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一集▪P3

  ..續本文上一頁脫六道輪回、超脫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全都放下。「絕者,滅盡,斷棄」,這個絕就是斬斷的意思。「故超絕者,指超脫輪回,斷除生死」,決定不再搞輪回裏這些事了,不幹了。

  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慈悲心懇切,看到這個地球上衆生這麼苦,你還想回來救他們,行。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見個面,爲什麼?見面就得到佛力加持。你跟阿彌陀佛見了面,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等于阿惟越致菩薩,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不是你修來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加持給你。你就有能力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衆生起感應的作用,衆生有感你就能應,這個時候再回到娑婆來,那一念之間,來去自由。不是想來就來、想去就去,你還有想,有想是凡夫,到那個時候沒有想,到那個時候完全是衆生有感你就有應,自然的。感的時間長,你住世的時間長,感的時間短,你住世的時間短,由感而生,由感而滅。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間住世八十年,這是衆生有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也是衆生有感。衆生不想接受佛陀教誨,這緣就沒有了;或者是聽聽佛的教學,但是不能發願去真做到,這個感也斷了,佛都不會來了。

  所謂有緣,這個緣就是能信、能願,喜歡跟佛學,而且會有成就。這就是一般經教裏面講的法運,佛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有滅法。所謂正法、像法、末法跟滅法是同時存在的,不是現在我們一般所講的,佛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不是這個說法。什麼是正法?有講經的人、有聽經的人、有修行的人、有證果的人,這就是正法。我們現在淨土宗,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真念佛的、有真往生的,就是正法。如果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修行的,沒證果的,這叫像法;有講經、有聽經的,沒有真修行的人,這就是末法;講經的人都沒有了,叫滅法,法就滅掉了。這是用這四個標准,講的、聽的、修的、證的,四個都有這是正法。當然,講的這個人必須具備這四個條件。

  講淨土而不能往生,有沒有?有。但是聽衆當中有往生的有沒有?有。爲什麼?聽了他真幹。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學生跟這個老師學,學生學得超過老師,這是自古至今真有。老師雖然講得很好,沒講錯,可惜沒有人真去幹,學生聽懂了,真幹。學生超過老師的人,世世代代都有,這也是中國人所講的德行。學生超過老師,老師教學的成功;如果學生不能超過,比不上老師,這個教學是失敗的,那結果是什麼?一代不如一代。興旺的氣象是一代超過一代,這興旺。學生超過老師是應該的,正常的現象,學生用老師的基礎,向上再提升一級就超過老師,這好事。真正好老師,無不是希望學生超過自己。

  「《會疏》曰:一時頓超叁界」,一時就是開悟的時候,一開悟就立刻超越,叁界是六道輪回,叁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斷絕曠劫系業」,曠劫是指時間,系是系縛、煩惱,業就是造的業。業有善業、有惡業,善業感叁善道的果報,惡業感叁惡道的果報,都不能夠要。世間人斷惡修善,求福的人很多,都是求生天、求來生福報,這出不了叁界,還迷,沒有覺悟。只有佛法真正覺悟了,它教我們超越叁界。你看,世間一切宗教沒有,都是講天堂,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都是以這個爲目標。唯獨大乘,小乘還不行,小乘確實還有一些把四空天當作般涅槃,把四禅的無想定當作般涅槃,這就是很大的誤會。這些修行人實在講功夫也真了不起,這樣的功夫如果遇到淨土,他求往生,他是生在方便有余土,他不在凡聖同居土。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無量劫又無量劫才有這麼一次遇到的機會,太難得了。這個話出自于本師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勸我們要超絕,超叁界,斷絕煩惱系業。

  「夫聖凡智愚,九品萬類,各各皆得超絕去者,全賴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從果起修,一生成就」,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往生靠什麼?全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一乘願海就是四十八願。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全賴彌陀一乘願海,跟蕅益大師說的相同;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全在持名功夫淺深。這句話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是在念佛多少,是在功夫淺深。功夫深的人,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都拿到最高的品位;功夫淺的人,一天十萬聲佛號,要沒有信願都不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懂。功夫淺深說什麼?總不外乎你放下了多少,你放下得多,功夫就深;你放下得少,功夫就淺。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功夫。對這個世間還有沒有眷戀,還有沒有情執,功夫從這個地方看見。

  六字洪名要把功夫念出來,當我們對眼前一切人事物起心動念,這就是煩惱習氣。這個時候提起一句佛號,把這種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叫功夫。什麼時候念頭起來,古人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覺悟得要快。第一念是個妄念,第二念是阿彌陀佛,讓這個妄念不繼續,不是一個一個接著來,這叫功夫,真放得下!一般人爲什麼放不下?他有顧慮,我放下了,我明天生活怎麼辦?他有這個考慮,他就放不下。真放下的人不管明天,不要去想它,明天還沒到,想它幹什麼?過去已經過去了,別想它;未來沒有到,也不想它。一切聽其自然,前面講了八個自然,自然才隨順性德。

  所以初學的人,對這些很深的理沒參透,信因果就好,真相信因果,肯放下。爲什麼?命裏有的決定是有,命裏無的決定是無,你無法強求。命裏有的舍不掉,你這裏舍了,那裏又來了,愈舍愈多。怎麼辦?不要放在心上,根本就不予理會,一切隨緣。命裏頭有財富,要知道幫助貧窮苦難的人、需要的人,你幫助他,財源滾滾就來了。來得愈多,我幫助愈多,我絕不把它存起來自己享受,那就錯了,就完全錯了;愈施愈多,愈多,大做好事。好事裏頭第一等好事,幫助衆生覺悟,這最大的好事,真正幫助衆生離苦得樂。苦從哪來?苦從迷來的,什麼都不知道,這個苦;樂從哪裏來?樂從覺悟來的。破迷開悟是要戒定慧叁學,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困難,困難你就一心念佛,一心念佛符合戒定慧叁學。真信、真願、老實念佛,這就是戒;心裏只有一句佛號,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懷疑,這就是定;定久了,定有一定的功夫了,像前面所說的,不定什麼時候豁然大悟。縱然不能夠徹悟,大悟肯定有,大悟就能解決問題。

  所以人不能不相信因果。因果從什麼時候有的?從有宇宙那天,從有我們這個人這一天就有,跟著來的。在佛法裏面講一念不覺,因果是一念不覺裏頭所生的,也是決定是有。種善因、結善果不執著、不分別,若無其事,叫做功德,功德不可思議;斷惡修善記在心裏頭,常常希求果報,是福德。福報會現前,跟你的修德一定相應,修小善有小的福德,修大善有大福德。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不能不知道。

  淨宗的修學,我們全心、全身投靠阿彌陀佛,這是正確的,一切都交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替我做主。我這個方法,是我在二十六歲的時候章嘉大師傳給我的,我接受了,我完全相信。所以一生佛菩薩安排,我們什麼都不去顧慮,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是阿彌陀佛安排的。我們在境界裏頭,最重要的提升自己智慧德能,在境界裏面你學到很多東西。不被境界所轉,自然就能轉境界,《楞嚴經》上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怎麼轉境?境界現前保持鎮定,不受它幹擾,順境、善緣不起貪戀,逆境、惡緣不生瞋恚,保持你的平常心,就是清淨平等覺。你就守住這句話,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我一定是清淨、平等、覺而不迷,這就對了,問題就解決了。這是真正修淨土、真正學佛。所以這從果起修,阿彌陀佛是果,不是因,一生成就,「故皆得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沒有一個不往生。

  下面第叁小段,「橫出叁界」。

  【橫截于五趣。惡道自閉塞。】

  「往生者,依彌陀本願加威」,加就是加持。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無量劫修持的功德加持給我們,我們一般人說保佑,你不再墮叁惡道,「故雲惡道自閉塞」。這個裏頭要知道,叁惡道的因是什麼?貪瞋癡。我們自己一定要有順境不貪、逆境不瞋恚,無論是順境、逆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如如不動這是定,你就得到彌陀加持;如果還有貪心、還有瞋恚,阿彌陀佛就不能加持你。決定不是阿彌陀佛有什麼厚此薄彼,決定沒有,佛是決定平等的。因爲貪瞋癡不能接受加持,佛力加持給你,貪瞋癡把佛的加持破壞了,你得不到受用。你沒有貪瞋癡的話,佛的加持你接收到了,你的智慧、你的德行、你的道德肯定向上提升,甚至于這個提升你自己能感覺到。所以經上講『惡道自閉塞』,自然閉塞。

  「皆登不退,直至成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永遠不會退轉,這是十方世界都沒有的。一切諸佛刹土修行都是進進退退,只有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永遠不退。什麼原因?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教學,一天都不會中斷,天天在講,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念念都在學習,不中斷,這到哪裏去找!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裏不一樣,我們這裏晚上要睡覺,還得吃叁餐,這都是中斷。極樂世界不要吃飯,極樂世界不要睡覺,極樂世界能量的補充是從自性來的,是自性的性德。學習不中斷就快,那進步多快!極樂世界沒有晝夜,它的光明不依靠日月星辰,這前面我們都學過的。自己身上放光,佛放光、菩薩放光、樹木花草放光、山河大地放光,光明世界。這些光都能做佛事,光中化佛,佛又爲衆生講經,又爲衆生做種種示現。所以那個地方,克實而論它是學校,象是一個大學一樣。

  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就多次給我們介紹、宣講,沒有提到極樂世界有國王,沒提到,極樂世界社會的士農工商沒提到,只提到極樂世界兩種人,一個老師,阿彌陀佛,另外就是學生,十方世界去往生的。也有提到,十方諸佛也有時候到極樂世界去講經教學;也提到他方那些菩薩,這些菩薩不是普通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他們有能力到極樂世界來參學,見阿彌陀佛,聽佛講經說法。同時,極樂世界的菩薩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有能力經常不斷的去十方世界去參訪,去供佛、聞法。這個我們都要注意到,這太殊勝了!在這個世間,我們想見一尊佛都不容易,想見一個善知識都很困難;到極樂世界,十方一切諸佛想見哪個你就見到了。同時見到,爲什麼?化身。自己的本身在阿彌陀佛講堂沒離開,同時化無量無邊身,到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供佛是修福,聞法是修慧。你就想到,極樂世界一天的修行抵得我們這裏無量劫,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極樂世界成佛之快,出乎我們想象之外,它太殊勝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一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