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五七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五七集)  2012/8/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5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九百四十一頁第七行,從當中看起:

  「《會疏》曰:如八大地獄及長壽鬼雲或長,如飛蛾蜉蝣等雲或短」,長壽鬼長命,飛蛾蜉蝣這是短命。「其中壽命無量差別,皆是宿業所感」。壽命長短從哪裏來的?是過去生中造的業,業感的。所以,這些高明看相算命的,能看得出來一個人壽命長短。這個壽命是你的業力,過去生中所造作的,如果沒有大善大惡,這個壽命相當准確。在這個世間,大部分的人都不能避免。可是現在這個世間,倫理道德的教育沒有了,社會風氣不善,人都學壞了。學壞了對壽命有沒有影響?有影響。有什麼影響?它會減短。古人所謂「祿盡人亡」,你一生有多大的福報,有多少的享受,當你壽命還沒有到你就把它用完了,福沒有了、祿沒有了,雖有壽命,你也沒辦法活下去。這句話在中國古時代一般人都相信,現在人雖然不相信,我們細心去觀察,它就在面前,你就能看到。心地善良的、厚道的,這人長壽,命中雖然壽不長,它延長了。我們讀《了凡四訓》,了凡先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幾乎是有求必應。但是他沒求長壽,孔先生給他算命,他的壽命只有五十叁歲,他七十四歲過世的,延長了二十一年。所以延壽,壽命延長了。由此可知,雖然是定數,與自己這一生的行業有關系。這是佛法說的。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面,儒家也說,道家也說,道說得更多,說得更詳細,這個不能不相信。

  命運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它從哪裏來的?前面幾句話我們要記住。前面講命精,《魏譯》作「魂神精識」,古人稱它作命精,在中國一般稱它作靈魂,在佛法稱爲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從哪裏來的?爲什麼它叫第八?它是從迷失了自性所現的幻相,這就是自性迷了的樣子。自性覺悟就是佛,自性迷了就叫阿賴耶。阿賴耶這是第八,第八叫本識,也就是講的命精。前面七個是它的作用。它的作用,有肉體的時候,在眼它叫見,在耳它叫聞,在鼻它叫嗅,在舌它叫嘗,在身它叫觸,這叫前五識,它有這個作用。當一個人死的時候,前面五種作用,眼耳鼻舌身,首先他失去了。人在將死的時候,雖有眼睛他不能見了,雖有耳朵他不能聽了,他前五識不起作用。第六識是念頭,也不起作用,第七識的執著,第八叫本識,前面七個是它的作用。第六、第七都叫意識,有人稱第六爲意識,稱第七爲意根,根是執著。

  阿賴耶,來的時候,投胎的時候它最先來,死的時候它最後去。經典上告訴我們,人在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之內,前面七識都不起作用,阿賴耶起作用。所以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去碰他,八小時之內不要去碰他。他睡的床鋪,床鋪都不要碰它,距離稍微遠一點,不影響他。碰他的時候他就很痛苦,痛苦他可能産生怨恨,怨恨心要生出來,他就會墮地獄。所以佛教人,斷氣八小時之內不能夠碰觸,道理在此地。最安全的是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這就更安全了。一般人八小時他就離開了,情執重的,八小時還不走,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他才離開。生,它先來,死,它最後去,所以說去後來先作主人。投胎,它去投胎。投胎離不開六道,善心善行生天道、生人道;惡的念頭、惡的行爲,畜生道去了、餓鬼道去了、地獄道去了,這叁惡道去了。時間長短不定,無論在哪一道,長短都不一定。受什麼?受前世業力所主宰。叁善道,壽長這是福報;叁惡道,壽長那就受苦受難多了,那是災禍,那不是福報。

  《會疏》裏頭講八大地獄及長壽鬼,我們在《佛光大辭典》裏面節錄的八熱地獄,略爲介紹了一下。從第一到第五我們學過了,今天接著來看第六。第六是「燒炙地獄」。燒炙現在我們叫燒烤,在外國就很多,他們吃肉食是以燒烤爲主,主要的料理方法。「又作焦熱地獄、炎熱地獄」,有這麼兩個名字。「此地獄以鐵爲城」,這個城是城牆,「烈火猛焰,內外燒炙,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稱燒炙地獄」。不是燒死了就沒有了,這個人的靈,就是阿賴耶的神識,燒死了,地獄裏面的風吹過之後他又活了,活了再燒。真的是一天之中萬死萬生,分秒不停,要受這個苦難。所以叫燒炙地獄。

  第七「大燒炙地獄」。我想這個跟前面應該是相同的,只是受的刑罰輕重不一樣,同樣是燒,溫度不一樣,可能這個地方溫度比前面高。比前面高,我們就知道這個生死比前面就多,前面一天萬死萬生,這個一天不止一萬。因爲溫度高,他死得快,風一吹馬上就活了。在前面,大概一次生死比這個地方要緩和很多,大燒炙可能叁、四次是前面的一次,這就是痛苦太多了,叫大焦熱、大極熱地獄。「謂獄卒將罪人置于鐵城中」,放在鐵城裏面,「烈火燒城,內外俱赤,燒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熾盛;其坑兩岸,複有火山,捉彼罪人,貫鐵叉上」。這是看「地獄變相圖」看到這些獄卒,地獄裏這些鬼卒把這個人叉在鐵叉上,「著于火中,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稱大燒炙地獄」。前面每一條裏頭最後都有業因,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個後面雖然沒有寫,後面比前面果報更重,更重的就是五逆十惡。

  我們看第八,這最後一條,叫「無間地獄,又作阿鼻地獄」,阿鼻是印度話,梵文,梵文稱阿鼻,翻成中國叫無間,「無救地獄」。「謂有罪衆生,于此獄中受苦,無有間歇,故稱無間,乃極苦之地獄」。這個後頭有業因,「凡造五逆罪、誹謗大乘者墮此」。五逆十惡、毀謗大乘,應該前面叁種地獄,從燒炙地獄、大燒炙地獄、無間地獄,都是造這個罪業,這個罪業有淺有深。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現在這個世間已經沒有阿羅漢,等流的罪,跟阿羅漢相等的,就是老師。這是一個好老師,在這個世間教化衆生,你把他殺害了,罪等于殺阿羅漢。出佛身血。最後一條破和合僧,破壞僧團,是個真正修行的道場。這都是後面這叁種地獄。你在造作的時候,我們常講心狠手辣,你就會墮無間地獄。還有一點點仁慈的心,殺他是奉命令的,自己不得已的,這個罪就輕,這就是前面燒炙地獄。于起心動念、于殺生的手段,手段非常殘酷,你罪就重,墮地獄就墮得苦。前面我們曾經聽說,唐太宗也是因爲殺人太多墮無間地獄。我們相信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一般人捏造造不出來。

  《成實論》裏面說了五無間,「五種無間」。第一個是「趣果無間」,就是他沒有中陰。前面跟諸位報告說,人死之後,斷氣之後,阿賴耶識八小時才離開。無間地獄沒有,一斷氣立刻就到地獄去了,所以這個沒有間斷,就是沒有中陰的間斷,這個地方一離開,他就到地獄去了。所以「有極重罪者即向彼獄受其果報,無有間歇」,這趣果。第二個,「受苦無間,謂至彼獄受諸痛苦,無有間歇」,要等他罪受完了之後才能出來,這個時間太長了。第叁個叫「時無間」,時無間是說到這個地獄受苦時節當中沒有間歇。他在這個地獄一萬年,這一萬年每天受苦,沒有一天不受苦的,受苦當中沒有中斷的,這時無間。

  「命無間,謂彼地獄壽命一中劫無有間歇」,這是無間地獄。無間地獄的壽命是一個中劫,你說這個多可怕!唐太宗附體,有人問他,你在地獄裏頭多少年,他說的有幾百年。這個幾百年是人間算的,跟中劫來講,他的時間不長,怎麼這麼快就出來了?我們看了這個經文會有疑惑。所以他在去年年初,去年叁月二十五號,附體在忍師的妹妹身上,在澳洲,說出他是李世民。問他來有什麼事?他來感恩的。我們印《群書治要》,《群書治要》是他下令編纂的,這個功德他離開地獄了。我們對這個事情一無所知,不是爲他印的,但是書確實是他下令編的。告訴我們,這部書能救全世界,所以他以這個功德地藏菩薩帶他出來,多不容易!第五個,「形無間,謂彼地獄受罪衆生,生而複死,死而還生,身形無有間歇」。這個我們聽到他的報告,說明無間地獄的狀況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應,佛經上沒有一句是假話,完全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是八大地獄。『或長』,這就是八大地獄的壽命長,及長壽鬼,鬼道裏面壽命長的,這不是好事情。壽命「或長或短」,如八大地獄及長壽鬼,這長,命長;如飛蛾蜉蝣,這個壽命很短。這是說其中壽命無量差別,下面這一句要記住,皆是宿業所感。「善趣以壽長爲福,惡趣則以壽長爲巨禍」。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這兩句話「表冤冤相報,無有窮盡」。地獄業盡了,你這個果報報盡,你可以離開地獄了。可是過去殺的這些冤親債主,有人記恨在心,所謂深仇大恨,他不忘記,他要找你報複。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無論用什麼手段,非法奪取的,你一定要還債、要還命。「《會疏》曰:殺生等人,生生同出」,過去被你殺的人,他會跟你在同一個時候出現在這個世間。這是什麼?業力的感應,不同出在一個世間,他就不能報仇,不能向你要債,一定是又來了。你會死在他手上,你的財産會被他奪取。你甘不甘心?你不甘心,因爲你不知道前生的事情,你把他當作冤家對頭,來生的時候又要討債還債,又要討命償命。這樣的冤冤相報,世世代代沒完沒了,這多痛苦,雙方都痛苦。所以,他要遇到叁寶、遇到佛法,把這些事情都搞清楚、搞明白了,縱然是被人殺了,不怨恨。我過去欠他的,這個帳了了,下一生再不糾纏,債務還清了,沒有怨恨,這才能化解。這個緣不容易遇到,遇不到你就轉不過來,這個冤冤相報何時了!

  所以《會疏》裏頭說,「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例如被殺者爲索還命債,必追逐其冤對」,就是冤家對頭,「同時出現世間方能報償,是故冤家債主相從共生」,又遇到了。「今生人殺其羊,當來人死爲羊,羊死爲人」。那個羊死了變成人,投人胎,到人道來;人死了之後,墮到畜生道去,那個羊又碰到這個人,…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五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