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七集) 2012/8/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5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九百四十一页第七行,从当中看起:
「《会疏》曰:如八大地狱及长寿鬼云或长,如飞蛾蜉蝣等云或短」,长寿鬼长命,飞蛾蜉蝣这是短命。「其中寿命无量差别,皆是宿业所感」。寿命长短从哪里来的?是过去生中造的业,业感的。所以,这些高明看相算命的,能看得出来一个人寿命长短。这个寿命是你的业力,过去生中所造作的,如果没有大善大恶,这个寿命相当准确。在这个世间,大部分的人都不能避免。可是现在这个世间,伦理道德的教育没有了,社会风气不善,人都学坏了。学坏了对寿命有没有影响?有影响。有什么影响?它会减短。古人所谓「禄尽人亡」,你一生有多大的福报,有多少的享受,当你寿命还没有到你就把它用完了,福没有了、禄没有了,虽有寿命,你也没办法活下去。这句话在中国古时代一般人都相信,现在人虽然不相信,我们细心去观察,它就在面前,你就能看到。心地善良的、厚道的,这人长寿,命中虽然寿不长,它延长了。我们读《了凡四训》,了凡先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几乎是有求必应。但是他没求长寿,孔先生给他算命,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七十四岁过世的,延长了二十一年。所以延寿,寿命延长了。由此可知,虽然是定数,与自己这一生的行业有关系。这是佛法说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儒家也说,道家也说,道说得更多,说得更详细,这个不能不相信。
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它从哪里来的?前面几句话我们要记住。前面讲命精,《魏译》作「魂神精识」,古人称它作命精,在中国一般称它作灵魂,在佛法称为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叫第八?它是从迷失了自性所现的幻相,这就是自性迷了的样子。自性觉悟就是佛,自性迷了就叫阿赖耶。阿赖耶这是第八,第八叫本识,也就是讲的命精。前面七个是它的作用。它的作用,有肉体的时候,在眼它叫见,在耳它叫闻,在鼻它叫嗅,在舌它叫尝,在身它叫触,这叫前五识,它有这个作用。当一个人死的时候,前面五种作用,眼耳鼻舌身,首先他失去了。人在将死的时候,虽有眼睛他不能见了,虽有耳朵他不能听了,他前五识不起作用。第六识是念头,也不起作用,第七识的执著,第八叫本识,前面七个是它的作用。第六、第七都叫意识,有人称第六为意识,称第七为意根,根是执著。
阿赖耶,来的时候,投胎的时候它最先来,死的时候它最后去。经典上告诉我们,人在断气之后八个小时之内,前面七识都不起作用,阿赖耶起作用。所以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碰他,八小时之内不要去碰他。他睡的床铺,床铺都不要碰它,距离稍微远一点,不影响他。碰他的时候他就很痛苦,痛苦他可能产生怨恨,怨恨心要生出来,他就会堕地狱。所以佛教人,断气八小时之内不能够碰触,道理在此地。最安全的是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这就更安全了。一般人八小时他就离开了,情执重的,八小时还不走,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他才离开。生,它先来,死,它最后去,所以说去后来先作主人。投胎,它去投胎。投胎离不开六道,善心善行生天道、生人道;恶的念头、恶的行为,畜生道去了、饿鬼道去了、地狱道去了,这三恶道去了。时间长短不定,无论在哪一道,长短都不一定。受什么?受前世业力所主宰。三善道,寿长这是福报;三恶道,寿长那就受苦受难多了,那是灾祸,那不是福报。
《会疏》里头讲八大地狱及长寿鬼,我们在《佛光大辞典》里面节录的八热地狱,略为介绍了一下。从第一到第五我们学过了,今天接着来看第六。第六是「烧炙地狱」。烧炙现在我们叫烧烤,在外国就很多,他们吃肉食是以烧烤为主,主要的料理方法。「又作焦热地狱、炎热地狱」,有这么两个名字。「此地狱以铁为城」,这个城是城墙,「烈火猛焰,内外烧炙,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称烧炙地狱」。不是烧死了就没有了,这个人的灵,就是阿赖耶的神识,烧死了,地狱里面的风吹过之后他又活了,活了再烧。真的是一天之中万死万生,分秒不停,要受这个苦难。所以叫烧炙地狱。
第七「大烧炙地狱」。我想这个跟前面应该是相同的,只是受的刑罚轻重不一样,同样是烧,温度不一样,可能这个地方温度比前面高。比前面高,我们就知道这个生死比前面就多,前面一天万死万生,这个一天不止一万。因为温度高,他死得快,风一吹马上就活了。在前面,大概一次生死比这个地方要缓和很多,大烧炙可能三、四次是前面的一次,这就是痛苦太多了,叫大焦热、大极热地狱。「谓狱卒将罪人置于铁城中」,放在铁城里面,「烈火烧城,内外俱赤,烧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炽盛;其坑两岸,复有火山,捉彼罪人,贯铁叉上」。这是看「地狱变相图」看到这些狱卒,地狱里这些鬼卒把这个人叉在铁叉上,「着于火中,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称大烧炙地狱」。前面每一条里头最后都有业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个后面虽然没有写,后面比前面果报更重,更重的就是五逆十恶。
我们看第八,这最后一条,叫「无间地狱,又作阿鼻地狱」,阿鼻是印度话,梵文,梵文称阿鼻,翻成中国叫无间,「无救地狱」。「谓有罪众生,于此狱中受苦,无有间歇,故称无间,乃极苦之地狱」。这个后头有业因,「凡造五逆罪、诽谤大乘者堕此」。五逆十恶、毁谤大乘,应该前面三种地狱,从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无间地狱,都是造这个罪业,这个罪业有浅有深。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现在这个世间已经没有阿罗汉,等流的罪,跟阿罗汉相等的,就是老师。这是一个好老师,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你把他杀害了,罪等于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最后一条破和合僧,破坏僧团,是个真正修行的道场。这都是后面这三种地狱。你在造作的时候,我们常讲心狠手辣,你就会堕无间地狱。还有一点点仁慈的心,杀他是奉命令的,自己不得已的,这个罪就轻,这就是前面烧炙地狱。于起心动念、于杀生的手段,手段非常残酷,你罪就重,堕地狱就堕得苦。前面我们曾经听说,唐太宗也是因为杀人太多堕无间地狱。我们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一般人捏造造不出来。
《成实论》里面说了五无间,「五种无间」。第一个是「趣果无间」,就是他没有中阴。前面跟诸位报告说,人死之后,断气之后,阿赖耶识八小时才离开。无间地狱没有,一断气立刻就到地狱去了,所以这个没有间断,就是没有中阴的间断,这个地方一离开,他就到地狱去了。所以「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这趣果。第二个,「受苦无间,谓至彼狱受诸痛苦,无有间歇」,要等他罪受完了之后才能出来,这个时间太长了。第三个叫「时无间」,时无间是说到这个地狱受苦时节当中没有间歇。他在这个地狱一万年,这一万年每天受苦,没有一天不受苦的,受苦当中没有中断的,这时无间。
「命无间,谓彼地狱寿命一中劫无有间歇」,这是无间地狱。无间地狱的寿命是一个中劫,你说这个多可怕!唐太宗附体,有人问他,你在地狱里头多少年,他说的有几百年。这个几百年是人间算的,跟中劫来讲,他的时间不长,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我们看了这个经文会有疑惑。所以他在去年年初,去年三月二十五号,附体在忍师的妹妹身上,在澳洲,说出他是李世民。问他来有什么事?他来感恩的。我们印《群书治要》,《群书治要》是他下令编纂的,这个功德他离开地狱了。我们对这个事情一无所知,不是为他印的,但是书确实是他下令编的。告诉我们,这部书能救全世界,所以他以这个功德地藏菩萨带他出来,多不容易!第五个,「形无间,谓彼地狱受罪众生,生而复死,死而还生,身形无有间歇」。这个我们听到他的报告,说明无间地狱的状况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应,佛经上没有一句是假话,完全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个是八大地狱。『或长』,这就是八大地狱的寿命长,及长寿鬼,鬼道里面寿命长的,这不是好事情。寿命「或长或短」,如八大地狱及长寿鬼,这长,命长;如飞蛾蜉蝣,这个寿命很短。这是说其中寿命无量差别,下面这一句要记住,皆是宿业所感。「善趣以寿长为福,恶趣则以寿长为巨祸」。
『相从共生,更相报偿』,这两句话「表冤冤相报,无有穷尽」。地狱业尽了,你这个果报报尽,你可以离开地狱了。可是过去杀的这些冤亲债主,有人记恨在心,所谓深仇大恨,他不忘记,他要找你报复。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无论用什么手段,非法夺取的,你一定要还债、要还命。「《会疏》曰:杀生等人,生生同出」,过去被你杀的人,他会跟你在同一个时候出现在这个世间。这是什么?业力的感应,不同出在一个世间,他就不能报仇,不能向你要债,一定是又来了。你会死在他手上,你的财产会被他夺取。你甘不甘心?你不甘心,因为你不知道前生的事情,你把他当作冤家对头,来生的时候又要讨债还债,又要讨命偿命。这样的冤冤相报,世世代代没完没了,这多痛苦,双方都痛苦。所以,他要遇到三宝、遇到佛法,把这些事情都搞清楚、搞明白了,纵然是被人杀了,不怨恨。我过去欠他的,这个帐了了,下一生再不纠缠,债务还清了,没有怨恨,这才能化解。这个缘不容易遇到,遇不到你就转不过来,这个冤冤相报何时了!
所以《会疏》里头说,「杀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报其怨恨也」。「例如被杀者为索还命债,必追逐其冤对」,就是冤家对头,「同时出现世间方能报偿,是故冤家债主相从共生」,又遇到了。「今生人杀其羊,当来人死为羊,羊死为人」。那个羊死了变成人,投人胎,到人道来;人死了之后,堕到畜生道去,那个羊又碰到这个人,…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