要有人去學,湯池我們那個實驗點結束了,有些老師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把他們請去,現在想在馬來西亞建一個漢學院。我的想法,這個漢學院就專門學這套東西,這套書是從六十五種古籍裏頭節錄下來的,六十五種。我就想,漢學院裏開六十五個科目,希望有人專攻這部經典,時間十年,十年專攻一部。十年之後,我們當代就出現了一部活的《群書治要》。這六十五個專家,每天來講這些東西,如果能夠用現在的電視、用網際網路對全世界宣講,那就是名實相符的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天下,是中國人《群書治要》的天下,是中國人傳統教育的天下。不是中國政治,不是中國武力,也不是中國經濟貿易,不是中國科技,是中國人智慧的天下。這個好,大家都願意接受。才真正能把世界帶回穩定、繁榮、興旺,將人類帶上幸福美滿的一生。只有中國人能做到,外國人做不到。
非常可惜,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丟失了二百年,反而非常陌生,不如外國人,外國人專門研究的他們懂得。所以我在歐洲參觀了他們幾個學校,這個漢學,我的感觸很深。我們要做,不做來不及了,我們不做會滅亡,救亡圖存,把這個根挽救起來。如果能有二百個人,二百個人就是一個科目叁個人,一共六十五種科目,六十五部書,兩百個人能夠生活在一起,他生活安定,專心去學習。一年的時間他們就可以出來講,講演編成小冊子,可以對全世界流通,用各種不同的文字,好事情。中國要走這條路,永遠消除戰爭,戰爭的罪業沒有不墮無間地獄的。
唐太宗在哪裏?在無間地獄。爲什麼到無間地獄?造無間地獄業,殺人太多,墮無間地獄,透了一些消息。我們這本書印出來,是去年叁月二十五號,日子我記得很清楚,世界書局將這個書的樣本做了一套,送到澳洲給我看,就這個本子,樣本。我們把它打開來看,有十幾個人大家在一塊欣賞這部書。突然當中有一個人被唐太宗附身,跪在地下:我是李世民,我來感恩的。因爲印這部書,他才離開地獄,我們這才曉得。告訴我,這部書可以救全世界。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我們也不是跟他,完全不相幹的。你看鬼神的感應多厲害!是因爲這部東西,這是他的功德,憑這個功德他能離開地獄,在地獄裏頭過了好幾百年,那是苦不堪言。人,真的善惡都有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造作這些罪業,到地獄裏應該報完了,現在這個大善現前。我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也同意,他答應了。這些感應似乎是虛無飄渺,但是它真有這樁事情,所以我們只能夠做的,學習聖賢教誨。
這個書出現了,第二部《國學治要》。那個治是治學,這個治是治國,這個治是政治,另外一套是治學。這個書出現大概一個多月之後,我又看到這部,我非常喜歡。這部書是我想了十幾年,我不知道有這些書,我只是想,《四庫全書》這是中國古聖先賢智慧、方法、經驗、效果,全都記載在這部大書裏頭。分量這麼大,怎麼讀?所以我就想找一批退休的教授,學文史的,讓他們有時間每天來翻閱這個東西,對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這些好的教訓把它抄下來,將來編成一本書。這就是《群書治要》的方法,但是這是治學。是找了人,做得不理想。沒有想到民國初年,已經有些專家學者做出來,我們不知道。他們找到這部書送給我,還正是我所想的,想了十幾年,沒有想到它已經做好了。這本書雖然很破舊了,差不多將近一百年,紙都很脆,還好字沒有傷到,我翻了一翻,字沒有損壞,沒有傷到字,我也趕緊去印一萬套。這是什麼?這是《四庫全書》的鑰匙。你要想學中國文化,先讀這個書,這個書讀了之後,你認識《四庫》,你了解《四庫》,你知道怎樣去運用《四庫》。
所以這兩種書出現,我對于中國有信心了,中國決定不會亡國,中國決定將來帶動全世界安定和平。它絕對不是武力,絕對不是科學技術,而是真實的智慧,這才是世界最珍貴的寶藏。但是全是文言文寫的,所以我今天在世界上提倡學文言文,希望每個國家愛好和平,要走向真正智慧、福報,必須學中國的文言文。難不難?不難。我在美國,看到美國人學中國文言文,在倫敦看到這些大學,都是外國人,沒有中國文化的基礎,幾年學會?叁年,不難!叁年就有能力讀中國古書,看中國古著,我們中國人學頂多兩年,就能把它恢複。要知道文言文是最好的工具,因爲它不跟著時代變遷,語言跟著時代變的,文言永遠不變。所以你要懂得的話,跟古人就跟面對面談話一樣。了不起的發明,全世界最偉大的發明,文言文,它能夠將古時候的這個意思,保留得完完整整不改變,傳遞給二千五百年以後的人。這還得了!我相信將來有一天,人發現這個道理,全世界最偉大的發明是文言文,超過現在所有科技文明,都不能跟文言文相比。你看,現在人不認識,叫老祖宗歎氣,流眼淚。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一七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