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七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人把它杀掉了。「又如猫死为鼠」,老鼠死了之后它变成猫,「世世同生,讨命偿债,故云更相报偿。盖因讨债之人,往往报复过甚」,超过了,「又结新冤,故无了期」。而且怎么样?一世比一世严重,一世比一世残酷,真正是苦不堪言,这桩事情总要搞清楚、搞明白。

  佛有智慧,佛慈悲,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决定不跟人结怨、不跟畜生结怨、不跟鬼神结怨。现在人难了,鬼神不相信,畜生也不相信,跟人结怨他不在乎。想尽方法伤害别人,满足自己,损人利己,都是这样的心,都是这么个念头,这怎么得了?这个世界还会有安定和平吗?我们前面举联合国的报告,现在这个世间,每天杀生吃它肉,地上走的、水里头游的、空中飞的,全世界一年要杀多少?三千三百七十亿。这是历史上闻所未闻的,从来没有过的,哪一个时代能杀这么多?联合国卫生组织又告诉我们,每天这个地球上孕妇堕胎的超过十五万人。这不是杀别人,杀自己儿女,每天要超过十五万,一年超过五千万。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四种缘,没有四种缘不到你家来。第一个是报恩的,过去生中你对他有好处、有恩德,这一生到你家投胎,报恩。报恩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孝子贤孙,好事情。你把他杀掉了,你堕胎把他杀掉了,你看,报恩变成仇人,来世再到你家来的时候是你的仇人,他是来报仇的了。我曾经看到个信息,好像是在香港发生的,一个妇女,年岁还不是很大,堕胎四十多次,这怎么得了?这一生造的这个罪业,生生世世都酬偿不了。从这一段经文里面来看,她与哪一种罪相应?无间地狱,太可怕了!

  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明白、搞清楚了,不但不敢怨恨一个人,对一切众生都要用善心对待。特别是怨恨我的人、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障碍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统统要原谅他,不要记仇。记仇,冤冤相报,来世双方都痛苦。我们纵然受了伤害,纵然伤害致死也不怨恨,你走的时候心平气和,没有怨恨、没有留恋,你到哪里去?你生天,天道去了。这些不善的人成就自己的功德,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们一切能忍受,学孔老夫子,一生以忠恕待人。忠就是真诚,用心不偏不邪,用真心待人;恕,原谅他的过失,无论他做多么重大的罪业要原谅他。为什么?他没有受过教育,从小到老没人教他,不要责怪他。佛在这个经上也劝勉我们,我们念过,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你不要见怪他,他很可怜。他造的业,这种不善的业叫性罪,我们饶恕他、原谅他,他还是有罪,他还是有果报,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明了,有同情心、有怜悯心,这就对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能伤害任何人,不伤害一切畜生。

  饮食最好选择素食,素食的人心地清净,头脑清楚,身心健康。我们年轻时候不知道,二十六岁学佛,我明白了,我学佛半年就发心吃长素,到今年六十一年,身体健康。几个月前,台湾原始点的张大夫他来给我按摩,我全身只有四个痛点,他感到很惊讶。现在我感觉这四个痛点没有了。这次我在马来西亚,贾大夫替我按,全身他都按了,没有一个痛点。所以素食好,如果再能够加上运动就更好。运动,最好的运动是拜佛。因为养生之道,养心要静,养身要动,身是机器,不动就不灵活,所以身要动。你看,拜佛的时候心清净,心里面专念阿弥陀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身,依照标准的动作,每个部位都运动到,最好的运动。有人专修这个法门,每天拜三千拜,有拜三年开悟了。

  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里头,有一位晒蜡烛的法师,那个法师是个老实人,没有什么文化。在寺庙里面做香灯师,同参道友常常跟他开玩笑逗他。六月热天,夏天,寺庙人都拿出经书来晒经书,晒衣服。有法师跟他开玩笑,他说香灯师,他管香灯,你那些蜡烛要拿去晒晒,要不然上霉了。他老实,听话,把这些蜡烛拿去晒,晒到下午全都晒化了。晚上上殿,没蜡烛点,他就拿着蜡烛芯去点。维那师一看就摇头,跟方丈和尚说,今天香灯师犯了个大错误,把所有蜡烛就都晒化了。老和尚听了没有责备他,知道他是个法器,发心成就他。告诉他,别当香灯了,叫他到阿育王寺去拜释迦牟尼佛的舍利,给他规定每天三千拜。他拜了三年,开悟了。能作偈子、能作诗,你看从来都不会,能讲经,以后变成讲经的法师,真成就了。这是什么?「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佛常说的。所以一个人老实、听话、真干,几乎没有一个不成就。不能成就的都是聪明人,所以古人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是,不如老实人。

  我们接着看底下一段,这第三段是「合」,前面讲的比喻。科题,小字上小注,「余殃异熟」。请看经文:

  【殃恶未尽。】

  『殃』是灾难,『恶』是恶业,果报没尽。

  【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这几句经文的意思很好懂。念老在注解里头说,『殃恶未尽,终不得离』,「殃者祸也,罪也,罚也」。他造的罪业,应该受的惩罚,对他来讲是个祸害,没有终了。「所作之殃恶未能偿尽」,这句话重要,偿尽才有出期,没有偿尽就无有出期。他在哪些道受生?在恶道。「则必辗转恶趣」,他的轮回不是六道,是三道,畜生、饿鬼、地狱,在这个三道里头受罪,「无有出期,痛不可言」。唐太宗附体说过,他那片光盘可以度很多人,劝人流通。我觉得那个光盘有启发性,这是历史上一个好皇帝,皇帝造了罪业还是要堕地狱。他说得很好,不能说皇帝做了罪业就不堕地狱,他说哪有这个道理!因果面前,人人平等。什么原因堕地狱的?战争,杀人太多。他十六岁就带兵,就是个将军,那一生杀多少人!好在他的战争十几年。所以这句话给我们很高的警惕,「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这个「其中」是指三恶道,你的果报在三恶道,『累劫难出』。

  我们再看这一段末后一句,「余报无尽」,你愈看愈可怕。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你看这几句话,多可怕!这是讲因果报应,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自然有是』者,义寂法师说,「作恶虽不乐欲苦果」,这句话是说,作恶虽然你不喜欢苦果,你以为没有报应,「苦果自应」。真是古人所说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什么时候到?你现在所享受的是福报,福报是过去生中修的。你在享福的时候造地狱的罪业,等到你的福报享尽,罪报就现前。你的福报大,你享受的时间长一点;你的福报小,你享受的时间短一点。造恶之人,有人确实几年、十几年就败了,果报就现前。有人到一生都享福,还得了个善终,这怎么回事?他的福报大,过去生中的福报能够维持他到善终。可是死了之后,祸害就来了。

  《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人在临命终的时候,大概二、三天前,这个人会告诉身边的人,他看到哪些人在门口。那些人是什么人?都是已经过世了的人,一般看到都是亲人、好朋友,已经过世了,在门口等他,来接引他去。《地藏经》上说了,那不是他的亲人,是他的冤亲债主,变现出他亲人的面孔好带他去,带去之后那就跟他算帐了。他见到他亲人他欢喜,喜欢跟他走,这是很可怕的事情,绝对不是真的。如果这个家亲或者是朋友病重的时候有这个现象,这个时候要特别提醒他,无论什么人你都不能跟他去,不要理他,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个重要。你看到阿弥陀佛来了,可以跟他去;不是阿弥陀佛,什么人都不可以跟他去。不是你认识的菩萨、佛都不可以跟他去,你只认定一个人,阿弥陀佛,就决定不错。

  「修善虽不希望乐果」,有,修善并不希望有好的果报,「乐果自应」。你临终的时候生天或者又到人间来,又到人间来,肯定比这一生殊胜,大富大贵。下面说,「义同影响」,括号有个简单解释,「指如影随身,如响应声」。如响应声就是回音,在山谷里面,我们长啸一声,就有回音过来。影子,是站在阳光之下,身有个影子。身影不离,声响不离,你想不要,它照样示现出来。「然此经多言自然者」,在《无量寿经》里面,经文常常看到自然,「为显因果决定法尔」,因果报应是自然的。实在讲,并不是有人在主宰,说有人在主宰,那是一般神教,那不是佛法,佛法跟一般神教的讲法不一样在此地。这是你自己业力所感召的,业力所变现的。你没有造这个罪业,地狱在面前你见不到;你造作这无间地狱的罪业,你就看到地狱在面前,所以是业力所现的。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从早到晚六根所接触的境界,给诸位说也是法尔如是,全是业力变现的,没有这个业不会现这个境界。几个人知道?几乎没有人,不是真正学佛的人他决定不知道。真实修行人不一样,他慢慢觉悟了,体会到了。我们在这个境界里,这境界里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灵性,这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借假修真。身体是假的,环境也是假的,从这个假的境界里头怎么提升?断烦恼,消业障,提升自己的灵性,这叫真干。如果不是提升自己,那你就造业,造业就往下坠落。怎么才叫提升?不着相就提升了。你看大乘经里头,佛不是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都是佛,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佛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有三种烦恼,造作善、不善业,我们受这些东西拘束了,动弹不得,不知道这是假的。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正回头了,我们断烦恼还没这个能力,把烦恼淡化可以做得到。哪些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叫见思烦恼。我们在生活当中淡化,在工作里头学淡化,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淡化。学着对人对事对物不贪、不瞋,心平气和,不痴、不傲慢、不怀疑,正知正见。这就是好事,这是向上提升,不会向下坠落。把这个道理落实在十善、落实在六和、落实在六波罗蜜,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你这一生必定得生,你一得往生是决定成佛。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