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明了,就是物質是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怎麼來的?現在科學家還在研究,物質搞清楚了,這念頭從哪來的?現在報告,我們看他的報告,這個念頭沒有原因,突然起來的,但是立刻就消失了。這個話佛經上有,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現象被科學家看到,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實際上,佛把這些事情講得比科學家清楚、比科學家講得明白。念頭從哪裏生的?佛講「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沒有原因,不但沒有原因,它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這個不可思議。我們的現象都要有時間跟空間,它沒有。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它就等于零,所以今天科學家講零點能量點,跟這個愈來愈接近了。零點能量點,它是一個能量,這個東西從哪裏生的?從自性生的。自性不生不滅,就是從此地講的,寂定當中出來的。寂定是什麼?有寂定的念頭,就出現東西;沒有寂定的念頭,那是真正寂定,那就是本性。
本性裏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但是不能說它無。爲什麼?它能現,就是一念不覺它就現相。現的什麼相?整個宇宙。換句話說,整個宇宙是自性裏頭本來有的,不是從外來的。可是宇宙裏頭有這麼多的變化,那個變化是妄念。如果沒有這些妄念,自性所生所現的這個現象,叫一真法界,大乘經教裏面所說的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就是的。它在不動的時候?不動的時候叫常寂光淨土,沒有相。一動的時候它就有相,這個動非常微妙,你不能夠想象,你沒有辦法言說,所以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正不可思議!
現代物理學能夠看到佛經上講的阿賴耶叁細相,這是我們從前人無法想象到的,我們都不敢想象。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了,佛講的阿賴耶叁細相,一點都不錯。但是他是用科學方法去證明,他雖然發現,不得受用。佛是怎麼發現?佛是在禅定裏發現的,他不是用儀器,他用禅定、用內功,所以佛見到之後,他得受用。科學家不得受用,佛能得受用。這個受用就是現的報身。你看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身相高大,是法性身,不是阿賴耶變的,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種好放八萬四千光,光明遍照虛空法界,它起這麼大的作用。
科學家沒有辦法,他起不了作用,他不是內證,他是藉助儀器觀察,用科學的方法將這些微粒擊破,打開看它到底是什麼東西,科學家用的是這個方法。理論上講跟佛經上講的沒有兩樣,一個是用內證,一個是用外面方法來做的,雖然看到的是同樣一個境界,受用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內證所看到的,他不放在心上,他完全放下了,心裏面寂定明察。科學家沒有寂,也沒有定,他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他雖然也有明察,這個明察的深度、廣度比不上佛,但是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爲什麼?我們對這境界不再執著了,知道這是假的,不在境界裏頭打妄想。打妄想是造孽,想善,叁善道果報,想惡,叁惡道果報,出不了六道輪回,不能往生。所以真正往生有把握,善惡二邊都放下,都不要執著。但是在事上,事實上?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不要把斷惡的事放在心上,斷惡的這些事;修善,也不必把這些善事、好事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錯了,放在心上寂跟定沒有了;不放在心上,有寂有定。
換句話說,佛教導我們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真修行。如果不是用真心,是假修行,修行修得再好,也出不了六道輪回,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學會了,現在就用上,我就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別人用假心騙我沒有關系。我也要用假心,那好了,這一次往生的機會失掉了。我就吃一點虧也無所謂,我能往生極樂世界就好了。真能往生,什麼虧我都願意吃,你就有膽量放下,有膽量講真話、用真心,不再騙自己,不再騙人。我們要力求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永遠脫離輪回,這就對了。
所以《宗鏡錄》裏頭這兩句話是修行人的總綱領、總原則。一心照萬法,照見。照見萬法是什麼樣子?五蘊皆空,跟觀世音菩薩一樣,這個境界非常困難。可是我們今天每天都會面對電視的畫面、網路上的畫面,這個畫面就是告訴我們萬法皆空。法有沒有?有,你看電視裏頭都有,全是假的。這電視哪些是真的?假的是刹那刹那在變,是假的,不變的是真的,什麼東西不變?這個屏幕不變,屏幕是真的。屏幕就是寂定,屏幕現的相就是明察。我們看一切事都要懂得,這是什麼?這是現相,屏幕如如不動。我們沒有見到屏幕,見到屏幕就是見性了。電視這個屏幕是個平的,平面。我們今天這個屏幕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在相裏頭,相跟性它分不開。像電視這個畫面,跟屏幕能不能分開?屏幕沒有了,相就沒有了;有屏幕才有相,有相它就有屏幕,永遠在一起,決定不能分割。所以要曉得,物質現象裏頭有屏幕,精神現象裏頭也有屏幕,自然現象裏頭也有,屏幕就是我們的自性,屏幕就是我們此地講的寂定。
寂,它不染,清淨不染;定,如如不動。那我們初學的人功夫不深,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我看一切色,看色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古人講的,進入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提升一層,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爲什麼?恢複自然了,我清清楚楚性相是一不是二,萬法一如,這得大自在,這得大受用。所以今天這個電視太好了,你每天看,每天在修行,修什麼?寂定明察,你看電視時候想到這四個字。那我們的心現在照外面的境界,我們心的體就是寂定,起的作用照得清清楚楚,明察。這裏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一切作用完全存乎自然,這就過的是佛與大菩薩的生活,真的是究竟圓滿。寂定如鏡之體,我們用電視的屏幕來比喻;明察如鏡的用,它的作用,森羅萬象,了了分明,秋毫不爽,故曰明察。寂定明察就是寂而常照,寂是寂定,照就是明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是一不是二。特別是在你看電視的時候,你在看電腦畫面的時候,你把這幾句話,眼睛閉著念個十遍、二十遍,非常有味道,你慢慢就入這個境界。
再看底下這一句,有這個德行,有這個德行要辦事,不辦事沒作用。辦事,『爲大導師』。這是什麼?我們自己開悟了,幫助別人覺悟,以善巧方便把事實真相跟大家講清楚、講明白,勉勵大家。我們自己真的清楚明白了,就要落實,不落實沒用處。不落實,自己還是凡夫,依舊搞生死輪回。一定要落實。這個經裏頭字字句句都要落實,每個人有每個人落實的方法,每個人有每個人落實的環境,不必一樣。像前面說的,「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我們自己在家裏頭可以落實。擊法鼓,這是比喻,就是講給別人聽,幫助別人覺悟。一個人也講,兩個人也講。朋友聚在一塊的時候,不要雜心閑話,把這個事實真相向大家宣布。他聽懂、聽明白了,那就是法幢。無論你在什麼地方講,那個地方就叫道場,道場沒有形式。曜慧日,是對方真明白、真覺悟了,無論什麼場合,無論在什麼時候,統統可以做到,沒有一定的形式,叫隨緣妙用。
「《淨影疏》曰:以慧開人,名爲導師」。導師是什麼意思?用智慧幫助別人開悟,這叫導師。我們知道,自己要不開悟,怎麼能幫助別人開悟?開悟的先決條件,就是前面所說的「寂定明察,淳淨溫和」。你看淳淨溫和的人,誰不喜歡?誰不尊敬?人緣可太好了。寂定明察的人,不造業了,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了,這就可以幫助別人。「《會疏》曰:爲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導師」。現在這個社會迷失道路的人可太多了,我們要怎樣幫助他認識正路?他迷得太久了,他迷得太深了,迷的人太多了,講,他不相信。那怎麼辦?只有做樣子,做榜樣來給人看,人家看到了,他相信了。所以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至少在這個二十年的時代,從我們今天算起往後二十年,做榜樣比什麼都重要,不真做出榜樣來,誰相信你?中國傳統文化要做出來,真正把它做出來。有這麼一批善心人,這些人我相信祖宗加持你,叁寶保佑你。
我常常想,想了幾十年了,想什麼?想老家。抗戰勝利之後,家沒有了,我是非常痛心。八年戰爭,所有一切損失都是小事,叫雞毛蒜皮,最大的損失,家沒有了。這個家傳了幾千年,抗戰之前有,抗戰之後沒有了,到中國各地方找,再找不到了。中國曆史悠久,有文字記載五千年,五千年長治久安,五千年維系著大一統,讓世界上研究史學的這些史學家佩服得五體投地。什麼原因?靠什麼?靠家、靠教育,硬體就是家,軟體的是教學,這兩樣東西支撐著中國傳統文化。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叁個消失了,中國還存在,就靠這個。那現在家沒有了,這是非常恐怖的一個威脅,我們要認識它。往後怎麼辦?如何能把這個家恢複?
所以我們常常聽說企業家、企業家,我就在企業家動腦筋,希望企業家能夠把他的企業變成一個家庭,把中國古時候家道、家規、家學、家風、家業,把它恢複起來。我沒有想到已經有人在做了,做什麼?做中國傳統的家,它不是血緣。深圳有一班學佛的同學,現在是七個家庭,七個家庭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庭,不容易,要把中國傳統的家做出來。這七個人家合起來,大概有四、五十個人,老老少少的,他們還希望再多二、叁家,希望有十個家,圓滿合起來。最先決的條件,是要有倫理的認識,要有傳統文化的使命感。爲什麼?進入這個家庭,是真正共産主義,每個人自己收入要歸公,自己一分錢不能留。這是中國傳統家裏頭最重要的一環,從小就教他不可以自私,不能爲自己,要爲了家,我活在這個家庭,我一生要對家庭貢獻。無論從事哪個行業,賺的錢一定歸公,讓這個家慢慢就發展。
家的發展在古時候多半是置恒産,這老祖宗的教誨。恒産是什麼?是土地。田地跟山地,這個叫恒産,永恒的産業。…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一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