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二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二集)  2012/7/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3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八百九十九頁,我們從經文看起,第二行:

  【橫截于五趣。惡道自閉塞。】

  這是「橫出叁界」,第一個字『橫截』,「截」是斷絕。『五趣』,就是六道。這個注解裏頭有,請看注解,「得往生者,依彌陀本願加威」,加是加持,威是威力,「不更墮叁惡道」,故雲『惡道自閉塞』。往生到極樂世界,確實是要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不再墮叁惡道;不但不墮叁惡道,而且永遠脫離六道輪回;不但脫離六道輪回,還脫離了十法界。所以這個緣分無比的稀有,實實在在不容易遇到,我們這一生能遇到,這個機會務必要掌握住,決定不能再錯。注子裏頭接著說,「皆登不退,直至成佛,故雲:橫截于五趣」。生到極樂世界,我們在四十八願裏面看到,第二十願「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是皆登不退。

  阿惟越致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不退轉,裏面包括了叁種不退。第一個是位不退,小乘證到阿羅漢,不會再退到六道裏面做凡夫,這位不退,阿羅漢就能辦到。雖然是小聖,小聖也很了不起,比二十八層天還高。二十八層天雖然有福報,沒有出離六道輪回,他還會退,天福享盡了再沒有余福去支持他,他就退轉。阿賴耶識裏頭福報享完了,這個不善的業報就起現行,他阿賴耶識裏頭還有叁惡道的種子,你看善他享盡了,惡現前,所以四禅天以上壽命到了之後,多半都是到叁途,在叁途裏多分是在地獄。由此可知,叁界六道,佛把它比喻作火宅,很有道理。像一棟大樓已經起火燃燒,只是現在還沒有燃燒到我這層,沒有安全感,只有佛法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其他的宗教我們所接觸過的,他們的果德都是天報,天堂、天園全是天道。中國的道教,修道多半都到忉利天,聽說孔子也生在忉利天,在我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忉利天王,中國人稱他作玉皇大帝,修行人希望生到這個地方的人很多很多。這個地方是欲界,地居天裏頭最高的,它在須彌山頂,意思就說沒有離開地面,用今天話來說,它沒有離開星球。離開星球是在空中,空居天,夜摩以上不需要住在星球上,那叫空居天。

  第二種不退是行不退,菩薩,菩薩教化衆生,教化衆生很辛苦,衆生不聽、不接受。小乘人遇到這種情形退心不教化衆生,可是菩薩慈悲心重不退轉,衆生不聽還是要教,以種種善巧方便不舍衆生,這慈悲。第叁種不退叫念不退,念念趣向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一切種智,就是佛所證得的,這是法身菩薩。在大乘法裏面別教初地菩薩證得,圓教像《華嚴經》初住證得。這叁種不退。在極樂世界,往生到那邊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薩。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叁輩九品,但是實際?實際上它是平等的,它沒有高下差別。爲什麼?皆作阿惟越致。這個也是一切諸佛刹土裏頭沒有的事情,帶業往生,諸佛刹土裏沒有,皆作阿惟越致這是一切刹土裏頭沒有。阿彌陀佛他做到了,這種加持力不可思議,這是像我們人間享福,不是自己有福報,享別人的福報。別人有大福報,我們跟在他身邊一切受用自在,這享他的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享阿彌陀佛的福,這是一點都不假。

  首先我們說轉識成智,這不是一樁容易事情,轉八識成四智法身菩薩。到極樂世界,這樁事情,阿彌陀佛給我們幫了大忙,甚至于我們自己沒有發現,阿彌陀佛已經把這個事情做圓滿了。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接引的時候首先放光照著你,這個光加持把你的功夫提升一倍。小本《彌陀經》上說得很清楚,「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是鸠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實際上梵文原本上的經文,不是一心不亂,玄奘大師的譯本就完全忠實于梵文的原文,是「一心系念」,不是不亂。一心系念我們做得到,就是心裏頭一心就想著阿彌陀佛,不想別的,這叫一心系念。一心不亂可不簡單,理一心不亂是明心見性,事一心不亂是阿羅漢的標准,這見思煩惱斷了,這個我們做不到。

  前面我們說得很多,我們可以做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一心系念。真的做到了,一天到晚只想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全放下,我什麼都不想。往生的時候,佛光一照就把我們的功夫提升了一倍,提一倍?提一倍就是事一心不亂。所以鸠摩羅什翻譯沒錯,不可以說他錯,這是事實真相。如果我們功夫念到事一心不亂,加一倍就是理一心不亂。換句話說,真正是阿羅漢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的便宜占得很大。小乘阿羅漢事一心不亂,佛光一照加一倍變成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法身菩薩,圓教初住。你看阿羅漢提升了多少?在《華嚴經》十信位,阿羅漢的功夫是第七信,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初住,八信、九信、十信、初住提升了四級,你看佛光一照提升四個位次。我們沒把這些事情搞清楚,對阿彌陀佛的恩德不知道,這個恩德太大了!都以爲阿羅漢往生是方便有余土,沒錯,是方便有余土,但是提升了,小乘初果就提升到四果,那四果就提升到初住,這個佛光加威,彌陀本願加威,這是事實。阿彌陀佛加持對我們有什麼好處?真正的好處把地位提升得這麼高,不但是不再墮叁惡道,這個更墮就是再墮,不再墮叁惡道,不再在十法界,永遠脫離十法界。所以「惡道自閉塞」,惡道是六道輪回,當然閉塞沒有了。

  「五趣者,叁惡趣及人天二趣」,通常我們講六道,六道是叁惡道、人天再加上阿修羅。「阿修羅趣攝天趣中,故五趣亦即六道」,五趣就是六道,楞嚴會上,世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阿修羅除了地獄沒有,其他的四道統統有阿修羅。天有阿修羅,人間有阿修羅,鬼有阿修羅,畜生有阿修羅,這四道都有阿修羅。阿修羅的性質是怎麼回事情?他修的福報很大,所以大福報他到天上去,他的煩惱習氣很重,第一個脾氣很大,喜歡鬥爭,喜歡打仗,喜歡傷害別人,很容易發怒,這是阿修羅。所以鬼裏面惡鬼,人當中就是惡王,他福報大都是當頭的。天上,阿修羅常常引起戰爭,跟帝釋天打仗,帝釋天就是玉皇大帝。鬼裏面是惡鬼。阿修羅的本質可以說是修上品十善,傲慢、嫉妒、自私自利的心很重,只要我們細心都能觀察得到。

  「人天本名善趣」,這兩道是善道,「今亦稱惡趣」,五趣都是惡趣,是「對比極樂而言」。六道人天跟極樂世界比,那人天是惡趣,他沒有離開六道輪回。「如《淨影疏》」,《淨影疏》裏頭說,「下叁惡道,名爲惡趣。人天二道,名爲善趣。今此約對彌陀淨刹,娑婆五道,齊名惡趣」,統統都是惡趣。「地獄、餓鬼、畜生,是其純惡所向,名爲惡趣;娑婆人天,雜惡所向,亦名惡趣」。人天這兩道是善道,但是阿賴耶裏面的種子帶著有惡的東西,依舊有貪瞋癡慢;欲界天全有,色界天裏面沒有瞋恚,有貪愛、有愚癡、有傲慢,天人慈悲還是有余習。

  「若依此方修習斷除,先斷見惑,離叁途因,滅叁途果」。斷見惑,見思煩惱,見惑裏頭第一個是身見,真正覺悟,不再執著身是自己,這點很重要。我們求生淨土,如果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對身體不重視,我們往生的時候沒有障礙。爲什麼有人往生走得那麼自在,不需要人助念?助念有好處,也有副作用,不能不知道的,不如法就是副作用。真正如法的助念到哪裏去找?印光大師在《文鈔》裏頭講了很多,助念的時候要如法,決定不要碰亡者的身體,不要去摸這個地方熱不熱,不要,這都是打閑岔。可是像這些話沒有人聽。亡者是不是真的到極樂世界?沒人知道。祖師大德告訴我們,只有在一種情形之下他真往生,什麼情形?臨終的時候他告訴身邊的朋友:阿彌陀佛來了,我跟阿彌陀佛去了。這真往生,這一點都不錯。其他的頭頂發熱,經上講得很清楚,生天的人頭頂都發熱。所以臨終最後這個暖氣,就是熱從頂上消失,這人生天道,這個可以斷定的,是不是往生淨土不能斷定。天道很多,說四王、忉利這說大的,當中還有層次,那要看你修多大的福報,你到哪裏去。在佛門當中修的福報,一般都是四王、忉利,佛門中福報大!弘護佛法這都大福報。

  所以這個見思我們雖然沒有斷,淡薄,我們走的時候沒障礙,把這事情看得愈淡愈好。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幫助別人,好事情,我們走的時候會不會有人幫助我們?不要指望,這是最好的。指望臨終的時候有人幫助我,臨終的時候沒有怎麼辦?你到那個時候失望,失望就埋怨,心裏就不高興,叁途去了,這很可怕。我們送往生幫助別人,誠心誠意幫助他,我們自己走的時候不依靠別人,這個心要堅定,能不能做到?當然能做到。擺在我們眼前這例子、榜樣,增長了我們信心,鍋漏匠真人真事,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送他。哈爾濱極樂寺第一次開戒,修無師往生,你看他多潇灑,那是有人送他。他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來接引他,什麼時候等于說聯絡好了。到時候他向倓虛法師要求,派幾個人送他往生,定西是當家師派了幾個人送他,真的不是假的。

  這四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教書,將軍鄉的老太太預知時至,站著往生,沒告訴別人,她連她兒子媳婦都不說。什麼意思?我們懂得,說了他找麻煩,怎麼你往生了。這是打閑岔,把她心思搞亂了,不說,真高明!往生走了以後你才曉得,站著走。我們在美國舊金山,甘老居士的一個朋友,也是個老太太,在舊金山往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因爲老太太做家事,每天早晨給家裏人燒早飯,這天早晨大家起來,老太太沒有做早飯。推她的房門,美國老人的房門是沒有鎖的,一推就開了,老太太盤腿坐在床上,叫她不答應,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走的,沒有人知道。她留的有遺囑,而且把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統統做好了,擺在床頭床邊上。你看至少叁個月,她做那麼多衣服,一字不提,這樣走才叫潇灑。如果我們在…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