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四0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四0集)  2012/7/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4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一十七頁,倒數第七行看起:

  科題,「子叁、惡逆罪極」,惡是十惡,逆是五逆,造作十惡五逆罪到極處。這種情形在過去不容易看見,有,很少,現在這個社會幾乎到處都看見。我們來學這段經文,請看經文:

  【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爲妄興事。違逆天地。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

  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我們看念老的注解,「上」,就是上面這段經文,說明「從癡起瞋之過」,都是愚癡,愚癡是根本,瞋恚是地獄的業因,造這種罪業都墮地獄。「叁惡業中,瞋業爲地獄因。又雲: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這一句話意思相同,用字不一樣,我們常常聽說的,「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這個地方是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功德很不容易修,心裏頭,你看這個地方的文字,一點,不多,一點瞋心火,功德林就燒掉了。跟一般人講的一念瞋心起,一念也是很少,就火燒功德林。一念是心才動。功德,先要曉得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定慧,定慧成就的善行、善業是功德。如果沒有定慧,修的善行善事是福德,福德不會燒掉,發再大的脾氣,福報還是在。

  脾氣大的人修大福報,都落在修羅道、羅刹道。修羅、羅刹福報大,品德不好,沒有德行有大福報,也不錯了。可是修羅、羅刹命終之後決定墮地獄,爲什麼?他造的業太重,他傷害的人太多,決定墮地獄,所以這條路還是不能走。我們要學這個功夫,如何在任何逆緣(逆境、惡緣)之中,不起瞋恚心,自己真正能忍受得了,功德才能保全。如果這個人一生行善修持,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瞋恚,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爲什麼祖師大德教導我們送往生,一再囑咐不要碰往生的人,甚至于他的床鋪都不要碰,在他身邊,離床鋪遠一點,他有感覺。碰他什麼?他痛苦,痛苦就容易發脾氣,生瞋恨心。這個時候一生瞋恨心,極樂世界去不了,到哪裏?到地獄去。送往生的意義送錯了,希望你送他到極樂世界,你把他送到地獄去,這樣不如不送。所以這幾句經文意思很深很廣,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白。

  下面說,「故心懷殺毒,殘傷他命,惡氣熾盛,從冥入冥」。故雲『惡氣冥冥』,這第二句。常常殺生的人,殺生,原因都是貪吃,吃衆生肉。貪瞋癡叫叁毒,殺生是瞋毒,所有一切病毒都離不開貪瞋癡。這是殘傷他命,多半指動物,被他殺害惡氣熾盛。被殺害的這些動物,這有情衆生,它有沒有怨恨?有。它會不會報複?肯定會報複。所以我們細心觀察,吃肉的這些衆生以人最爲殘忍。動物互相吞噉也只是當它饑餓的時候,獅子、虎、狼它吃飽的時候,對于周邊的小動物,決定沒有傷害的意思。我們在電視過去看「動物奇觀」裏面看到,所以人比動物互相殘殺還要殘忍。由此可知,動物是用什麼心情來看人?人是最可怕的動物,不吃也要殺你。惡氣是怨氣,怨恨熾盛。現在這個大地上每天殺害的,陸地上走的、空中飛的、水裏頭遊的,每天有多少?我記得有人給我提供一個資料,一年叁千叁百七十億,一年,那差不多每天要一億多殺害的。所以這個地球磁場不好,我們坐飛機飛到上空,看下面灰土土的,那怨氣。

  從冥入冥,冥是幽暗,無知妄爲,下面是惡道,叁途地獄。底下有解釋冥冥,「又冥冥者幽暗也,無知也,暮夜也。所作皆妄,故雲爲妄興事」。冥冥可以說是迷中入迷,愈迷愈深,迷了他造罪業,業必定有報。『爲妄興事』,興起這些惡念,幹這些惡事,妄統統都是虛妄,罪愈造愈深,于是『違逆天地』。這個注解裏頭說得好,「上不順天心」,天神看不過去,下面也違背閻羅王的意思。閻羅王執行造作惡業的人,讓他們在地獄受這些苦報,是不是閻羅王的意思?不是。我們現在完全曉得,地獄完全是自己不善業變現出來的,與閻羅王不相幹,確確實實都是自作自受。天人,佛經上講得清楚,什麼人生天?在世間存的是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造的是上品十善,四無量心造上品十善,這是生天的因。所以天人慈悲,天人不喜歡看到殺生,殺生吃肉天人看不慣,不順天心。閻羅王、鬼王也很慈悲,不忍心看到造作罪業這些人在地獄受罪,所以告訴地獄的人,你們所受的罪都是自作自受。地獄裏所有一切狀況,都是業力變現的,不是閻羅王在那裏造的地獄,不是的。

  「如是任意作惡」,故雲『恣意』。「一旦罪惡滿盈」,這叫『罪極』,有沒有滿盈的時候?有。罪惡滿盈,底下說,「于是罪業牽引,則不待世壽終了,乃頓奪其命」。這句話一定要重視,罪業輕的是你的壽終(壽命到了)才論互相酬償,造業極重的人,不到他的壽命終了,誰來奪他的命?都是冤親債主。債主是討債的,你奪取他的財物,他不甘心,一定要討回來,這討債的。你殺害這些衆生,衆生還不能奪你命,是因爲你有福報,有福報就有守護神保佑你。你惡貫滿盈的時候,這些守護神離開,索命的人就來了。

  學佛的同學都知道,佛門裏頭有《慈悲叁昧水忏》,你看看那個故事。悟達國師是個了不起的修行人,你就看他的傳記,十四歲做沙彌就登臺講經,聰明、記憶好、悟性高。長大以後,皇上對他禮敬,封他爲國師,這很年輕。皇上供養他一個沈香寶座,我們叫太師椅,這個太師椅是沈香雕的,沈香名貴,一點點你買的時候價錢都很高。這一個沈香寶座真的是寶,他接受,起了一點傲慢心,覺得自己有這樣的榮耀,皇上對自己這麼尊重,出家人當中沒有超過他的,起了這麼一點念頭。這個念頭一起護法神離開,真的,要命的人找上身,害了個人面瘡,幾乎送了命。畢竟是修行修得不錯,有一個阿羅漢迦諾迦尊者幫他調解,對方答應了,離開。這才曉得前世的因果。

  事情發生在漢朝,十世,他很難得,十世都出家,修行十世,所以做個國師也不是容易事情,十世修行累積的功德,有這麼大的福報。這個冤家是被他殺的,不甘心等著報仇,他就有耐心等你十世。你修行得不錯有護法神,他不敢貼近你;你哪一天有點過失,護法神走了,這個機會來了,他就入進來。你說這個多可怕,給我們學佛人很大的警惕,微微動一個不善的念頭,你想想看,護法神都離開你。你有正念現前,護法神歡喜,尊重你,你不如法,他就走了。這些神他們不是感情用事,他完全是智慧。所以罪業牽引不等待你壽終,他就來要你命。現前在這個世間,有很多造作惡業,他還在世間,還繼續在造,說明這個人過去生生世世修積的大福報,今天造這麼重的業他還在享福。這種人如果是一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的福報還得了!來世肯定他不在人間,爲什麼?福報太大,人間沒有這麼大的福,他到天上去享天福了。

  天上壽命長,四天王,欲界六層天這最低的一層,福報就不可思議。四王天一天,他們的一天人間五十年,他的壽命五百歲,單單從這點,你就看到他福報之大。長壽是福報裏頭的第一福。忉利天玉皇大帝,中國人所說的,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間一百年,壽命一千歲,也是一年叁百六十五天,壽命一千歲,你就曉得,天上福報多大。所以人都喜歡生天,我們看世間許多宗教,他們終極的目標是生天,享天福,沒有講到出離六道輪回。出離六道只有佛教,佛教不是宗教,對這些情形了解得非常透徹,佛教終極的目標是回歸自性,回歸自性這叫做成佛。回歸自性就是一切大圓滿,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福報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

  這冤家來奪命,『下入惡道』,就看他造的罪業,這種人死了,這叫非命,壽命並沒有到就死了,夭折、橫死這一類的。「惡道」,這是指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他們的去處。我們要曉得,曉得你就不會造惡業,過去造的我們要忏悔,忏除業障。忏悔的方法很多,一切方法都不如念佛,這點我特別要告訴同學們。乾隆時候慈雲灌頂法師,這在中國佛教是個很出名的大德,他的著作等身,至少有五、六十種,我看過它的目錄,《卍續藏》裏面收入了二十多種。我過去曾經講《觀無量壽佛經》,講這部經的時候參考他老人家的注解。他那個注解叫《觀經直指》,注得好,裏面有一句話非常重要,《直指》裏面講,世間人忏罪,造極重罪業,所有一切經教、忏法都沒有辦法忏除的,他說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助他滅罪,這個方法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在他這裏面才真正了解到,這個佛號功德不可思議,超過一切善法。

  這一部經佛教導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淨宗法門是主張帶業往生的,煩惱不要斷,業障不要消,殊不知都在聲聲佛號裏面,不知不覺的煩惱斷了,業障消了,所以這個法門不可思議。古大德說「暗合道妙」,真實不虛,哪有不消業障、不斷煩惱能成就的?原來這個法門斷煩惱、消業障,是在念佛裏頭消掉的、斷掉的,自己完全沒有覺察到。我們從《觀經直指》裏面看到,回想到今天這部經,黃念老居士的集注,裏面給我們說明,彌陀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與《觀經直指》上講到的完全相應。才知道念佛有這麼大的好處,千經萬論不如這一句佛號,誰肯相信?所以這個經叫易行難信之道,真難信。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切都圓滿成就,尤其是一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現在我們相信,不再懷疑!過去總是有疑慮,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一般菩薩修無量劫還沒到這個地步。念佛的人像第十八願一樣,臨終一念十念也作阿惟越致菩薩。所以許多人看到這個經文,不相信,搖頭,哪有這種道理?這叫真難信。

  所以佛在經論處處提倡,黃念老引經論就有八十叁種,古來祖師大德的注疏就一百一十種,爲我們解釋這部經,證實這部經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有緣遇到,要知道這個緣太難了,「百千萬劫難遭遇」,你今天遇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四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