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五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極微之微就不能再分了,真的是物質最基本的、最小的一個單位,今天科學家稱爲微中子。微中子的體積多大?科學家告訴我們,一百億個微中子它的體積等于一個電子,沒有法子看見。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的天眼能夠看到微塵,應該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原子,阿羅漢的天眼。再小像色聚極微,也就是現在所講的粒子、誇克,阿羅漢看不到,菩薩的天眼能看見。那極微?大乘經上說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的菩薩他能看見。科學是用儀器觀察到的,八地菩薩是用定功,甚深禅定裏面看到的,那個看到管用;科學家看到,對他還是不能起作用,所以佛完全是定功的淺深。你所看到的事實真相不一樣,到佛這個位次,你看到才是真正的究竟圓滿,整個宇宙真相全明白、全了解,這叫成佛。誰有這個能力?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切衆生個個都有這個能力。所以說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本來成佛,成佛成就你圓滿的智慧,成就你圓滿的德能,成就你圓滿的福報,你什麼都不缺,自性裏頭一切具足。

  佛法教的是什麼?教我們回歸自性,不是別的,只有自性是真的,離開自性全是假的。我們今天離開自性,在六道裏頭流浪,在十法界裏頭流浪,十法界六道全是夢境,全都是假的。所以佛說見思煩惱放下,不再執著了,你就證阿羅漢果,你就超越六道輪回。一出六道才曉得六道是一場夢,叁善道是好夢,叁惡道是惡夢,沒有一樣是真的。佛爲什麼教我們放下,道理在此地。它要是真的,佛絕對不會讓我們放下,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所以應該放下。放下是正確的,不放下錯了,放下你就醒了,不放下你繼續在作夢,這個夢很苦。連四聖法界,四聖法界可以說是美夢,不是真的也是假的。所以佛鼓勵我們,離開六道之後,又勸我們要離開四聖法界,生到實報土。實報土實際上也不是真的,比較前面兩種境界,它是真的。前面兩種境界確實是一場夢,它是生滅法,實報土不生不滅,怎麼來的?實報土是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習氣斷了,習氣斷了實報土就沒有了。《金剛經》上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實報土,沒有說實報土除外,沒有這麼講法。因此所有的現象都不應該執著、都不應該分別,在這一切現象當中不應該起心動念。

  大乘教上佛常說「起心便錯,動念即乖」,起心動念是錯誤的,起心動念就是你迷了。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心是清淨平等覺,那是照見,事實真相完全清楚明了,照見。《般若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極微之微,就是極微色,物質的基本。由這種基本的物質組合成整個宇宙,所以宇宙當中,萬事萬物叫一合相。一就是極微色,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微中子,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微中子組成的。一百億個微中子組成一個電子,那有多少個電子組成誇克、組成粒子,多少粒子組成一個原子,由原子組成細胞,無論是動物植物都離不開這個現象。這個現象裏頭,色法跟心法,我們一般講物質現象、心理現象,永遠是一不是二,只要是物質現象決定有精神現象,只要是精神現象裏頭決定也有物質現象,它兩個永遠分不開。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心和合,就是極微色裏頭都有受想行識;受是感受,想就是分別執著,行是相續不斷,識是很不容易形容,勉強形容它叫記憶。我們看過東西、聽過東西還能記得,誰記?識記。這是阿賴耶的種子現象,迷了之後就是五蘊,覺悟了之後就是自性。

  自性本具有四德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沒有現象,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這是自性的本能,這個東西講得深。科學跟哲學永遠不能發現它,爲什麼?科學、哲學能發現的,必定有現象才能發現,它沒有現象。佛法用一個空字去形容它,但是這個空不是無,不能當無講,這個空是有。有爲什麼叫它空?它沒有現象。怎麼知道它不是無,它能現現象,它無中生有,它能生叁種現象,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物理現象,它能生,物理就是物質現象,它能生。雖然能生這些現象,這些現象是假相,什麼是假相?生滅相刹那不住。彌勒菩薩在經典裏面告訴我們,這叁種現象,精神、物質、自然現象統都是從波動産生的,波動的頻率是一秒鍾一千六百兆。也就是說,它的頻率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鍾裏頭生滅一千六百兆次,你怎麼能知道?就在你面前你的六根覺察不到,在你眼前,眼睛張得再大,你也看不見,你也聽不到。誰知道?佛說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的定功他能看到,他能聽到,他可以接觸到,不是普通的功夫,大乘圓教八地。我們要相信佛的話,這都是佛自己親證的境界,八地、九地、十地,愈往上愈清楚、愈透徹。

  命精就是阿賴耶,我們一般人把阿賴耶當作是自己的靈魂。其實阿賴耶不靈,阿賴耶真的靈,我們怎麼會到地獄去投胎、去受苦?不可能,也不可能到畜生裏頭投胎。人間投胎要投到富貴之家那享福,怎麼可能投到貧窮之家?所以它不靈、它糊塗。所以隨著業力去投胎,自己做不了主,業力到最後一念,你這一生造的業太多,你投胎只是一個業受報。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阿賴耶識的種子,十法界全具足。我們阿賴耶裏頭,有佛的種子,有菩薩的種子,同時有地獄種子,有餓鬼、畜生種子。你命終之後哪一個種子先出來,它就先受報,這講什麼?這講習氣。我們說在最危急,生命交關最危險、最危急的時候,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這個時候第一個念頭是什麼?一般人都叫媽,叫老天,這算不錯了,大概還能到人道來。如果他的財産太多了,念念不忘,到緊急關頭我這麼多財産怎麼辦?他想到財,這貪心,他到鬼道去了。如果想到我還有最恨的人,常常欺負我的人,我還沒有報複他,這個念頭起來,地獄去了。迷迷糊糊,糊塗,糊裏糊塗這畜生道去了,最後一念。所以佛教給我們,希望我們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你就到極樂世界去。這要平常天天練,不練到臨命終時忘掉,念了一輩子佛到最後忘掉,你說多可惜,但是這種人特多。

  一萬個念佛人當中,到臨終的時候真正還能提得起佛號的,李老師告訴我們,一萬個人當中不過是叁、五個。一萬個是念佛人,不是普通人,一萬個念佛人當中,臨終能夠最後一念把佛號提起來,叁、五個。這是什麼?平常養成念佛的習慣,一定要萬緣都放得下,知道一切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常常記住,來的時候兩手空空來,走的時候也兩手空空去,連這個身體都帶不走,不能想這個。臨命終時對自己身體貪戀放不下,變成什麼?一般人叫守屍鬼,就說他的靈魂離不開他的身體,他貪戀身體,守住這個身體。把他埋葬了他就住在墳墓裏頭,住在棺材裏頭,叫守屍鬼,很可憐、很孤獨。所以一定要長時間訓練,把這句佛號念熟,時時刻刻都能提起來,你往生才有把握,這比什麼都重要。人生一場空,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這一法是真的,萬法皆空,這一法不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們能夠把這個牢牢的記住,認真努力去幹,你就對了。乃去後來先作主公,這講命精,我們中國人叫靈魂,來的時候它最先投胎來,在母胎裏頭十個月他有感受。誰感受?就這命精感受,就是阿賴耶它來投胎。人死了之後最後,不是斷氣,斷氣它還沒走,全身冷透它走了,只要任何地方還有溫度它就沒走。由此可知,這個精神是我們身體熱量的根源,它走了,身體的熱就沒有了,它在身體還有點暖氣,這它沒走。

  「此第八識相似相續」,這四個字講得好,因爲它是生滅法。記住,第八識也是一秒鍾多少個生滅?一千六百兆個。它爲什麼存在?前個念頭滅了後頭又起來,但是前面滅掉的跟後面起來的是兩個第八識,不是完全一樣的,它相似不是完全相同,是相似相續,每個念頭都是如此,相似相續。這個現象在拍攝電影很容易看出來,要從前老式的電影,老式的電影是幻燈片組成的,你看得很清楚,一張一張的幻燈片,絕對不會有兩張完全相同的,相似的。所以在快速(速度很快)的這個光照射它,我們在畫面上看到的是動畫,其實是一張一張的,第八識相似相續的速度是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我們過去看的電影,幻燈片的電影一秒鍾二十四個生滅;擺在我們眼前的,我們阿賴耶的活動是一千六百兆的生滅,所以我們誤會了,以爲它是真的,不知道它是假的。如果知道它的真相,你就徹底放下,爲什麼?假的,自然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那你就成佛了。

  「舍命之際,隨重投墮,故雲隨罪趣向」,舍命,這一期壽命到了,人死了,舍命人死了,死了之後他又去投胎。隨重投墮,重是什麼?是你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你嚴重的錯誤念頭,貪瞋癡慢。隨著貪心就墮到鬼道去,隨著瞋恨就墮到地獄道去,隨著愚癡你就墮到畜生道去。如果你在世,五戒十善的念頭強烈,起心動念都跟五戒十善相應,念念不忘五戒十善,這是人道,特強的就到天道去,天道上品十善,人道中品十善,阿修羅、羅刹叫下品十善。其實他十善力量是很強,爲什麼叫他下品?他帶著傲慢、帶著嫉妒,不容許看到別人超過自己。所以嫉妒、傲慢修十善、持五戒,他的果報在修羅道、在羅刹道,這個我們都要知道的。

  這一個人一生的行業,他將來死了以後到哪一道去,大致我們都能夠判斷得出來。念佛人持戒念佛,真信切願,念念不舍這句阿彌陀佛的佛號,這個人決定生到極樂世界。如果念佛人貪心沒放下,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極其微細都不行,都會把你拉下來。要斷得幹淨,不能有一點貪心,不能有一點點瞋恨心,你才不會墮叁惡道。有智慧、不愚癡、是非善惡清清楚楚,世出世法通達明了,這樣的人才能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說實在的話,今天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想超越六道都不容易,除了念佛法門。爲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斷煩惱、都要消業障,你能斷煩惱嗎?你能消業障嗎?如果不能,舍念佛法門之外,你就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這說真話,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叫『隨罪趣向』,…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五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