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叁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叁集)  2012/7/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3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零二頁,從第一行看起:

  「正法名爲道。得道而不失,謂爲德」。這是給我們說明『勤行求道德』這句經文。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在大乘,大乘佛法就是道。把大乘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全把這個道用上了,叫活學活用,這就是德。道德的德,跟得失的得意思相通,我們真正得到的受用。在中國傳統,五倫是道。道,完全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自自然然,就是自然的規律,這是道。遵循自然的規律,這叫做德。五倫,我們諸位想想,「父子有親」,這是天然的,不是哪個人教的,連動物都有。你看老虎,生了小老虎,老虎對它的小老虎的照顧,那裏頭有愛、有親情。這是道德的根源,從哪來?就從這來的。所以老祖宗有智慧,很聰明,覺得這個好,怎樣能把這個自然的好東西永遠保持而不改變,父子這種親愛,一生都不會改變,這就要靠教育。中國人教育的理念就從這裏發生的,所以中國傳統教育以這個爲第一個目標,如何保持父子親愛一生都不改變。第二個目標是把這種親愛發揚光大,從愛父母,延伸到愛兄弟、愛祖父母、愛你的家族,由家族再擴大,愛社會、愛民族、愛國家,最後推展到「凡是人,皆須愛」。所以中國幾千年的教育,它是愛的教育。

  非常可惜,最近這兩百年才疏忽了。疏忽,應該是慈禧太後帶頭。我們細心去思惟,慈禧可能文化水平不是很高,自己掌握政權之後,剛愎自用,不聽別人勸告,自己尊自己爲老佛爺,這個頭帶得不好。清朝從開國到鹹豐,就是慈禧的丈夫,世世代代都是叁教的弟子,儒釋道叁教沒有不尊重的,是孔門的弟子,是老莊的弟子,是佛菩薩的弟子。只有到慈禧,變了,她做老佛爺,把儒釋道叁家擺在下面。中國民間總是看皇上,上行下效,上面不尊重,下面的人過去那種真誠恭敬心慢慢就降溫了。到滿清亡國一百年,雖然沒有滅掉,但是已經降到很低的溫,低溫了。民國初年,還有人講,沒有人做了。到最近這個六十年,中國人講一甲子,不但做的人沒有了,講的人也沒有了,變得現在中國人對于中國傳統的文化感到非常陌生。兩百年的時間不算很長,但是也不太短,造成今天這種狀況,社會的混亂,地球災變異常。

  現在問題不是局部問題,整個地球的問題,大家都在想,如何能夠恢複像從前一樣的安穩、和諧。努力的人很多,聯合國在四十年前,一九七0年代,開始召開世界和平會議,每年都有好多次,召集全世界學者專家來研究、探討如何改進。可是沒有效果,沖突發生的頻率年年上升,傷害的嚴重是年年增長,讓許許多多與會的專家學者,幾乎對這樁事情喪失信心了。我們有這麼個緣分,這個緣分也是意想不到的,代表澳洲大學、代表澳洲的國家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前後大概開了有十幾次,才真正知道這個問題嚴重,不接觸不知道。甚至于許多國家領導人,見面的時候都提出這個問題,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可見這個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爲什麼會造成今天的現象?就是我們把道德丟掉了,我們只要科技,不要道德。這種理念要是形成了,繼續下去,科學會埋葬了地球。科學家告訴我們,大概在五、六萬年之前,地球上有高度文明,亞特蘭提斯,也是專門在科技上發展。那個時候科技比我們現在還進步,他們的能源是從太空當中取得來的,沒有染汙,飛機、車輛開起來沒有聲音。道德倫理敗壞,使這個國家沈沒到海底,就是今天的大西洋。探險家到海底去觀察,確實看到有這些遺迹,過去人建造的這些城市,遺迹能看到。今天地球又步亞特蘭提斯的後塵,差不多快接近了,這個接近就是大災難。

  可是今天的科學家非常了不起,發現了什麼?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地球災難可以拯救。用什麼方法拯救?用意念,美國的量子力學家布萊登告訴我們。前年在悉尼,世界上這些尖端的科學家在那裏舉行兩天會議。第一天報告量子力學最近研究的成果,我們看了很安慰。第二天專門討論二0一二馬雅災難預言的問題,布萊登做總結。他說這個災難並不可怕,只要地球上的居民能夠醒悟過來,大家都能夠棄惡向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不但災難可以化解,而且把地球帶上更好的走向。這個總結是正確的,大乘佛經裏頭也是這樣說法。大乘佛經是叁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說的,叁千年後的科學家所說的跟釋迦講的一樣。

  這個原理,原理就是念頭,這也是最近叁十年最新的發現。佛經上說「色由心造」,佛經上講色受想行識,這個色就是今天講的物質現象,你眼睛能看得見的、耳朵能聽的,這物質現象,眼耳鼻舌身能夠接觸的;念頭,我們的心能想象的,這是心理現象。四百年來的科學,把這個問題分成二分,一個是物理學,一個是心理學,分成二分。今天量子力學家說了,這個二分是錯誤的,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麻煩,甚至于帶來災難。實際怎麼回事?實際物理跟心理是一樁事情,不能分割,它是一體。而且物質是從念頭變現出來的,這是德國科學家普朗克,一生研究物質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個事情被他揭穿了。他用的方法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就是分析,將物質分析,分析到最後看到物質真相。真相是什麼?分析到最後,物質現象不見了。佛在經上有這個說法。

  佛經上稱最小的物質叫極微之微,也叫做極微色,不能再小了,這個東西不能分,再分就沒有了。科學家把這個東西找到了,科學的名詞叫微中子。這個東西多大?我們肉眼是決定看不見的,一百億個微中子,一百億聚集在一塊,它的體積等于一個電子,原子裏頭的電子。等于一個電子,這麼小,我們怎麼會知道?佛經上說微塵很小,肉眼看不見,阿羅漢的天眼能夠看到微塵,這個微塵應當是現在所講的原子。極微之微,阿羅漢看不見,到什麼人才能看見?八地以上,比阿羅漢高太多了。大乘教裏頭,把菩薩的等級分成五十二個階級,八地是最上面五個階級,五十二個頂尖、最上面,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能夠看到極微之微。憑什麼看見?他是憑定力。所以,佛法不用科學儀器,他是在定功裏面直接看到的,叫現量境界。他不是理想,不是,他真看到了,那麼深的定功。

  今天科學家用的是儀器、用的是數學,從數學上知道有此可能,再用精密儀器去觀察。用精密的儀器把這個極小的東西,肉眼看不見,要用顯微鏡來觀察,把它打破、擊破,看它裏面是什麼東西。所以最近這八十年很大的進步。原子是八十年前發現的,當時認爲這是最小的物質。到以後不斷的去研究,它不是最小的,還是可以分,分開、分割,分割成粒子,基本粒子,有幾十種。基本粒子還可以分析,分作誇克,也有幾十種。愈分析愈小,最後看到微中子。微中子還是把它打破了,打破了沒有了,是什麼東西?是意念,就是我們念頭,念頭波動的現象,這裏面産生物質現象。所以物質怎麼來的,搞清楚了,從念頭來的。這個話佛在經上講得太多了,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一切法就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是從心想生的。

  所以今天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心能夠控製物質現象,能夠改變物質,念頭可以改變物質。這是科學上很大的發現。現在他們稱爲前衛科學,就是說這樁事情還沒有被所有科學家承認,只是一部分承認,還得找證據支持這個理論。最近這個一、二十年,他們搜集的證據搜集得很多。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治療,用意念治病,不需要用醫藥,完全用意念讓你的疾病恢複正常。有,真有。他們跟醫院聯系,得重病的人,醫生宣布沒有法子治了,告訴他存活的期間只有一、二個月,等于說宣判死刑。病人在這種狀態之下,特別找有宗教信仰的,要找這些人,因爲他有念頭。有宗教信仰的,已經宣布死刑了,所以他也不想病,他也不想身體,他就想神來救他,把他帶到天堂。每天在做祈禱,念頭改變了,不再想身體,不再想病,專想神,專想上帝,念佛的人專想阿彌陀佛。一、二個月之後,好像狀況有好轉,再去檢查,癌細胞沒有了,真沒有了。醫院說這是奇迹,其實不是奇迹,念頭把它治好的。

  所以科學家告訴我們,同樣一個道理,我們的念頭可以把地球災難化解掉,真能做得到。這樁事情往古到今天,你看曆代的祖師大德都說叫境隨心轉,外面環境是跟著心轉的。風水家也說,風水也是從人心轉的。這個地方風水寶地,如果這個人住在這個地方,心不好,行爲不好,他住上叁年,這風水就好風水變成壞風水,變了。這個地方風水不好,但是這裏居住的人好,人都是善心善行,住上叁年,這個地方變成風水寶地。所以這些風水家他們認爲這些出家人都了不起,所建寺廟的地方全是風水寶地。其實他說錯了,出家人幾個懂得風水?幾乎沒有。而是出家人心好、行爲好,沒有惡念,所以他到那個地方天天念佛、拜佛、誦經,都是善心善行,他住在那個地方住上叁年,這個地方風水就變成寶地了,是這麼個道理。這就是說物質現象是從念頭來轉的,念頭有這麼大的能量,這是最近叁十年被這些量子力學家證明了。

  我們今天講,道德不能不重要!中國這塊土地在全世界,從全世界整個地球上來說,中國是地球上的風水寶地。爲什麼?列祖列宗都是以仁義道德教化這一方的人民,以仁義道德來統治這個國家,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不但我們明白了,連外國人研究文化的、研究曆史地理的都承認。所以湯恩比博士說,這是近代了不起的一個學者,英國的曆史哲學家。他在一九七0年代曾經說過,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國。這個話是真的嗎?我問過很多人,沒有一個人否定,但是也沒有人承認。我訪問倫敦,參觀…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